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在虚无中的集体无意识——走近于小雨的绘画

2017年08月21日 22:2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于小雨肖像于小雨肖像

  走进艺术家于小雨的工作室,不止一次地有意识想去阅读他的作品,可每一次地走近却又本能地退出,那种在他画作前怅然若失的感觉时时扼住我。或许我从不曾深深地读懂。今天我恍然悟到:或许作为沉浸在艺术创作中的于小雨,想要的正是我这样的局促!我思量,架上艺术在中国美术界“八五”新潮之后,浮躁病充斥各类艺术品当中,审美价值的无序和评论界“吹喇叭”而存储诸多丑恶现象。有思想的艺术家都会以审慎的态度考量这个被诟病的时代,国内艺术家的绘画用“解构”的方法从西方后现代艺术纷繁无序中汲取营养,已经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动因和前行的方向。比如,“政治波普”借“波普”来表现中国的革命时代,表现大时代风云变幻的潮汐中诡异和荒诞。

扮演者   布面油画  60cmX80cm 2014扮演者 布面油画 60cmX80cm 2014
厂区泳池 120cmx90cm 布面油画 2010厂区泳池 120cmx90cm 布面油画 2010

  改革开放以来,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体制内外的艺术创作从观念到审美再到价值取向,一直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它们不仅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更不是一个方向。我记得意大利共产国际的领袖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在《狱中札简》中有过这么一段文字描述时代更迭的社会状况:“危机恰恰在于,旧的东西行将就木,而新的东西尚未诞生,在这种空白时期,各种病态症状大量涌现。”或许我们也正处在一个这样的时代,艺术家的行进在一种浅显的危机中,以艺术的形式继续“政治的波普”。

等待 布面油画 120cmx60cm  2014等待 布面油画 120cmx60cm  2014
飞回巢穴 120cmx90cm 布面油画 2014飞回巢穴 120cmx90cm 布面油画 2014

  诚如我自己在对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阅读或视觉定格时,审美的观念在转换中会有下意识的思考:时代更迭无序,许多曾经以为是正确的审美观念在当代潮流渐趋强劲的势头面前,有一种自行溃陷的沮丧感,而且这种沮丧还把我曾经以为的“正确”颠覆,既是在怀疑自己审美,又不愿直面自己“曾经”的观念,交替转换的视觉会潜意识观摩并寻问:当代艺术家他们在表现什么?画面的冲突和隐喻为什么使人局促不安?当我近期再读于小雨的新画作时,局促中不知为何心底触觉上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动。

过客   布面油画 120cmx60cm  2014过客 布面油画 120cmx60cm  2014
午后   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13  午后 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13  

  我们在于小雨的作品里,始终会看到有那么一种迷离:人影若隐若现、植物漂浮不定、花草不在状态、动物远离视线;水潭、灌木、孩童、泳男、裸女,没有边界的城市,让人窒息的孤寂与空虚,压迫着无尽灰暗和扭曲变形的混浊生命,那些看不清的具体,或者是不具体的表现是什么?似乎在告诉观者什么,又似乎又有意回避着什么。是什么?

微服私访   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14  微服私访 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14  
温热的阳光 布面油画120cmx90cm  2014温热的阳光 布面油画120cmx90cm  2014

  就是这样的诉说再次把我的视线引向于小雨作品的纵深里——《尴尬境地》是一个全裸着身体,那个低眉垂目的年轻女子,在一片似庄稼似灌木的密径里,既惊惶失措又小心翼翼寻找前行的路径……这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以直裸评述事件,还是以此暗喻人性?你又会很快以不确定的探求开始走进这“尴尬境地”,于是,当你自己面对一个这样的女性裸体时,尴尬油然袭身……画家于小雨是从何感悟这样的“尴尬境地”的?作为观者,我向来把观画理解成阅读,阅读艺术家的作品,要和他们的创作心路链接,同时还要有和时代背景、社会关系去贯通的诚意。我已经自然地领悟到生长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机制里的职业艺术家,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关注方向以及绘画语境、符号都完全不会一样,生存的状态不同,技法手段的处理表达也不在一个程序里。其实,类似《尴尬境地》的题材在于小雨的作品中频繁出现,诸如《荒野上的火炉》、《不胫而走》、《稻草人》、《边陲之地》、《后院》、《回廊》等等,虚化了的人物关联,男女;空旷了的荒野山川;灌木;暮色微明了的寒凉;季节,这些字词组织起来的画面和意境,都已然带着画家的人生感悟,传达出自然、社会、人性在被间隙中的隔离……,只是这样的隐喻在于小雨的创作情绪带动下,结构串联成为一幅幅带着发散性的思考,叙事性的画面反复呈现在观者的面前。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初始走进于小雨工作室的时候,走近了他的画作却又不自觉地退出,我无法伫立在于小雨的作品前良久。

野塘   布面油画  200cmx250cm  2013  野塘 布面油画  200cmx250cm 2013  
营垒之间 320cmx200cm 布面油画 2012营垒之间 320cmx200cm 布面油画 2012

  我们走近于小雨时,觉得于小雨是一个特谦和儒雅的男人,全身透出的亲和会让人以为读懂他的画作很容易。可恰恰相反,真想要读懂于小雨的油画作品,我以为不仅需要时间熟悉于小雨,还需要去他的布面油画背后重新认识于小雨的内心世界。我再观于小雨近期创作的系列油画作品,过去一直以为他的主题是散漫的风景、不具象的生命、虚幻了的现实,可如今细细读来(自以为是读进去了),于小雨的创作一直在向着他早已既定好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比如,《等待》、《扮演者》、《欢蹦乱跳》、《飞回巢穴》和《后院》等等前缀后续的系列作品,那笔触、颜料和被刮乱的水塘、泳池、男人、女人和动物组成的画面,都在这里被于小雨用水和丛林诠释营造出带着不可意会的神秘,用窥视和被窥视的氛围靠近观者。这或许也就是于小雨想要诘问的:既是自己、也是观者、还是社会、更是时代在“幸福”表象掩盖下的那些混乱、焦虑、恐惧、期待、渴望等等触动人性底线,走向危机边缘的一种不可名状的困惑和呐喊;还有他的那些纵横交错的轨道和《断肠崖》里的三角关系,无一不是画家自己在叙述从前,也是在描绘当下:人伦的底线、失缺的道德和生命的悲催……。不具体的笔触以及斑驳的色彩流露出当代艺术在体制机制中对命运的某种无奈和对前途的不确定性的迷茫,不是有意而为之的主题却在他的创作中已然形成他自己的风格和主题——人性在虚无中的集体无意识。

想走就走   布面油画 120cmx60cm  2014想走就走 布面油画 120cmx60cm  2014
综合症   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14  综合症 布面油画  50cmx60cm 2014  

  在我看来,和体制内豢养的画家不一样,于小雨似乎从不曾刻意在体制内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图片式”的命题展览,也不曾在那些看似热闹的艺术市场穿梭横行,他的油画,材质是传统的,笔触是反叛的,情绪是孤寂的,时间是凝固的,折射出来的画家的心路历程也是沧桑的。我想说:于小雨内心深处的那一块最柔软的地方是不能去触碰的……。回望在注重强调艺术观念性的当代艺术中,许多艺术家往往殚精竭虑寻找艺术创作的图式或者是符号,而忽视了的绘画语言,但我在走近于小雨的油画作品时,依然还能看到他不断地在创作中强调着绘画语境和精神关照,他有欲将人类精神阴暗面彻底释放出来诉求,在画面上的凸显存在,持续发酵。同时在观照社会众生的意义上也超越了唯美绘画语境的艺术创作本身,这或许是我近期阅读和关注于小雨的作品时,有了为其击掌鼓乐的心境了,至少我有撩开当代艺术面纱的勇气了。

  于小雨艺术简介

于小雨肖像于小雨肖像
方山工作室方山工作室

  1963年出生于江苏南京

  198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

  现生活工作于南京

  展览

  2017  “五月的旁白” 当代艺术展    可一美术馆   南京

  2017   “浮生。艺梦”2017方山当代艺术邀请展  南京方山艺术营

  2014  “交融”学院与当代艺术研究展  南京方山艺术营

  2013  “江南如画”第四届江南如画油画展  江苏省美术馆   南京

  2013  “应无所住”江苏当代艺术研究展  浙江美术馆    杭州

  2013  “转换样板”于小雨个人作品展   诸子艺术馆     南京

  2012  “ 从南京出发—困顿与延伸”大型当代艺术群展   南京山川当代美术馆

  2012  “艺术叛徒” 2012南京当代艺术年度展  尚东当代美术馆    南京

  2011   本体追问---江苏中青年油画家研究展    岭南美术馆   

  2011   乡愁与相遇  南京、杭州、成都、重庆四地巡回展

  2010   南京制造当代艺术展  新波画廊  上海

  2009   南京2010当代艺术年度展  尚东当代美术馆    南京

  2009   春季沙龙展    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  南京

  2009   南京幕府山艺术家群落作品展      北京宋庄

  2009   天工开悟“实验,当代”艺术作品邀请展    北京当代艺术馆

  2008   海上艺术邀请展   上海  陈波画廊

  2007   自转 ---  南京青和当代美术馆开馆    青和当代美术馆   南京  

  2006   中国油画名家精品展  南京

  2005   正午当代艺术展  南京

  2003   联手--半年展   南京

  2002  “晒太阳”当代艺术派对  南京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