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官云 宋宇晟
千呼万唤始出来!故宫口红真的来了。
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9日发布“故宫首款彩妆”——故宫口红。

故宫口红什么样?
朋友圈瞬间就被故宫口红刷屏了——6款口红膏体颜色均来自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红色国宝器物,口红管外观设计则从清宫后妃服饰与绣品汲取灵感,一个外观设计对应一款膏体色。
口红管上方饰以仙鹤、小鹿、蜜蜂以及各式各样的蝴蝶,下方则以绣球花、水仙团寿纹、地景百花纹、牡丹、四季花篮等吉祥图案。

小新还了解到,口红引入了“3D打印黑科技”,并“蕴含丰富的玻尿酸和天然蜂蜡”。
其中的郎窑红,唇色灵感源自郎窑红釉观音尊,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洋红色缎绣百花文夹氅衣;色号相当于正红色,女王气场十足。

小新在购买页面看到,一支口红原价339元,目前为预购价199元,预计将于2019年1月开始发货。
看到这些口红的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被种草”,到10号下午,“郎窑红”还一度售罄……
不过,你可知道中国古人如何涂口红?
古人的口红叫“口脂”
“暗娇妆靥笑,私语口脂香。”
影视剧中,常有女子化妆的场景。有时是打开首饰盒,挑起一点胭脂点在唇上;有时是拿出一张形同红纸的薄片,在唇边轻抿几下。
这都是古代女子使用的“唇膏”,最早又叫“口脂”。

它的制作工艺相当麻烦,原料是牛髓等物,加入紫草等颜色原料,最后还要加入丁香、藿香二味香料,唐朝时,制作技艺更加精进,为白檀香、麝香、零陵香等十四种不同香料。
成品颜色好看,又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经过这么多繁复的工序,据说一只上好的口脂,能卖到千金。
口脂这东西,并不是女子的专利。打魏晋时期开始,男性也有喜好化妆、使用口脂的。到了唐朝,每逢腊日,唐皇都要赐下面脂和口脂。据说那会儿为了方便男性使用,后来还研发出裸色口脂。

口脂的颜色,很快也出现了不同的花样,唐朝时已经出现了很多不同的颜色,比如朱色口脂、紫口脂等等。它们或者被存储在管状容器里,或者被存储在蛤蜊盒里。
到了明清,女子们更青睐胭脂,是用紫矿或者山榴、红花汁染好的丝绵薄片。
“口脂”分色号,唇妆有讲究
在古人的美妆秘笈里,“口脂”分色号,只不过是初级阶段。从汉朝到清朝,唇妆也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变。

曾有人统计过,古代女子化妆大致分为七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最后一步,才是涂唇脂。可见唇妆,在过去的化妆术里属于压轴技能。
汉代的唇妆比较自然,也只是淡淡地涂上一点。早些年有一部电视剧《汉武大帝》,里面王美人等后宫女子的唇妆就比较有特点。
唐代则出现了一种“泪妆”,很是火了一阵子,女子们拿一种“乌膏”把嘴唇涂黑,完全失去了原来的肤色,呈现一种啼哭之态。

不过,可能由于最终呈现的妆容太丑,引起其他人不适,没多久“泪妆”就不再流行了。
清朝女子的唇妆颜色多数比较鲜艳一些,涂抹部分比较小。据说宫廷里还流行过T字唇形。
清宫“口红”如何用?
古代宫中女子如何化妆?记者在《宫女谈往录》中找到了相关回忆。
一位曾侍候慈禧起居的宫女就在书中说,当年太后每天早、中、晚要在化妆上“消磨两三个小时”。不但整个化妆过程复杂,她还亲自过问制作“口红”等化妆品的过程。

即便从今天来看,清宫化妆品的制作可以算是讲究的了。
当时宫中口红要用到胭脂。因此制作的首要步骤是选花。一般要用京西妙峰山进贡的玫瑰花制造胭脂,而这些花要经过一瓣一瓣地挑选。“几百斤玫瑰花,也只能挑出一二十斤瓣来。”
选好后用石臼捣成原浆,再用细纱布过滤出清净的花汁,注入到胭脂缸里。
把蚕丝绵剪成方形或圆形,叠成五六层放在胭脂缸钟浸泡十多天。等到蚕丝绵带上一层“厚汁”,即可取出,然后隔着玻璃晒干。
等到使用的时候,要用小手指蘸温水洒到胭脂上,以便胭脂化开,就可涂手涂脸。
若是要涂到唇上,就不能用手了。要把丝绵胭脂卷成细卷,用这细卷向嘴唇上一转,或者用簪子在丝绵胭脂上一转,再点到唇上。

中国古代口红的知识点,大家get了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