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色”“长行”三百年 广彩瓷历代人物纹饰

2020年03月03日 10:1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收藏杂志

  人物纹饰是广彩瓷器中的主要纹饰,它有着与其他彩瓷完全不同的绘画技法,因而显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且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

  广彩作为以外销为主的瓷器品种,无论是纹饰的绘画技法和风格,还是绘画题材,都呈现出极其明显的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征。广彩瓷器在3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人物纹饰的演变可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面貌。

  广彩人物因绘画技法的不同而分为“折色人物”和“长行人物”。

  ▌[清·乾隆]广彩人物花瓣形扁瓶 广东省博物馆藏

  “折色人物”的技法源自景德镇粉彩的影响:先用墨彩描绘出人物形象的轮廓线,再行填色,从技法上来讲兼有五彩和粉彩的特征。

  ▌20世纪70年代广彩折色人物草稿 香港粤东瓷厂提供

  ▌20世纪70年代广彩长行人物草稿 香港粤东瓷厂提供

  “折色”实际上即“设色”,因广州方言的发音而变成“折色”,是从中国画技法中借鉴过来的名词。蔡元培在《图画》中说:“图画之设色者,用水彩,中外所同也。”因此,国画技法中的设色,是相对于水墨而言,就是上色,或敷彩、涂色、着色,一般有青绿设色和多色设色,前者淡雅内敛,后者雍容华贵。

  “长行人物”是部分勾线描绘出人物定位后,再用色块涂画出整个人物的形体。通常是人物的头部、衣领、袖口等关键部位先用墨彩勾画好线条以定位,然后以彩料写出整个人物形象,从技法上来讲兼有五彩和西方油画的特征。

  ▌[清·乾隆]广彩开光人物纹茶叶罐 广东省博物馆藏

  长行人物因落笔后无法更改,故绘画难度更大,但因人物形象更为立体生动,故成为广彩瓷器的特有技法之一而流传至今。

  从出现的时间来看,因折色人物是直接源自景德镇五彩和粉彩的技法,因而早于长行人物,出现在最早的广彩瓷器上。但它并没有因为长行人物的出现而消失,而是两种技法同时并用,因彩施技。而从实物上来看,长行人物成熟在乾隆时期,并且被广泛应用,成为广彩人物独一无二的彩绘技法而沿用至今。

  无论是折色人物还是长行人物,也无论是中国人物(包括明装人物或“满大人”)还是西洋人物,广彩人物的面部轮廓及五官,除头发和眼睛用墨彩外,其余的都用干大红或麻色勾勒,并且脸颊和眼睑用淡淡的干大红渲染,有点类似戏剧人物的妆容。

  本文根据广州/黄静《“折色”“长行”三百年 广彩瓷历代人物纹饰》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收藏》2019年01月刊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纹饰设色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