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修林评述顾平:当代笔墨下的文人情境

2018年03月16日 11:5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当代笔墨下的文人情境

  ——评述顾平其人其画

  文/窦修林

  世上有许多机缘的事,今日忆起,不禁莞尔。我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同一单位,认识了两个顾平。其一专攻国画笔墨,其二立足美术理论。两人都非碌碌之辈,在各自领域,各领风骚,为当下美术界所熟知。他们两人都比我年长,都以热情示人,待我如兄长,不论为人,还是学识,都给我极大的提携。我也因缘与他们相处融洽,用南通方言来讲就是“老好的”。正因为“老好的”,多年相处积累,自认有点“服众人之心”之语,才斗胆与大家共同探讨顾平之艺。

顾平

  现在我要说的顾平,只是顾平之一:1960年生于江苏南通,早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南通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研习书画近30年,书画笔墨风格自成一体,尤擅长山水人物、墨竹、行书,曾在1998年、2000年、2005年分别于台湾高雄、日本丰桥、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一、以魏晋之风,弹当世风流

  顾平其人,有着艺术家的率直而为,豪放不羁。他的率直在于他的处世行为,不为小事而犯愁,也不因不平而让自己憋着。每到一地,往往先闻其音,而后悦其人。与他相处,绝对是愉悦轻松的事。他的热情,他的阅历,他的见解,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豪放在于他的艺术个性,每当画到舒心处,大呼:“快来看,我最近画的一批画,不错的……”。只要他在绘事上取得进步,总是想与人共享,也借此机会听取一点意见。昔者东晋时期雕塑家戴逵造佛像时,“乃潜坐帏中,密听众议,所听褒贬,辄加详研”,顾平有古人之风。

  顾平是文人,在于从小的蒙养与科班出身,且常年在高校执教,终日书香笔墨的追求。但顾平的文人性格,并不是今人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明清文人行为方式。宋之降,理学盛行,文人的人生理想崇尚“兼济天下”的“进取”之志与“独善其身”的“隐逸”之心的完美融合。故范仲淹有“进亦忧,退亦忧”的感叹。这种既要考虑铁肩担道义的“入世”责任,又想个性自由舒展的“出世”情节,造成明清文人沉重的“慎独”心态。易代之后,时势变迁,从近代到当代,文人也从传统到现代都市类型的转变。然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都市的繁华烟尘也导致许多文人心态向传统的回归。顾平生性豁达,敦厚朴实,情感炽烈,长期浸润于魏晋文人行为方式的研究与绘画表现之中,故他的为人行事方式,正如他以“晋风堂”为画室名,更多的是魏晋之风。古言“画如其人”,他的这种魏晋文人习性,在他的画作中常有表现而佳作不断,从他的成名作工笔重彩的《竹林七贤》,到笔墨写意的《兰亭修禊》,无不是这种精神的畅扬。

兰亭修禊  370cmX140cm兰亭修禊  370cmX140cm

  顾平尚魏晋的人生修为,在于他认为明清文人心态太沉重,太谨小慎微而趋于保守,与当今社会难以合拍,而魏晋文人“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超脱的精神寻求,超逸达观风流潇洒任情任性的人生态度,符合他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上更能够使他“解衣盘礴”。了解他的人,都认可顾平有着王微之雪夜乘舟“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的洒脱性情。然而,顾平虽然耽情于魏晋文人审美趣味的追索,但并不漠视对当下世界的关怀。在当今急剧变化的时代氛围下,画家不能失音,艺术不能缺席,一个有社会责任的画家必须对生活有所表示。顾平在生活中是个很简单的人,但对生活又是个特别有心的人。小至作品题材有许多表现都市闲暇生活,如《牌乐》、《放鸟》;大则认为艺术创作应追求“笔墨当随时代”。即使在艺术的修为蒙养方面,他以国画起家,也赖国画成名。但并不认为从事国画艺术创作,就要整日关在书斋里追慕古人笔墨。在我的印象之中,他一直是个比较“忙”的人,走南闯北从事雕塑、环艺、装饰等的制作与设计。与他同行时,往往会冷不丁地听他说:“看,那是我写的字”。顾平涉足“非正业”的艺术领域,并不仅仅在于自身艺术价值的实现,而在于触类旁通、殊途同归的艺术创作理念,为他的国画创作开阔视野、蒙养性情。这与古代文人不仅强调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而且还从事古代园林、家具和众多工艺设计的道理一样,艺术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社会生活。只是时势之易,不可能让今天的文人再抚琴松下、放歌荒野。顾平也在弹奏,用他的笔墨、艺术技巧、洒脱的胸襟与多年的修为弹奏现代都市文人的情怀,弹奏当代的风流。

坐领春风  68cmX136cm 2015坐领春风  68cmX136cm 2015

  二、以当代笔墨,立文人情境

  论及“笔墨”,是件麻烦的事。从近代至当代,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期、每一个阶段不仅画人论争不休,许多文化人也参与进来,其言其论,可谓汗牛充栋。非因其它,盖因为国画笔墨在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不断转型。对于先辈的言论,时至今日,我们也无法作出或是或非的简单评价。以今人观点去评析前人,乃为学者的大忌,故在此就不必附庸风雅,转而谈谈当代的时势与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浅见。

  当今世界是多元而复杂的,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艺术的全球化,但艺术的全球化并不是让世界上的各种艺术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和发展。在今日世界,西方艺术借助强势经济资本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形成强大冲击,使发展中国家艺术的发展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因应这种变化,中国需要在国际上重新定位,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强艺术的主动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们提出和谐社会,进而提出和谐世界的国际新价值观的氛围下,摆在艺术家面前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建构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国模式的艺术形式?从国画来说,非有它途,唯应凸显中华文明的主体性。笔墨之争可以休矣。

圆扇-春花诗吟-2014圆扇-春花诗吟-2014

  建构引领世界潮流的中国模式的艺术形式,即使在国画领域也可谓是庞大的体系。需要许许多多的国画家从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对国画笔墨形式进行当下性的阐释。顾平可为其中之一。顾平是单纯的,单纯在于他从来不对国画有所怀疑,也不搞什么嘘头,也不去想跨马提笔征服天下,只是默默地画他的画,画他的心境,画他的情趣。他所好者甚多,所学也多。人物、山水、花鸟、书法皆有所涉猎,工笔写意、大作小品,皆悉心揣摩,认真体味,而常常沉迷其中,乐此不悔。对传统艺术的广泛研究,使他得以更为深刻而系统地理解传统的精髓。他亲近自然、亲近传统,故其立意也高蹈,笔墨也古雅,意境也超然,故其画作也常常体现出博大深远、宁静幽远的意境。读其画正如观其人,于平淡天真之中,带给人一份舒心、一份自然。

  画人在画史上的地位,同代人是无法评价的。正如身处艺术发展转折时期的艺术家群体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当时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的艺术能够彪炳千古,他们只知道画他们的画,画他们心中之所想。时至今日,在国画当代化的语境下,我们也不必去深究什么才是国画的当代化(实质上也无法深究,因为这不是一种笔墨、一种画风、一种流派),画人唯一要做的,只是安静地画他的画,安心于自身的笔墨表现。因为画人的成功,主要归因于画家的学养、经历、题材、画法和趣味,而画家个人的审美趣味又往往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风尚。也就是说,画人只要兢兢业业“用心”地去感悟生活,反映时代审美意识,他的笔墨就是当代化的。顾平安心于斯,醉心于斯,不管生活如何变化,社会诱惑有多大,仍然以此为人生的主轴,努力以自身的情意去挥洒笔墨,用生活的感悟去营造案头的尺寸境界。在标榜自身艺术方面,顾平没有豪言壮语。他的画予人感觉很放松,是因为他的画是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完成的。他并没有对他的画奢求什么,他也不刻意追求什么,而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又很难。他唯一得意的就是画得顺心时,逍遥一乐。但谁又能否认他的笔墨不是当下性的呢!

云水赏揽  68cmX68cm云水赏揽  68cmX68cm

  读顾平的画,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天然的大气和阳刚之气,但绝没有院体的刚硬之风。顾平的笔下,大多是古代文人的逍遥与醉心山林境界。在当代画人中,能像他这样细腻描绘士夫文人生活画卷的实属罕见。那不仅需要历史知识、历史情怀及古代艺术的修养,以及丰富而又有规定性历史情境的想像力。从表面看,顾平此种水墨表达,意味着对传统的回归。从他的画中也确实能感到他对传统的依恋之情,但他终究是一个现代人,一个生活于信息时代,在都市的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中求生存的文化人。因此,他的艺术不可能不带着现代人的趣味。他的画从图景式的确立到意境的渲染,都明显地烙印着现代人的观念和都市文人的情调。他的画随意自然,无造作之感,无经营之嫌。可以这么说,他的画是在“文人”这个基点上,传统文化透过当代文化情境演绎所形成的具有追求传统笔墨趣味,具有当代文人情调的艺术作品。

  三、以人物为纲,以山水峰转

  顾平的笔下,题材多样,或工或写,于古于今,多有涉及。顾平最擅长的也最能代表其艺之文人境界的可称之为“人物山水画”。为何?常言:山水人物画,为何反其道而称之?盖因凡画山水人物者,人物在山水天地之中,处于从属的衬托点景地位,在功能上与楼台亭阁没有什么区别。而顾平的人物山水画,人物是主宰,是基轴,是纲领,山水在人物之中,是人物心胸的外延,随人物的情趣而峰转。笔线的遒劲洗练,墨色的丰富变化,在点、擦、皴、染中显示气韵,在变形、夸张中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从而为人物传神,为山水写照。这可谓顾平从艺近三十年在人物山水布局上的最大心得,也是顾平对国画当下性的贡献之一。顾平个性化的绘画风格,其艺术造诣,可用另一顾平的话来评述:“作品构图之奇特,人物之众多,造型之生动,笔墨之奔放,璀璨夺目,独领一时”。

  顾平是文人,长于山水却更善画人物情态,可能与明清文人画家的标准难以相符,这也是顾平的过人之处。近世以来,由于文人画积淀丰厚、体系完善、完全的成熟,造成了它的封闭与保守,使得它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文人从事绘事,也只是为了小范围小圈子的“雅趣”清赏,更因“工而不妙,不若妙而不工”的偏颇之见而落入衰微乏绝的命运。如何振兴国画?顾平首先选择的是一般文人画家较少涉足或不敢涉足的人物。他笔下的人物主要以传统写意为主,没有外来的牵强附会。这是他坚持传统,坚持“远法古人,近师造化”的创作主旨有关。所绘人物,离开了董其昌“南北宗”论的文人画的界限。笔法上师法李唐、马远、梁楷、石恪、乃至戴进、吴伟等,而人物的神态意境则上溯魏晋。其人物造型可谓魏晋名士达观潇洒、任情放达、不拘礼俗风度的百科:或吟风嬉游,肆意酣畅;或不修边幅、解衣当风;或纵酒买醉,白眼世俗;或弈棋抚琴、静修悟道;或藐视王侯,箕踞啸歌等等,画尽名士的人生百态。洒脱、豁达、飘逸的人物或聚或散,贤哲英杰、鸿儒诗雄、隐逸高士、老叟稚童、小斯侍女,各安其位,立、坐、卧、行皆得其妙。笔法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线条自然爽利。他用具有书法笔意的线条,在凸显状物功能的同时,注重其自身的表现性,劲中带柔,稚中寓秀,随人物结构而恣肆挥洒,灵气飞动,线质随其变化为方圆、长短、起落、转折、疏密、巧拙等书法情趣。

醉逢知己  68cmX68cm,2015醉逢知己  68cmX68cm,2015

  顾平的写意山水画离不开人物,是文人观山悟道、物我交融心胸的外在物态化,是根据描写人物特定的情景表达的不同意境,是“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统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共生状态。即使纯粹的山水,也明显感到文人写意境界的存在。有的秋高气爽山有色,有的烟轻雨妙嫩春黛,有的天清晓露山远去。他的水墨淋漓山水写意作品,追求凝重,浑厚与磅礴,山势转承起合,贯通一气,参差错落,虚空中有生气,实体中见空灵,体现了画家善于从整体上把握山川真趣,塑造新景之能力。笔意或放荡随意,或收敛含蓄,或干湿浓淡,或轻重徐疾的形简意深的精神境界,形成了凝重沉郁、古拙冲淡的艺术风格。他在笔墨的氤氲中求形外之意,会弦外之音,得空外之响,得意而忘形,无言而会心。在绘画中寻求一种古意,意非复古,而是寻求一种气息,细究之,这种气息清雅脱俗,格高韵清。这气息不仅来自于题材与笔墨的典雅,魏晋文人心胸的解读,更来自于画家的心境,得力于对生活的熟悉、体验与创造性描述。只有人之志趣高洁,画才不会流于浮泛,意蕴丰满,笔墨才有所归依。顾平可谓深谙此道。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