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暖花开时节,
想吟一句“聊赠一枝春”,
想听一曲《春江花月夜》,
想着一身传统服饰去游春……
古诗词、传统书画、传统服饰、传统习俗……
传统文化正焕发出蓬勃生机,融入我们的点滴生活。
截至2018年4月,今日头条上共有超过 1 万个专注发布传统文化类内容的头条号。过去一年,平台上传统文化类内容发布量超过 130 万,阅读量和观看量接近 150 亿。
画国画、写古诗、手抄《红楼》、寻访古建……
头条号创作者们用各自独特的方式,
向广大用户展现着传统文化之美。
1
一架春花正艳,
一池春水正好,
一位先生正悠然闲步。
头条号‘老树画画’的诗画中藏着传统文人的闲情逸致。

‘今日阳光灿烂,扛花走在山岗。
春风有点意思,不禁胡思乱想。’
几句小诗,
不饰雕琢,不守韵律,
所思所想,信手书下,
又清雅又有趣。

2
为什么唐僧又叫“江流儿”?
为什么孙悟空不用筋斗云背着唐僧去西天?
为什么白龙马在取经路上很少出手?
头条号‘李天飞’创作者为中华书局编辑,
曾出版《西游记》校注,
这些问题,听他为你细细道来。

3
马未都不仅是一位收藏家,
更一直致力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通过头条号‘马未都’,
他发布了一系列普及传统文化的视频。

坐于古色古香的房间中,
背后是精雕细琢的屏风,
桌上摆着淡雅晶莹的瓷器,
一身布衣,娓娓道来,
让观众在体味传统文化之美的同时涨了知识。
4
访古5年,行程数万里,
寻访古建筑300余座。
头条号‘亦文亦物’带你领略古建筑之美。

柱子、斗拱、梁架、瓦作、石刻、壁画……
他都如数家珍。
古建筑是凝固的诗,木石便是平仄,
唐建筑恢弘如唐诗,宋建筑清丽似宋词……
古建筑之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5
《红楼梦》之美已不需多言,
多少人对她如痴如醉,
头条号‘少读红楼’便是其中一位。
不久前,‘少读红楼’发布微头条时随意提到,
80位红迷,每人一回就可以抄完前80回。
说者无心而听者有意,
头条网友热情高涨,纷纷报名。
截至目前,共有396位头条网友参与,
共将《红楼梦》前80回抄写5遍。

抄写活动已经开始,还不断有网友报名。
参与抄写的网友纷纷表示,
“越抄,越有感触”。
对于古典文学,
我们的热情其实从未消减。

6
故宫太和门前的狮子为什么要烫45个卷发?
颐和园里的树木为什么是一老一小搭配?
圆明园各种不同形状的窗户是干嘛用的?
头条号‘宫殿君’带你细细游览宫殿园林。

行走于幽深长廊,
看琉璃瓦衬着朱墙熠熠闪光,
细品廊上精巧繁复的装饰。
融合了宫殿的恢弘与园林的精致,
皇家园林让人流连。
7
熏鱼儿、洒糕、山楂酪、冰碗……
大雪纷飞的紫禁城,夕阳西照的老胡同……
头条号‘京味儿’记录着最地道的京味儿。

槐树下的静谧时光也是北京。
寻个周末,到老街胡同里走走,
买一串冰糖葫芦,挑几块小巧点心,
饱尝一尝这醉人的京味儿。

8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
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中国书法,是书也是画,
落笔轻重,用墨浓淡,字字含情。
头条号‘书法日课’带你细品书法之美。

9
山水空灵,花鸟隽秀,
工笔一丝不苟,写意简练放纵。
头条号‘民国画事’带你领略国画之美,
讲述名画背后的趣闻轶事。

10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
接姑娘,送女婿,小外孙也要去。”
看大戏曾是全家齐出动的盛事,
欢欢喜喜热热闹闹,
现在看戏的人却是越来越少了,
头条号‘梨园咚咚锵’坚守、记录着关于豫剧和曲剧的点点滴滴。

秦腔高亢激越,是黄土高原的豪放;
越剧婉转柔美,是水乡江南的温婉;
花鼓戏轻快活泼,是湖湘大地的灵动……
地方剧种带着浓郁的地方风情,
展现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值得我们珍惜。
除以上头条号外,
木友之家辛全生、螺旋真理、不二斋……
今日头条上还有众多优质的传统文化类账号。
我们特别推出了‘国风计划’,
以扶持传统文化优质内容。
优秀的传统文化,
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化作我们的气质底色。
我们诚挚邀请政府、媒体、创作者、优质内容机构、校园共同参与,
可发送邮件至gfjh@bytedance.com与我们联系。
来源:北京晨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