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研讨会丨景观与自然 重返风景

2017年12月13日 20:3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景观与自然 & 重返风景

  Spectacle and Nature & Return to Landscape

  2017场所·空间·艺术国际学术展览与研讨会

  The 2017 Hangzhou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and Seminar 

  on Place, Space, and Art

  展览日期

  2017.12.16-2017.12.25

  会议日期

  2017.12.16-2017.12.17

  地址:铜场空间 Tproject (地址: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10号楼2楼)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哲学与文化创新研究院

  Exhibition

  Duration: 16th Dec, 2017 – 25th Dec, 2017

  Seminar

  Duration: 16th Dec, 2017 – 17th Dec, 2017

  Location:Tproject Space 

  Host: China Academy of Art

  Organizers: Institute of Sculpture and Public Art/ Institute of Art Philosophy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艺术顾问:杨奇瑞

  学术主持:孙周兴   李凯生   马钦忠   杨振宇

  执行策划:赵明 

  Consultant: Yang Qi‘rui 

  Academic Host: Sun Zhouxing  |  Li Kaisheng | Ma Qinzhong |Yang Zhenyu 

  Executive Curator: Zhao Ming

  中国语境下的景观与自然

  Debord曾宣称,自1960年代西方已经进入了一个景观社会(the society of spectacle),而这个景观社会恰好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商品消费这一历史趋势而出现的。 

  实际上,中国从21世纪开始同样进入了景观社会。但是,中国的景观社会或许同西方有较大的不同。 

  对中国而言,景观不仅指的是大城市的景观:商品,广告和媒介等作为城市面纱的景观;还指向许多中国所特有的人造景观,诸如主题公园,城市公共艺术,雕塑园乃至广义上的中国所特有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等等。 

  故此次“景观与自然”(Spectacle  and  Nature)的国际研讨会上我们将试图讨论——

  中国的这些现代景观的建构同中国的传统的自然和风景概念有何区别?他们之间在哪些方面有继承创新,在哪些方面又有断裂呢?

  在中国,景观社会的出现,意味着新型大都市的普遍崛起,是不是也意味着传统自然、乡村及风景的消退呢?也就是说,景观社会的出现,自然该置入何处?自然和景观的关系如何?或者说,城市景观是不是一种新的自然?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探讨。 

  我们期待这个研讨会能够就这些问题做出自由而宽泛的讨论: 

  何谓景观社会?何谓景观?何谓自然?自然和景观有何关系?

  自然的概念在历史中又是如何变化的(Pierre Hadot在Le voile d‘Isis: Essai sur l’histoire de l‘idée de Nature中曾经做出了了不起的探究)?

  我们真的是进入了景观社会吗(福柯就对景观社会的概念提出过批评)? 

  Baudrillard和Debord的关系又是什么?

  总之,围绕着自然和景观,与会专家将畅所欲言。 

  重返风景 展览框架

  展览空间分成一明一暗,构成貌似矛盾并置的异托邦。 

  明空间里,呈现3个从人的角度(艺术家、社区居民)出发的艺术实践。

  艺术家或与人打交道,梳理在地社会历史脉络,或由物及人,用物来构造不在场的、虚构的社会关系。两种向度在作品《城市魔方》的结构中相互折射,构成反思都市化,勾连集体记忆的装置。艺术家建构情境,让社区关系再发生,共同想象新的地方。 

  暗空间从此在转向存在,从个体-社会,通向人-自然。

  这里的自然并非西方工业化所构造的文化与自然对立下的自然主义,而是从万物有灵和创世的角度,把人视为宇宙中的一种信息。在两件作品中非人的声音营造的绝对场所里,人不再是施为者(agent)而是被造物。

  一明一暗两个空间并非相互隔离,日常生活实践中展开的活的空间(lived space)突破现成景观,异质的时间相互交融,打开多元自然的想象,照亮现实场所里不可能的潜能。 

  作品《城市魔方》、《存在巨链》和《zip》从分量和感受上实现了巧妙的平衡过渡,这几个作品主体间用异托邦并置或拼贴来形容是贴切的。 

  福柯说的6个标准里有几个是这样的 :

  第三项准则为,在现实世界中彼此矛盾的空间,可以在异托邦的同一场域微妙地并置存在、彼此兼容;

  第四个准则为异质空间与异质时间(heterochronies)常发生交互作用; 

  福柯提出的第六项准则涵盖所有其他异质空间,它们多半呈现两极化现象:虚幻的或补偿的。

  展厅亮空间和暗空间并置,相互批判且互为存在:《存在巨链》的感觉是人离开了世界,是另一个尺度上的废墟,最后的演出,有点像在说宗教拯救的力量 。 

  《城市魔方》等强调社区在地参与的作品,也并不一定是全然真实的,也如异托邦说的“异托邦的重要特征是它有‘创造一个幻象空间的作用,这个幻象空间暴露了每个真实空间其实更加虚幻’”。 要让做这两类作品的人形成对话,从观看顺序上,进到暗厅最后还得从亮厅走出来。

  参展艺术家(按照展厅由明到暗的顺序):

  《城市魔方》团队(赵明等)

  《存在巨链》团队(李凯生等)

  《ZIP》团队(吴珏辉等)

  国外专家简介  (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

  迈克尔·达顿   |  Michael Dutton

  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政治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政治与日常生活、政治哲学、当代社会与文化理论等。已出版《中国的治安与惩罚》(Policing and Punishment in China)、《中国街头生活》(Streetlife China)、《治理中国的政治》(Policing Chinese Politics)等多部颇具影响力的著作。

  汉斯-于尔根·哈夫纳  |  Hans-Ju?rgen Hafner

  独立策展人、自由撰稿人、艺术评论家,德国杜塞尔多夫莱茵兰与威斯特法伦艺术协会理事。先后于《奥地利摄影》(Camera Austria)、《史帕克艺术季刊》(Spike Art Quarterly)和《艺术文本》(Texte zur Kunst)等刊物和相关网站发表大量文章。独立或合作策划了包括Die Kunst der Türken(2015)和Zum Beispiel ?Les Immatériaux’(2014)等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展览。

  保罗·罗伯特·帕顿  |  Paul Robert Patton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人文与语言学院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哲学指南》(Philosophy Compass)编委,《德勒兹研究》(Deleuze Studies)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法国思想、现代欧洲哲学、政治哲学、美学和文学等。曾翻译德勒兹重要著作《差异与重复》(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著有《德勒兹的概念:哲学、殖民与政治学》(Deleuzian Concepts: Philosophy, Colonization, Politics),《德勒兹与政治》(Deleuze and the Political)等。

  让-路易·罗卡  |  Jean-Louis Rocca

  法国社会学家。曾任清华大学中法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心主任,现任巴黎政治学院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运动、社会分化、当代社会理论等,著有《中国社会学》(Une sociologie de la Chine),《中国社会学家眼中的中国社会》(La société chinoise vue par ses sociologues),《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劳资变化》(La mise au travail capitaliste de la Chine à l‘age des réformes)等。

  谢少波  |  Shaobo Xie

  任教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英文系,《国际英语文学评论》(ARIEL)副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全球化与文化翻译、后殖民研究、中国现代性、批判理论等。主要著作有《抵抗的文化政治学》、《文化研究访谈录》(合编)、《另类立场:文化批判与批判文化》等。

  国内专家简介(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常培杰 | Chang Peijie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理论教研室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博士后,曾赴美国圣刘易斯华盛顿大学德语系访问交流(2012-2013),先后在《哲学动态》《文艺理论研究》《外国文学》《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

  黄孙权 | Huang Sunquan

  策展人,建筑学者,艺术行动者。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所工学博士。研究领域含括建筑都市理论,媒体,社会艺术与网络文化。创办台湾最重要的另类文化刊物《破周报》,以及全球独立媒体中心120个城市网络(indymedia.org)之一的台湾独立媒体中心。策划与参加多项国际展览(法国亚维侬艺术季,台北双年展,中央美院美术馆双年展,深圳建筑城市双年展等),主持过建筑保存,社区营造,中央与地方层级的文化长期发展规划案等项目。现正进行的研究计画包含了亚洲田野计画─诸众之貌,台湾高雄的艺术合作社,以及中国电商社会淘宝村研究等。现为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客座教授,网络社会研究所所长。代表著作:纪录片《我们家在康乐里》,专著《绿色推土机》,《无地之爱─在田野与社会中的田野》,《除非寻找美丽》,《建筑与乌拖邦》等。

  姜俊  | Jiang Jun

  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毕业于明斯特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Münster),获得Prof。 Aernout Mik的大师生称号。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理论工作室研究员,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同时在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从事图像学和展示文化研究学的博士研究。当代艺术调查局发起人。生活工作于杭州、上海。

  马钦忠  |  Ma Qinzhong

  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0上海世博会专家组成员

  重要项目:福州三坊七巷整体商业策划、上海世博会沿江景观策划设计等。

  出版哲学、美学、哲学、美术批评、公共艺术论着10余部,发表论文约200余篇。出版公共艺术专著《雕塑 空间 公共艺术》(学林出版社,2004年)、《公共艺术基本理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公共艺术理论教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重要刊物发表公共艺术理论研究论文多篇。

  孙周兴  | Sun Zhouxing

  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德国洪堡基金学者;现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等。主要从事德国哲学和艺术哲学研究。着有《语言存在论》《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一只革命的手》等;主编《海德格尔文集》(40卷)《尼采著作全集》(14卷)《未来艺术丛书》等;编译有《海德格尔选集》《林中路》《路标》《尼采》《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权力意志》等。

  唐克扬  |  Tang Keyang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和建筑设计师。他于哈佛大学获设计学博士学位,是2010年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他还策划过在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典藏文明之光”展,和德累斯顿国家收藏馆合作在位于萨克森的皮尔内茨宫的举办“活的中国园林”展。唐克扬着有大量艺术、建筑方面的著作文章,曾主持了包括中国美术馆新馆在内的一系列建筑与艺术的研究和实践项目。

  汪民安  |  Wang Mingan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著有《福柯的界线》、《尼采与身体》、《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现代性》、《罗兰·巴特》、《感官技术》、《形象工厂:如何去看一幅画》等十余部,主编或译著《尼采的幽灵》、《福柯的面孔》、《身体的文化政治学》、《福柯读本》、《抵抗的文化政治学》等二十余部,导演纪录片《米歇尔?福柯》。中国最重要的福柯及法国哲学研究者之一,对尼采、德勒兹、福柯、德里达、罗兰·巴特、拉康、巴塔耶、阿甘本等都有大量译介和阐释,其主编的丛刊《生产》专注于介绍最前沿的西方思潮,呈现全球范围内知识分子对当代社会处境的严肃思考。

  王志亮  |  Wang Zhiliang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访问学者,现工作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任艺术理论与教育教研部副主任。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前卫美学,当代艺术史、艺术批评方法论,以及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美术史,先后在《文艺研究》《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画刊》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要论文包括《当代艺术中的前卫意识》《前卫艺术理论的修正与推进》《新前卫与反体制》《前卫艺术辩证法》等。

  吴士新  |  Wu Shixin

  200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学与水墨高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持全国艺术科学规划文化部项目“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10DA01),2014年参加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艺术与公共空间”。出版学术专著有《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走向公共空间的艺术》《美国印象派绘画》《中国古典绘画美学与现代转型研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及绘画理论。

  赵明  |  Zhao Ming

  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候选人。现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场所空间艺术工作室主任、副教授,生活工作于杭州。近年来从事区域文化研究、空间场域艺术理论、空间符号学、公共艺术研究与创作等。代表作品《坛子的轶事》、《大道微茫》、《正午》、《世界重塑计划》、《城市魔方:坊巷余韵》等。作品涉及雕塑、装置、行为、影像、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