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角遇见属于你的当代艺术
临近岁末,这一周来,广州忽然颇为集中地出现了一批当代艺术展。除了广东美术馆上周开幕的“首届亚洲双年展暨第五届广州三年展”之外,还有时代美术馆12日同时开幕的“再定义——网络时代的复合视野和多重可能”与“开放的实验室——中日园林”,以及在风眠艺术空间两周年庆典活动中的“重生——瑞士人当代舞团表演”。当日与次日晚间,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天河城、广州有轨电车等五家机构联合,分别在天河城广场与广州有轨电车广州塔总站实施了时长一个小时的“艺术夜袭”光影涂鸦计划。当两位巴西艺术家骑着三轮车将光影涂鸦投射在都市的街道、广场、标志性建筑上,目击的行人或许不能确切地知道那是一场正在进行的当代艺术表演,但一定会感觉到惊奇,城市在那一刻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真的不必把当代艺术看得那么神秘遥远,这种“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的机会,这种提出问题的方式,就是当代艺术对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赠予。
与现代舞者面对面
蓝色的颜料从楼梯上流淌下来,舞者的身体被蓝色覆盖,他缓缓从人群中走过,进入风眠艺术空间的展厅。在他的身边与身后,观众们围绕着簇拥着他前行。
展厅的墙壁上展示着苏新平个展“有仪式的风景”中的作品,舞者们在展厅中翻滚穿行,依据现场的空间、能量、形状、悬挂的作品即兴创作。观众们则分散在舞者们周围,随着兴趣点的转移而在展厅中走来走去,间或停下来捡拾地上的橙子。
与我们常见的舞台表现形式不同,这次演出并没有观众席与表演区域的划分,观众们可以自由地在空间中移动位置,从任何角度接近表演者。舞者们与观众的距离极近,苦难与愉悦都显得那么直接。这对观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现场不少人起初觉得惊慌,然后逐渐地,在音乐与舞蹈中找到了自己在场域中的位置。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在这样一个周末的下午,来到二沙岛风眠艺术空间观看现代舞表演的观众,竟然超过80%都是年轻的女性。
舞团特邀任教于维也纳音乐学院的奥地利著名当代音乐演奏家 Barbara Roman 和Gunter Schneider,根据声音的需要独创了琴、吉他,为每一场表演即兴演奏,每一曲都是独一无二的。在12日下午的这场表演之后,他们说:“我看见全身蓝色的表演者,就想起水——缓缓地,流淌,慢慢地,汇入。所以就有了音调被拉长的一段。”
在风眠艺术空间的创办者姚远东方看来,广东的当代艺术氛围在一线城市中,状况并不算太好,但近年来,这些情况有所好转。作为林风眠艺术园在广州的艺术推广平台,风眠艺术空间秉承林风眠先生“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融入当代艺术精神,努力在广州建立一个能使当代艺术面向公众的平台,如今已是整整两年了。
两年中,静态展览的观展人数虽然仍然较少,但每次进行艺术活动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来看。尤其是之前的“版画漂流计划”,吸引了各行各业人士的参加,虽然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其中许多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整个计划是一个完整的当代艺术项目,而是把它当做某种公益活动、亲子活动来进行,但这并不削弱项目的意义,反而为当代艺术展的策展系统研究做出了扩展。
在气味中重新发现广州
“再定义——网络时代的复合视野和多重可能”展,则将目光聚焦于我们生活中已经不可或缺的互联网。
网络的普及不过20多年,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它了。信息流通的渠道由于网络的传递变得更加透明,有利于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整合,过去工业化和标准化时期的监督与评价系统的也逐渐地顺应改变。非单一标准,独特体验,灵活身份,分享精神等都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新体验。
我们许多人都曾经在网上看过在线视频,并且用“弹幕”等方式留言“吐槽”,试图在作品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以此与作者以及后来的观看者实现交流。对我们来说,这种便利的即时性的反馈方式如此习以为常,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这种有些暴力的、全民可参与的“艺术批评方法”,并不是向来就有的。曾经,评论权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大多数人只能观看,不能发声,但在互联网的时代,发声的渠道如此众多而便捷,门槛低廉,众声喧哗权威消解,艺术的评价方式与标准也在急速改变。
这种“视频弹幕”的模式,被艺术家李启万用来做成了影像作品“变形金刚:预制作”,以此讨论互联网时代人们交流方式的改变。观众可以即时看到作品被世界另一处的观看者评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的刘井彬与李丽琼小组,进行了一个关于打车软件“优步”的问卷调查,以此透视“网络熟人社会”。艺术家杨俊通过网络找到其他五位名字也读做“Yang Jun”的陌生人,将他们请到一起来交谈……网络的存在成为这些作品成立的可能,而我们在看到这些作品时,一方面会想到“这不就是我们每天在做的事情吗”,另一方面,也会觉知到互联网对我们思维方式与生活戏的巨大改变。
在这个展览中,互联网不仅是创作的方法与表现的对象,也是策展本身的方式。这让这个展览不光只是一个艺术作品的呈现,同时也是一个研究和探讨的过程。策展人邀请艺术家、杂志、大学院校共同参与,通过艺术作品的特别定制,研究小组的实地考察,与杂志交换平台,与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分院联合研究,实体出版和网络传播和调研相互推进等方式探索“网络”的可能性。具体地说,是将气味人类学家西斯塞勒·图拉斯的“味道分子式”作品在三个平台,用三种不同方式展示出来——在时代美术馆内部,建造了一座有气味的“迷宫”,墙上使用纳米微压上漆,观众走进迷宫的不同层次、或者按压墙壁,会嗅到不同的气味;在《艺术界》12月刊中,使用技术手段将同样的气味压进某一页纸张中,读者在阅读时触碰纸张,就会激活气味;在有轨电车专列上安置散发气味的小装置,随着电车的旅程而发出不同的气味。
西斯塞勒·图拉斯对气味非常敏感,她常常会通过嗅觉来建立对外界的印象,善于通过气味重新发现城市的隐藏特质。她曾在全球搜集了七千多种气味,建立起一个“气味博物馆”。为了完成这件专属于广州的作品,她走遍了广州的商场、街市、道路,提取广州的气味分子式,按照这座城市的四大元素人、景、城、水分为四大主题。从嗅觉来重新引发对城市的记忆,是这件作品独特而有趣的地方,而从策展角度来看,这样在三个不同平台用三种不同方式展示同一构思的作品的方式,也是对互联网时代的思考。“展览探讨我们能否能用一种变化和多维的思维角度来建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并在瞬息变幻的现实中,保持清晰的定位,缔造个性化的自我。”策展人沈瑞筠说。
沈瑞筠相信:“互联网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多维的现实。它打破了不同系统及地域的界限,来自不同系统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相互穿插地被搜索和被呈现。在同一个事实面前,它可以提供我们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的理解角度。因为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思维模式,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被加以强化和凸显。在这个时代,个体不再是封闭的,它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和外界产生交互。个体的属性也可以因为交互随时改变,并不断地被重新定义,在实践中不断迭代更新。因此,接受和认同多重的身份、可变的标准,变得重要。同时,也为产生多元和独特的个体提供条件。”从这样的角度触摸当代艺术,它是时代最敏锐最新鲜的特征。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 底蕴深厚的美洲壁画赏析2015-12-19 09:23
- 书法家刘瑞明入选《艺术巅峰》书法卷2015-12-19 22:35
- 高建胜的花鸟画艺术刍议2015-12-18 14:57
- 正艺术油画作品展12月19日在大韵堂美术馆开幕2015-12-19 22:47
- 杜尚的《泉》剽窃了谁的创意2015-12-18 14:17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