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欧艺拍 qqepai 红小红
捡漏,原是古玩圈的行话,指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在清末民国,甚至是几十年前艺术品收藏刚刚兴起的年月,关于捡漏的故事不时上演。著名收藏家仇炎之上世纪50年代初以1000元价格从香港同行手中购得成化斗彩鸡缸杯一事,时至今日仍被收藏界视为“捡漏”的范例。然而这样的范例只能被当做传奇一笑而过。
仇焱之:1949年,在香港古玩市场上,出价1000港币买回一对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坂本五郎:1980年11月在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出了528万港元。
玫茵堂主人:1999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出了2917万港元的天价。
刘益谦:2014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2.5亿港元的价格竟得,加上佣金为2.81亿港元。
时下,艺术品市场的信息越来越透明,捡漏的定义也在逐渐改变,靠“捡漏”淘到好东西开始变得没那么简单。今时不同往日:随着股市的疲软,楼市的打压还有贵金属的徘徊不前,使得一些人需要找到新的投资口,近几年由于国内兴起的艺术品热潮,资本大举进军艺术品市场促进了文化消费。在这样大的市场环境下,收藏圈里早就有前辈说过:三十年前已没漏可捡。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孜孜不倦地深陷在“捡漏”的世界里不能自拔。重点是确实也有人因此而大获丰收,是巧合运气还是传说的真行家?小编告诉你,其实他们是在“科学捡漏”!何为“科学捡漏”,就是在如今市场透明的时代,以艺术品交易的大数据作为支撑,科学的分析相同艺术品的地域、时间、还有大小拍卖会的差异,从而赚得其中差价,这或许也是古董商赚钱的方式之一。
很显然地,同一件艺术品在不同的拍卖平台所拍得的价钱肯定大相径庭。而这样大小拍卖会的价格差异也同样给意在捡漏的你提供了新的机会。
清雍正·黄地青花三多花口高足碗以138万元的价格成交,而其第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是在几个月前的梅洛斯&柯克(Mellors & Kirk)拍卖会上,当时的落槌价只有5万英镑。
清乾隆 缠丝南红玛瑙朱雀钮‘丛云’
一位买家在去年的西泠秋拍中以1.8万元低价购入的清代闲章,在2017年的北京保利春拍中,被人以380万元竞得,半年时间净赚200余倍。
2015年5月底结束的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一件清乾隆?斗彩莲托八吉祥纹圆罐成交价达到了315万港元。而仅仅在2月底的时候,这件官窑瓷器在伦敦的一场小拍中的价格只有32000英镑。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这件瓷器的涨幅超过了8倍。
地域差异
捡漏的可能性之一就是地域差异,具体说来地域差异分两类。其一是海内外差异,中国人到国外买中国古董艺术品的过程大致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民国期间,国内战乱,民不聊生,艺术品是向外流的,很多国宝就这样被卖到了国外或是被带出了国门。2000年以后,随着内地文物艺术品市场价格的不断攀升,国外中国艺术品的价格逐渐低于了内地,因而开始出现内地的艺术品藏家出境去找货,买到再带回到国内来。最初的时候,大家多是去少数那几个国家的知名大拍卖行,比如去伦敦、纽约的苏富比和佳士得,后来逐渐扩展到日本、法国、德国。每次去成交几件藏品,回来摆在古玩店里或送到北京的拍卖公司,据说常常能赚上一、二倍的钱!再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一点,使得早期去国外依靠地域差异捡漏的人又发现了新大陆,转向一些非英语国家、英美中小城市和小拍卖行。
2006年,在法国第戎拍卖行出现了一方“清乾隆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被国人以100.8万欧元买走。2011年,该方御玺在北京保利以1.61亿元拍出!
在2012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中,一件清乾隆?御制金桃皮鞘“天字十七号”宝腾腰刀,成交价为4830万港元,而其在2005年德国的一个小型拍卖会上,成交价只有130万元人民币。
在德国科隆的“Lempertz”拍卖行的一个拍卖会上,一幅齐白石的作品《大富贵亦寿考》以1.5万欧元起拍,最后被现场和电话委托出价的中国买家给争到了40万欧元,增幅达27倍!
法国小拍上,这只三清茶碗3.2万欧元落槌,到了2017年的北京保利春拍,730万人民币落槌,这一年的投资回报,高达20多倍!
此外,地域差异这一点在书画收藏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比如在南方买北方画家的画,在北方买南方画家的画。利用书画作品本土艺术家在本地和外地的价格差来进行“捡漏”。
时间换空间
通过对市场的预判寻找暂时被市场低估的的艺术家或者艺术品,作为“潜力股”期待日后升值,这也是目前最可能有捡漏机会的途径。当然,这也是建立在足够的收藏知识专业眼光的积累之上。如今相比真伪鉴定较为困难的近现代书画和古代书画而言,当代书画家大都健在,购买的真伪鉴定问题就迎刃而解。随着当代书画作品的受青睐,使得资金不是特别充足且眼光长远的收藏家更愿意去收藏二三类新艺术家的作品,以望在未来能得到更好的回报收益。早在70年代,那时候买画的时候,像北京几个重要画家,李可染、吴作人、蒋兆和,当时收购价都是45块钱,而齐白石才卖10块钱。如今看来,中国书画增值了1000倍不止。
(请横屏观看)
《茅山雄姿》最早现身拍场是在1999年,拍出308万元,2004年以460万元起拍,并创出当时傅抱石个人书画拍卖的世界纪录——2090万元,如今以1.87亿元成交,18年间上涨了60倍。
《黄山汤口》在2017年中国嘉德春拍中以3.45亿成交。
在2012年北京保利的春拍中,一件乾隆御题官窑贯耳方壶,成交价为3622.5万元,而其在2009年纽约佳士得的秋拍中,成交价仅为21.85万美元。
抗战期间,仇炎之在北平花费800元买的宣德雪花蓝大碗,这只碗最终卖到了370万港元!被香港赵氏拍到手,共增值4000余倍。
2017年春拍,成交价为424万港元。
戴福保旧藏的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1971年他花1680英镑购入,
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它以2.5266亿港币创当时拍卖纪录。
最后小编还是提醒你捡漏需谨慎!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捡漏艺术”应运而生,它好像是“捡漏”的升华,是新时代的新理解。“捡漏艺术”是当下新艺术潮流下的产物,摒弃了艺术品高高再上的姿态,以实惠的价格,满足大众对艺术品的需求。捡漏艺术的使命就是让艺术走进每个人的生活,引领艺术领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