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无尽的绵延

2014年04月28日 10:10   颂雅风艺术月刊  收藏本文     

  文/ 林霖

  或许某次绚烂消散之后的黑暗,会把我们的灵魂带进阴郁的死寂,在那瞬间的毫厘与倏忽中,我们会斩断人生这不看的大戏,对生命与享乐的万花筒摇头。——草间弥生

  成名60多年,草间弥生的首次亚洲巡展才姗姗来迟。耄耋之年,她带给我们“我有一个梦”。巡展首站韩国大邱美术馆,第二站落户上海当代艺术馆,已于2013年12月14日开幕,展期持续至今年3月30日。草间弥生此番个展也是上海当代艺术馆成立8周年之际呈现给所有喜爱艺术的朋友们的年终大礼。巡展的策展人是首站大邱美术馆的馆长金善姬女士。

  无限的网,弥漫的圆点,无边的空间,重复的符号……草间弥生的一切都像是无尽绵延的时空。在这里,时间、重力等任何绝对参照物都失去了意义,而草间弥生真正惊人的是她艺术创作生涯60年来不竭的创造力。本次展览在带来草间弥生60年来的经典代表作的同时,也带来艺术家新近创作的油画《我的永恒灵魂系列》及大型装置作品《波点偏执》。其中《我的永恒灵魂系列》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让我们看到一个逐渐走向安详状态的草间弥生。该系列始于2009年,4年来已创作多达310件作品,是至今草间弥生数量最多的系列作品。草间罕见地将具象与抽象同时表现在画布上,明亮而饱满的色调,颇有一番儿童涂鸦式的乐趣。从其作品名字《太阳的光耀》、《在欢愉的天空下》、《春之觉醒》来看,似乎也是草间弥生在心灵修炼的路程中迈出更自信而平和的步伐。

  然而我们更熟悉的是那位总是无意识呓语的草间弥生,带着一种游走于清醒与酩酊之间的激情,在初心和伪装厮杀的狼藉战场,构建出一个个隔离草木枯荣世界的永恒之界。这是一种冷,一种漠,却是草间弥生全部的执着与激情。

  在本次展览中,纯白与纯黑的两幅《无限的网》被并排展出;另一面墙上,同为《无限的网》系列的作品则有不同的缤纷色调。当你望向黑白两面画布时,初时你会感到迷茫,看久了,或许会被一种沉静的气氛所感染。草间弥生在这个系列中无视整体构图,也没有设定视觉中心,而我们能通过这些反复呈现的千丝万缕的微妙笔触,感受到行星般的恒常运动——用草间自己的话说就是想“从自己的位置,度量宇宙的无限”。在《重复的视觉,菲勒斯船》中,草间用偏执的重复展现了一种惊人的力量。整个展厅只有一个装置作品,暗红色的灯光下,位于展厅中央的是一艘船,船体通身密集的突起物是阳具;展厅四周是镜子,因而这一符号以有序的排列弥漫了整个展厅的,这种紧张和不安正是草间弥生精神紊乱而逼迫自己用艺术治疗的偏执所传达出来的。大型装置《再生时刻》亦是如此,柔韧而参差的软体型雕塑,是草间坦言“用艺术发泄”的心声。相比之下,《无限镜室——灵魂波光》却显出辽阔而悠远的意境。这其实是一件电子雕塑的装置作品,利用展厅的镜子墙面营造“无始无终,无形无界”的空间,并邀请观众走入作品之中去体验。“走进”这件作品,让我们想起我们仰望星空、放空自己的感受。在这种奇妙而美丽的视觉感受中,布满垂直挂坠、错落有致闪烁着的圆点灯泡,正如南国夜晚熠熠璀璨的星光,你能看到它们的光芒,却感觉不到热度。也许仰望星空于草间来说,是一种冥想和自我修行的过程,是“孤独的求道的赤诚”。

  在最为人所知的“波点”系列中,除了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南瓜,以及充塞整个美术馆开放空间的装置作品《波点偏执》,还有《为挚爱郁金香之永恒祈祷》和《我在这里,却了无一物》两个展厅空间作品。波点或许是草间为幻觉所困扰的产物,于视觉呈现上也非常受欢迎;然而若对这些波点的理解仅限于有趣或者好看,那无疑是对草间弥生深深的误解。草间认为总是不厌其烦在不同的物体和背景(有时甚至在自己的身体上画圆点)画满一样的波点图案是为了“自我消融”:将任何的具象之物与圆点同化,从而消除了自我的存在,达到与永恒合二为一。

  这样的草间弥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喜欢仰望星空的她,却是深深扎在土地里的人。从最开始她对她的恩人乔治亚·欧姬芙说:“我必须呆在纽约,因为我要出名”,到她在反战浪潮中善于抓住时髦热点制造话题(比如同志、裸体、性等行为艺术),再到回归故土一步步扭转这个保守根深蒂固的国度对她的负面评价……这一切,如果不是步步为营的精心打算,是不可能成就今天的她。草间弥生深谙我们这个时代的心理,就像她刚到纽约就对这座城市的本质做出精辟概括“纽约这颗熠熠生辉的宝石,总是上演着毁誉交加、纠结不清的人生大戏,展现出华丽的众生样貌”。她还懂得艺术市场的运作,因为她的每一个展览举办地都是在知名画廊,所以才会从第一个个展伊始就拥有广大知名度。她知道什么东西是雅俗共赏而为大众所喜欢的。她由成名作《无限的网》打下的美学理念的基础,她更以一颗颗可爱的南瓜和百搭的波尔卡圆点拓展了其美学传播的受众,俘获了最普通大众而不仅仅是艺术圈内人士的好评与喜爱。因为一个常年仰望星空的人,必须在地上站得稳才能找到一个完美角度仰起头。所以,你真的相信仅仅是运气吗?草间弥生,真是太适合这个时代的当代艺术了。

  但是,她的初心,却比任何人都强大。在最初的最初,在逃离日本去美国之前的那个小女孩心里,对美国的想象是:“晴朗无云的天空下,放眼望去是无尽的玉米田。阳光渗透到草原的每个角落,空间无边无际延展到天边。”后来,我们在草间弥生的自传中看到她如下的坦白,或许可以作为她自身艺术与人生最好的注解:“镜中几千几万道光速明灭的色彩,正是我们凡尘俗世的缩影。或许某次绚烂消散之后的黑暗,会把我们的灵魂带进阴郁的死寂,在那瞬间的毫厘与倏忽中,我们会斩断人生这不看的大戏,对生命与享乐的万花筒摇头。那些迷幻的光,是梦,是泡影,是天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