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当代】美术馆实现艺术资源二次转化

2018年08月04日 10:09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李超

  编者按:新浪当代艺术·国际,推出上海宝山的艺术与学术的系列回顾展览和论坛文献,在这个时候是非常及时的,因为我们正在讨论公共文化如何建设的问题,而作为公共文化的承接方——美术馆如何以创新的姿态来引领公共文化,这是需要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和美术馆以及机构和专家的具体实践。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从2012年开始就以“水+墨”为展题持续了6年,其间还有学术的个别展和高端论坛、高端讲座,并以出版物为文献成果。在今年的“水+墨:从新海派到当代艺术”的展览项目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继续以政策优势和与专家建立起来的信誉度再次建立了新的起点,并以“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为论坛主题将这样的议题推向了社会化讨论,本次新浪当代艺术·国际专门将这样的文献系列呈现给公众,以期待有关公共文化政策与艺术学术建设话题上的广泛讨论。艺术激活宝山,宝山带动学术。

论坛嘉宾李超发言论坛嘉宾李超发言

  李超(上海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教授):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今天我们能够“美术馆文化创新”的主题,进行有益的讨论和交流。刚才听了王南溟老师、朱青生老师和张立行老师的话,我觉得很有感触。今天的话题本身就很有创意,讲美术馆的文化创新,特别是在结合宝山地区,的确可以做好文章。宝山地区对于上海的历史文化比较熟悉的人而言,都会有相关的记忆内容出现,如淞沪战场、吴淞工业遗址等,这其中也包括相关的历史名人,如滕固先生等。

  我们团队两年前曾在这里做过“都市艺术资本国际论坛”,主要是想讨论怎样把学校的创意资源和区域文化与城市更新教学有效对接,提升国际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这个话题在两年前的宝山国际民博馆开启,在今天的论坛,可以将我们两年的所思所行,再次围绕宝山的文化发展加以展开。我一直觉得宝山应该有所作为,宝山实际上还是有丰富文化资源的。

“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现场“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现场

  1、宝山建设美术馆要有不可替代的资源生长点

  刚才朱青生老师已经非常宏观地从学理上说了美术馆、博物馆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实际上美术馆在城市里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有些美术馆是建在地标性的建筑上,有些美术馆是建在名人故居里,也有美术馆建在废墟上的,包括有些美术馆是建在高等学府里,不管怎么样的形态,我认为都要寻找一种文化资源与历史脉络相结合的生长点。

  刚才张立行老师所说的美术馆“同质化”现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宝山地区的美术馆建设,自然需要根据自身的文化资源和发展需求加以定位,这是我们所希冀的。

  2、美术馆是知识生成的地方

  刚才朱青生老师说了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区别,最初从美术馆来说,它是缪斯思考美的地方,Museum的词根是从这里转换过来。只是到了近代以后,在Museum前面加了Art,产生了Art Museum的汉译词“美术馆”。在近代城市生活中,“美术馆”注入着我们的城市历史新的内容,与我们城市生活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我个人认为,从宽泛的角度来说,不管是美术馆还是博物馆,一定是生活文脉的历史记忆中的见证物保存的地方,就是这个地区的历史文脉要有见证让它生存在这里,让它和未来的下一代有不断的对话。这个记忆的见证物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以宝山的历史名人“滕固”作为一个符号、概念拓展。滕固是宝山月浦人,是中国第一位在海外攻读艺术史博士的中国人,也是在近现代来说是美术教育重要的名家先贤,曾经担任过国立艺专的校长。所以滕固的背后有很多丰富的历史资源,宝山以“滕固”作为文化名片,实际上就是用国际的资源在说中国故事,而宝山的美术馆定位不仅仅是宝山,可能是属于上海,可能是属于中国,甚至是属于世界的。——这是我们的人文情怀使然。

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艾尔金斯、参展艺术家张健君与策展人马琳在展览现场芝加哥艺术学院教授艾尔金斯、参展艺术家张健君与策展人马琳在展览现场

  从美术馆的运营管理的角度而言,美术馆实际上是一种资源转化的平台。把地方的文化资源进行转化,加以品牌推广,这个转化的功能就是靠美术馆实现的。一般来说美术馆,我们说要有藏品,或者说,先要有“宝贝”,再有“盒子”,不能先有“盒子”再找“宝贝”。倘若先把房子盖起来然后再想美术馆定位是什么,要收藏什么,我认为这不是美术馆“谋定而后动”的可持续之举。要想清楚,按照科学的规律做事情,美术馆建设一定是寻找自己的资源脉络,然后确定自己的定位,把自己的藏品工作先做好,这个基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美术馆是知识生成的殿堂。如果美术馆只有知识传承,不见知识服务,只是个藏品的保管,那么它和大众、社会是隔绝的,换言之,我们不能独乐乐,而要众乐乐。如果优秀的艺术资源要活在当下的话,一定要通过美术馆的平台与社会生态发生联系。所以美术馆的常设展很有学问,就是设计如何把特色“家当”亮相,收藏定位由此显示出来。然后有特别展,这个特别展就是利用自己的馆藏资源和策展人、馆方调动这个区以外的任何能对接的特别主题的展览,来推动自己的美术馆的学术影响。

  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借助社会学术资源的整合,借助学术团队的合作,所以美术馆有收藏的功能,也有学术研究的功能。这个学术研究的功能,是需要在当下加以更大力度的社会协同合作。比如说刘海粟美术馆目前正在积极教学文教结合、院馆合作,就是借助社会学术资源共建,把这个美术馆在学术工作和影响力做得更好。

  3、美术馆的艺术资源转化

  从途径上来说,除了美术馆资源转化到知识生成,还有个就是社会服务。我们现在更看重的是美术馆的公共服务社会教育,但是这个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是需要艺术管理相关的学科专业力量,加以支撑与合作的。

  现在的美术馆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从艺术资源来到艺术资产的一次转化,需要通过艺术史论、数据智库、专业馆藏等途径加以实现,教学内循环的资产重组和品质提升;同时它要不断地外延,继续通过文创产业、艺术金融、品牌推广的途径,进入了社会生态的外循环,实现艺术资产向艺术资本的二次转化。此举事关代表着国家软实力和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问题。

  所以现在我们上海美术学院的艺术学科建设就是以这个艺术管理为导向,强调艺术资源资产资本的“二次转化”。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是这个二次转化实现的。那么美术馆在转化的过程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美术馆的重要性现在是不容置疑的。

  当前上海出台相关美术馆新的管理条例,无非是政府的层面意识到美术馆在城市的文化建设中非常重要,尤其是上海,现在面临的未来规划是“全球的核心城市”,全球的核心城市里有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文化的软实力。

  我们现在看看世界名城,大大小小的美术馆都有共性,但是可贵的是有差异性的。所以我觉得美术馆只有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决策。

“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现场“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现场

  4、美术馆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教育

  最后我想讲个概念,实际上一个美术馆的建设有很多种途径,但是最终的概念是什么?就是把美术馆的运营、美术馆的教育纳入到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这个理念是公共性概念,就是把美术馆的创新和像艺术教育一样纳入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里,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现在谈艺术教育,必须将重点放在内涵式发展之上。艺术教育基础的层面是经典传承,体现基础知识的传授;第二个层面是文化创新,注重创造力的培养;第三个层面是社会服务,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只有这三个层面都做好,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地纳入到社会城市服务文化上。

  我想美术馆的建设、运营实际上也面临着这个层面的拓展,它最初可能是从以物为主的、藏品保护为主的经典传承。现在不断地提升到多种新的空间可能性上,比如说文化创新的问题,和文化产业结合的问题,如何运用馆藏的资源推进产业化发展,但是更高的层次就是把美术馆的定位与美术馆的管理,纳入到整个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由此思考美术馆的文化创新,有没有这种可能性?真正的创新一定是先回到资源的本源,然后本源和现在的需求对接,思考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就像刚才朱青生老师说的,当代艺术实验提供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启发着我们未来美术馆的文化创新,在更高的层面上,一定是应对国家的需求、上海的需求,来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并以新型公共服务体系构成和完善我们城市的文化生态。

  (未完待续)

“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海报“水+墨:公共文化与美术馆创新”论坛海报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