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贝宁森:张大力的独特处在于评论社会的方式

2016年07月08日10:57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展览开幕式现场

  Q:作为亚洲及中国当代艺术方面的专家,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如何呈现“恒久与无常”概念?

  A: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腾飞不仅改变了北京和其他城市的物理环境,也带来了剧烈的社会转型。张大力在《故宫拆迁》系列作品中,记录了在中国经济改 革的进程中被拆除的传统民居和日新月异的北京城。这些年来,张大力本人的头像一直以喷漆或剪影的方式出现在即将被拆除的建筑之上,这些如同反抗的标记(或 至少是纪念)一样遍布整个城市。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古老的故宫悬浮在尚未完全拆除的一段残垣上空,凸显出官方建筑与百年民居民房之间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保护与拆除,展现了恒久与无常的概念。其实关于恒久与无常的沉思不仅出现在中国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艺术中道家和佛家传统也思考过这一问题。

\拆 故宫 1998

  Q:尽管艺术创作是无常的,但美术馆创作展览是否是一种让艺术更恒久的方式?

  A:美术馆对一件作品的收藏是恒久性的表现,但艺术品的展示方式更体现出无常性。在布鲁克林美术馆,张大力的作品可以出现在亚洲艺术厅,也可以出现 在当代艺术厅。张大力的一副摄影作品正在参加该博物馆塞克勒女权艺术中心的一次政治宣传展,该展览从2015年12月一直持续至2016年8月。在这类展 出中,展览的主旨或挂在旁边的作品可能会让观众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话语空间内理解张大力的作品。因此作品的意义可能会根据展出地点、方式发生改变。美术馆并 非一个完全静态的场所。

\拆 张大力 1998

  Q:从地下艺术发展至今天,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成为投机投资、美术馆收藏和公众辩论的对象。您认为近年来这些发展的利弊何在?

  A:美术馆不同于个人收藏家,这里收藏的作品应具备视觉和精神价值、对后人有意义,不能只单纯地反应艺术市场的情况。

\拆 朝阳门内 1998

  Q:在过去三十年里张大力一直非常高产,这是否意味着他的作品一直陪伴着中国的转型和重大社会问题?

  A:张大力是一位重要的艺术家,因为过去三十多年以来,他的作品一直保持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无论作品的态度是回应还是反抗。

\种族

  Q:张大力创造了“极端现实”一词来描述他的作品。在您看来,这种“极端现实”是中国特有还是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

  A:“极端现实”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张大力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深思熟虑、诙谐机智、大胆挑衅的评论社会的方式,以及通过作品中的对峙性政治评论推进讨论的行为。

\种族

  Q:您认为张大力的作品是中国特有的当代艺术?或者您认为他表达的也可以是人类普遍面临的异化及暴力充斥的境遇?

  A:张大力在对中国现在异化以及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做出回应。这些是人类的普遍问题,今天的不确定性和暴力也反映在了各国政治层面上:英国脱欧、美国的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竞选就是很好的佐证。

\
\
\
\苏珊·贝宁森(Susan L。 Beningson)
\

  苏珊·贝宁森是纽约市立大学( CUNY )和罗格斯大学(Rutgers)艺术史教授。担任布鲁克林博物馆亚洲艺术馆的助理馆长。

  来源: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张大力苏珊·贝宁森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