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家族后人 古董堆满72间房

2018年02月08日 09:0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李荫轩(1911~1972年)李荫轩(1911~1972年)

  李荫轩,字国森,号选青。祖籍安徽,生于上海,李鸿章五弟李凤章的孙子,现代文物收藏家。

  家世显赫,金玉满堂

  李氏家族的人百余年来做官又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虽说在文化教育上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在收藏界,他们却是一支不可小视的队伍,堪与安徽东至两江总督周馥家族、江苏吴县工部尚书潘祖荫家族、山东黄县丁斡圃家族媲美。

李鸿章家族故居(上海)李鸿章家族故居(上海)

  李鸿章在合肥的故居中,有一全部用红木雕成的藏书楼,内中藏书,历经战乱,已云散四方。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方,长于外交,还以藏书与收藏青铜器知名。李鸿章的侄孙、李经羲的儿子李国松,也是南北知名的大学问家和大收藏家。他的书房的钥匙,就串在随身携带的钥匙串上,谁也拿不走。朋友来借书,样样都要登记。若是借去一套10册的,归还时只剩8册,那么他连那8册也不要,干脆送你了,他再去找旧书店老板另觅全套。他的收藏遍及青铜、甲骨、瓷器、古钱、字画各类。可惜在抗战中南北播迁,他一生又深居简出,不仅不做汪伪的官,连民国的官也不屑一顾,又要维持一个大家庭的开支,最后只得将藏品出售易米。

  现在尚能见到原物的,只有李鸿章的小儿子李经迈的藏书,和李鸿章五弟李凤章的孙子李荫轩收藏的青铜器。

  李经迈的藏书处叫“望云草堂”。其珍贵版本在其晚年经汉文渊书肆老板转手易人,其余于1940年由其子李国超整理后,捐献给震旦大学,计18000册,分为政书、兵书、地方志、科技图书和名人年谱,唯于文艺类书一无所有。

李氏家族的丁香园李氏家族的丁香园

  李家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收藏家是李荫轩,他从小席丰履厚,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十几岁就开始玩古钱,久之旁及其他,最后把收藏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职业。他家里有的是钱,只要认准了的东西,动辄重值不吝。自从他收得邓秋枚的藏品后,就一发而不可收,中西并举,古今并举,突飞猛进。他家住在乌鲁木齐路的一栋花园洋房里,他一天到晚埋头收藏之中,自得其乐,他书房的钥匙,随身携带,寸步不离。

  据李荫轩后人讲,他们家有72间房是专门放古董的,家里专门有一个仆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帮他们家给文物掸灰,72间房每天掸一次。抗战时,李荫轩花了大价钱将他的藏品存入一家银行的保险库里,得以安全保存。

  为人低调,收藏钱币精品

  李荫轩在古玩市场上总是斯斯文文,一身书卷气,无论购进卖出,向来静悄悄进行,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深藏不露,不大和外人交往。

  当时,李荫轩常去马定祥(大收藏家往期文章:马定祥,嗜钱如命)所开的的祥和泉币社淘东西。李荫轩十分精打细算,虽然自己很富裕,可是每次还是会还些价,马定祥总会看在泉友的情谊上,给他一定的优惠,让他高兴。

马定祥(1916~1991年)马定祥(1916~1991年)

  马定祥曾经从北京购回一个清代白色的鼻烟壶,壶内绘有李鸿章头戴三眼花翎身着朝服的墨色图像这肖像栩栩如生,细致至极马定祥给李荫轩看的那天,他拿在手里把玩了很久,若有所思,对马定祥提出:“这个鼻烟壶我很想要。”马定祥慷慨地提供给他,彼此心照不宣,都明白这个绘有李鸿章头像的鼻烟壶,对李荫轩是有重要纪念意义的。

  有时马定祥也会婉拒他的要求。有一枚秦代大半两银钱,是1952年马定祥在西安的泉友于先生处获得,与这枚银钱出土的同时,还有几十枚秦汉时代的半两钱和五铢钱,但是秦代的半两大型银钱仅此一枚。马定祥得到此钱后,视为瑰宝,曾经先后给罗伯昭、孙鼎、沈子槎、赵权之等收藏家鉴赏过,他们都赞不绝口,曾纷纷要求转让,马定祥一概委婉拒绝。李荫轩看了,十分喜爱,一定要马定祥出让,马未能同意,所以后来李荫轩常说:“你有好铜钿,勿卖,吊我胃口!”

  马定祥旧藏, 秦代大半两银钱,战国时期秦惠文王年间(公元前337—公元前321)铸造。银质,直径:66毫米,厚:7毫米,重:96.15克。

  还有一次,马定祥从上海的一个俄国收藏家处得到了一批德国、俄国、英国、法国等国铸造的铜质、银质纪念奖章,这些纪念章设计雕刻都十分精美,每枚都是一流的艺术品,共计有七十多枚。这一批奖章大多先后让给了李伟先和李荫轩,马定祥仅仅保留了一枚1896年李鸿章作为朝廷特使出访德国时,由德国造币厂制作的纪念章。这枚纪念章制造精妙绝伦,一面是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头像,另一面是李鸿章戴三眼花翎的头像,两位首相的头像雕铸得十分生动,中外首相同铸一章,为前所未见,马定祥视它为“章中之绝”。李荫轩先生得知马有此枚奖章时,恳切要求给他看看,马定祥担心此章有李鸿章头像,他看到后会提出要求,但由于李荫轩多次要求,碍于情面,只能让他观赏。岂知他看了之后,正如马所料,当即表示愿意高价购买,马执意不肯,李荫轩又对马定祥抱怨说:“你有好东西勿肯卖给我。”

  马定祥旧藏,李鸿章、俾斯麦双头像纪念章一枚。此章系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时,由德国造币厂所铸中外首相同铸一章为前所未见。马定祥称此为“章中之绝”,完全未使用。

  一般收藏家获得了好的藏品,是愿意让圈内的朋友鉴赏的,一来可以交流行清,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听听大家的鉴赏意见。但李荫轩的东西是不大给人家看的,马定祥和他那么熟,他也从来没有提起叫人家到他家里去观赏收藏。大概他生性不愿张扬,不愿露富。搞收藏嘛,总是要大把大把地往外掏钱的,或许他顾忌李家的名气太大,怕树大招风。1949年后,李荫轩连自己的真名都隐去了,化名为包申甫,大家称他为“包先生”。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政治运动频繁,尤其经历了“三反五反”运动,大多数收藏家对于收藏文物的兴趣大为减弱,钱币界尤其如此。李荫轩却兴致未减。铁钱在中国钱币界有“黑老虎”之称,说明其研究和鉴别之难,很多收藏家都不太愿在斑驳锈烂的铁钱上花费精力去研究和收藏,李荫轩不然,他对中国的历代古钱都十分用心。他收藏的中国历代钱币,再加上外国币章,总数达3万枚之多。李荫轩,精品颇多。

  李荫轩旧藏,南宋 “大宋通宝”背“当拾”,丁福保著《历代古钱图说》原物,微裂,罕,美品。

  李荫轩的藏品中,有一枚大宋通宝“当拾”大钱,实为罕见,为南宋李宗宝庆元年(1225年)七月后所铸。当时行大宋元宝钱,而大宋通宝只有铁质小平钱。铜质者仅见背“当拾”大钱一种。制作精整,传世绝少。“当拾”大钱径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钱文楷书直读,书法秀丽,拾字从入,是其特征。据云出自宋代大书法家蔡京手笔。按钱文字形又分为瘦书小字及笔划粗壮的大字两种,其中以瘦书者为佳。当拾大钱铸于西川地区,与嘉定折十同监。铸量究竟有多少,则无从查考。流传至今已成为世上罕见的钱币珍品。

李荫轩旧藏,饷金一钱 ,时代:清 ,尺寸:径18.83 毫米 。李荫轩旧藏,饷金一钱 ,时代:清 ,尺寸:径18.83 毫米 。

  李荫轩还藏有“临安府行用铜牌”大小三枚,还有一枚唐代高昌国所铸的“高昌吉利”,背面四角铸有花纹钱,是存世孤品,李荫轩将其视为掌上明珠,亲手为这枚钱制作拓本,盖上他的“选青草堂藏泉”之章,亲自写上“格斋手拓”四字。

  汇聚天下青铜器,理论并重

  李荫轩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是1930年左右开始的。青铜器是收藏界中的重器,年代久,数量少,能收到几件便可以沾沾自喜,李荫轩收藏青铜器200余件。

  李荫轩旧藏,鲁侯尊,西周康王,通高22.2厘米、口径20.7厘米,重4.1公斤。腹内底有铭文22字,记载鲁侯伐东国。其造型独特,整体像筒状方尊,广口长颈,高方座,但两侧有一般西周簋所具有的兽首鋬,鋬下有下垂的鸟尾形装饰。通体光素。

  李荫轩不仅是一个收藏家,他还会研究,而且他对这些藏品一一做了鉴定和文字考据,几乎没有可疑之品。李先生每次寻得满意青铜器回来,总要把青铜器放在桌子上,刷洗清理处理完毕,再将上面的铭文临摹拓下来,翻书查对,寻找依据,断定年代和查证记载的事件。这些藏品的文字考据和鉴别都十分精到,几乎没有可疑之品。他曾在破残古屋的墙隅边得到吴方彝盖,别人都以为是赝品,经李先生考证是因火烧所致。

  李荫轩旧藏,小臣单觯,西周成王,通高13.8厘米,口径9.3至11.6厘米,椭扁体,侈口,束颈,鼓腹。颈饰一周首尾相连的龙纹与凤鸟纹,装饰简朴。腹内底铸铭22字,记成王平定武夷叛乱之史事,是记载周初史料的重要实物例证。

  在他不大的房里,摆满了他心爱的宝物,青铜器、古钱、古籍书。珍贵名器有小臣单觯、鲁侯尊、厚越方鼎等数十件。

  此外,李荫轩收藏有秦汉铜镜、古钱范、秦汉瓦甓、历代印玺、元代铜权、明清符牌以及古版书籍等。其中有汉印“居巢侯相”、“乐昌侯印”,鸦片战争重要文物清代银币“广东水师提督”,明代建文款的“吏部稽勋司郎中朝参牙片”,明正德款的“养鹰营铜牌”以及清乾隆“太上皇帝御赐养老银牌”等。

  60年代上海博物馆征集组的工作人员找到李荫轩,再三努力做他的工作下,李荫轩终于拿出3件有铭文的青铜器珍品。一件有大篇铭文记载西周历王率领军队东征准夷的事,器主名为翏生,器名为翏生盨,极有历史价值。

李荫轩旧藏,辛鼎(图为铭文拓片)李荫轩旧藏,辛鼎(图为铭文拓片)

  乱世难保,藏入上海博物馆

  到了十年浩劫期间,李荫轩的这些收藏品就在劫难逃了。文革开始以后,上海徐汇区一带的高级花园洋房挨家挨户被抄家。一天,一群红卫兵突然冲进了李荫轩的家,看到家里摆满了“封资修”的东西,乱砸乱摔。李荫轩是爱文物如生命的人,看到这些不懂文化的红卫兵在他的家里胡作非为,心如刀割。十万火急的情况下,李荫轩下定决心,将家里的文物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让博物馆来保管它们。”

  就这样,在那个中午,李荫轩为了保护毕生所藏的价值连城的文物古玩,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打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电话。上海博物馆的青铜研究部主任马承源接到李荫轩的电话后,马上和几个同事一起赶到李家。只见房里一片狼藉,地上摊满青铜器,都是流传有序的珍品,如铭文记载周成王时代平灭商纣王之子武庚叛乱的小臣单觯,记载周康王命明公领导伐东夷的战争的鲁侯尊等,共有100多件,极其重要的也有几十件之多。由于博物馆无法接收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捐赠,所以只能用代为保管的名义收下。藏品一一搬运出去,共装满了六辆卡车。第二天凌晨,当卡车发动时,李荫轩送到门口,紧紧握着马承源的手,说:“我的这些东西,今后要请你们多多费心了……”

  李荫轩旧藏,西周晚期的梁其盨(音许),194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法门寺镇任村,浅盖有钮,可却置,兽首耳。盖顶饰两头龙纹,盖沿、口沿及圈足饰变形兽体纹,腹为横条沟纹。器、盖同铭三十一字,记梁其作此旅盨。梁其铸器还有鼎、簋、壶、钟等。盨古代盛食物的铜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历史学家姜鸣说过他所听到的,上博的马馆长讲的接受李荫轩藏品的细节:“当所有收藏搬上卡车,卡车就要开走的时候,李荫轩的两个眼睛完全是没有光泽的,就像死鱼的眼睛,看着那些车绝尘而去。”

  后来上海博物馆对的青铜器收藏逐一登记造册,代为保管。打倒四人帮后,政府开始普遍执行政策,归还抄家物资。上博一直想将李荫轩的藏品归还,直到1979年的一天,李荫轩的妻子邱辉女士突然来到博物馆找马承源,告知马承源李荫轩已于1972年因脑溢血病故。邱辉说,李荫轩一生喜欢收藏文物,她决定按照丈夫生前的愿望,将这些文物全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

李荫轩和夫人邱辉李荫轩和夫人邱辉

  李荫轩夫妇不仅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古钱币、中外图书,还有许多金表、图章、勋章、外国古董等等,这些文物的价值难以估量。

  郑重的《海上收藏世家》也有一篇记李荫轩。说到李家的捐献,分为两个部分,金币被李荫轩所在的房管局收去又退还的,重量有13斤,是卖给博物馆的。邱辉女士后来说:“博物馆收购这批金币时和我讨价还价,他们这样做,是代表国家和博物馆的利益,我很理解,谈到最后,每斤以略高于银行的价钱进行收购,他们表示无法再让步了。这样,我就只好说:‘我一向看得起你们,这些纪念金币既然是历史文物,怎么把它当做散金来计算,就是收旧货也不能这样计算。’他们不正面回答我,只是和我打哈哈。看到他们的为难,我也就不计较,心想万贯家财都散尽了,不要再去计较纪念金币价格的高低了。”

  从需有专人打扫,到悉数散尽,李荫轩的数量庞大的藏品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如今人们走进上博青铜馆,可以看到许多藏品的介绍牌子上都注明了“李荫轩邱辉捐献”的字样,大多数人可能想不到他们居然是李鸿章家族的成员,一个时代终究是过去了。

李鸿章及其族人合影李鸿章及其族人合影

  参考资料: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洋务发家》,2001年

  马传德,《钱币界名人逸事》,2010年

  马传德,《收藏界的神秘客——李荫轩》,2010年

  中国象山港,《青铜器收藏家李荫轩及其夫人》,2011年

  宋路霞,《小店堂与大藏家》,2014年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李鸿章古董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