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焰新作大尺幅女人体引热议(图)
2013年06月06日 10:31 新京报


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怪杰的毛焰用新作再度显示其对肖像绘画的热爱。日前,毛焰个展在798佩斯北京开展。作为毛焰与佩斯画廊签约后的首展,展览除了其标志性的“托马斯”系列外,也展现了女人体肖像这一新系列。该展将展至6月22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毛焰称自己之所以执着于肖像绘画是因为由来已久的热爱,不需要用是否前卫、是否观念去定义、去类比。
新作瞄向女人体系列
尽管装置、观念、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已把绘画挤得越来越边缘,毛焰还是醉心于自己的绘画创作,尤其是肖像画。此次携新作亮相佩斯北京,毛焰再度展现了他的执着与转变。
执着的是他让肖像画成为精神能量的发生场,转变则是看到了他的新系列女人体,包括《椅子上的小魔女》《微胖的裸女》这两张大尺幅作品。毛焰告诉记者,自己很早就有了创作这个系列的想法,都是一些超常规尺寸的画,且都是女人体,“这个系列我会用几年时间积累个十几幅。”
而相比之前的小画,毛焰称:“大画就是要快,要有气势,一气呵成。”而为了有这个感觉,他这几年画画会喝点酒,让自己的感觉更加敏锐、丰富。
画“托马斯”是自我认识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毛焰的《托马斯》系列肖像作品成为其一大标签。画作中,托马斯人物形象透露出冷峻气质、缥缈气息。在新展中,毛焰再度向外界传达了对“托马斯”系列的热衷,展出作品中包括《坐在椅子上的托马斯》等。
关于毛焰这番执着,朱文曾在电影《小东西》中进行过讲述,讲的就是画家毛焰和画中人托马斯·路德维德(上世纪90年代在南京学习汉语的卢森堡留学生,后来还曾是上海世博会卢森堡馆的馆长)的故事。朱文曾说:“我知道他们不是同性恋,但毛焰又用那样的笔触去关注托马斯。他们前世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对于自己的执着,毛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是因为自己需要一种恒定,在恒定中获得自己内心中很多东西,进而规避掉当下的很多问题,达到自我调节、自我认识。 (记者李健亚)
■ 人物小传
毛焰
1968年出生于湖南,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肖像画家之一。受其父亲影响,毛焰自幼学画,十几岁时已经掌握了娴熟的技法,在考入美院之前就被称为天才。1991年从中央美院油画系毕业后,毛焰进入南京艺术学院任教,开始了对肖像画的探索。著名批评家栗宪庭曾在《写实主义的探险》一文中,称毛焰刻画了“一个个表情正在消失的时代肖像”。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