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员除夕值班的一天

2018年02月20日 07:0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今天是贞元三年的腊月三十。

  一大早天还没亮,贺怀贞就乘马赶到位于长安皇城安上门街西的尚书省,准备接替同事,做好今年最后一天的值班工作。

▲ 安上门,现西安城墙南门▲ 安上门,现西安城墙南门

  贺怀贞是尚书省的都事,是个从七品的官,日常负责收发给各部的文书、监察公文缺漏和管理印章。尚书省按例每日视事完毕(下班)后,都需留一人值班。除了尚书左右丞和一些官务实在繁忙的官员,省内每个人都逃不掉值班的份。

  开元年间,一把年纪的老臣姚崇一次翘班溜走被人发现,不得已在直簿(值日工作簿)上写下:直令史啊,我这老骨头走都走了还把我叫回来,简直和催命一样!(“告直令史,遣去又来。必欲取人,有同司命。”)

▲姚崇画像▲姚崇画像

  不过,贞观五年时,太宗皇帝曾下敕,若是文武官妻正在娩月,便可免去一个月的值班任务。想到这里,贺怀贞的嘴角露出了笑容,五年前,他又添了一个女儿,如今已是儿女双全。

  贺怀贞来到尚书省的直厅(值班室),接过同事递交的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印章匣子,清点无误后,两人又寒暄了几句,作揖道别。

  送走同事,贺怀贞关上了直厅的门,天还没全亮,外边很冷。

  今年刚好轮到贺怀贞在除夕值班。但圣上开恩,允许晚上家人到直厅来一起守岁,所以今夜并不会像他平时值班那样冷清。

  那些过年还必须全程值班的地方州府长官就比较难熬了。像韦应物在玄宗朝时辗转在滁州、江州、苏州担任刺史,每个新春时节都无法与家人团聚。在《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一诗中,他悲愤地写下:

  一从守兹郡,两鬓生素发。

  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

  。。。。。。

  日月昧还期,念君何时歇。

▲韦应物苏州石刻像▲韦应物苏州石刻像

  贺怀贞发了一会呆,看了看交上来的公文和前面同事写好的值班记录,又和官府的杂役聊了几句。

  值班总是无聊的,不能赌博,不能睡觉,要是被御史发现,少不了一顿弹劾。比如去年,大理寺的张尧年就因为带着自己的侍婢来值班而被判徒一年(强制关押一年并义务劳动)。

  当然也不能擅自离岗,私归宅邸。根据唐律,一旦擅离职守,不仅肉体受苦,还要罚一月甚至一季的俸禄,然后录名闻奏。(“诸在官应直不直,应宿不宿,各笞二十。”)

▲《唐律疏议》书影▲《唐律疏议》书影

  贺怀贞知道值班制度之严,无事时打发时光只能靠读书写字。

  大诗人杜甫值夜班的时候写过一首《春宿左省》,因为无事可干,他甚至幻想自己听到了宫门开动的锁钥声,听檐角挂着的玉片碰撞发呆。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 杜甫画像▲ 杜甫画像

  然寂寞归寂寞,还是不要出事的好。

  值班者不仅要处理平时遗留的公文,应对六部二十四司的临时事务,还要解决一些突发情况。有一年御史台的佛舍起火,当时值班的御史李应就因为没有及时发现火情,而被罚了一季的俸禄。

  捱到中午,尚书省的公厨并不开,贺怀贞只能吃自带的胡饼充作便饭。好友中书舍人梁琼派杂役送来了长安宣慈寺有名的软枣糕和一壶上好的郎官清。(吃货想知道长安还有那些好吃的?请戳这里:长安美食指南:去哪家店能吃到白居易同款?)

  梁琼今天也值班,不过他可比贺怀贞忙多了。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勅,要随时待命皇帝的召见。

  贺怀贞喝着酒,翻了几页公文,将错漏之处和没有盖章的地方改了。突然,他停下了倒酒的手——贺怀贞听到了远远传来的鼓声和歌声。

▲ 唐代酒具▲ 唐代酒具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时已是午后。大明宫内,太常卿和太卜署、鼓吹署的官员们已经开始除夕大傩礼的表演。这是一种去除疫鬼的大型礼仪舞蹈,表演人员共分六队,一人或四人扮演戴着假面、身穿熊皮的方相氏,两人扮演巫师。十天前太常寺的诸位同事就已经在寺内排演了很多遍。

▲宋代《大傩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宋代《大傩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宫城皇城的每个城门都预备好了雄鸡和酒,等待引傩队伍的到来。寺伯在长乐门、永安门引傩而入,身穿红衣素襦的侲子们唱着驱疫的歌曲。队伍经过后,人们杀鸡浇酒。

  除日的傩礼一直会持续到晚上。到那时,队伍将集中在寝殿前表演,皇上、太子和嫔妃将一起观看。现场会燃起蜡炬,一片灯火荧煌。傩礼结束后还会有五方狮子舞等乐舞表演。

▲晚唐《唐人宫乐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晚唐《唐人宫乐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表演,值班的贺怀贞是看不到了。他听着欢腾的乐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

  “郎君!”伴随这声呼喊,两辆牛车映入眼帘。只见家中老仆千年和崇礼跳下车,跟着是婢子呼云搀扶着贺怀贞的娘子春月和贺怀贞未出嫁的妹妹璎珞奴从车上下来,接着又从车里抱出贺怀贞的一双儿女。另一辆牛车里是贺怀贞的父母。

  家人们都从崇义坊的家中赶来直厅一起守岁了。

  贺怀贞的两个孩子,儿子叫阙儿,小女儿叫盈儿。他们的到来让冷清的官衙一下子变得有了生气。

  儿子阙儿拿出两块桃符板,缠着贺怀贞教他写字,贺怀贞握住他的手,蘸饱了墨,在桃符上写下:“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和“福庆初新,寿禄延长”。然后又抱起阙儿,将两块桃符挂到直厅的门旁。

  小女儿盈儿不高兴阿耶偏袒哥哥,也要阿耶教自己写字。贺怀贞只得抱了盈儿,带她在直厅的木门上写下一个“聻”字。

▲“聻”,音渐▲“聻”,音渐

  “阿耶,为什么除夕日要在门上写“聻”字?”盈儿问。

  “因为传说人死了为鬼,鬼死后就变成聻,人是不是很怕鬼呀,那鬼就很怕聻。所以写了这个字以后,所有的鬼怪都不会再来吓你了,我们就能顺利地过个好年。”

  盈儿听了咯咯笑着,一把夺过笔,在贺怀贞的“聻”字旁边歪歪扭扭也写了一个。还没写完,她的注意力就被风一样跑过的璎珞奴吸引过去了。

  贺怀贞见到自己这疯跑的妹妹,叹了口气,“粗行小儿,成什么样子,就快嫁人了也不知道收敛些。”

  璎珞奴红了脸,朝哥哥叉手站好,口中道:“阿兄教训的是,方才在庭院里挂小幡时,儿见到一只小雀停在树枝上,所以一路小跑追过去。”

  盈儿听了,嚷道:“阿姑带儿挂小幡!”

  璎珞奴抱过她,“好,阿姑这就带你挂小幡去。”

  贺怀贞在崇义坊的家,屋外早就立起了悬挂幡子的竹竿。那是一种长条的小旗,迎风飞舞,为人们在来年祈求长命多福。这种幡子还有微缩版,就是庭院的树枝花茎上挂的青色丝帛小幡。女孩子们也会在簪子上系剪彩的小幡,有时会用小而轻薄的玉片来代替,这种饰物立春就开始流行,人们叫它“春胜”。

  盈儿很眼红阿姑头上的春胜,那是一块青翠欲滴的小玉片,中间阴刻有“万岁千秋”四个字。

▲五代玉坠▲五代玉坠

  出土于浙江临安吴越国二世王钱元璀元妃墓,

  扬之水先生推测可能就是妇女悬挂在簪上的春幡。

  挂桃符、写“聻”字、挂春幡,一番嬉闹后,夜幕将至。

  直厅的杂役、千年还有崇礼等人在直厅外的庭院里点上半人多高的灯烛,直厅内也燃起燎火。这是为今晚守岁准备的光明。

  贺怀贞见到远方墨蓝的天空中,最底下一层是黄亮黄亮的火光,犹如白昼,便知道长安城的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家家户户都生起了庭燎。

  团圆饭开饭在即,各色人等按长幼尊卑次序坐好,千年和崇礼把家中做好的年夜饭拿出来,有蒸羊腿、鹿脯、酥酪酿鱼、芥末秋葵、羊肉馎饦、古楼子蒸胡饼、酥乳糖粥等,还有一大壶温酒配椒盘和孩子最爱吃的胶牙饧(一种麦芽做的糖)。

▲唐人饮宴图壁画,出土于长安南里王村唐墓▲唐人饮宴图壁画,出土于长安南里王村唐墓

  众人大快朵颐,食毕巡酒。因为有长辈孩子在场,贺怀贞不能像同僚酒席那样行博戏令或抛打令,而是行简单又有趣的拆字令。

  “白玉石,碧波亭上迎仙客。”白玉石就是“碧”的拆字,贺怀贞先行举令。接令的是娘子春月,她想了半天没想出来,只得自罚一大杯。

  酒过一巡,璎珞奴带着阙儿和盈儿去庭院里点爆竿。她将硝石放入竹筒内点燃,竹筒即刻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璎珞奴相信这可怕的声音能吓走伤人性命的鬼怪山臊。庭院里落了一地的爆竿灰,负责打扫的杂役看了哭笑不得。

▲宋代《冬日戏婴图》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宋代《冬日戏婴图》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孩子们回来后,贺怀贞和春月带着他们用烛火照亮直厅里床下、柜脚等阴暗处,这是照虚耗的习俗。虚耗鬼藏在难以发现的逼仄幽闭之所,专偷家中的物品和粮食,所以在除夕这一天要用灯照亮家中的阴暗角落,赶走虚耗鬼。

▲虚耗鬼▲虚耗鬼

  夜已深,贺怀贞的母亲给大家讲起前几日在寺院听来的佛经变文故事,大家有说有笑。相信梁琼和其他值班的官员一定也正在直厅与家人团聚,在烛光中共迎新年。

  这时,忽然有人敲门。贺怀贞迎出去一看,原来是有人送来圣上赐下的椒柏酒,送给所有此时此刻为大唐值班的官员。

  贺怀贞和家人喝着酒,一股暖意涌上心头。在直厅里,没有聒噪的歌舞,没有奢侈的游乐,有的却是与家人一道的温暖。

  子时已过,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外面此起彼伏响起了爆竿声。

  贺怀贞的两个孩子和妹妹首先向贺怀贞的父母行礼。女子行的是肃拜礼,因为女子头上钗环繁复,行礼时不需像男子双膝跪地,只需要双手于胸前作揖就可以了。

  跟着是贺怀贞和娘子春月一同向父母大人行礼,“伏惟大人尊体康健,福寿延绵。”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盈儿和阙儿在春月的怀中睡去,贺怀贞陪着母亲到尚书省的佛舍中点灯祈福,求佛祖保佑一家人来年平平安安,不求怀贞能高升,只要一家人永远在一起就别无所求了。贺怀贞搀扶母亲走过庭院,听到大明宫传来的遥远的乐声,年迈母亲的皱纹在烛火的映衬下更加深刻清晰。

  贞元四年来了。春去春来春复春,可是人却不能百年长存。

  贺怀贞有些伤感,在时间面前所有人都太渺小,总有一天自己连同许下的那些心愿也会化为乌有。这道理谁都懂,但谁又会停止追求幸福呢?

  人人都期望小家团圆,大唐平安。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不变的始终是一颗真心和美好的祈愿。

  一千年前如此,一千年后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大唐开元礼》、《唐会要》、《唐六典》、《旧唐书》、《酉阳杂俎》、《南部新书》、《东观奏记》、《唐代节日研究》(张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看图说话(四)》( 《书城》2014年 第4期 ,扬之水)

  来源: 博物馆丨看展览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