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空间——江衡访谈录

2017年10月20日 23:13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彩虹树》400x300x300cm 树 药丸胶囊 2014年 江衡“Rainbow tree”《彩虹树》400x300x300cm 树 药丸胶囊 2014年 江衡“Rainbow tree”

  对话人:陈观宝 = 陈 , 江衡 = 江

  陈:由于时代转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伤痕文学及艺术,都是非常沉重的,可到了九十年代开始,艺术家比一般的知识分子更早从一种精神层面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仿佛从灰色到彩色的一次大切换,特别从您的作品所呈现有关青春、欲望、时尚的气息,改变了很多人对于艺术必须所要承担的挣扎、苦难之类的看法,这似乎是一种颠覆,仔细想想又好像有一种必然联系,针对九十年代之后的文化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江:你所说的“伤痕”文学和艺术我没有直接经历过。我出生于七十年代,你刚才谈到的“伤痕”艺术,在那个时候,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关系,不像现在分隔那么大,之前诗歌、戏剧、文学和音乐的创作者都会在一起交流,整体氛围比较单纯,没有如今诸多商业的外在因素影响,(它们之间)是自然而然升华的一种现象。伤痕艺术有几位代表人物,程丛林、高小华、何多苓这些艺术家的特征跟现在不一样,他们的作品富有诗意且带有文学色彩。最为典型的就是何多苓,我们可以从他作品中看到他对文学理解的一面,能通过作品感受到这些气息的存在。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也画了一系列的风景画,画里投射出一种自我的认识和感知,这种传达气息的方式,多少受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影响。

《风景写生》1994年 纸上丙烯  江衡《风景写生》1994年 纸上丙烯 江衡

  当时广东经济发展正处大变动发展中,加上西方艺术文化思潮的涌入,港澳台流行文化的影响,整个社会以一种膨胀的、无序的、忽视过程的、直奔结果的、向前极速的发展。发展太快必然会有一些消化不良的东西。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不确定性的、模糊化和碎片化的,整个社会结构貌合神离、面目全非,这就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景观缩影。

《风景写生》1994年 布上油画 江衡 70x45cm《风景写生》1994年 布上油画 江衡 70x45cm

  广东在当时来说相比较而言是具有革命精神的,比如诗歌、音乐、舞蹈、戏剧、服装、电视传媒和语言表达等,一直处在全国的前沿且非常另类。九十年代初期我们所看到的一些艺术现象,不管“艳俗主义”也好,还是“新生代”也好,画面色彩如何艳丽和丰富,但它的面貌、表情、神态都是以一种没有自我的、灰色的、沉重的特征而呈现。作为当时年轻一代的我们,对生活的态度还是对自身的创作,会很敏感的去领悟到现实社会所传递出来的气息,“卡通一代”的出现一直被定义为浅薄的一代,无厘头的一代、没有传承、没有负载感的一代。“卡通一代”的出现跟南方这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卡通一代”是享用改革开放商业胜利果实的第一代受益者,这种生活方式及存在感和城市之间的转型,是消费文化的产物,“卡通一代”是不断在美化修饰自己的脸,让自己更加自信和美丽,它所要传递的信息是阳光的,洒脱的、自我的、没有负载感和沉重感的。

《彩虹》300x170cm 装置  药丸胶囊 亚克力 喷雾机  2013年  江衡  Rainbow 300 x 170 cmDevice capsules  Acrylic sprayer《彩虹》300x170cm 装置 药丸胶囊 亚克力 喷雾机 2013年 江衡 Rainbow 300 x 170 cmDevice capsules Acrylic sprayer

  陈:我的理解卡通一代是作为中国当代思维一个纯粹脱离老体制的一代,广东经济在领先起来后,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收入一天天增长,人会更加享受这个社会的改变,就没那么大火气,一切歌舞升平,似乎就让人一下子就忘掉了很多东西,整体的艺术的生态还是偏温和的。相比较而言,北方的艺术相对张扬奔放,很有那种北方人说的“拧巴劲”,您是怎么看的?

  江:北京是中国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生活在北京的从业者大都会聊关于政治与文化相关的话题,人的生存及国家发展的话题。做艺术创作,电影和文学创作会更加关注。艺术家应该有责任感和自己的理想抱负,故此,在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中去反映社会现实贴近日常生活所关注的事与物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创作者的主线索。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人们在务实生活的前提下,经济的发展所衍生出来的消费文化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人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在这种社会环境当中艺术创作者对待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显然会更为温和,从而形成了南北地域艺术文化不同的面貌。北京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心,它有它的优势,无论是批评家策展人、艺术媒体、还是收藏家、民营机构及美术馆,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艺术生态环境。北京大部分都是职业艺术家,在不乏人才的情况下也有急功近利的艺术谋生者,因为生存问题也会直接影响艺术创作,而广州的艺术家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职业,艺术创作自然成为生活其中的一部分。

《物语》2014年 Words of material 200X22X15CM X40根竹子(长短不等)竹子、宣纸水墨Bamboo、 Rice paper and ink 江衡Jiangheng《物语》2014年 Words of material 200X22X15CM X40根竹子(长短不等)竹子、宣纸水墨Bamboo、 Rice paper and ink 江衡Jiangheng

  陈:那么你们“卡通一代”这拨人中有没有往北方走的?

  江:“卡通一代”艺术团体发起于九十年代初,当时参与的艺术家有黄一翰、田流沙、冯峰、梁剑斌、苏若山、林兵、孙晓枫、响叮当和我,有好几次展览。展览不是单一的,参与运动的还有诗歌、戏剧、行为艺术表演等。诗歌有林世斌、杨昂、木子美等人,其他的艺术形式也有一些代表人物,那时氛围很好。之后,听说杨昂去了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后,木子美去了微博做了总监。其他的南来北去,分道扬镳。“卡通一代”既颠覆了“标准生活”的价值观,也提倡了新的生活理想,既颠覆了神圣的精英主义和集体主义,也倡导了个体的自我存在及个性的自我张扬,“生活就是艺术,理想就是汉堡”的价值观成为这一代人的生活和价值取向,直面生活成为这一代内心的写照。“卡通一代”不断在美化自己的“脸”也成为区别于之前其他艺术流派的积极向上的宣言,“卡通一代”的自我觉醒和有意识的直面于日常生活,成为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族群”,自觉的浅薄、扮酷、浅表性的生活、不断修饰和美化自己成为了“卡通一代”这个族群最重要的特征,它既是消费文化中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文化现象。

《静物之4》150X120CM 布上油画  2016年  江衡《“Still life”4》150X120CM   Oil on Canvas 2016 Jiangheng(Photographer Zhang suiyang)《静物之4》150X120CM 布上油画 2016年 江衡《“Still life”4》150X120CM Oil on Canvas 2016 Jiangheng(Photographer Zhang suiyang)

  陈:觀空间比较注重作品的时代性和观念性,也结合传统东方美学精华来做当代艺术。我们看到很多所谓艺术家单纯在笔墨上做文章,思想上却空无一物,乏善可陈。南方近年涌现出来了一批新的实验水墨艺术家,蛮温和的,对生活、传统的态度也进行了一些改良和创新,我注意到您近年也运用水墨和工笔的手法做了很多作品,那么您是怎么看待新水墨的?

  江:解决媒介材料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历史,今天也有各种各样的新媒介和材料的产生,相对于创作,它只能起到了桥梁的作用。然而在创作中,转换和挪用、思维的表达在一件作品里面更为重要。今天的文化语境,伪命题伪传统太多,这和整个教育的环境有关系。当下的水墨,仅仅在技法语言的转换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对传统载体的了解进行当代思维的表达,把习以为常的、成为经典的传统进行抽离,用当代的思维方式进行解构重组,最终作品所传递出来的气息是具有当代性的,它才能为作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静物之二》100X77CM 布上油画  2015年  江衡《“Still life”2》100X77CM   Oil on Canvas 2015 Jiangheng《静物之二》100X77CM 布上油画 2015年 江衡《“Still life”2》100X77CM Oil on Canvas 2015 Jiangheng

  陈:在今天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艺术创作已经不是用单一语言能达成的,但西方的语言表达与东方语言表达方式该怎么融合,也是我思考和关注的。在威尼斯双年展您的个展《通向地狱之路》上,我想知道西方人是怎么看待您的“东方艺术”的?

  江:当代艺术没有国界之分。从整个国际的趋势来看,当代艺术在西方的中心论声音会越来越小,这并不是说西方的艺术会变弱,而是说明西方的艺术还是属于西方艺术家创作的。当代艺术在中国经历了将近30年,每个阶段都有清晰的历史脉络,从西方一元的中心论慢慢的自我觉醒,东西方对待文化艺术的方式和观看世界的视点,价值观和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当代艺术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凡是具备有“时代精神”和“当代思维”的作品都是当代艺术作品。它会一直发生和存在。之前世界的艺术聚焦西方,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话语权的问题。既要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也要警惕西方文化的一元论。中西方文化既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差异性、也有趋同性。艺术创作者应该用开阔的视野和胸怀看待艺术和文化的问题,看待本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静物之三》100X77CM 布上油画  2015年  江衡《“Still life”3》100X77CM   Oil on Canvas 2015 Jiangheng《静物之三》100X77CM 布上油画 2015年 江衡《“Still life”3》100X77CM Oil on Canvas 2015 Jiangheng

  苦难的国家和社会一样有很好的艺术,但一个国家的强盛,会更容易让艺术与文化价值得到输出和传播。2015年我在威尼斯双年展的个展也带了几件工笔画参展,我并没有觉得自己做的作品会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雾里看花也好,能有些问题也好,但它却是我那个阶段对艺术的一种表达。

《十二生肖NO.11》80x60cm 工笔重彩  2013年  江衡《十二生肖NO.11》80x60cm 工笔重彩 2013年 江衡

  陈:我相信在思想更加个性化的自媒体时代,您的作品、艺术态度和观念很快会被更多人解读和接受,关键是这些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更应该广泛传播,艺术会改变观念,也是艺术与公众的一座桥梁,再充分互动后,观众才会更好的进一步去主动关注当代艺术。

  江:艺术家在工作室创作的时候与自己的作品对话、交流,很独立、也很自我。艺术作品一旦进入社会和公众视野,它就是“消费品”。我不反对利用新的媒体传播去传递艺术价值,甚至机缘合适的话艺术家可以主动参与艺术品和艺术价值传播。当然,“消费”的层面不一样,艺术家不能太过于商业,像马克·罗斯科那样,他就很反对商业化。

《满天星》180x60cm 布上油画  1998年 江衡《满天星》180x60cm 布上油画 1998年 江衡

  陈:艺术家的成就到达一定阶段自然会转换成大众的流行的文化,成为新的经典,为大众传播,学术、流行和经典之间其实是没有必然的鸿沟。谢谢江老师耐心回答觀空间所提出的问题,再次感谢!

江衡照江衡照

  江 衡个人简历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收藏的唯一中国当代艺术家

  1972年出生广东普宁,文学硕士

  1996年加入“中国卡通一代”艺术团体

  1996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998年结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

  2004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8年为南开大学访问学者

  2012年作品《亚洲之爱——蝴蝶飘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收藏

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江衡个展现场2010年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江衡个展现场

  个展

  2016年《繁花造景--江衡个展》·深圳ART CLOUD艺术空间

  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特邀展“通向地狱之路--江衡个展”》·意大利威尼斯米歇尔宫

  2015年 《威尼斯的地狱之旅--上海的天堂回归》·上海圭艺术机构

  2014年《2014·江衡·北京》·北京中画廊

  2014年《2014·江衡·柏林》·德国柏林中画廊

  2014年《“废墟”--江衡作品展》上海巴塞当代美术馆

  2012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

  2011年 《江衡作品展》·迈阿密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0年《蝴蝶飘飘—联合国文化和睦年江衡作品邀请展》》·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

  2009年  《“蝴蝶飘飘”—江衡艺术作品展》·上海美术馆

  2008年 《拒绝成长的欲望偶像-江衡个展》·Art Scola Gallery

  2001 年 《青年艺术家个人邀请展》·香港艺术公社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法国巴黎总部收藏仪式江衡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法国巴黎总部收藏仪式江衡

  国外联展

  2017年《“之间”中国新水墨作品展》·墨西哥圣路易波多西和平剧院 墨西哥阿瓜斯卡连特斯州(热水城)

  2017年《“个体结构--时间、空间、存在”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 莫拉宫 本博宫

  2016年《多重性--来之中国的艺术》·瑞典Skurup市艺术博物馆

  2016年《纸性的语言》·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画廊

  2015年《第三届意中艺术双年展》·意大利都灵

  2013年《“未曾呈现的声音”—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特别邀请展》·意大利威尼斯。

  2011-2012年《“未来通行证”—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意大利威尼斯 荷兰鹿特丹世界博物馆 台中国立美术馆 今日美术馆

  2010年《考虑思么》·韩国天画廊

  2009年 《“生化-虚实之间”2009年动漫双年展》·今日美术馆·台北美术馆 ·上海当代美术馆·广东美术馆

  2009年《beat in two cities– 韩中现代美术展》·韩国youngeun 美术馆

  2009年《韩国KIAF艺术博览会》·韩国

  2009年 《动漫百像》·印尼国家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

  2008年 《去向那里?第一届莫斯科国际青年艺术双年展》·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

  2008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迈阿密ARTASIA          

  2008年 《意大利博罗尼亚艺术博览会展》· 意大利博罗尼亚

  2007年 《茉莉-15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瑞士季节首展》· 瑞士季节画廊

  2007年  《第22届亚洲国际艺术展》·印度尼西亚

  2006年   《都市状态·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爱沙尼亚塔林美术馆

  2006年   《中、日、韩艺术家交流展》·日本福冈美术馆             

  2002 年  《第十七届亚洲国际艺术展》·韩国大田美术馆

  2001 年  《“对话”冲突与包容---中国当现代艺术展》·意大利曼多瓦青年美术博物馆 巴里美术馆

  1999 年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CHINA46》·中国上海,墨尔本,台北

“通向地狱之路”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江衡个展媒体见面会5“通向地狱之路”第56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江衡个展媒体见面会5

  国内联展

  2017年《后岭南与珠三角》 广东美术馆

  2016年《“镜像反映”—新广艺术交流年度展》·新疆当代美术馆

  2016年 《“际会与误读”——中国当代艺术中山邀请展》·广东省中山市博览中心

  2016年 《艺术郑州---2016“全球中国Global China”当代艺术展》·郑州绿地中央广场

  2016年《穿梦造景》·广州珠江琶醍文化创意艺术B区

  2016年《城市词典》·广州33艺术中心

  2016年《适度张扬--广东当代艺术家邀请展》·艺术厦门·广州红艺术馆

  2015年《演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馆展》·南京师范大学美术馆

  2014年《记忆(Memory)-2014年中国-意大利当代艺术双年展》·北京

  2014年《途--6位艺术家联展》·北京中画廊

  2014年《再现代---第三届美术文献展》·湖北美术馆·武汉

  2013年《潜动力--一条广东当代艺术生成线》广州五山美术馆

  2013年《“城市幻象” 2013重慶青年美術雙年展》重庆美术馆

  2013年《绘物写像--中国青年油画艺术家邀请展》湖北美术院美术馆

  2013年《反射--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上大99艺术中心

  2013《亚洲艺术博览会》·上海

  2012年《弥散》上海大德艺术空间

  2012年《无界之醉-—山美术馆2012年当代艺术家提名展》南京一山美术馆

  2012年 《社会风景---苏州金鸡湖双年展》苏州巴塞当代美术馆

  2012年《”第三自然,中国再造”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2011年《超现实波普》北京

  2010年《隐形的翅膀》北京时代美术馆

  2010年《睬你都傻——当代艺术在广东》·53美术馆

  2010年《中国艺术博览会》·北京

  2010年《目眩神迷》·广东美术馆

  2009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世贸商城

  2008 《中法当代艺术邀请展》·上海巴赛艺术空间·上海

  2008 《上海当代国际艺术展》·上海展览中心·上海

  2008《电子时代的自我拷问-空港10号开馆展》·成都空港10号·中国四川

  2008年 《广州站――广东当代艺术展·85以来现象与状态系列展之三》·中国广东美术馆

  2008年 《”梦蝶”――第2届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馆

  2008年 《动漫百像》·北京林大画廊

  2008年 《东方想象 -第23届亚洲国际美术展特展》·北京墙美术馆·广州美术馆

  2008年《图像就是精神――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美术》·广东美术馆

  2008年 《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世贸商城

  2008年 《艺术北京博览会》·北京农展馆

  2008年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山西平遥

  2008年 《漫天动海》·上海林大画廊

  2008年 《拌傻游戏》·北京天画廊·韩国首尔

  2008年 《中国当代画廊艺术精品大展》·深圳22艺术区格丰当代艺术馆

  2008年 《亚洲国际当代艺术展》·香港亚洲国际博物馆

  2008年 《梦想与现实》·北京月亮河当代艺术馆

  2007年 《上海艺博会亚洲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上海世贸商城

  2007年 《追补的历史》·广东美术馆              

  2007年 《向前----第2届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广东美术馆

  2006年   《广东美术家协会中青年美术家提名展》·广东南星阁

  2006年   《“变异的图象”—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上海美术馆

  2006年   《“首届5X7照片双年展”---2006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山西平遥

  2006年   《“超越的维度”—中国新绘画》·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

  2006 年  《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北京中华世纪坛

  2005 年  《广东当代艺术生态文献展及报告会》·何香凝美术馆

  2005 年  《建国五十周年广东省美展》·广东美术馆

  2005 年  《第二届广州三年展---3号线绘画艺术展》·广州信义国际会馆

  2005年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山西平遥

  2005 年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北京TS1当代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2005年     第一届中国现代艺术品拍卖预展·北京世界艺术博物馆·中国北京

  2004年  为《开放的姿态----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广东美术馆

  2004年    《感伤》·四分之三画廊·中国北京

  2003--2004年   《“虚幻”--中、德、日艺术家当代艺术交流展》·香港艺术公社·广东美术馆

  2003 年  《2003年广东油画艺术展》·广州艺术博物院

  2003 年  《“关于转向”---当代美术家邀请展》·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3 年  《第十八届亚洲国际艺术展》·香港艺术博物馆

  2003 年  《人与人---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湖南长沙博物馆·中国广东美术馆

  2003 年  《图象中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艺术邀请展》·中国深圳美术馆

  2002年   《“桥”---长春当代艺术年度展》· 长春远东美术

  2002年  《新都市主义》·广东美术馆                                          

  2002年   中国现代艺术书籍文献展·中华世纪坛

  2002年   中国现代油画展·石家庄·中国河北

  2002年   14位前卫艺术家的小画板展·少励画廊·中国北京

  2001年   江衡油画展·笔组艺廊·广东

  2001年   《江衡孙晓枫油画艺术展》·中国广东美术馆

  2001 年  《过渡中的年轻人---中·德·英艺术家交流展》·中国何香凝美术馆

  2001 年   《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成都现代艺术馆

  2000 年  中国新艺术景图展·广州华南师大美术系展厅

  2000 年   《中德艺术家交流展》·中国广东美术馆笔组艺廊

  2000 年  《艺术中的个人与社会---中国十一位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中国广东美术馆

  2000 年 《2000年帕多瓦·中国当代绘画展》·意大利帕多瓦美术馆

  2000 年  《2000 广东油画艺术大展》·中国广东美术馆

  1999 年   《九十年代流行图像》·中国上海国际艺术汇展中心

  1998  年《第三届中国·卡通一代联展》·广州华南师大美术系展厅

  1996 年  《中国·卡通一代联展》·广州华南师大美术系展厅

  1994年  <中国高等美术院校色彩研讨会> 中国杭州

  收藏

  联合国教科文巴黎总部、中国广东美术馆、中国何香凝美术馆、意大利曼多瓦青年博物馆、上海明园美术馆、深圳美术馆、当代美术家杂志、美术文献、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青和美术馆、美国领事馆、比利时、韩国、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瑞士等机构。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