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转换:西方在东方眼中的形象变迁

2018年01月18日 15:5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文/李飒

  引子:上个周一,1月8号晚上6点半,我和梁克刚先生,在段少峰兄负责的菌丝艺术空间(位于中央美术学院北门对面小白楼后院),由张晨博士主持,进行了一场以“全球视野与当代艺术”为主题的对话活动,旨在探讨在全球格局变化之下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梁克刚先生前几年不仅自己游历西方各国,而且在西方国家策划展出了“无常之常”一系列的展览,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国内能够进行这样探索的人并不多,他积累了很多的认识和经验。我也很高兴能够和他进行这样一场对话。谢谢以上各位及薛焕的帮助。活动结束之后,我又进行了一些总结,写下了这篇文章,以下文字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全球视野与当代艺术”对话活动的海报,段少峰设计“全球视野与当代艺术”对话活动的海报,段少峰设计

  一、500年前的变化

  15世纪末,环球航行、新教改革、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等等事件,西方率先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变,随后向全球扩展,在世界占据主导性的力量。从此,东方遭遇了西方,按照萨义德“东方学”的观点,“东方”也成为了一个被“西方”塑造的概念。

  由于西方在长达500年左右的时间里在全球事务中占据了主导权,所以,在西方与世界、西方与东方、西方与中国的关系上,西方是观看者、介入者、引导者和支配者,而东方是被观看者,被动和被引导的一方。西方是主体,东方是受体。西方看待东方,在数百年的时间内,是带有一种优越感和俯视的角度。而同时,东方看待西方,带有某种自卑感,一种“仰视”的角度。这种双向互视的角度,长期存在,这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产物。

  二、为什么打开任何一本《世界历史》或《世界美术史》,西方的内容占据了90%?

  这是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每一个国家都有丰厚的历史,但为什么几乎翻开任何一本《世界历史》,西方的内容会占据80%,甚至90%的部分?其它国家的历史哪去了?

  后来我想明白:过去500年,决定世界大多数国家发展方向的是西方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的历史。

  尤其最近两百年,当西方率先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商金融社会转变,并扩展至全世界时,世界其它国家与之遭遇,其后的结果是:沿着西方开拓的方向而转变。

  这就是事实:是西方的历史,而不是其它国家的历史影响、主导形成了今天世界的面貌,包括影响了今天的我们。这就是其它国家的历史在《世界历史》中消失的原因。

  如果一个国家的历史想在《世界历史》中占据更多的内容,除非你具有能影响当下的世界及未来的能力。

在菌丝艺术举办的活动现场在菌丝艺术举办的活动现场

  三、我们对西方的了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西方对我们的了解远远少于我们对西方的了解,但是,我们对西方的了解还是不够!因为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样子的,是我们与西方遭遇、学习、转变的结果(否则历史会截然不同)。也就是过去数百年来对世界产生最大影响的是西方文化,而其它国家都是一个与之遭遇、碰撞、破碎、适应、学习、转变的过程。不主动转变,就无法获得生存的可能。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不是别人施舍的结果,而是自我们主动学习和转变的结果。

  时至今日,我们对西方的了解,表面的东西太多,仍然缺乏持续的深入。以中国当代艺术为例,艺术家更敏感于对国际当代艺术技法层面的借鉴、尝试和探索,但对于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文化判断仍远远不够,缺乏深度。

  了解西方,就是了解我们自己。对西方的学习和认知再怎么强调都是不过分的。

台上从左到右:段少峰、张晨、李飒、梁克刚台上从左到右:段少峰、张晨、李飒、梁克刚

  四、大变革的时代

  我举几个例子。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时,播放了他的6岁外孙女演唱中文歌曲的视频。不仅如此,他的3个外孙全部从小学习中文,每年为接受中文教育的费用接近达150万人民币;而接着美国投资大鳄罗杰斯立刻炫耀,他的相似年龄的两个女儿普通话说得更为流畅;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为他出生不久的女儿寻找保姆的报价达一年十几万美元,会讲中文是硬性条件;英国4岁的乔治小王子从小就要努力学好英文。

  为什么是中文?难道是这些人的心血来潮?

  这里至少透露出两种信息:一,西方社会的阶层固化更为严重,由于西方(尤其欧洲)最近30年来相对经济发展相对更加迟缓,使得欧洲追求一种更加平稳的生活方式。而缺乏变化的社会必然导致阶层更加固化,上中下阶层之间的流动更为缓慢。而阻挡阶层流通的主要手段就是教育。从上面资料可以看出,昂贵的教育费用使得上层阶层的孩子一开始就具有了不平等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其后人生中不断积累。二、这些西方主要的政商领袖一开始就打算把他们的子女和后代培养成全球的政商领袖,所以他们的教育其实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而不是盲目的。他们对子女的培养方式很清楚地说明了他们对于未来的全球发展判断。为什么特朗普的三个外孙不去花费大量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学习印度语或别的语言?

  尽管特朗普当下对中国的短期政策可能产生更多的经济的冲突,但他对下一代的教育可能更能体现他对中国未来的长期判断。或者说,在21世纪,中国将会走到世界的中心,从地域性国家向全球性国家的转变,和美国一起发挥更大的作用,至少在这些全球政商领袖,包括亨廷顿、基辛格、罗纳德•科斯等重要的战略思想家和经济学家看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活动现场感谢媒体的直播活动现场感谢媒体的直播

  五、避免了“大冲突”

  中国过去40年高速的发展,恰恰是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的最大获益者,因此被美国指责为“搭便车”。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美国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采取了更为主动融入的策略。显然,彻底改变这一秩序,不符合中国的利益,这意味什么?这意味着避免了根本性的冲突。

  这是极其幸运的,我们忽视了这一点!

  不仅对中国如此,对世界也是如此,对每一个人尤其如此。当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不要以为和平是理所当然,从人类的历史看,战争是常态,而和平只是偶然(今天的西方一片祥和,然而二战之前西方的历史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彼此残酷厮杀)。

  二战后,美苏争霸,苏联和美国针锋相对,全球形成两大政治、经济集团,相互对抗,这种对抗以最终苏联解体而告终。中国则完全不同,因为中国采取了“全球化”的策略和融入世界的方向,中美在经济上是相互交织的,这避免了中美激烈、全面的冲突。然而“大冲突”在历史上是大概率事件(新的崛起者对原有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的挑战,多以战争的方式解决,这被称之为“修昔底德陷阱”),幸运的是,从目前看这种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中央美术学院北门对面小白楼后院菌丝艺术空间中央美术学院北门对面小白楼后院菌丝艺术空间

  六、视角的转换

  西方的形象在东方的视角中不断变化:

  1,从汉代开始的丝绸之路,到唐宋元明时期通过各种贸易口岸进行持续的商业往来,这时的西方在我们眼中是:做生意的人、商业伙伴、单纯的陌生人、与我们的文化差异很大的人、出口对象,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和东方缺乏全面的互动和碰撞,双方缺乏实质性的交集,我们对他们的文化基本上不感兴趣;

  2,晚清时期正面遭遇、碰撞之后,国家与文化的破碎,西方在我们眼中是入侵者、压迫者、迫害者、掠夺者、传播不同文化的人(传教士)、主导者、魔鬼、帝国主义、高高在上的人、咄咄逼人的一方;

  3,在中国与西方遭遇过程中也存在另一种认识:西方是占优势的、先进的、带来文明的、优越的、发达的、高贵的、道德的、救世主、拯救者、劝诱者,引领者、领导者,不一而等。

  “压迫者”或者“救世主”,这两种观点相互对立,长期相互交织在一起。看似矛盾,但其实都体现了西方对东方(包括对世界)的俯视和东方对西方仰视的互视的角度。这是历史形成的文化心理。

  4,在今天,这一情况正在发生改变,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500年来第一次世界经济秩序的东移,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正是这一改变影响了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

  中国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改变,导致我们的视角,从“仰视”转向了“平视”。但其实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西方而言,由于其长期形成的思维和心理的惯性,这一视角的转换都是非常不易的。

  七、什么是西方?

  西方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学习的对象、在各个领域的竞争者,以及在全球重要的合作者。

  但是,与历史上不同,西方不再是我们膜拜的对象,也不是我们敌对的对象。

  这一次,在我们眼中,世界是平的。

  世界格局的转变,导致视角的转变,这将在诸多领域,尤其是对文化和当代艺术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然这只是一种对未来的推测。我所关心的是在这样的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对中国当代艺术家意味着什么。

  2018年1月18日李飒完成于罗马湖畔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