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博
广告

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举办

2016年01月09日14:02   新浪收藏   微博我有话说收藏本文     

“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现场“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现场
嘉宾合影“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嘉宾合影

  相关报道: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揭幕

  2015年1月8日下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及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重要学术版块之一,“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于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二楼学术报告厅成功召开。近30位公共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主题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精彩研讨,为2016年深圳公共艺术领域的首个开年盛事。

  本次论坛以“发生·发声”为主题。“发生”,是对中国公共艺术发生与发展的一次全面梳理;“发声”,即是中国公共艺术各层面的一次集体发声。

  论坛邀请到了克劳斯·西本哈尔(德)、崔泰晚(韩)、王玉龄(台)、颜名宏(台)、杜大恺、孙振华、王中、汪大伟等近30位国内外活跃于公共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公共艺术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公共艺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共艺术与社区文化营造、公共艺术与公民美学教育等话题开展深入研讨,力争对中国公共艺术的未来发展给予积极的对策建议和价值引导,并由此搭建中西公共艺术对话交流的良性机制和学术平台,从中探寻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本土化路径。

西本哈尔(德)“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西本哈尔(德)
崔泰晚(韩)“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崔泰晚(韩)
王玉龄(中国台湾)“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王玉龄(中国台湾)
顏名宏(中国台湾)“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顏名宏(中国台湾)

  论坛将采用当前国际流行的高效分时段主题讨论组织形式,每个时段由主题发言和嘉宾评议两部分组成,并在主题讨论结束后设置开放式的自由讨论环节。为了方便一般观众了解外籍专家的发言,现场还专门设置了同声传译服务,规格之高在艺术类论坛中颇为少见。

马钦忠“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马钦忠
王中“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王中

  在“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之后,本次活动的主体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也将于1月9日正式开幕,共分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市工业展览馆、深圳市EPC艺术中心、深圳市华·美术馆四个展馆,展期持续到3月13日,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自行前往观展。

“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评议“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评议
“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评议“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评议
“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讨论“发生·发声”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讨论

  “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相关活动介绍

  1、设计案例展

  地点: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

  时间:2016年1月9日至3月13日

  此展览是“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的核心内容,也是主题展览。大展从社会创新、品质生活、传统再生、生态和谐四个方面汇集近200案例300多件作品,以案例的方式呈现涵盖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跨界综合设计、建筑设计和服装设计各个门类的中国设计,系统展现了设计师们在中国社会深层变革的进程中的思考和实践。在理念上将设计艺术纳入大的文化发展总体框架中,强调设计的社会责任,关注民生问题。

  2、设计文献展

  地点:深圳市工业展览馆

  时间:2016年1月9日至3月13日

  即“中国现代设计文献展”。以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现代设计的转型发展为主要框架,延伸到世界现代设计史背景及20世纪中国现代设计主线;以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发展的关键性“事件/人物/文献”为主要展陈对象,解读当代中国设计发展的轨迹。展览分为三个板块:1、中国现代设计史主线:以世界设计史以及中国设计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为背景,集中展示新中国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期间的现代设计发展主要轮廓及关键性事件。2、中国现代设计史人物:以上历史时期对中国现代设计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性人物基本概况及主要事迹。3、中国现代设计史事件选例:以文献、实物、模型、视频等多种形式交叉呈现的中国现代设计史进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及相关实证资料。

  3、公共艺术案例展

  地点:深圳市EPC艺术中心

  时间:2016年1月9日至3月13日

  展览主要围绕公共艺术与国家形象、城市建设、人文关怀、公共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呈现近十年来全国范围内的20多个公共艺术优秀案例。作品形式不局限于雕塑、壁画、装置或景观等静态性公共艺术,还包括公共艺术计划、公共艺术节等动态复合型公共艺术,展示中国当下公共艺术丰富形态的同时,探讨公共艺术跨界的诸种形式以及公共艺术介入社会文化、城市空间、大众生活的多元化可能,并对未来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构成某种美学风格与价值取向的导引。

  4、公共艺术文献展

  地点:深圳市华·美术馆

  时间:2016年1月9日至3月13日

  通过作品案例、政策法规、论坛会议、高等教育、著作论文和组织机构等六大维度来全方位地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65年历程,同时还将聚焦公共艺术与北京、深圳两座城市发展关系,呈现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轨迹、现状、成就和反思。

  5、论坛

  “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论坛”分为主旨论坛、分论坛及公共艺术专题论坛三个部分:

  1)发生•发声——中国公共艺术专题展学术论坛

  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二楼学术报告厅

  时间:2016年1月8日(14:00—18:00)

  论坛以“发生·发声”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活跃于公共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和自由讨论,由此搭建中西公共艺术对话的交流平台,并从中探寻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本土化路径。

  2)设计•责任:“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主旨论坛

  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二楼学术报告厅

  时间:2016年1月9日(14:00—18:00)

  主旨论坛从大展主题“设计·责任”出发,讨论中国设计的责任担当与文化思考,聚集策展人、公共艺术领域代表、设计教育领域代表、文化学者、知名企业代表、在业界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代表、设计行业协会代表及设计类媒体代表等。各界代表将从各自的领域与角度出发,对主题进行阐释,探讨设计理念的文化影响力如何应用到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而确立一种中国式的生活价值与人文关怀,并最终推动中国设计的文化提升及产业升级。

  3)“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分论坛

  地点:关山月美术馆二楼学术报告厅

  时间:2016年1月10日(9:00—12:00,14:00—18:00)

  分论坛由各板块策展人推荐的在业界具有影响力及对设计责任有深入思考的设计师发言,探讨“品质生活、社会创新、传统再生、生态和谐”这些分主题,提倡设计为人民。这既是当代设计师的责任,也是中国设计界的共同操守。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中国设计大展发生·发声公共也似乎学术论坛关山月美术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欢迎发表评论

鍙戝竷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