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画笔——吕江的欧洲旅行采风绘画观感

2017年12月04日 10:3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行走的画笔

  ——吕江的欧洲旅行采风绘画观感

  文 / 陈述

  王羲之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畅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旅行对艺术感知的促进力量自古有之。对于喜爱旅行,尤其迷恋欧洲的吕江而言,边走边画显得那么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一定不难想象吕江在欧洲街头快乐的一路画下去的孤单身影,甚至不难从他的水墨画作中猜度出他的旅行绘画的大致样貌,然而,看到这样一批旅行中的画作,我仍然吃了一惊。

  我看吕江的欧洲旅行采风绘画,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其画不避繁琐。善于抓取大景、鸟瞰、远望,不怵千塔百楼,这是颇花心力且难度较高的主题。画中细节丰富,又擅长精简概括,组合叠落,对比强烈而和谐统一。建筑是欧洲景观的首要标志,画家对此的偏爱一定源自旅行中一路观景的最直接“最欧洲”的感受。

吕江在西班牙托莱多吕江在西班牙托莱多

  第二,其画中西结合,技艺跨界,素材杂集。墨、水、粉、油蜡彩铅毫不忌讳,镜片、宣纸、金箔、明信片皆信手拈来。笔墨写意融光色印象,不拘一格,自信洋溢,体现出作者较强的驾驭手段。

  第三,其画不似通常的写生、记录或速写。画中不乏装饰、构成、写意、甚至漫画、涂鸦,意兴阑珊,随和畅快。作者满含兴致,天马行空,想象丰富。作品中具有浓烈的行游气息,记写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皆有,一看就是“边走、边玩、边画,享乐其中”,绘画结合设计,文学气息浓厚,画家反倒没有传统中国画的那种图式包袱和思维惯性,执笔如拈花,轻松自在,渐成系统和规模,显得很“洋气”。

  吕江一直冷眼旁观现当代艺术的热闹,他的热情倾泻在与绘画本身直接相关的事物上,绘画成为生活方式和生命意义。一如画家本人就隐隐有那种不太愿意对绘画背后事物深究的态度,他一直积极主张“回归绘画本应具有的快乐和力量”,那种最原始的审美和共鸣,似乎在旅行中的体现最直接。旅行中的绘画给创作本身赋予了种种漂泊、浪漫、猎奇的色彩,碎片式的绘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未知,小小画幅,洋洋大观。对吕江这样的画家而言,我相信其任何作品今天的呈现都有复杂的经历和缘由,如果不以学理的视角深入剖析这些画作背后的种种源点,简单的把它看作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对话,那么这些事关旅行中的绘画作品,足以让人能够获得直接的快乐和联想。

  2017 年 3 月 21 日于北京

  ( 陈述:作家、艺评人、策展人)

旅行是一场记录和创作旅行是一场记录和创作
星空-吕贝克 66X89星空-吕贝克 66X89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