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李画廊十年特展:一个人的多元与国际化之路

2018年09月04日 16:05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十年一剑 —— 艾米李画廊十周年群展”于9月1日下午举办了开幕仪式,展览共展出23位艺术家的作品,将持续展至10月28日。

十年一剑 艾米李画廊十年特展 海报十年一剑 艾米李画廊十年特展 海报

  十年一剑 —— 艾米李画廊十年特展

  展期 : 2018年9月1日-10月28日

  学术主持:栗宪庭

  参展艺术家:

  陈琦,陈太阳,高茜,韩娅娟,金沙,刘玉洁,马丹,瞿倩梅,孙浩,沈勤,童雁汝南,他们+,

  王鉴为,王野夫,萧戈,许仲敏,张见,让·雅克·阿尔盖勒(Jean-Jacques Argueyrolles),克莱尔·巴斯勒(Claire Basler),玛丽昂·巴达雅尔(Marion Bataillard),马克·帝格朗尚(Marc Desgrandchamps),伊格尔·奥泽里(Yigal Ozeri),皮耶里克·索朗(Pierrick Sorin)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排列)

开幕现场开幕现场
王鉴为 孙浩 栗宪庭 李颖Amy 瞿倩梅 刘玉洁 萧戈(从左至右)王鉴为 孙浩 栗宪庭 李颖Amy 瞿倩梅 刘玉洁 萧戈(从左至右)

  十年一剑 —— 一个人的多元与国际化之路

  文/栗宪庭

  Amy推出自己的艾米李画廊十年特展,让我写点文字。我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对一个画廊做出任何的评价,在我眼里,艺术就是艺术,艺术市场属于商界,我虽然经常强调艺术价值决定艺术品价格的看法,但艺术价值与艺术市场不可能是一种直接的关系,艺术价值系统属于意识系统,艺术市场更多的属于市场的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我不是专家,不敢妄言。所以,我只能就这个展览说一点自己的感想。

艾米李画廊十周年莫言赠字艾米李画廊十周年莫言赠字

  我使用“十年一剑”的题目,是因为这是Amy为自己的画廊策划的一个十年特展。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这把剑的锋利程度,有待画廊系统去评价。副标题有“多元与国际化”的字样,指的是Amy特别的法国背景,这使她多年在国际和中国艺术界之间游走,观看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家。我在“多元与国际化”前面又加了“一个人”的定语,因为这是她探索的一种带有她个人的价值观,与国际、中国艺术大的价值系统,相互交融、磨合的艺术展览和经营系统。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这次展览一共展出23位艺术家的作品。5位法国艺术家,1位美国艺术家,17位中国艺术家,足够国际化的了。所展出作品来自6位油画家,5位使用水墨媒介的艺术家,2位使用纸本媒介的艺术家,1位影像装置艺术家,1位水印木刻版画家,1位摄影艺术家等等。这些艺术的语言、风格、观念,包括关注传统与当代的关系等等,涉及的面也很宽广,各方面都足够多元。所以,如果我们要找到一个词能够概括这个展览的特点,几乎不太可能。但从这些艺术家作品来看,对于传统的挪用,以及对传统与当代关系的关注,我想大概是这个展览的一个主要看点。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这个展览中的大多数艺术家,都在艾米李画廊做过个人展览或者联展,画廊对于他们的作品也曾有过详尽的介绍。所以,我只能就这个展览说一点个人的看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对于传统的挪用,以及关注传统与当代关系的作品了。如新工笔的代表人物张见和高茜,他们都对中国古典诗词有深入的研究,作为现代人,他们善于把体会到的传统诗词境界,结合今人眼中的现实物象,“发古之幽情”;同是使用中国传统媒介,金沙却借用西方文艺复兴大师的名画,抽离其中人物的肉身形象,只保留一个衣服壳的外形,嘲讽和寓意都很明确;孙浩的马,使用水墨画法、造型、构图,西体中用,皆宗近代从西方引进的现实主义传统,造型上有种雕塑的感觉;刘玉洁挪用浮世绘、中国传统山水等图像,把完全不同的时代、不同类型的图像,通过拆解、拼接、植入到所挪用的传统经典绘画里,创造了一种穿越、重叠、错乱的时空感觉。其中本次展览的作品,拆解了元代画家钱选的《山居图》,重新拼接了山和水的空间位置,甚至把装置的因素带进绘画;童雁汝南看似带有表现意味的油画肖像,借用的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触意味,仔细看他画的每一幅肖像时,你会发现它们都隐藏着一些中国山水画的图形因素。

金沙 勃鲁盖尔的陷阱 绢本水墨 38cmx64cm 2018金沙 勃鲁盖尔的陷阱 绢本水墨 38cmx64cm 2018
刘玉洁 重屏-幽居图 布面油画 70x326cm 2018刘玉洁 重屏-幽居图 布面油画 70x326cm 2018
  童雁汝南 尼玛片多·西藏夏鲁的村兄弟2-1; 尼玛片多·西藏夏鲁的村兄弟2-2; 周慧琴 (2015); 1409011.2-1 陈建海•满觉陇的兄弟; 1409011.2-1 陈建海•满觉陇的兄弟(从左至右) 布面油画 41x33cmX5 2014  童雁汝南 尼玛片多·西藏夏鲁的村兄弟2-1; 尼玛片多·西藏夏鲁的村兄弟2-2; 周慧琴 (2015); 1409011.2-1 陈建海•满觉陇的兄弟; 1409011.2-1 陈建海•满觉陇的兄弟(从左至右) 布面油画 41x33cmX5 2014

  法国艺术家让-雅克·阿尔盖勒 (Jean-Jacques Argueyrolles)的家具设计,把法国巴洛克、现代极简、乃至东方的一些家具因素,拼接为极具超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以及将铁、铜、木材,与东方传统家具普遍使用的大漆进行混用,寻找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和契合点。“他们+”,是赖圣予和杨晓刚的合作小组,作品既是他们两人在绘画技巧、观念上的对话,画面也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经典形象,融合在同一场景中,让所有因素穿越时空在同一个“舞台”上对话,使得场景富于一种特别的戏剧感。许仲敏的“盒子”系列,采用机械控制方法,做成类似在冈仁波齐转山的装置,而装置中行走的小人造型,形成一种永无休止循环的效果。“行走”、“繁衍”、“循环”,一直是他不变的主题,他把传统佛教观念呈现给今天的人们,让人去思考:一方面,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但人类其实永远摆脱不了循环往复的命运。沈勤是这个展览中我唯一熟悉的艺术家,他的创作道路让我想起林风眠——从现代派开始,使用水墨媒介,进入禅一样的宁静境界。作品从80年代的超现实主义开始,继而出现抽象水墨,黑白分明的硬边,与边缘线暧昧不清的阴柔造型,交织出一种神秘画面。后来的创作,多以风景、园林为题材,诗意般的幽静、淡泊,总会让人想起宋画,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形而上的悠远和疏离,让你的脚步悄然停住。

让-雅克-阿尔盖勒 ( Jean-Jacques Argueyrolles) 轻盈的女人( Femme Légère)  黄铜及大漆 2014让-雅克-阿尔盖勒 ( Jean-Jacques Argueyrolles) 轻盈的女人( Femme Légère) 黄铜及大漆 2014
沈勤 住在仙地 纸本水墨 76.7x202cm 2018沈勤 住在仙地 纸本水墨 76.7x202cm 2018
他们 太平山下 布面丙烯  135x175cm 2018他们 太平山下 布面丙烯 135x175cm 2018
许仲敏 盒子No.2 综合材料  60x60x151cm 2017许仲敏 盒子No.2 综合材料 60x60x151cm 2017

  继承传统绘画因素,表达个人感觉的作品,在这次展览中也很突出。如法国艺术家马克·帝格朗尚(Marc Desgrandchamps),玛丽昂·巴达雅尔(Marion Bataillard)以及克莱尔·巴斯勒(Claire Basler),还有美国艺术家伊格尔(Yigal Ozeri),中国艺术家陈琦,他们都在继承传统技艺上,无论题材、造型,以及画面处理上都找到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这几个艺术家的作品,都给人一种在情感表达上非常细腻的感觉,而且作品都有一种技艺完美和精致的特征。

马克·帝格朗尚 无题(左) 布面油画 55×46cm 2011; 无题(右) 布面油画 97x162cm 2011马克·帝格朗尚 无题(左) 布面油画 55×46cm 2011; 无题(右) 布面油画 97x162cm 2011

  抽象作品是这个展览的第三个看点。中国艺术家王野夫,使用最简单的铅笔,把黑与白的对比,硬边与类似中国水墨晕染的柔和、丰富、多层次的对比,和谐地处理在同一幅画面里,让作品产生一种神秘的意味。与王野夫安静的画面相比,身为女艺术家的瞿倩梅,作品气势恢宏得更像一个“爷们儿”。她使用红木屑,混合岩彩,然后一遍遍用大漆罩染,打磨,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和建构出画面或圆或随意泼出的造型,简洁大方,又斑驳陆离。艺术家说自己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大自然,如同山河大地经年累月地风雨侵蚀,人生的坎坷不平,留下的都是说不清楚的痕迹。王鉴为出身书法世家,自己也曾练习书法,抄写经文,然后他放弃书法,使用日本岩彩,结合多层画法,把佛教中的各种形象概括、抽离出各种具有象征含义的几何符号,画面在抽象和象征之间寻找一种历史感觉。90后的中国设计师陈太阳的作品,把硬边和简洁的几何造型,与轻灵、有空间感的造型串联起来,让作品有了一种建筑的感觉。

瞿倩梅 A - 15 大漆,天然岩彩 180x150cm (X2) 2018瞿倩梅 A - 15 大漆,天然岩彩 180x150cm (X2) 2018

  韩娅娟的作品初看有点卡通化,但画面意味却并不卡通,反而带有一种形而上的嘲讽和荒诞,画面色彩单纯、鲜艳甚至有些时尚,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冷冷的理性,似乎有意且不动声色地把时尚的快乐和理性的距离感合并处理。马丹的画面,色彩也有种卡通意味,鲜艳的颜色,童趣般的造型,让整个画面充满一种童话般的气氛,一块块的红土和一团团的白云,自然来自于她云南家乡的印象,尤其是每幅画面都有的那个穿红衣服小女孩的背影,也许是作者本人,也许是作者心意的化身——意欲带领人们走进美丽、纯净的童话世界。

  还有这个展览最为特殊的两位艺术家,一位是法国著名全息影像艺术家皮耶里克·索朗(Pierrick Sorin),一位是生活在南京的摄影艺术家萧戈。看过前者的作品,你才知道什么是高科技的全息影像;而后者是马格南图片社风格的纪实摄影,展现的是世界各地街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和场景。一个是依赖高科技创造出来的幻象;一个是世俗社会的人文景观,都是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感觉中的真实,有的可以让观众触摸到,即便是司空见惯;有的是关了电源,就什么也没有了。

  艺术真奇妙,因为世界更奇妙。(栗宪庭2018.8.29)

  马丹 窗外——流逝或存在1(左)90×130cm 布面油画 2018;半梦——月夜里我们也不曾相视(中) 布面油画  直径50cm 2017;浮生——跟随(右)直径50cm 布面油画 2018  马丹 窗外——流逝或存在1(左)90×130cm 布面油画 2018;半梦——月夜里我们也不曾相视(中) 布面油画 直径50cm 2017;浮生——跟随(右)直径50cm 布面油画 2018

  其他开幕现场、展览现场图

开幕音乐会现场 摄影 肖戈开幕音乐会现场 摄影 肖戈
艾米李画廊十周年生日蛋糕艾米李画廊十周年生日蛋糕
栗宪庭 李颖Amy现场合照栗宪庭 李颖Amy现场合照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作品欣赏

陈太阳 不告诉你的蛋糕烤盘  综合材料 60x90cm(X2)2018陈太阳 不告诉你的蛋糕烤盘 综合材料 60x90cm(X2)2018
韩娅娟 知游者 布面油画 200×120cm 2011韩娅娟 知游者 布面油画 200×120cm 2011
皮耶里克·索朗 69个体位 装置影像 110x60x60cm 2016皮耶里克·索朗 69个体位 装置影像 110x60x60cm 2016
王鉴为 抟鹏翼于北溟 纸本水墨,丙烯,铅笔 104x300cm 2018王鉴为 抟鹏翼于北溟 纸本水墨,丙烯,铅笔 104x300cm 2018
伊格尔·奥泽里(YigalOzeri ) 无题:梅根 ( Untitled:Megan ) 布面油画 91x137cm 2018伊格尔·奥泽里(YigalOzeri ) 无题:梅根 ( Untitled:Megan ) 布面油画 91x137cm 2018
高茜 庄周梦 绢本设色 32x47x8cm 2018高茜 庄周梦 绢本设色 32x47x8cm 2018
  马里昂·巴泰拉 维纳斯(左)木板油画 130x80cm  2017;系绳子的自由像(中)  布面油画 40x53cm 2017;大眼睛 II(右)布面油画 32×27cm 2016  马里昂·巴泰拉 维纳斯(左)木板油画 130x80cm 2017;系绳子的自由像(中) 布面油画 40x53cm 2017;大眼睛 II(右)布面油画 32×27cm 2016
张见 Candy 绢本设色 76.7x202cm 2018张见 Candy 绢本设色 76.7x202cm 2018
皮耶里克·索朗 69个体位 影像截图皮耶里克·索朗 69个体位 影像截图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最新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