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只凭电话订制了其最好的作品

2016年07月29日10:15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为纪念西比尔·莫霍利·纳吉(Sibyl Moholy-Nagy)而赠予博物馆,1971。
图片:© 2016 Hattula Moholy-Nagy/VG Bild-Kunst, Bonn/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为纪念西比尔·莫霍利·纳吉(Sibyl Moholy-Nagy)而赠予博物馆,1971。 图片:© 2016 Hattula Moholy-Nagy/VG Bild-Kunst, Bonn/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每日图片#1600:正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进行的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回顾展中,精彩的作品数不胜数。不过其中最好的一件也许是这幅作于1923年,用瓷釉金属完成的抽象画,以及另两幅和它细节全然相同只有尺寸差别的画作。

  让这三幅作品变得如此重要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它们令人惊艳的视觉享受,而是莫霍利在它们身上撒的一个 谎。他说了一个有关这三件作品背后让人觉得似真非真的故事:当莫霍利要向交通标志制造厂订制这些作品时,他仅仅是打了个电话传达自己的指示,却没有向工人 提供任何草稿或示意图。(如果有时间的话,我想试一下要打一个怎样的电话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想象中,这些事应该占据了制作者们不少美好的下午时光: “莫霍利先生,你能不能给我们寄张画来?“)况且,莫霍利这幅抽象作品本身不就看上去像是一种信息数据在进行远距离传送的概念?

  这个小故事的重要意义在于,即使这只是艺术家一个善意的谎言,它也努力建立和传达了一种观念,即现 代艺术创作(或绝大部分的艺术创作)中最根本的要素是想法而非人工实现的过程。即便艺术家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做出一件美轮美奂的作品,这样的观念也同样适 用。虽然之后的观念艺术家们其实都在极力避免“美“这个词,但却往往无疾而终。

  电话传递指示的说法也与莫霍利在观念主义方面的主张十分契合,他认为观念主义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只存在于脑中的事物:谎言。

  在艺术家编造了这个电话故事的近一百年后,他的主张仍然让很多人难以接受。比如对于几乎是纯粹只强调观念来创作的安迪·沃霍尔,许多成熟的藏家都愿意为经他亲手打造的作品付更多钱。

  莫霍利这种反亲手实践的理想情怀显然并没有广泛地被我们今天的文化所接受,但这并不说明这是一个失败的想法。它只是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艺术家勇于标新立异的胆识。

来源:artnet新闻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观念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