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艺术大学平川艺术基金会:吕江访谈录

2017年12月01日 15:56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东京艺术大学平川艺术基金会

  2015 年年度国际交流艺术家吕江访谈录

艺术家吕江艺术家吕江

  平川艺术基金会(以下简称平):关于艺术家的自我定位。

  吕江(以下简称吕):完全没有自我定位或过早地定位都是危险的。自我定位如果被理解为“找座位”就比较悲哀了,现在的艺术家所谓定位,大多数是在为了挤进某种系统里。我以前很不了解也不关心,但是发现好像真的蛮重要,即使在日本或欧洲的好多学院或画廊里,人们也很关心你的门类或派系(国内更甚),我这种杂学出身的家伙蛮尴尬的,日本人直接说,你是 XX 主义的或者 XX 流的(日本人的归属意识非常浓),中国画家最喜欢划山头,艺术家常常“被”归属于某种主义或流派,扣上这样的帽子喜忧参半。我始终认为艺术家的风格特色是生命力基础,艺术家找自己的位置其实就是确立自己的风格符号,这还真不是说大话,著名画家深见东州总是说“吾之风格即吾之命脉”。2012 年我和南京艺术学院好多画家老师一起去黄山写生,那是我第一次画山水,我的妈呀,前方好多国画大佬在玩笔墨,我方寸大乱,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画,于是本着绝不随从的心态硬是弄出我的那种变味儿的山水,把山水当人的筋骨来画,甚至画出山的体态和性别来,后来我的山水画就这么“定位”了。还有一次在巴黎办画展,同一个展厅里全是中国画家作品,我的画厚着脸皮挤在一些名家老前辈中,但是明显受到更多外国观众关注,一个老先生告诉我——你的东西比较不一样,比较怪,好看,比另外那些看得过瘾,不像是我们认为的(其他那些)中国人的画——我很感动地认为这是最朴素的点赞,看来“定位”准确。除了门类定位之外,西方人不像我们特别关注画家的身份,比较在意画本身。我想,自发的创新是全球化时代的最核心要素,纷繁复杂的艺术界最忌低水平重复的东西。我没有受过一天国画科班学习,十余年专业的装饰、设计、手工艺、动漫及数字影像等学习和从艺经历反而使我没有传统画种样式的约束,于是倒也能够旁敲侧击,曲线救国,风格出新。艺术创作越往后发展拼的是才情、知识和修养,艺术家能够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有 3 点要求:独特性和创新性;学术高度和技艺难度;足够的工作效率和完成度。我也正努力按照这些原则全面发展,相信在纷繁复杂的艺术丛林之中,有我这棵怪模样小草的容身之处。扯远了,自我定位讲到创新上去了,这两者应该不矛盾。

  平:既然讲到创新,怎样看待传统与创新?

  吕:这是特别常见的老问题哦。太难回答了。刚到日本时我也问过日本艺术家同样的问题,那时候提这个问题有点像是没话找话,没想到日本人也是一脸的痛苦和纠结。实际上我喜欢死了传统的东西,更确切说是古典的东西,一方面觉得太好太美太精彩,另一方面又觉得高不可攀,太深远太恐惧。我肯定不去搞拟古的东西,因为觉得时下的环境不大对,古人的心境和氛围造就的东西与当今的气场格格不入,没有依存条件的传统语境,时效性太强了,这有点像在国内拼命学外语,没有语言环境,学了就忘,不伦不类。与其天天说从传统里寻求创新,不如从基本功里寻求创新,比如会讲话,会用眼神和肢体交流了,就能学各种语言了,不过创新很难,就好像创造一门语言或交流方式,不见得有用或者(比现有的语言)更好。

《软着陆》(纸本水墨  145X250CM 2013)《软着陆》(纸本水墨 145X250CM 2013)

  平:简单说说从事创作时的关注点。

  吕:我 30 岁之前没有碰过宣纸,画水墨画的时间很短,而且水墨弄弄,油画也弄弄,陶瓷也弄弄,影像什么的也弄弄,结合自己的从艺经历,我认为自己有两点是比较重视的。一是跨界融合,艺术手法的跨界运用,此之谓形式特点。十余年装饰、设计、手工艺、动漫及数字影像等专业学习和从艺经历,我与大多数水墨画家的从艺过程不太相同,在画作中自然而然地融合了传统中国画之外的很多艺术元素,古今中外跨界结合,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统国画迥异,端显独特风格面貌。油画陶瓷什么的都是一个道理,这些痕迹很难磨灭掉,也许在讲求正统的中国画坛,这也是有极大争议的。二是国际视角,阅读、思考和观察用国际的、时尚的视角,此之谓内容特点。在欧洲和日本等地的多次访学创作,长期从事装饰工程和数字艺术的实践经历,使我较早地拥有现代化、国际化艺术交融的认识和体会,我崇尚将传统国画之外诸如东西方现代影像、数字艺术、动漫图式等当下的元素积极结合进来,题材亦可触及时代幻想和心灵深处。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越来越“洋气”。我很欣慰在自己求知欲和创作欲开始旺盛的时期能够常常在巴黎,东京,柏林这些城市游历,我身边有好些学习西方美术史的博士硕士,从没到过国外看过博物馆,那多没趣啊。

  平:也就是说跨界、杂学是对你的创作影响最深远的?

  吕:如果去掉本身的环境、性格因素,那么你说的肯定对。我身边的师长朋友有两种人,一种人长年累月只做一件事,做得很精通,有极大作为,成果不凡,我特别佩服,崇拜。日本这样的艺术家特别多,比如东京艺术大学我的挚友平野次郎先生,画一辈子相同题材,画得好,了不起。这次还看了井上有一的书法回顾展,这个人在中国也非常有名,苦行僧般地执着求艺,看他的东西,不管多少遍总是感动。另一种人什么都鼓捣鼓捣,“玩“的东西比较多,经历丰富,杂学跨界,好多欧洲的艺术家是这样,我认识一个医生,居然是很有声望的独立漫画家,2005 年我认识他时,出版的漫画书比我都多(我有十年的漫画出版经历哦),2014 年时我又碰到他,他现在是独立电影导演兼乐队鼓手,这种人生活精彩,精力旺盛,我也很羡慕。我很想两者兼而有之,很难,所以现在的状态是什么都要感兴趣,但老老实实做一样活,投入我单纯的艺术创作中去。

  平:艺术创作有没有原型?

  吕:我从事了十余年的设计、漫画、写作和数字影像创作,条件反射般地具有镜头感,擅长图形设计和情节叙事。这些实践经验和大量的设计手稿是我绘画创作的重要来源。由于脑子里的信息量大,所以画面比较繁复,我倒不介意这个。中国著名艺术家陈丹青说过,“艺术家年轻时要多做加法。”我觉得很有道理。

小丑 122X122CM  2016小丑 122X122CM 2016

  平:情感怎么介入艺术创作?

  吕: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会用我 2013 年“西厢·惜香”画展时的主题词“惜香”来说明。我非常喜欢那些讲求天人合一、灵气隽永的传统国画,那些气韵曼妙,富有禅机的画卷令我感动。但我深知当下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早已让我远离那种远古氛围,自己年纪还轻,远无可达此境界的深厚修养,也实在是缺乏摹写传统古意的勇气。我始终认为时代性必然会在画作中显露一二,我的画中充满了直白的欲望,享乐的影调,暧昧的噫语,这些都是时下环境经过内心异化后的臆想图像。这些绘画的题材内容与我的生活和情感其实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或前因后果,倒是可以解馋或是过瘾。另外,绘画创作对我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吃饭睡觉读书画画,如同水和空气般必要,画画更有一种“补品”的作用,绘画是平衡心灵的一种手段,绘画可以以个体之力量创制非现实,消化欲望,疏解心智。我画了很多戏曲花旦。偶然被朋友带去苏州兰芽曲苑观赏在园林中现场表演的昆曲,美艳惊人,久不能忘怀。早年间看过杨凡导演的那部电影《游园惊梦》,那种韵味已经让我有点迷醉。而苏州园林里灯光幻化下的又一曲《牡丹亭》,瞬间把我击穿,击穿了些什么,我似乎有些说不清楚。我几乎病态地迷恋那种精雕细琢的画面,尽管形而上的文化符号于我无所谓,但昆腔做派和江南园林的混搭透露出无限的契合来。昆曲锦衣华服,情节平淡空洞,唱词雅致艰涩,韵调婉转回环,我半知半解,就是觉得够颓废、够复杂、够美。这种美丽精致而又空洞隐忍的感觉是我的菜,又接近又远离,又舒展又挣扎,又美好又堕落,欲言又止,欲擒故纵、欲罢不能。那些日子里,我几乎看遍了所有版本的《牡丹亭》和《西厢》,并且爱屋及乌地开始爱上苏州园林、太湖石和片子头,甚至开始读到辰翁、张元干、蒋捷这类的“淫词艳曲”,这些东西也渐渐入我画笔,在纸墨间努力找寻那些“回头皆幻景,对面知是谁”的意境。佳人艳影之流最美在何处,就两字——暧昧,就像江南滴滴答答的梅雨,湿到了骨头里了,觉得比整个人泡到水缸里更潮湿,按理说这是纯粹的中国趣味和传统元素,我偏不甘心,想找些突破,更想绕开那些前戏直奔暧昧的主题而去,把那些古典趣味情色中绝美的少年男女试着画得更艳红一点,更纯粹一点。用直接去画暧昧,画骨子里的暧昧,才过瘾,才好。

  平:怎么看艺术市场?

  吕:首先日本的艺术市场很规范,在我看来滴水不漏,居然老早就有艺术品流通保险制度了。中国的艺术市场不是艺术家来左右的。艺术家要有坦然的心态,艺术创作不是商品生产,艺术家需要坚持理想,有时甚至要甘愿寂寞,困守单调。艺术创作方面要有长远计划,在保持风格特色基础上必须不断变化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成不变和缺乏学术性的的画家艺术生命周期很短。发展良好的艺术家既有主见又是“劳模”,进入市场的艺术家既要尊重市场,也不能被市场“绑架”。

  平:个人从事艺术创作的信条是什么?

  吕:第一,画家就好好画画,专业的人做好自己专业的事就行了。第二,画家要尊重市场,保持主见。发展规划力求长远、稳定。和各方面保持良好平和的关系。第三,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方式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保障。

  平:最后能否讲讲对你艺术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人或事?

  吕:2010 年我的父母相继去世,那年我心志消沉,思考了很多人生话题,内心经历了从庞杂壅塞到痛彻挣扎再到淡泊平静的过程。在此之前我是个喜欢接触庞杂艺术门类的“杂家”,绘画、雕塑、手工艺、摄影、设计、动漫等兴趣涉及极多。父母去世后半年,我重拾艺术创作,心境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得简单纯粹,用我身边人的说法:“画风大变!”直至今日,我基本只接触架上绘画创作和制瓷。

  ——2015 年 5 月 东京艺术大学上野本部

  访录 北井 修

  记入 吉田真弓

  整理 翻译 姚晓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