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假象——树非树,人是真实的人

2016年07月07日22:35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原·木》 (2)《原·木》

  文/朱嘉鸿

  “原·木”展览的现场就是一个剧场,从五位舞者表现树的形态,到3D Mapping展示树的生长轨迹,再到音乐与纪录片,都围绕着作品“原木”进行。看展览时,脑海里蹦出了“坚硬的自然”和“柔软的内心”这些不知道是否搭配合适的词。这或许是某种错觉吧,是的,某种错觉。

  这种错觉首先来源于作品的现场呈现。杨莫桐创作的“树”在巨大的幕布缓缓升起后呈现在观众眼前,五彩斑斓的灯光交错地投射在直径6米,高5.5米的作品上,场面不亚于一位超级巨星的登场。假如是远古之人,可能会以为“神树”降临人间了。在今天,远古时代的树所被赋予的神性已基本退场,在展览中,观众面前的是一棵坚硬的不锈钢大树,华美且枝叶千变万化,诱惑人心。

《原·木》 (6)《原·木》

  作品虽美,但并不是为了表现大自然的魅力,而是制造了一个自然的假象,或者说人心的镜象。假象里,树非树,人是真实的人。“坚硬的自然”不仅在于作品自身物理上的坚硬,更在于它“美”得像洪水猛兽,强硬地冲击人的视觉和内心。这种情况下,人的内心很容易变得柔软,从而汲取令人愉悦的部分东西,换言之,就是观众看作品时通过树形成内心的镜象,以此考察自我的内心世界。

  展览有一个很有意味的副标题——一场“反自然”的共生实验。这也是笔者感兴趣的地方,艺术家怎么“反自然”呢?将自然的元素打造一棵树,创造一棵树的生命形态,是人工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家把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数据详细地记录了下来,29275个不锈钢零件,91598条焊缝,29192次冷锻,452518打磨工序,352824道抛光工序,271名专业工人和艺术家,一连串匪夷所思的数字或许会令人感叹于人工的耐心和繁琐的技术。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人类借助现代科技的手段,分秒就能剥夺一棵参天大树的生命,而创造一棵新的生命体却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这其中的很多问题观众都可以自己去思考。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原·木》反自然杨莫桐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