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特·莫里索是法国印象派团体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和最出色的女画家。1841年生于法国一个颇有声望的官吏家庭。她与姐姐从小便喜欢绘画,1868年莫里索结识马奈,后与其弟结婚。但是,却依旧不能阻挠莫里索成为马奈的缪斯。
莫里索是印象派画家中唯一的女性,她的画在19世纪晚期的沙龙中颇受欢迎。白富美背景的她在当时法国艺术圈混得非常不错,和塞尚,德嘉,莫奈等人都是好友,1868年莫里索结识马奈,后与其弟结婚。
但是,却依旧不能阻挠莫里索成为马奈的缪斯。
马奈一生中曾画过12幅莫里索的肖像,也曾帮莫里索修改她的画作,当然,莫里索也影响了马奈艺术的风格,带给了他很多印象派迅捷的笔触和明亮的色彩。他们交情深厚,琴瑟相通。马奈当时已经在巴黎画界颇有名气,两人经常一起出入社交场合,并且由于两家门当户对,他们的来往并没有受到家里的阻挠。
唯一的问题就是,马奈已经结婚了。
莫里索第一次注意到马奈是他们在卢浮宫临摹的时候,但当时她和马奈并不相识。后来,他们在家庭聚会上正式被介绍认识。两人相识之后,马奈邀请莫里索当他的模特,他给她画的第一幅作品是《阳台》。
画中左边的是莫里索,右边的是小提琴家Fanny Claus, 后面的男子是风景画画家Antoine Guillemet。在这幅表现法国现代生活的画中,三个主人公互相毫无交流,整幅画的灵魂都被莫里索深邃的大眼睛牵向远方。 她的白裙层层叠叠,泛着涔涔蓝光,和她的黑发黑瞳形成鲜明的对比。和旁边的小提琴家相比,她明显更具女人味和神秘感。
马奈常描绘寻常女子和市井平民,他的《奥林匹亚》和《女神游乐场的酒吧间》里的女子一个是妓女,一个是女侍应,她们虽略有姿色,并且有独当一面的飒爽英姿,但谈不上妩媚和端庄。然而马奈笔下的莫里索从来都是穿戴优雅,或形色清纯,或略带挑逗。
莫里索是个颇受正统艺术圈欢迎的白富美画家,但是她很有魄力,一直追求新锐的印象派画法,对当时流行的日本艺术也很有研究。马奈虽然画艺一开始高她一筹,但两人后来互相影响,马奈开始尝试迅疾的笔触和明亮的颜色,她有很多画也受到了马奈的指点,两人已经变成了男女双修眉来眼去剑法的情形。
两人认识不久,马奈曾受邀到莫里索的画室指点她即将投稿沙龙展的作品,《画家的母亲和妹妹》。
莫里索曾经写道:他一开始只是帮我修改了一下裙子,但随即他的画笔就遍及我整个画布,我很担心当时的评论家会指控我抄袭。画中的景物花朵和人物背后大笔触的背景画的确是马奈的风格,但除此之外,这幅画依然保留着莫里索最显著的风格,就是她对人物亲密感的描绘。
和马奈不同,她的笔触轻盈,用色明快,画中的人物仿佛可亲可近,跟马奈画中人物的疏离大不相同。同样是阳台题材,莫里索描绘了她和女儿的亲密情景,也因为视角不同,主要色调也极为温暖。
马奈比莫里索大九岁,莫里索在和母亲姐妹的书信中毫不避讳地表达过她对马奈强烈的情感。她嫉妒他另一个女徒弟Eva Gonzalès,并且对他们终将无疾而终的感情感到十分受挫和痛苦。她把这种痛苦转嫁到对自己作为艺术家能力的质疑上,因为不能在感情上得到一个结果,就只好逼迫自己在艺术成就上高过马奈,让他刮目相看。
他们两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成就似乎有着一种竞争关系,莫里索的母亲在信中写道莫里索曾经为了赶超马奈而彻夜作画,不吃不喝。
1872年,马奈画了一幅紫罗兰送给莫里索,画中还有莫里索常拿着的扇子,真是郎情妾意,完全已经忘记还有个老婆这回事。
然而两人的妈妈都没忘记,她们在书信中都写道她们侦查出了这对狗男女的感情,打算从中干预。
1874年,莫里索的爹死了,随着一家之长的去世,女儿的婚事也该提上议程了,马奈建议莫里索嫁给他的弟弟Eugène,这样两人日后还可以常常见面。
这一年,马奈画了莫里索的最后一幅肖像,画中她在参加父亲的葬礼,在马奈的画中,莫里索毫无血色,眼神涣散,死的似乎不是莫里索的爹,而是她自己,暗示随着葬礼结束即将到来的婚礼也代表了他们感情的结束。
原文来自:《知音难觅》,本文略有删减
来源:YT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