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21年创作首次全面回顾 5年沉潜"S"新作展亮相

2016年09月19日03:46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展览开幕现场(从左-右:郭晓彦、周旭君、朱朱、向京)展览开幕现场(从左-右:郭晓彦、周旭君、朱朱、向京)

  2016年9月18日下午4:00,向京大型回顾展“唯不安者得安宁”(1995-2011)+新作“S”个展(2012-2016)在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著名批评家朱朱将担任此次展览的策展人。这是艺术家向京对其2011年之前的16年艺术创作生涯,进行全面回顾的首个大型个展,近5年来最新的艺术探索和突破也在新作“S”展中得到呈现。

  展览开幕式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主持,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策展人朱朱、艺术家向京、艺术家瞿广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发言说:“这次展览在学术研究、作品规模、展期安排、空间规划等方面均创下我们开馆以来艺术家个案项目之最,可以说是北京民生美术馆‘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中的年度大展。‘唯不安者得安宁’是贯穿向京艺术中的灵魂。向京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把这种不安直接介入当下人的生存状态,持续的关注讨论人性的困境与可能的出路,揭示人性的本质。而她近五年来的新创作,更是试图超越自我而在空间中去呈现开放性和驾驭‘人类处境与命运’这类庞大的话题。对于这样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极致的向京,我向她表示由衷的敬意”。

策展人朱朱策展人朱朱

  策展人朱朱介绍了展览的现场结构,他说:“二楼展厅是回顾展部分,呈现‘镜像’、‘保持沉默’、‘全裸’、‘这个世界会好吗? ’四个系列的作品,还有一个反映向京创作历程的纪录片,是这次展览分量最重的部分;一楼是新作‘S’部分;三楼主要是和天娱传媒一起发起的互动区‘向京向你提问’以及因此拍摄的一个视频作品。”

艺术家向京艺术家向京

  艺术家向京在开幕式上感谢了每一位为展览付出的人,并发言说:“这个展览的成立,最重要的是美术馆的每一个人与每一件作品,面对面的去感受和理解。这对于我来说是最特别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艺术在阐释机制之外能够获得自证的方式。你们来到展厅的这一时刻,这些作品才真正的产生意义和力量。”

右:艺术家瞿广慈右:艺术家瞿广慈

  开幕现场,作为艺术家同时又是向京生活伴侣的瞿广慈认为得到大家的支持“向京是最幸福的人。”

杨澜(左一)在展览现场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交流(右一)杨澜(左一)在展览现场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交流(右一)
自右至左:艺术家夏小万、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自右至左:艺术家夏小万、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
自左至右:著名艺术家张晓刚、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创始人程昕东、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  自左至右:著名艺术家张晓刚、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创始人程昕东、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
艺术家杨少斌(左)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右)艺术家杨少斌(左)与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右)
著名艺术评论家贾方舟著名艺术评论家贾方舟
艺术家岳敏君(右)与艺术家夏小万(左)艺术家岳敏君(右)与艺术家夏小万(左)

  阳光媒体集团主席杨澜、著名批评家贾方舟、著名艺术家张晓刚、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创始人程昕东、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隋建国、艺术家夏小万、艺术家岳敏君、艺术家杨少斌等,天娱传媒部分艺人、媒体人员等到展览现场参观了展览。

策展人朱朱与艺术家向京现场导览策展人朱朱与艺术家向京现场导览

  16年艺术创作生涯(1995-2011)首次全面回顾

  贯穿向京20余年创作的主线是艺术家对当下人性的困境与可能的出路的讨论。业已亮相的4个主线系列分别为“镜像”(1999-2002)、“保持沉默”(2003-2005)、“全裸”(2006-2008)、“这个世界会好吗?”(2009-2011),记录着艺术家试图拨开人性的迷雾,从个体成长经验,到广义的女性问题,到人在社会框架下的处境,层层深入地挖掘生命存在证据的历程。

  “镜像”系列:向京作品1999-2002

  首次集中了等人大尺寸的作品,这些面貌丰富的作品的共通主题是个体对抗外部世界的冲突。残酷青春与成长中的蜕变不仅仅出自个人体验,更是体现向京对存在这一问题一贯的偏好。向京在这一系列创作中,明确拒绝了所谓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而回归到了内在化的艺术表达上。这种典型的个人化的基点,正是为了强调个体观看世界的主观性:一方面,镜子折射出的事物形态并不是真实的事物;另一方面,“镜像”在这个时期无疑是艺术家自我观照的一个象征。

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展览现场:“镜像”系列作品

  “保持沉默”系列:向京作品2003-2005

  该系列借用了维特根斯坦那句著名的“对于所有不可说的,我们应该保持沉默”。可说的是表象,那些实质在不可言说中存在。在“保持沉默”系列作品中,向京涉及了庞杂的主题,以及多种不同的雕塑语言,“处女系列”、“身体系列”是身份问题的初试,同时也开启了她日后作品的诸多线索。

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局部

  “全裸”系列:向京作品2006-2008

  身体既是涉及女性问题里最频繁被用到的媒介,也是在我们的文化中时常被误读的部分。艺术家通过“全裸”系列试图揭开皮肤之下的真实,在强调主体性的前提下,深入对人性的探究,以及个体与他者关系的讨论。在这个最聚焦最完整的系列中向京对“女性”、“身体”的话题完成了成熟且透彻的解析,以单性世界的作品超越“性别”话题。

展览现场:“全裸”系列作品展览现场:“全裸”系列作品
“全裸”系列展览现场:“全裸”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全裸”系列作品展览现场:“全裸”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全裸”系列作品展览现场:“全裸”系列作品
展览现场:“全裸”系列作品展览现场:“全裸”系列作品

  “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向京作品2009-2011

  这是借用了中国著名儒家学者梁漱溟的谈话录的名字——《这个世界会好吗?》。艺术家通过杂技和动物两个作品系列探讨人性的“处境”的话题。杂技系列代隐喻人的社会属性,人在权力结构里,被关系被结构 的处境,各自需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动物系列隐喻着人的自然属性,那个充满本能和情感关照的的人性本质。可以说,杂技系列所隐喻的社会属性是人性外化的一面,而动物部分隐喻的自然属性是被社会身份遮蔽的内在性,那个人性真正的救赎。

展览现场向京解说:“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展览现场向京解说:“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
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
“保持沉默”系列作品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局部
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
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
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

  二楼现场还展示一组小型雕塑作品《我看到了幸福》,这组作品缘起于向京于2011年企划了名为的出版物,收录了她自毕业之际开始的断断续续的一类作品。同名的艺术创作用中国画长卷的概念结构它的形式和叙事感,观者在阅读时,也可以像卷轴一样,一段一段打开。所以这组作品既有这类小体量作品的才情流露,又因为结构了一个完整的概念,一个有说服力的语言方式,让这组作品有了主线系列作品同样的严肃性。

《我看到了幸福》《我看到了幸福》
《我看到了幸福》局部《我看到了幸福》局部

  回顾展现场,尽现艺术家感性才情的小型架上雕塑,到真人大小的人像,到贯穿几个时期的大型作品等,100余件不同尺寸作品挑选后首次在同一个美术馆空间展出。青春成长是向京早期的主题;“女性身体”作为表达载体曾被认为是向京的标签;而艺术家在“这个世界会好吗?”中,凭借寓言式的动物和杂技作品系列,逐渐脱离个体经验的狭隘范围,在空间中呈现开放性和驾驭“人类处境与命运”这类庞大话题的野心和能力。

  20余年来,这批数量庞大的作品在国内外重要美术馆及公共空间展出,从北京到台北,从上海世博会到纽约,从伦敦到维也纳,从比利时到德国……艺术家曾指出,现场对于艺术自证的重要性,尤其在当代艺术“概念和观念主义”盛行的格局里,观众能站在作品的面前,亲身感受作品的“现场力量”,这,正是向京反复强调的艺术“可感知性”——不依赖过多文本阐释,艺术试图打开观者关闭已久的身体,进入艺术家构建的心理情境,而艺术这面“镜子”投射出来的,恰是观者的内在,即“皮肤之下的真实”;这样的方式,同时也在试图对抗碎片化、缺少精神深度探测的思维,和发生在图像时代的快速消费。

  5年沉潜,“S”新作展亮相

  此次展览一大亮点是艺术家蛰伏5年后推出的新作展“S”。在“S”中,依然延续她一直以来热衷的核心问题——人性,向京将引出“没有对象的性”,“权力对快感机制的压制”、忧郁症,记忆的反观与重组等命题的讨论,同时,通过具象的自戕,减弱了、冲抵了“太过于抒情的成分”,逐步瓦解了文学化结构,进而依托于单纯的形来综合感觉与思考的层次,从叙述性走向蕴含了抽象的具象,正如这一次策展人朱朱所言,“S,是她的这些作品里一眼就可以瞥见的存在,它是线条、体态、应力状态和空间形式,更重要的是,是具象向抽象上升时的运动结构,类似于螺旋形的攀升,由此强化了地面和天空之间的垂直关系,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生命痉挛状态”。

展览现场“这个世界会好吗?”系列“S”新作展现场
“S”“S”新作展现场
“S”新作展现场“S”新作展现场
“S”新作展现场“S”新作展现场
“S”新作展现场“S”新作展现场
“S”新作展现场“S”新作展现场
“S”新作展现场“S”新作展现场
“S”新作展现场“S”新作展现场

  “S”:向京作品2012-2016

  S,是她的这些作品里一眼就可以瞥见的存在,它是线条、体态、应力状态和空间形式,更重要的是,是具象向抽象上升时的运动结构,类似于螺旋形的攀升,由此强化了地面和天空之间的垂直关系,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生命痉挛状态,而其余的主题只是被携带。

  此外,契合此次展览的主题“唯不安者得安宁”,向京特别创作了一个关于“问题”的艺术视频短片,该短片由向京与天娱传媒先锋文化项目“明天的派对”联袂推出,也是“明天的派对”成立三年以来,再一次呈现给各界的不同寻常的策划。该作品在展览现场得到呈现。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向京个展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今年非常重要的展览,也是美术馆“当代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的新成果,整个展览的体量和规模为美术馆开馆以来个展之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向京21年的创作历程是观看中国当代艺术变迁的一个独特维度。她与当代艺术历史并行的成长轨迹通过这次回顾展+新作展可以找到对应的关系。自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又迁徙至上海10年,经历了一个创作高峰期,在中国当代艺术置入世界秩序的背景下,确立起她独特的艺术语言。2009年回到北京,凭借“这个世界会好吗?”的新突破,让人看到一个渴求自我超越的当代艺术家的范例。相信此次回顾展和新作展共同呈现的方式,能够让公众对于向京的艺术创作有更加全面而完整的感受和认识。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2日。

  关于向京  

摄影:范西(向京工作室提供)摄影:范西(向京工作室提供)

  向京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200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与其说向京是个“女性主义”艺术家,不如说她是个带有女性视角和女性意识的艺术家,但这都不是重点,她作品里透露出的不安感,是对于现代性下人性的迷雾和对于生存本身的不断确认——“内在性”是她所企图挖掘的生存真相。问题先行是向京的工作方法,但她在业已被边缘化的写实雕塑语言里,在个人化塑造、雕塑着色、玻璃钢材料的使用这些语言建构上,都做出非常独特而影响深远的当代性实验,开创出一种“外在看来是具象的现实主义,实则深度探讨内在的精神价值”的作品面貌,在当代艺术景观里构成一种边缘但是独树一帜的风格。在谈及“当代性与传统媒介”、“女性身份与普遍人性”、“观看与被看”、“内在欲望”等学术命题时,向京及其创作是不可回避的个案。 向京曾在众多机构举办个展,包括台北当代艺术馆(2013年),北京今日美术馆(2012年),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008 年)及上海美术馆(2006年)。向京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广泛展出,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挪威、义大利、西班牙、荷兰、奥地利等。她的作品被重要国际机构收藏,包括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上海龙美术馆和美国威斯康辛州麦迪森市的Chazen艺术博物馆(Chazen Museum of Art)。向京于2012年荣获“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桂冠。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文章关键词: 向京唯不安者得安宁S回顾展新作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