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Cc艺术 文:林霖
前次去法国里昂,在里昂美术馆看到若干没有画完的名画,觉得有意思。因为画完的部分技巧非常娴熟,而没有画完的地方直接留白草稿,这种反差特别明显——关键是还被挂在美术馆。
这幅作品看上去像是没画完的草稿,又有点像被人剥了油彩的残存。画中人物的轮廓是有的,但留了白,远远看去宛如幽灵,颇有点惊悚的意味。
当然,里昂美术馆是正儿八经的古典艺术,不搞当代艺术的,也没“恶搞”的东西。那为什么会没有画完呢?当时看到展签,写着作者是:Fleury Richard。也是很陌生。
带着问题在回国后查了资料,因为不懂法语,只能查零零碎碎的英文资料。查到的也多是Fleury Richard的基本介绍,并没有特别提到为什么他的作品是故意没有画完的提示。
那么,可能是宗教寓意?于是继续查作品的名字,其中有一幅是“Scene dans une chapelle ruinee”,这组法语名的意思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死”,如此,回过头来再看在里昂美术馆看到的这幅画,便明白那个“未画完”的人物应是罗密欧,而躺在地上的女子是朱丽叶。
这种技法,其实是象征主义的苗头。后来有请教一位在法国第戎教授古典艺术史的朋友,他认为,这种表现方式有两种可能:第一种,确实是“未完成”,人物的打底痕迹是比较明显的,当然这位画家的风格就决定了画面中有没有人物对最终的美学效果影响不大;第二种可能,是象征主义的苗头,耽于幻象和梦境,因为画笔描摹的只能是理想美的拷贝,只有在半梦半醒的梦与现实的交错中才能寻到这种理想美。
Fleury Richard(1777—1852)是游吟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的学生。
游吟画派(Troubadour Style)一如其名,充满诗意与梦想,缱绻绮丽得不食人间烟火。与当时法国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画派与浪漫主义画派的区别在于,游吟画派更青睐中世纪的题材,而非古希腊罗马神话或历史宏伟的主题。
所以,当时Fleury和友人也很热衷古迹遗址的实地考察。众所周知如今的罗纳河隔开了里昂新旧两城,而18-19世纪盛行的考古热使得里昂老城的富维耶山成了他们的乐土,那里有不少古老建筑和遗迹。游吟画派们毫不掩饰自己的忧郁情绪,并进而将这种情绪渲染成一种情怀。
再看前文提到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死”这幅,看久了就会发现,与其说是没有画完,不如说是“渐渐消失”,带有一丝感伤,就像是真实的人物隐没于梦境之中,模糊而不真切。后来的美术史把以Fleury Richard为代表的游吟画派视为象征主义的先声。
象征主义是怎么一回事呢?
参看威廉·布莱克《天生与经验之歌》就能概括:天真又世故,美好又冷酷,矛盾的综合体。
除了象征主义,笔者以为,游吟画派也是“废墟美学”的先声。
废墟美学是18世纪末,随着卢梭等浪漫主义对历史废墟的感伤发现而建立的观念,鼎盛于19世纪中后期波德莱尔及本雅明的努力,他们基于对城市废墟的惊颤发现而着力推崇废墟之美。
在美术中的表现,是画家们尤喜画古罗马遗址,画面充溢着宏伟又颓废的情调。正如雪莱的那首诗:“遥远的塔尖,它越来越萎缩,在它四周,星空正凝聚着夜色。死者正安眠在他们的石墓里。。。。。。呵,美化了的死亡,平静、庄严,有如这静谧的夜,毫不可怖。”(《夏日黄昏的墓园》)
好了,那么再回到我们行文开头所言的“悬案”——其实是精心设计的悬念,就像一场悬疑话剧。是的,就是“未完成”这个词,在美术史上也是一个专有名词。国内大众理解起来可能有隔阂,因为需要从西语的语词及哲学、宗教、自然神学等命题去切入。
“未完成”是一个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如同“此在与存在”般的命题。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一书中,提及艺术家与艺术品时,用faciebat的句式取代了fecit。faciebat在拉丁语中是“创作”的不完美时态,而fecit是一个完美完成时态,也就是说,由faciebat导向的艺术品状态是一个永远的进行时,是一种永恒的“未完成”。
1845年,现代主义思想缔造者之一的波德莱尔曾强调,在艺术中,“完整的”与“完成的”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波德莱尔来说,最好的作品并不是抛光打磨之后的物件,而是那些可以承载传递艺术家视角与思想的作品。
通俗点说,这其实就是一种草稿式的表现,这其实就预示着新技法——也即印象派的诞生。潦草速写也是一种风格,特别适合表现运动瞬间定格的魅力。
从早年达芬奇留下的很多未完成的作品,到后来象征主义画派故意留出的铅笔草稿痕迹,再到印象派更多的是随意的手稿,所以“未完成”可以视为艺术家们的“小坏”,留下的一个个“悬案”,更可以说是提供了另一种艺术史的观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