第十三届全运会开幕 看看文物中的体育元素(图)

2017年08月29日 11:01 新浪天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城市快报(天津)

  第十三届全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共同主办,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协办的“动·境——中华古代体育文物展”也在天津博物馆拉开了帷幕。此次展览遴选了天津博物馆馆藏的大量珍贵古代体育文物,还在国家文物局的协调下联合全国十余家文博单位,借调众多珍贵文物。展览共分七个部分,展出文物25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0余件,不乏如秦立射俑、唐舞马衔杯纹银壶、战国青玉行气铭饰等众多国宝级文物。其中涉及的古代体育运动有射箭、狩猎、舞马、蹴鞠、马球等多个项目,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境——中华古代体育文物展”展期3个月,将于11月26日结束,它将让津门百姓在欣赏全运会精彩比赛的同时,感受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体悟到我国古代先民绚丽多姿的精神追求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的内在动力。本报记者 肖明舒 摄影记者 赵建伟(除署名外)

  古代仕女行乐图

  清

  南京博物院

  《古代仕女行乐图》全卷长1361.2厘米,全景式地展现了古代女子丰富多彩的文娱宴饮,描绘了20余个活动场景。图中上百位女子无论发髻衣褶,还是体态开相,都细腻饱满,温雅美丽,形象生动。

  图中有描写古代女子抚琴下棋的场景,还有描写女子蹴鞠、众女投壶的场景。图卷中段主要描绘了十几位女子会聚高台,围绕一圈,每人手执花草,在相互做着比较,地上也散落着草茎残余。原来,这是在“斗百草”。端午节,无论民间还是宫廷,都有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的风俗。汉族古俗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必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后来演变为端午踏青归来的斗百草习俗。

  错金狩猎纹博山炉

  汉

  河北博物院

  这款西汉错金狩猎纹博山炉曾被河北博物院评选为馆藏文物“十大珍宝”,它于1968年出土于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博山炉为一种熏香用具,流行于汉魏时期,最开始多为素面铜炉,后来逐渐使用错金银技术加以装饰。

  资料显示,西汉错金狩猎纹博山炉通高26厘米,足径9.7厘米。器物由炉座、炉盘、炉盖等部分组成,分别铸造后再铆接在一起,炉盘和炉盖为子母口,方便开合和放置香料。炉座透雕三座出海蛟龙,以龙首托住炉盘。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起伏的山峦,山峦之间有神兽、虎豹、猴子、野猪、猎人狩猎等,细节生动,耐人寻味。炉上展现的内容在汉代其他文物上较为常见,但这件博山炉将这些内容在立体空间上展现出来,显得更为灵动神秘。而且,博山炉通体错金,纹饰舒展灵动,异常华美瑰丽,令人百看不厌。

  立射俑

  秦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此立射俑出土于二号兵马俑坑东北角的弩兵方阵内,其装束和姿态与同方阵内的立射俑基本相同,都是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俑。其姿态是:左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双足成丁字形,左腿微弓,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曲举于胸前,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昂首凝视左前方。这种立姿应为持弩发射的预备动作。

  二号兵马俑坑是一个多兵种的曲尺形军阵,除了车兵和骑兵外,还出土有332个弓弩兵,组成一个方形的军阵。这个阵分阵心和阵表两部分。阵心由八路身穿铠甲的跪射俑组成,每路20个,共160个,全部面东,阵表均为立射俑。这种编列与弩兵的特点有关,在射击时,为了避免误伤己方人员,要求前无立兵,这是弓弩射击时的一条重要原则。

  胡人打马球俑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

  马球也叫波罗球,是唐代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运动,唐初时由吐蕃传入长安。唐太宗李世民是马球运动的倡导者,到唐中宗时,马球运动风靡于宫廷、显贵和军队中,后来成为唐代社会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

  这件胡人打马球俑,头梳中分辫髻,身着交领绿色紧袖衫,腰系红袍,足蹬黑靴。右手高举,俯身做击球状。此俑看其装扮应为胡人女球手。

  舞马衔杯纹银壶

  唐

  陕西历史博物馆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件窖藏的唐代银壶。银壶为盛酒器,其造型采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的形状。

  此壶最耐人寻味的是壶身上的“舞马衔杯”形象。据宋《负暄杂录》记载:“中宗时,殿中宴吐蕃蹀马之戏,皆五色彩丝,金具装于鞍上,加麟首凤翅,乐作,马皆随音蹀足遇作‘饮酒乐’者,以口衔杯,卧而复起。吐蕃大惊。”根据以上记载,唐中宗养的这些舞马可以随着音乐节拍舞蹈嬉戏,所以令吐蕃人惊讶不已。更有名的是玄宗时期的舞马。每逢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便在兴庆宫的勤政、花萼两楼下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并以舞马助兴。曲终时,舞马口衔酒杯,跪拜在地,向皇帝祝寿。银壶上的“舞马衔杯”表现的正是曲终衔杯祝寿的生动情景。

  磁州窑白地黑花孩儿垂钓纹枕

  宋

  河北博物院

  此枕1954年于邢台市曹演庄出土,是河北博物院所藏珍品之一。枕呈椭圆形,枕面出檐,中间微内凹,平底露胎。枕面周边绘外粗内细的两道墨线,内画童子垂钓图。童子头梳刘海,身着紧袖长衣,手持渔竿垂钓河中游鱼,底有阳文“张家枕”印戳。该枕图案独特,绘画精细,尤其是简笔写意的绘画技法,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磁州窑产品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