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让博物馆深谙网红之道 讲解员受冲击?

2018年09月18日 09:28 21世纪经济报道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原标题:人工智能让博物馆深谙“网红”之道 讲解员受冲击?

  “我们通过3D云技术,用激光或者是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物体的表面信息,然后通过后台的计算生成三维模型,把物品1∶1投影在桌面上,就能直观地看到物体360度全方位的内容。”9月13日,重庆物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说。

  8月底,在重庆举行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下称智博会)“智慧文博”展区,由重庆物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Matter3D互动全息展示屏成为一大“火爆区”。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尤其是VR、MR、全息投影、交互全息等新载体让藏于深闺的文物可以“走”到观众面前,一展芳华。

  “穿越”回到晚清

  智博会上,两台交互式全息展示柜上的数据统计显示,平均3分钟就有4个人体验。智博会三天,该文物投影共有6000人体验尝试,观看的人约4万人,其中儿童体验占比高达60%。

  熊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儿童上手非常快,手一伸过来设备机一感受到,他们马上就知道怎么玩。我们尽可能把其他复杂的东西都屏蔽掉了,希望教育实验成本低一些。”

  7月刚完成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验收的重庆三峡博物馆,在此次智博会上更是将MR技术(AR技术和VR技术的混合现实技术)应用到了晚清时期的地图《增广重庆地舆全图》上。“观众通过佩戴HoloLens全息设备,化身为“主角”置身于地图之中,穿越到晚清时期的重庆街道、店铺、码头等场景中,完成各项有趣的任务。”9月5日,重庆三峡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通过数字化技术,博物馆的核心业务展览陈列呈现多种样式,文物的安防保护也不断升级,让文物自己“动”起来,报警“自救”。

  不能移放在博物馆内的野外文物,往往地处偏远,分布零散,覆盖区域大。无法做到24小时有效监管,这给人防巡逻带来极大压力。采用技防手段要么建设成本巨大,要么根本无法实施。

  智博会上,广东傲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区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安防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3G/4G传输、智能摄像机集成的“文物智能监控杆”,将多个“文物智能监控杆”组网形成区域报警系统,让摄像机成为了24小时不间断保护田野文物或遗址的卫士。无论是游客触摸、文物移动、文物丢失都会立刻报警,并可将有关告警图像及时推送到有关人员手机上,或者是地区的文物监控中心。”

  “网红”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这样的景象早已司空见惯:观众驻足一旁,边戴着耳机,边静静观展。上前一问,答道:在听语音导览。下载博物馆的APP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即可,就像跟着导游一样。语音导览已成蔚然之势,这对博物馆的讲解员是否会带来冲击和压力?

  对此,成都博物馆讲解员冯思颖态度乐观,“语音导览的出现是为了方便大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针对观众个性化的提问,讲解员会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解答疑惑,从而加深对文物的理解,而语音系统不会。” 9月5日,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主任张小朋在南博专家博客中认为,博物馆的互动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技术互动,这是最简单的互动,比如移动鼠标,点击触摸屏等;第二层次是内容互动,这种互动大部分只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发生作用,比如参观博物馆展览,离开了环境,内容互动就慢慢失去了影响。第三层次是情感互动,这是最高级别的互动,也是最能有效影响,甚至改变人的行为的互动。

  9月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重庆三峡博物馆一楼大厅右侧看到,一面墙上,摆满大大小小上百个木工手推刨。“观众把这面墙当成了博物馆的一部分。甚至有人问,家里也有爷爷那一辈留下的手推刨,可不可以送来展示?”造物空间的工艺师代鹏程笑着说。

  这家刚入驻4个月的文创公司——造物空间,针对博物馆的特色展品和重庆本地的景点进行艺术创作,完成手工作品。

  这样的交流互动并非少数。代鹏程补充道,先前有几位外国朋友逛完博物馆后来这里做手工书签。本来他们的行程是两天,后来为了完成作品推迟了航班,连做三天。

  “博物馆要吸引观众,一定要和‘人’建立联系,同时社会公众一定要‘存储’,有预备知识。”张小朋认为。

  浙江省博物馆曾举办了《守望千年:唐宋元书画珍品特展》,引起市民轰动。作者都是些“名人”:宋徽宗、宋高宗、赵孟頫、黄公望、岳飞、张旭、文天祥、陆游,其中的几位还被杭州市民引为自己城市的人,其亲近之感溢于言表。

  为公众预存知识,以加速情感互动效率。作为“网红”博物馆的成博也深谙此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除了在开学季和部分中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外,成都博物馆今年在周二到周五期间,还接受学生集体参观的预约,并提供免费的讲解。冯思颖说,“每一次展出过后,馆里就会举办一次社教活动,让新一代的孩子多了解博物馆。他们只有感兴趣,才能更容易吸收文物的故事和知识。”

  此外,针对不同的展览,成都博物馆会举办相关配套的讲座和活动。《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期间,成博共举办了22场“丝路之魂”系列学术讲座,现场参与近8000人次,每场讲座预约名额放出后5分钟内就被一抢而空。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博物馆文物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