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推荐艺术家丨欧阳苏龙

2017年08月01日 14:5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欧阳苏龙--个人照片欧阳苏龙--个人照片

  欧阳苏龙:建构是艺术家的最终目的

  周末艺术:欧阳老师,请您先介绍一下您的创作观吧

  欧阳苏龙:作为一个做雕塑的,我似乎从来没有造过什么形,是觉得造型这件事应该很严肃,每一个细节都需要一个逻辑让它成立。我的雕塑都是从空间中找出来的形体,它们原本存在,只是我用雕塑的形式把它从原本的空间中抽离出来。每个形体都有他自身逻辑,决定它的不是我的审美而是它自身的真实。“拆解”这个词经常被拿来解读我的作品,而拆解并不是作品本身,我用拆解的方式来认识事物,这是我的一种思考方式。这几年的创作从最早的A4纸系列到后来一直在持续发展的光影系列,以及中间穿插着的几条线索,都是我从不同角度对雕塑的思考。

风铃 可变尺寸 文字 木 2010风铃 可变尺寸 文字 木 2010
光的形状 110x180x150cm 玻璃钢 2011光的形状 110x180x150cm 玻璃钢 2011
活字  No2 单屏无声影像 2009活字 No2 单屏无声影像 2009

  周末艺术:您尝试过用哪些媒介材料来进行创作?用得最多的、最喜欢的是哪种?

  欧阳苏龙:媒介有绘画也有试过视频但还是以雕塑为主,绘画和视频也是从雕塑思考出发的,材料有用过很多,木头、纸、海绵、泡沫、石膏、水泥、反光镜、镭射灯等等,也没有什么最喜欢的,基本都是手边有什么材料就玩什么。

无题 可变尺寸 鹅卵石 2009无题 可变尺寸 鹅卵石 2009
影子 NO3 60x40x40cm 石膏 2011影子 NO3 60x40x40cm 石膏 2011
影子 NO4 60x80x20cm 石膏 2011影子 NO4 60x80x20cm 石膏 2011

  周末艺术:就您的个人经验而言,您创作时,是观念先行,还是先实施后加以观念?

  欧阳苏龙:我的作品很多时候是以材料出发,或者是对制作这个动作感兴趣,要说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并没有太多观念,就是我与材料的对话,或者我把几个材料以某种联结关系安置在一起让它们产生对话,这种对话没有太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它更像一个容器,可以装进各种东西。

A4纸系列 No1 1.5x1.5x1.5cm a4纸 2009 A4纸系列 No1 1.5x1.5x1.5cm a4纸 2009
A4纸系列 No4 21x29cm a4纸 2009A4纸系列 No4 21x29cm a4纸 2009
A4纸系列 No5 21x29cm a4纸 2009A4纸系列 No5 21x29cm a4纸 2009

  周末艺术:可不可以用您的语言跟我们介绍一下,您是如何看待艺术的解构与重构的?

  欧阳苏龙:拆解可以看作是人的本能,小时候就喜欢拆各种东西,不过那个时候的拆解只是因为好奇,现在是知道拆解的结果而利用这种方式。有时候拆解是为了探求真实,有时候是为了展示事物的内部秩序披露某种东西。《我失去了对过去一切的感觉》还有《风铃》中我把文字拆了变成了一堆散乱的笔画,但是我知道它是哪些字分解出来的,这些文字原本的意义和这一堆无意义的笔画之间就产生了微妙的关系,《年轮》这一件作品中我把一截木头按照年轮线分解成一个个圈,把时间罗列出来。而解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概念上的,《现在》这件作品中我把时间线中的过去现在将来分解成一个个“现在”。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概念上的解构都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体现,为了探求世界的真实,或许了解透了能够建构出来一些东西。我一直延续的“光影系列”雕塑,从最早的《一种存在》《光的形状》再到《影子系列》《黑光》,其实也是一步步的解构过程,我把光和影的关系用雕塑呈现出来,然后再把它们分解,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物体,再到后来的《不是光也不是影》,算是一个重构,我提取了“光影系列”中这种放射状的形体,把它当成造型语言来使用,制作了这一组抽象雕塑,它不是光也不是影,但是从光影中来。解构与重构是艺术家的工作思考方式,建构是最终目的,把心中所有的疑惑都拆完了或许就能建起来一点什么。

不要问我为什么 60x90cm 丝网版画 2010不要问我为什么 60x90cm 丝网版画 2010
掉在地上的一束光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7  掉在地上的一束光 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7
顶光no1 80x30x30cm 白水泥 2016顶光no1 80x30x30cm 白水泥 2016

  周末艺术:从您走上艺术创作道路至今,也参加了大大小小不少的展览,您的创作理念与最初的时候相比,有没有更改和不同之处?

  欧阳苏龙:会有变化,每一件作品都只代表那一个时间段的思考,或许明天就会把今天想的东西推翻掉,对于同一个作品在每个时间段也都会有不一样解读的。

顶光no2 80x80x20cm 白水泥 2016顶光no2 80x80x20cm 白水泥 2016
顶光no3 30x15x30cm 白水泥 2016顶光no3 30x15x30cm 白水泥 2016
顶光no4 40x30x30cm 灰水泥 2016顶光no4 40x30x30cm 灰水泥 2016

  周末艺术:“个性化表达”是一个褒贬不一的词,有人认为当代艺术就是太个性化,导致了无数看不懂、无法理解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有“个性化”,每一件作品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属性,您觉得呢?

  欧阳苏龙:我觉得表达就应该是个性化的,如果是大多数的共识那就没有表达的必要了,欣赏一个作品并不是要从里面学到什么高深知识,是创作者与观众通过作品对话,没有谁高谁低,创作是一个很私密的东西,但是作品是开放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解读权,或许那些不懂和无法理解只是不认可而已,并不是真的不懂,也无所谓懂与不懂。个性是人的本能,共性往往是被教育的结果,我觉得不仅仅是在艺术创作中,在任何领域都应该保持独立思考。

影子 NO5 20x40x40cm 石膏 2011影子 NO5 20x40x40cm 石膏 2011
A4纸系列 No6 21x29cm a4纸 2009A4纸系列 No6 21x29cm a4纸 2009
顶光no5 30x45x30cm 白水泥 2016顶光no5 30x45x30cm 白水泥 2016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