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波:艺术与长沙息息相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9日 19:03 艺术财经
文/王晓孟
Q:这次参加“艺术长沙”,您有什么期待?
A:作为参展艺术家,我还是希望展览能够在学术性上能够有一个新的方向和可能性。这次专门请了策划人,有专门的媒体来配合,包括出版丛书,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一个体系,到目前为止的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充分。而且本届“艺术长沙”囊括了成名的老艺术家、中生代艺术家和年轻艺术家,能够从侧面考察三代艺术家发展的面貌。
Q:从邀请专业策展人、加重年轻艺术家比例、引入展览丛书、双年展的形式,到艺术家专门为“艺术长沙”创作作品,这届“艺术长沙”体现了众多“特别订制”的特点,对此您如何看待?
A:以上这些特点说明本届“艺术长沙”的学术性相当强,具有比较深入的个案研究,像我们目前接受的采访或者撰写的文章,都是非常细致、深入,这些特点体现了一个学术展览的风范。
Q:本届“艺术长沙”您将展出哪些作品?专门创作了哪些作品?有什么特别之处?
A:这次大概有10件左右的作品,包括3件“几何街头”系列的作品,都是以分割、几何结构的方法来解析图像。此外,我从2009-2010年作品的几何倾向发展过来,创作了5、6件作品,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叫做《车位油位》,它不像规范的画框上的作品,是用剪刀在画布周围剪出涂鸦形状的一些造型,内容主要关于个人财产、石油、交通之间关系和矛盾的思考,展出时的呈现方式是像一块皮一样钉在墙上。所以这次展览延续了我对绘画外形的一种解构,在图像的使用上也更丰富,不是单独图像的破裂和几何化,而是多种元素组成的画面,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相互干扰和指涉的图像和意义,其实是对一个意义的某种取消。同时为了展览的丰富性,我也会展出一些没有切碎的作品,主要探讨中国发展带来的一些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关系。
Q:本届“艺术长沙”的主题为“解离”,对此您有什么理解?
A:我觉得这个题目特别好,跟我的作品挺“合”的。我很喜欢哲学家德罗兹对福柯的论述,其中有一句话特别精彩,叫“劈开事物,劈开词语”,我觉得这届的主题有这层含义,有一种解构和重组。而且这个主题是策展人看过所有艺术家的作品之后抽离出来的线索,不是命题作业,这点也很有意思。
Q:说说你眼中的长沙。
A:我参加过前两届的“艺术长沙”,整座城市欣欣向荣,夜生活也比较发达,很有活力。所以我觉得这个展览在长沙省博物馆举办,还是很有意思的,会跟长沙本地的发展产生一种对话。包括我的作品“几何街头”系列,很多元素都是来源于长沙,我第一次看场地的时候,就拍了很多资料。
Q:在一般人看来,长沙是一座比较“娱乐化”的城市,在当代艺术方面比较薄弱,您是否担心观众的反响度?
A:这个我没有太多的担忧,因为当代艺术拥有大众化和民主化的特点,在这点上不会与观众格格不入。相反,古典主义或现代主义艺术所主张的精英化更容易曲高和寡。当代艺术有一种亲和力,这与长沙这座城市的脉搏是息息想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