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当代艺术--曾经辉煌,也曾迷失,如今重燃!

2016年08月31日20:38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厦门当代艺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呈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性与时代性。1986年“厦门达达”之后,厦门当代艺术辉煌过、也曾迷失,如今重燃。

  “当代艺术”与我们同行

  全球化时代诞生了史无前例的无国界当代艺术。从鲜血淋漓的玩具士兵,到乐高积木拼成的集中营:当代艺术似乎是一个如野草般自由生长的领域。艺术家们不断地打破各种禁忌,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作品。在观者眼中,这些作品也许艰深晦涩引人苦苦思索,也许琐屑无聊令人大跌眼镜。

  “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在艺术界争论不休,迄今难有定论。除了时间上的模糊不清,当代艺术在内涵上亦是无定论。

  当代艺术与我们同行。不管美丑,无论好恶,它都记录了当代人瞬息万变的现实生活,表达了当代人不懈求索的生命意志。

  当代艺术之父杜尚作品《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杜尚版《蒙娜丽莎》:1919年,杜尚用铅笔给达•芬奇陛下的蒙娜丽莎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于是“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成了西方绘画史上的名作。

  中国现代艺术

  始终处于社会变革的前沿

  “星星美展”

  现代艺术史的绚烂画卷,1979年的星星画会无疑是这部长卷的开篇,也是最动人第一个瞬间。

1979年9月27日“星星美展”在中国美术馆东侧街头公园举行

  “厦门达达”

  1986年,黄永砯、林春、蔡立雄、林嘉华、焦耀明、纪乃进、俞晓刚、李翔、李跃年、黄平、吴燕平、陈承宗、刘一菱十三位成员。以达达之名聚在一起,展示改装作品,并予以焚毁  期间产生中国最早的行为艺术,史称厦门达达。

厦门达达

  89现代艺术大展

  198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了“89现代艺术大展”,这是中国早期行为艺术家的“行为艺术”一次集中的展示和上演。艺术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同时也引发了更为激进的艺术家的反叛,他们竖起了前卫艺术的大旗,表达了永不掉头的姿态。

89现代艺术大展现场89现代艺术大展现场

  9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理论盛行,大家不约而同地认同了一个更为宽泛的、中性的词汇“当代艺术”。

  ▼

当代艺术曾被认为是:

“扶不起的阿斗。”

厦门当代艺术的辉煌:

“厦门达达”不是偶然!

  任何现象的产生必然是其社会背景、文化积累以及美学发展等诸多因素的集中体现。厦门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沿海城市,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城市。中西文化在此交融,对当代艺术更容易于接受。

  “厦门达达”的产生更多的是社会现实激发的结果。与各地的艺术家相比,1986年的“厦门达达”在他们焚烧行动中透出令人惊讶的“狠”劲。他们的艺术充当了为中国当代艺术“奠基”的角色,开启了时代新的精神起点。

厦门达达焚烧艺术品

  黄永砯曾坦言自己不会再提达达,“因为不是现在的问题,但是我可以说达达会不断地激励很多的年轻人,从他们的艺术的开始,可能这个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其他的年轻人,他们可以用他们的方式来回应这个问题。所以我当时说达达死了,但是达达是永远不死的。死的东西是永远不死的,我们说不死的才是死的,两个矛盾性的东西要保住,还不是因人而异的问题,是因时而异的问题”。

1

  艺术家个体影响到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树立中国当代艺术的标杆。

  “厦门达达”进行的一些活动在中国艺术的进程和艺术史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段经历虽然没有对所有的成员产生影响,但也成就了黄永砯这样的国际艺术家。“达达”之后仍然有林春、林嘉华、俞晓刚、焦耀明等仍在从事当代艺术的工作。

  现任教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重要成员林春在接受艺术厦门采访时表示,“达达”的浪潮难再掀起,一是艺术土壤不在,二是时机不成熟,除非有一场标志性的活动,一把火烧起来。

  1987年黄永砯创作了最具的代表性的装置作品——“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洗两分钟”。  1987年黄永砯创作了最具的代表性的装置作品——“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洗两分钟”。

  尽管“达达主义”在艺术史上影响深远,但难再重现。“达达”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它产生于混乱,又致力于创造混乱,是一个不稳定的文艺思潮。

  但也正因为达达主义的激进的破旧立新观,20世纪大量的现代以及后现代流派得以催生并长足发展。没有达达主义者的努力,这些不是很难实现。

  厦门当代艺术

  如今重燃!!!

  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包括香港、台湾。目前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正处于下沉期,国内的一些博览会已经开始引进当代艺术。与画廊和美术馆相比,目前来看,艺术博览会将会是未来当代艺术的走向和市场普及的领导角色,将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风向标。

2016艺术厦门博览会现场2016艺术厦门博览会现场

  目前厦门艺术市场仍以传统艺术机构为主,当代艺术零星出现。

  厦门正努力向当代艺术转变。作为福建首个艺术博览会,“艺术厦门”率先引进和推广当代艺术,成为厦门当代艺术的时代先锋。“艺术厦门”的是使命是普及当代艺术的图像和收藏意识,整合艺术市场的资源落地到当地市场。艺术厦门博览会之于当代艺术,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

  2016艺术厦门博览会参展作品▼

庞茂坤作品庞茂坤作品
周春芽作品《绿狗》周春芽作品《绿狗》
张大力作品张大力作品
冷军作品冷军作品
孙良作品孙良作品
范勃系列作品范勃系列作品

  2016艺术厦门博览会在福建掀起一场当代艺术风潮,不但有吸引眼球的行为艺术、观念摄影,还有互动性强的装置艺术等各种艺术形式。有趣的是,陈文令的《小红人》在艺术厦门博览会上亮相,大变活人,另在场观众惊喜不已。不少业内人士惊叹,在第二届艺术厦门博览会上就能看到如此多的当代艺术实属不易,看点十足。

陈金庆作品《大丰收》陈金庆作品《大丰收》
陈文令《远行与回归》陈文令《远行与回归》
陈志光《大蚂蚁》陈志光《大蚂蚁》
应天齐《废墟魔方》应天齐《废墟魔方》
高孝午作品《再生—鱼》高孝午作品《再生—鱼》
陆蓉之作品 《火龍果》陆蓉之作品 《火龍果》
王彤作品《思考者胖达》王彤作品《思考者胖达》

  自2015年首届成功举办后,艺术厦门博览会经过两年的市场摸索与调研,得到了众多画廊、艺术机构的支持,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博览会不仅将当代艺术商品、买家和卖家联系起来,而且把当代艺术体验压缩成一种生活方式。

行为艺术家何雨行为艺术家何雨
李娜装置艺术《浴室》系列李娜装置艺术《浴室》系列
邹操《看见思考的光》邹操《看见思考的光》

  值得一提的是,2016艺术厦门博览会开设了八场高峰论坛,其中有五场是以当代艺术为主题,对当代艺术的不同层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学术整理。如:《自“85”开始的中国现代主义历程》论坛、《艺术游戏—人人都是当代艺术》论坛、《当艺术遇见科技——看见思考的光》论坛、《为什么今天的我们需要女性艺术展?》论坛、《艺术品市场的重构与破局》论坛。

▲《艺术游戏—人人都是当代艺术》▲《艺术游戏—人人都是当代艺术》
▲《自“85”开始的中国现代主义历程》论坛

  当故事即将结束的时候,生活才真正开始。

  那些期待艺术不断进步的人忽视了其中的要点,那就是艺术与生活的最终结合已经完成。艺术与时尚、艺术与商品、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不可分、浑然一体。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