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提名艺术家•刘庆和

2017年03月09日 12:1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海报

  说刘庆和

  在当代画坛,刘庆和属于那种极有才情又极为勤奋的画家。20多年来,他从不满足各个阶段已取得的进展和成果,而是不断地谋求艺术上的精进。这种精进,既包括水墨语言的实验性探试,更包括艺术观念的蜕变与拓展。

  集中地说,刘庆和多年来所致力的乃是水墨这种语言切入当代的可能性,这首先需要一种作为当代人关切现实的立场,也需要感受现实的方式与角度。刘庆和的特点是在都市化这个最大的中国现实情境中,以一种与现实若即若离的态度作“在场”的悠游,他既贴近生活的实相,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具体事件和人物,同时也保持着与真实的距离,回到绘画的叙述中表达具有体验性质的感受。他作品中的人物与场景充满着偶然与必然同时显现的特征,尤其精微地表达了人的个性化状态与集体性宿命的二元同一关系。

  被称为“隔岸”系列的刘庆和新作典型地显示了他艺术的状况。在我看来,“隔岸”就是距离。他对许多东西——包括对大家都通俗感受到的现实、对已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自己向往的东西——都有一点儿距离。这种距离难以用长度的数量去界定,它是一种心理上或观念上的距离,一种有距离的观察与体味,因此,他笔下形形色色的人物既有在日常的生活景象之中的“常态”,更有各形各色超越日常状态属于神经末梢才能够触知的“异态”。

  同样,在水墨语言上,刘庆和也持有距离——既与传统和学院教育的水墨造型方式保持距离,也与超逸水墨边界的非水墨系统保持距离。他始终把水墨当作精神的触角,在用笔用墨用水用彩中似有常规来路,却偏离已有程序,感性而尖锐地指向超验性的体悟。笔墨在他那里是一种敏感的语言,用以表达他敏感到的现实。

  ——范迪安

《新发地》组合  750×100cm×15  2013 纸本水墨 “向阳花”个展现场  北京798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新发地》组合 750×100cm×15 2013 纸本水墨 “向阳花”个展现场 北京798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与许多对现实生活熟视无睹,一味在传统或西方现代主义样式的范围内寻求风格变化的艺术家不同,刘庆和从进行水墨画创作以来,一直将当代都市作为他的关注中心,这不仅是他成为最早从事都市水墨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也是它能够在充分尊重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将寻找新的艺术图像与艺术表现手法融为一体。

  ——鲁虹

“浮现”个展现场At the Emergence Solo Exhibition  2010“浮现”个展现场At the Emergence Solo Exhibition 2010

  刘庆和艺术的意义是突现在他所提出的问题和他解答问题的方式之中的,而更重要的是他在提供意义认可的同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水墨为契机的感觉,思惟,表达方式。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乃至文化。无疑,他的方式将是当代中国艺术无数有意义的方式中的一种,它们的推进作用在今后的时间里会越来越明显。

  ——皮力

《深深的》So Deep 150×220cm 2015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深深的》So Deep 150×220cm 2015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

  刘庆和与其说是一位画家,倒不如说是一位思想者。他的《白话》系列,是他近年来艺术的一次蜕变。没有大叙述,几乎以编年体的方式画自我的成长,编织记忆的碎片,拼接意识的地图,小文本中,密密记录的是有关生命、存在价值的大问题。记忆的碎片,缀合成也是断简残编,然而,却有一个连贯的思路------。他的白话中“贫”出了太多的忏悔、无奈、茫然、失落和痛楚。他通过个体的生活片段,表现对人性的思考。在干净好看的班长空洞的眼神中,看出的是对生命的怜惜——是什么样的因素抽去了她的活泼和清澈?我将《白话》视为另外一种形式的“护生画集”。这些画笔墨精湛,风格老辣,甚至色彩也很讲究,迷离到令人惊悚。庆和先生对墨性纸性敏感而熟稔,于湿墨泼墨一道多有心会,是当今水墨画家中的翘楚,他精心地谨慎地为此小画,非为杀鸡用牛刀,而开辟出一条表现自己思致的路径,与中国传统文人画由感入思的方式暗合。

  ——朱良志

《娃哈哈》Laughing Children  280×500cm  2013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娃哈哈》Laughing Children 280×500cm 2013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

  刘庆和之艺术,他的私人密语之公开化和艺术化,他对公共水墨之锐意变革,就逸出狭义之水墨领地,而具有当代意义。简单概述,其当代意义在于,在转型社会之剧烈变动中,社会整合、社会动员与社会分层的冲突,既给传统艺术以转型机会,也让其陷入空前困境。艺术与社会高度结合,既让大众风格成为事实,又让个人表述成为难题。现在,刘庆和立在现代公共水墨之缝隙中,借助于分化之现实而突显个人观看、感念与描绘,变公共水墨为私密笑语,其当代性已然其中。

  ——杨小彦

《走你!》60×57cm  纸本水墨 2016《走你!》60×57cm 纸本水墨 2016

  亵渎并不意味着摧毁,亵渎也是一种创造性。或者说,一种新的东西正是在亵渎的过程中产生的。刘庆和正是以亵渎的方式来创造。不仅是题材的亵渎,形式的亵渎,更重要的是,对水墨本身的亵渎。在此,水墨从它的神圣要求和律令中解脱出来。也就是说,水墨的体制和技术还保留着,水墨的那些神圣仪式还保留着,但是,它的神话内容则丢弃了,取而代之的是世俗性,是世俗游戏。世俗游戏挤进了神话体制之中。在刘庆和这里,当代生活挤进了水墨体制中。当代和传统的关系就是一种亵渎的关系。刘庆和的作品不仅表达了绘画的亵渎结果,而且表达了历史的亵渎结果。不仅表述了这种亵渎的起源,也表达了这种亵渎的当下效应。

  ——汪民安

风?水 Wind·Water  270 cm×500 cm  2010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风?水 Wind·Water 270 cm×500 cm 2010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

  刘庆和的视觉图像极富新的中国性和东方元素,温和中难隐内心躁动的激情,含蓄中又时时流露着浪漫情怀的表达,激情的讲述中又透露着逝者如斯式的生命感怀,水色的妖娆,墨色的交融,线色的混搭,强烈的东方情调和中国意境,意蕴深远的缥缈背景,引人遐想令人痴迷的神情,欲望即将获得满足的释放和激情的冲动,笔触表现的强烈,偏爱用线和追求坏画的境界,偏爱在其特有的皮纸上的撒野与放纵,这种野性侵透在他的视觉形象中,寓简洁的形象中又有一种观念的延伸,弥散在他整个的叙事空间,释放出的是一种不受束缚和追求自由的人性,更是对学院体制和来自各种非议的抗争。

  ——冀少峰

响水 Xiangshui 270×500cm 2009   纸本水墨Ink and Wash on Paper响水 Xiangshui 270×500cm 2009 纸本水墨Ink and Wash on Paper

  刘庆和通过对“记忆”的积极唤醒,将《白话》原本的时间结构有力提升为某种的“隐喻”方式,这里有关乎时间的“本体”隐喻——将时间的抽象概念转化为了富有情感色彩的人生喻指,有关乎时间的“结构性”隐喻——以图像性的连续呈现来构造时间的视觉结构,间或以类似“闪回”等特效来强化彼此之间的叠加效果,还有关乎时间的“方向性”隐喻——将画面视为事物、思想、活动的空间存在法则,从而形成了有关时间的独特“场域”,进而拓展了作品的容量和丰富了作品的意涵。

  ——赵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  A Successful Year is Planned in the Spring   65×55cm  2014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  一年之计在于春 A Successful Year is Planned in the Spring 65×55cm 2014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

  刘庆和艺术的表现视角主要定格在都市化过程中人的生存境遇的主题范围,包括生存的尴尬、困境与荒诞的现实处境。但这种境遇的表现特征不是延伸到历史或现实的宏大叙事之中,而是潜植于现实生存状态的隐秘之处,延伸到复杂而又被庸常秩序所遮蔽的幽暗地带。在伤感的情怀中映现了中国社会在现代性历史进程中的潜在矛盾与冲突,以及创作主体对个人存在的思索与反观自省。刘庆和在选择都市化的众生相作为表现对象时,通过关照式的视觉叙事,既描绘出了乡村社会在现代性过程中的骚动与迷惘,盲目与蒙昧,缱绻与决绝,又展示了欲望化的城市中,由欲望、权力等共同构成的现代性对群体意识的消融。

  ——冯博一

白夜 White Night 120×90cm 1997 纸本水墨Ink and Wash on Paper白夜 White Night 120×90cm 1997 纸本水墨Ink and Wash on Paper

  时代的文身早已不仅渗入了刘庆和的肌肤,甚至刻在了他的骨头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红灯记、红宝书、红领巾,红色娘子军,热烈而又性感,我猜想刘庆和拿起笔这些“东东”就会自己跳出来,根本无需算计。但他那些人物,没有眼珠,空洞一般的眸子,是对时代的再描述与再探求。历史片段性的价值就是其价值的特殊性,这些边缘的集体意识混杂着都市生活、全球化、水墨、当代艺术,被置入思考的锅中煮沸、晾凉,再看看是否合口味。一个人年轻,有火气,叫滋毛炸刺;一个人成熟,有分寸,叫圆滑。成功而不圆滑叫有赤子之心。刘庆和试图保留、搜寻、抓住他艺术中的这点“赤子之心”,哪怕已经有了包浆。

  ——吴洪亮

  青春在海河畔 Youth on the Banks of the Hai River  65×55cm  2014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  青春在海河畔 Youth on the Banks of the Hai River 65×55cm 2014 纸本水墨 Ink and wash on paper

  刘庆和在用个人化的“温和”与“逃避”剔除了纷乱喧嚣的社会表象的同时,也在用那些看似孱弱的人物形象为观众打开了一个个视觉性的想象窗口——停留在他们脸上的不安、冷漠或并无所指的静静凝视等,正是周遭现实投射在虚空欲望上的片片真实。当群体性的躁动退回到个体间的沉默与隔绝中时,由内而外膨胀出的冰冷与彷徨,也让公共空间中的社会性症候跌入到个体精神陷阱的隐痛之中。

  而时间和历史之于刘庆和的意义,或许正像那片不时地出现在他作品中的秋水一般,始终具有着不确定的双重含义:它的温柔可以保护住每个人在回望过去时的温暖愿望,像悬浮在母体中的宁静时刻,透过飘摇折射的光线端详着被水纹淡化掉的现实;而在温暖的背后,它的暧昧与未知也常会显露出更加残酷的一面,被看不到尽头的不安所吞噬,所有确凿的东西在不竭的流动中都会变成段段孤立无援的惶恐与挣扎,并时时面临着被吞噬和隐没的危险。

  ——郝科

刘庆和刘庆和

  刘庆和简历

  1961   出生于天津。     

  1981   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

  198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民间美术系

  1989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展

  2015年 “限行——刘庆和作品展”(美仑美术馆,长沙)。

  “白话——刘庆和在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轻拂——写生刘庆和”个展(年代美术馆,温州)。

  2014年 “白话——刘庆和说”个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2013年 “向阳花——刘庆和”个展(798艺术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2012年 “漂——刘庆和作品展”(三里屯瑜舍酒店、红门画廊)。

  2011年 “回头是岸——刘庆和水墨近作展”(南通中心美术馆)。

  “并线——刘庆和版画作品展”(红门画廊)。

  “盛时——刘庆和作品展”(成都 K空间)。

  2010年 “浮现——刘庆和苏州计划”个展(苏州本色美术馆)。

  “悸动——刘庆和新作展”(红门画廊)。

  2009年 “混沌的边缘—刘庆和作品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2008年 “宝贝儿——刘庆和作品展”(红门画廊)。

  2007年 “隔岸——刘庆和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刘庆和作品展”(今日美术馆)。

  2006年 “刘庆和作品展”(东山房画廊,韩国首尔)。

  2004年 “湖光——刘庆和作品展”(红门画廊)。

  2001年 “刘庆和作品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刘庆和作品展”(波士顿QING PING画廊,美国)

  2000年 “临界——刘庆和作品展”(红门画廊) 。

  “刘庆和作品展”(洛阳博物馆)。

  1998年 “岸——刘庆和作品展”(红门画廊)。

  1997年 “云中漫步——刘庆和作品展” (红门画廊)。

  1996年 “刘庆和作品展”(红门画廊)。

  1995年 “刘庆和作品展” (深圳美术馆)。

  “刘庆和作品展”(红门画廊)。

  1994年 “刘庆和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1993年 “刘庆和作品展” (西班牙,马德里SEPHIRA画廊)。

  1992年 “刘庆和作品展” (西班牙,皇家马德里美术学院)。

  获奖   

  2014年 获得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水墨艺术家大奖。

  获得上海证券报年度金艺术家奖。

  2013年 获《艺术财经》杂志2013年年度水墨艺术家奖。

  2010年 《艺术财经》杂志评选艺术权力榜100人,以当代水墨重要画家入选。

  2008年 获“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奖。

  1981年 作品《走过的路》获“第二届天津青年美展”二等奖。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