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当代】去同质化,做特色鲜明的美术馆

2018年08月04日 09:54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张立行

  编者按:新浪当代艺术·国际,推出上海宝山的艺术与学术的系列回顾展览和论坛文献,在这个时候是非常及时的,因为我们正在讨论公共文化如何建设的问题,而作为公共文化的承接方——美术馆如何以创新的姿态来引领公共文化,这是需要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和美术馆以及机构和专家的具体实践。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从2012年开始就以“水+墨”为展题持续了6年,其间还有学术的个别展和高端论坛、高端讲座,并以出版物为文献成果。在今年的“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艺术”的展览项目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继续以政策优势和与专家建立起来的信誉度再次建立了新的起点,并以“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为论坛主题将这样的议题推向了社会化讨论,本次新浪当代艺术·国际专门将这样的文献系列呈现给公众,以期待有关公共文化政策与艺术学术建设话题上的广泛讨论。艺术激活宝山,宝山带动学术。

论坛嘉宾张立行发言论坛嘉宾张立行发言

  张立行(文汇报文化中心主编): 刚才朱老师说得非常专业,他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切入谈美术馆的创新。我们作为媒体人是在第一线的,我更愿意从直接的、身边的感受来说几点。这个馆我来过,原来觉得很土,现在没想到跑到这里来,感觉这里的空间和作品完全是眼前一亮的,做得非常当代。水墨的问题是老话题,我没想到那么当代,让我出乎意料。我觉得这里既有让我熟悉的画家,也有很多我不熟悉的画家,在面貌上也呈现出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尽管是从水墨的原点出发,但是让我感受到当代的实验性、当代艺术无限的可能性,同时某些画面又让我觉得看了以后要想想。我觉得当代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也看不懂,但是回去想想有点意思,有点意思又再想想,最后看懂没看懂其实并不重要。

  刚才朱老师提供了一个数字,因为他是学者所以非常严谨。他说,上海现在有82个美术馆。我知道上海会不断地出现美术馆,但是我觉得上海的美术馆在数量上可能也不算少,当然跟国际大都市的城市要求相比有差距,但是同质化非常厉害,我没有看到有鲜明特色的美术馆。那是不是观众不需要呢?不是的,实际上现在我们真正到了观众对艺术观赏饥渴的状态。去年上海人均GDP达到了17000美金,将近18000美金,这是不得了的数字,这还是在水面上的,因为我们还有地下经济。按照联合国的经济标准,人均GDP达到5000美金以上精神上的需求开始大爆发。

  从前年年底上海零点调查公司做了2000个样本的调查,很多观众觉得没有太多好看的展览。其实现在稍稍有点特色的展览,比如说龙美术馆上次做的宋元展、上海博物馆做的大英帝国展(龙美术馆(西岸馆):《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特展》,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百物展》),都是人山人海的,水泄不通。问题在哪里?就是很多的展览是同质化的。我们经常去看,很多画家今天在这里展,明天就在另外一个空间出现,看来看去都是这些人。

“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海报“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海报

  所以我今天之所以说是焕然一新,因为我觉得这个展览是非常有意思的展览。我孤陋寡闻,不知道“水+墨”已经办了六届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一个区域性、地区性的美术馆不能面面俱到,尽管是公益美术,但是也想做些比较有意思的美术馆创新。所以我觉得假如说“水+墨”要做下去要抓住要害的点,像宝山这样的地方做这样的展览,假如搞美术的创新要扬长避短,就是要有自己能够发挥优势的地方。我觉得抓住了朱青生老师、马琳老师和李超老师等等这些学术资源是非常好的,从“水+墨”的原点出发。

著名文艺评论家朱大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馆长潘岚与策展人马琳在展览现场著名文艺评论家朱大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馆长潘岚与策展人马琳在展览现场

  美术馆还有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艺术教育,我觉得对于这样的美术馆来说样样都做也是不可能的,我觉得假如是在“水+墨”的展览定位基础上不断做深化,把产品丰富、学术定位上不断深入,再依托这样的展览资源,在这个方面做些美术教育的活动我觉得是有收获的。它很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产生差异化的竞争。

  所以展览,不是没有需求,关键是怎么做出差异化,我相信在各位专家资源的帮助下,在定位准确的情况下,能够把这个展览不断推进,把艺术教育深化,这是可以取得成功的。谢谢!

  (未完待续)

“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海报“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海报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