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的王国

2017年01月11日 12:1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排行榜

  原标题:这里所展的“极简主义”不仅量大而且活好,最终形成一个“极简”王国

  迪亚艺术基金会(Dia Art Foundation)由德裔艺术经纪人海纳·弗雷德里希(Heiner Friedrich),收藏家菲利帕·曼尼(Phillippa de Menil)和海伦·温克勒(Helen Winkler)于1974年创立。

迪亚比肯外景(摄影:比尔雅各布森工作室,纽约)迪亚比肯外景(摄影:比尔雅各布森工作室,纽约)
迪亚比肯外景。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迪亚比肯外景。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

  迪亚基金会以其收藏的深度闻名,在其由600余件当代艺术作品构成的收藏体系中,仅有28位艺术家,都是60-70年代“去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思潮的代表人物。迪亚会收藏每位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代表之作,并会保存完整的项目资料。迪亚艺术基金会拥有两个展厅:迪亚比肯Dia :Beacon和迪亚切尔西(Dia:Chelsea)。

迪亚比肯展馆内。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迪亚比肯展馆内。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

  位于纽约近郊的迪亚比肯(Dia :Beacon)是迪亚艺术基金会下属最大的展览中心。自2003年建成以来的十多年间,它已经让比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极简艺术和大地艺术的大本营。迪亚比肯美术馆主体建筑始建于1929年,在2003年改建完成。“光和空间”(Light and Space)运动的代表艺术家罗伯特·艾文(Robert Irwin)与建筑事务所开放空间(Open Office)构想了从展馆到户外休憩空间的整体景观设计。工业仓库改建的白色建筑有近四十尺的挑高房顶,宽阔的空间,成排的斜天窗和围绕四周的落地窗引入了充足的自然光,使得置身其中的作品能够呈现出自然的面貌。

罗伯特·艾文(Robert Irwin)罗伯特·艾文(Robert Irwin)

  在迪亚比肯美术馆展出的罗伯特·艾文(Robert Irwin)的装置作品:“附记:向正方形致敬”是艺术家艾文在原先装置作品基础上根据美术馆的建筑风格和采光特性重新改建而成的,使装置作品与其周围建筑的布局更协调。

  装置作品“附记:向正方形致敬”延续了艾文对于麻布类装置的研究,并且他希望在作品中表达形式上统一化,并且在视觉上有移动风格的理念。他表示:这件作品没有所谓的正反面,没有连续性,也没有前部,中部或者尾部。你基本上可以从任何方向进入装置。

  正如作品标题所示,作品灵感源自于约瑟夫·绘画作品中对色彩关系的探讨。因此,作品延续了亚伯斯对这种“颜色的无限可能性”的研究。

《补记:向立方致敬》,罗伯特?艾文。图片来源于网络《补记:向立方致敬》,罗伯特?艾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

  迈克尔?海泽(Michael Heizer)1944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在旧金山艺术学院短暂学习后,他搬去纽约。1967年他开始创作大型土方工程。1969年他在慕尼黑海涅·弗里德里奇画廊,他的第一个个展中,用1000吨锥状的泥土创作出作品:慕尼黑大萧条。1970年,他在纽约德万画廊举办第二个个展,并与同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

《东西南北》,迈克尔?海泽,1967、2002。图片来源于网络《东西南北》,迈克尔?海泽,1967、2002。图片来源于网络
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 1986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1921—— 1986

  约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是德国代表性观念和行为艺术家。以其原创及极具争议的理论著称。他的“社会雕塑”系类作品意在缩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而让艺术更亲民。

《多情的巴西》 (Brazilian Fond),约瑟夫·博伊斯,1979。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多情的巴西》 (Brazilian Fond),约瑟夫·博伊斯,1979。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1928 ——2007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1928 ——2007

  从1968年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第一次在墙上作画起,他将此类题材延续了40年。而同时他也进行雕刻作品和绘画作品的创作,而在墙上的绘画则接受他人在指定墙面上创作的委托。而这些委托一般都极其简单,一万条直线或者一万条曲线,而艺术家最后呈现的是大规模复杂的作品。最早这些作品由勒维特亲自完成,后来由众多的他的助理完成。苏·勒维特将其作品视为音乐中的乐符,作品的观念负责谱曲,作品所有的内容都是事先决定好的,因此执行只是一个过程。对于观念艺术作品来说,“观念”才是最重要的。

索尔?勒维特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索尔?勒维特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约翰?张伯伦(John Chamberlain)1927——2011约翰?张伯伦(John Chamberlain)1927——2011

  约翰?张伯伦(John Chamberlain)是极富影响力的美国雕塑家,以其褶皱一团的废旧钢铁作品著称。他在早期使用废弃的金属材料做雕塑作品。通过将这些金属融合与碰撞,张伯伦不断的利用这些废弃金属进行实验,他也尝试过使用有机玻璃甚至泡沫塑料进行实验。在此展示的一系列作品则是他收集的发生剧烈碰撞后的汽车。

约翰?张伯伦约翰?张伯伦
罗伯特·雷曼(RobertRyman)1930——今罗伯特·雷曼(RobertRyman)1930——今

  罗伯特·雷曼(RobertRyman)标志性的作品是在不同材料诸如亚麻布、玻璃纤维、塑料以及墙纸上于白色之上画白色色块。他抽象的作品从不试图表现一个图案,而是呈现永无止境变化多端的颜色本身。他曾说过,从来没有要画什么的问题,问题在于怎么画。

《测量》,罗伯特·雷曼,1987。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测量》,罗伯特·雷曼,1987。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
丹·弗莱文(Dan Flavin)1933——1996丹·弗莱文(Dan Flavin)1933——1996

  丹·弗莱文(Dan Flavin)作为美国艺术家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室内灯具的装置作品。艺术家将商业上普遍使用的荧光灯设计成不同的几何形状,来进行空间和光之间关系的探讨。 “我更喜欢艺术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作品。因为我天性懒惰,不愿去制作艺术品(丹·弗莱文)”。他认为,艺术即使一种思想。他致力于使用工业材料用极其简单的形式表现艺术思想,对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家有着极大影响。

《金粉色》,丹·弗莱文,1964。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金粉色》,丹·弗莱文,1964。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
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今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今

  文艺复兴后,西方艺术界关于绘画的意义有一次著名的讨论,有人说艺术是为这个世界打开的一扇窗户,有的说艺术是这个世界的一面镜子。而当照相机的出现,给绘画本身的意义带来更多质疑的时候,更多人认为绘画仅仅是客观反映世界物理外貌和颜色的工具,并其他象征或表达思想的用途。因此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制作了这件包含有窗户、镜子元素的作品。

《六灰镜》, 格哈德·里希特,2003。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六灰镜》, 格哈德·里希特,2003。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
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1912——2004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1912——2004

  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在上个世纪60年代,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自我教育,马丁最终确定自己的创作形式和风格。她坚持将网格和几何图像用感性而丰富的笔触表现出来,使得她成为美国重要的两代艺术家的桥梁,一面是她视为先驱的抽象表现主义,另一面是视她为先驱的极简主义。

  马丁出生在太平洋西北沿岸,在新墨西哥开阔的自然环境中长大。。西北广阔的沙漠成为影响她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她精神冥想的对象。对儿时风景的精神冥想成为她画网格画的精神源头。即使是简单的网格和几何图案,她认为能够在这些完美的图案中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

《无题C》 ,艾格尼丝·马丁,1959。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无题C》 ,艾格尼丝·马丁,1959。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
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1943——1977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1943——1977

  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原名Peter Heisterkamp,是二战后著名的艺术家之一。1943年生于德国莱比锡,和他的双胞胎兄弟Michael被养父Heisterkamp收养。1962年至1964年,他跟随布鲁诺·高乐(Bruno Goller)、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布林奇·巴勒莫的作品以多样的几何形状和鲜艳的色彩著称。巴勒莫认为,绘画可以由多部分构成(一个物体能够暗指其他物体),而且物体可以被放置在任何地方,不仅仅是标准的视平线范围内。

《时代的一天I–VI》 ,布林奇·巴勒莫,1975,22 3/8 x 20 1/2 in. (56.8 x 52 cm)。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时代的一天I–VI》 ,布林奇·巴勒莫,1975,22 3/8 x 20 1/2 in。 (56.8 x 52 cm)。图片来源迪亚基金会官网

  来源:99艺术网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