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桃花源”主题群展:中国当代艺术在德国

2018年09月11日 17:5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中国当代艺术在德国 “东方桃花源:对传统美学继承、回应以及发扬的中国当代艺术”主题群展开幕!

  东方桃花源

  对传统美学继承、回应以及发扬的中国当代艺术

  艺术家:王劼音、尚扬、余友涵、梁绍基、梁铨、江大海、李津、段建伟、徐累、王顷、周力、董文胜、杨福东、邱黯雄、黄宇兴、屠宏涛、金石、夏禹、冷广敏 (按年龄排序)

  主办: 中国北京 798 艺术区 德国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区

  项目负责人:王彦伶

  策展人:夏季风

  展览时间: 9.8-9.30.2018

  开幕时间:9.8.2018 17:00

  开幕地点:德国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区12号展馆  

  由北京798艺术区创始人、七星集团总裁王彦伶先生总负责,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担任策展人的“东方桃花源:对传统美学继承、回应以及发扬的中国当代艺术”主题群展,于2018年9月8日在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区12号展馆Werkschau Halle开幕!

  此次展览由中国北京798艺术区和德国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区联合主办,作为北京798艺术区和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区即将举办的交流展的一部分,立足于对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观察及对当代艺术趣味当中东方美学根源和历史意识的反思与探究,并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领域中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部分群体,试图在西方展开一次意味深长的艺术交流之旅。

德国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区 外景德国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区 外景
中国北京798艺术区 外景中国北京798艺术区 外景

  中国北京798艺术区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其建筑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它的正式转型始于21世纪,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促进了艺术、设计多元化文化空间聚合。德国莱比锡棉纺厂艺术区(Spinnerei)的前身系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棉纺织工厂,位于莱比锡市区西郊,棉纺厂于1992年开放重建,逐渐发展成为了德国甚至欧洲地区最知名且重要的艺术文化区之一。相似的老厂区改建和时代发展转型的背景,以及同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区,二者共同合作文化交流项目,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活力和成果进行呈现,将能够更好地激发城市活力,促进文化理解与发展。

  东方桃花源

  Oriental Peach Valley

  中国社会当下通行的现代性文化标准和规则,从某种程度上说,差不多全盘肇始于对西方现代性的模仿和借鉴。中国当代艺术也不例外,其上世纪八十年代所谓的崛起,与西方社会的关注密不可分。简而言之,许多中国当代艺术家之所以被快速而普遍得到认可,主要成因是他们的创作特征和方向符合了西方艺术主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预设。基于中国曾经的历史与现状,预设者的框架很容易局限在那些具有政治波普倾向的艺术趣味当中,从而忽略了有着更为深度和广度的、具有东方美学特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桃花源”概念源自于中国东晋诗人陶潜(约365—427年)的《桃花源记》一文,这篇著名的文章在后世代代相咏,其中所描述的一个叫桃花源的地方,不但是中国人心目当中理想世界的典型,也早就成为了东方美学系统重要组成的文化意象之一。正如典范人物当推寒山、拾得、苏轼,日用器物会想到瓷器、折扇与丝绸,当人们寻求那些与不完美现实对立的理想世界,希望寄情于山水,一些日常的风景,例如潇湘、西湖包括桃花源,便被文人使用各种文化手段进行形塑,赋予某种超乎外表形态的涵义,从而产生精神层面上的艺术价值。但不幸的是,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愈来愈快速,越来越多的这种东方特有的文化意象,正如这个世界通行的信息、交通、经济等领域的协作和融合一样,变得扁平化,毫无差异,原本各具特色的艺术边界,逐渐消失在模糊而暧昧的一体化的文化认知之中。

  “东方桃花源”项目试图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领域中富有探索创新精神的群体,以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年龄为序列,作一次归纳性的学术梳理与呈现,尤其是针对中国传统美学,自觉性作出继承、回应以及发扬的实践活动。这些参展艺术家的创作媒介涉及到装置、录像、架上绘画、摄影以及独具东方特色的水墨作品,他们的创作不但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历经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剧烈的社会现实,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具备了少见的传统性和当代性、过去性和现在性的历史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探究以及重新认识中国当代艺术正在逐步形成的新美学特征,或许有可能使之成为世界当代艺术持续性推进的动力,同时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可能提供东方式的答案、洞见与预想。

  参展作品及艺术家介绍

王劼音 山水风景no.1, no.2 275×68cm×2 纸本水墨 2018王劼音 山水风景no.1, no.2 275×68cm×2 纸本水墨 2018

  王劼音,1941年生于上海。王劼音是一位对媒介材料敏感性极强的艺术家,或者说水墨进入他的世界是一种偶然又是必然。水墨是其在2006年真正开始的媒介创作,虽然90年代也做过水墨画,偶然的“玩”水墨,宣纸的多种可能性,让王劼音看到了水墨创作的开放性,他以自己的审美范式重构了水墨,让某些感性的瞬间保留,同时又在绘画中保留某些意外和偶然,并将这些“意外”琢磨、书写进画面。在王劼音的创作中,传统的底色一直在,而现代语境和当代视觉经验的敏锐直觉,让他在具体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修辞和语言方式。王劼音因而试图通过墨色、丙烯在纸本上的渗染性,将不同的材质融进笔墨,形成视觉色层丰富的肌理,以此来拓宽笔墨和书写的内部空间,如果说其新古典山水还保留了某些传统趣味的表象和感性状态;那么在原点图像系列中无论图式和水墨的书写则更具结构和形式感,虽然在图像的表征上有着非具象的变形,或者最终呈现出一种抽象的语言痕迹,但用图式的变形而非抽象却似乎更加符合王劼音对水墨创作的态度。

  ( ↓ 以下作品请横屏浏览)

尚扬 剩山图-8 193×762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8尚扬 剩山图-8 193×762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8

  尚扬,四川开县人,1942年生于湖北,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1981年油画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尚扬早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无法绕开的重要艺术家,《剩山图-8》是对他此前“剩山图”“剩水图”系列作品的衍进实践。这件作品在构图上采取经典化处理,以便让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艺术家精选后的集中绘画材料上,同时也加剧了画面气氛的宁静内敛与显性的东方文人画气质。然而画面当中所运用的材质如工厂遗留的旧布、残损的古地图、数码喷绘的山水、塑形材料绘制的龟裂肌理、残肢般的金属部件,都给人破损与伤痕的视触觉体验,相对同期作品而言,尚扬给予了这件作品在视觉上更多、谐的美感和极强的分寸感,尽可能的让画面在视觉上平和而舒适。而本身物质性冲突的材料被艺术家恰如其分的安排在被尚扬典型化的山体表面,像是一种刻意隐藏,又像是对某一严肃事实的冷静陈述。尚扬明显是在抑制,最左边山顶漆黑的乌云被艺术家用快速而发力的笔触绘出,对于艺术家而言成为这件作品创作中的情绪出口,而对于画面视乎是在封印某种呼之欲出的不安,暗流般的冲突与各自材质边界间产生的对抗被压抑在山形中,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在张力。

  上:余友涵 抽象1986-6 布面丙烯 160×130cm 1986  

  下:余友涵 抽象1993-1 布面丙烯 130×130cm1993

  余友涵,1943年生于上海, 197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余友涵艺术无疑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批“领风气之先”的“当代艺术”。他认为,塞尚的构成追求节奏与乐感,以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处理对象,很发人深思。后来,米罗的抽象构成方法亦为余友涵所热衷,美国的大色域(色彩抽象)绘画对他也颇有启发。《汉朝壁画画意》、《图腾》等即是该时期的作品。然而,抽象构成应是有其内在精神的,为构成而构成,只能是表面的、浅层的形式游戏。余友涵以其东方的智慧、道家的心境切人了老子的境界: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的旨趣,正是他所追求的静中有动、淡泊自如的内在精神。《圆》系列始于1984年,用丙烯颜料以水墨技法完成,圆、椭圆、近乎方的圆等多种圆形悬浮在沉寂、幽深的空间中,密码般的颗粒呈现出各自不同的运动趋向,排列有序,结构井然,或如指纹,或如微观的细胞群,或如某种不可译解的符号,欲隐又显,似动实静,悠悠然又恍恍乎,呈示出一种有无相生、循环往复、清澈而流畅的宇宙景观,显出作者对于存在的独特把握,也暗示了作者对一种与字宙精神相通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梁绍基 雪藏No.1 装置(蚕丝、纸杯、塑料杯、金属)2013-2014梁绍基 雪藏No.1 装置(蚕丝、纸杯、塑料杯、金属)2013-2014

  梁绍基,1945年生于上海。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以一种惊人的方式在中国国内和国际上大张旗鼓地发展,成为推动全球艺术界的主要动力。这一过程既活跃又极具爆发性,引起大量关注与评论。然而,作为一个自1980年代中期便开始从事艺术的老艺术家,梁绍基远离了上海、杭州这样喧嚣且高度全球化的中心城市,选择去一个偏远城镇居住。他更关注人与蚕之间的深层联系,进而探索艺术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他选择在自己的私人领地默默耕耘,如晨露般清新、碧空般透彻、满月时分光影嬉闹般神秘,如那些轻缓、优雅地蠕动的小生命一般鲜活,正是它们创造了自然界的神奇之物——蚕丝。梁绍基深信,自然造化与人类想象力可以交融相通,他的想象力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文化和宇宙观里,并将之转化到当代的创造形式和表达中。在他的世界里,梁绍基将和谐视为进入永恒领域的关键,并将之渲染得生生不息、与时俱进。换言之,他的作品使人启悟,对我们的生活、我们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被主流和狭隘现代性所忽略、排斥的东西都具有重大意义。

梁铨 星的空间之二,之三 200×140cm×2 ,色、墨、宣纸拼贴于亚麻布 2009-2011梁铨 星的空间之二,之三 200×140cm×2 ,色、墨、宣纸拼贴于亚麻布 2009-2011

  梁铨,出生于1948年,祖籍广东中山,长于上海。自幼在少年宫习画并渐显艺术才华,而后考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81年作为文革结束后首批留学生赴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作为中国艺术家,他身上具备的传统美学修养,以及对禅宗文化的领悟,加之留学时亲历了西方后期抽象表现主义思潮,使他的艺术风格糅合了中西方视觉文化的双重特征。梁铨以当代的艺术思想与形式激活传统,呈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图景:创作语言是西方抽象主义的形式,但构建了一个既与中国本土艺术有别,又和西方艺术保持着差异性的美学框架。

江大海 微茫 200×200cm 布面丙烯 2018江大海 微茫 200×200cm 布面丙烯 2018

  江大海,1946年出生于南京,江大海是最杰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198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在此之后二十年,他移居巴黎,开始学习和采纳西方艺术实践的技法,将东西方艺术在其作品中相融合。江大海属于第三代旅居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他的作品在探索东西方文化融合、探索和研究的同时,尤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他的作品重访中国山水艺术的传统,转化对自然的审美为个人的抽象艺术语言,并加入现代的技法。以云为题材的作品,呈现的绵密色彩点染及铺叠,给观者迷离的氤氲或水气的错觉。江大海所表现的景致与氛围,不无历史性的怀乡感,而且颇有五代至南北宋时期的潇湘山水之趣。在九十年代喧闹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江大海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既容纳了中国审美精神重重注重直觉与体悟的传统,也让人联想起西方抽象艺术的潮流,激发一种对中国山水画、极简主义艺术与罗斯科作品的混合体验。

李津 能吃是福 138×69cm 纸本设色 2015李津 能吃是福 138×69cm 纸本设色 2015

  ( ↓ 以下作品请横屏浏览)

李津 肉食者不鄙 纸本设色 53×230cm 2015李津 肉食者不鄙 纸本设色 53×230cm 2015

  李津,1958年出生于天津,198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学期间,他开始关注新美术思潮,于80、90年代多次赴藏创作“西藏组画”,并参与“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和“’89中国现代艺术大展”等展览,是“‘85新潮美术运动”中的重要艺术家之一。2013年被AAC艺术中国评为年度水墨艺术家。2014年被《艺术财经》艺术权力榜评为年度艺术家。2015年在上海龙美术馆举办大型回顾展“无名者的生活——李津三十年”。作品被波士顿美术馆、西雅图美术馆、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等机构收藏。李津一直在探索水墨的现代形式,他的尝试构成了中国当代水墨画极为重要也是极具价值的探索经验。对食色的感官沉浸,使作为视觉艺术的李津的作品,奇妙地转变成关于感觉的艺术作品。他致力于将人性的东西灌注到纸上,并将这种瞬间的快乐永恒化。李津的作品是表层的喜剧,然而在深层却埋伏着挥之不去的伤感。李津三十余年绘画探索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将水墨画同当代的世俗生活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得绘画和生活这两者都获得鲜活的状态。他因此同时肯定了水墨的当代性和生活的世俗性。

  上:段建伟 水库-1 布面油画 130×160cm 2016

  下:段建伟 采摘 布面油画 160x130cm 2016

  段建伟,1961年出生于河南许昌,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段建伟的创作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关联,却并没有因此陷入情景重现的写实泥淖。与之相反,他的绘画进入了一种由个人化的自觉性转向形而上化的创作路径。一直以来,人物是段建伟绘画中的主要对象。准确地说,他的人物就是那些构成乡土中国大多数的农民。在以往众多的创作中,农民的形象很容易被过度化渲染,艺术家通常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在看待这个阶层,要么高大上地颂扬,要么居高临下地怜悯。而段建伟的创作态度似乎介于这两者之间,甚至就像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以平和对等的眼光去打量着身边的人与事:劳作,憩息,喜怒哀乐,甚至无可名状的苦恼……这些农民世俗化的日常生活,事实上也是同样栖居在大地上的其他人的普遍性行为。万物皆有灵性,与其说段建伟在画农民,不如说是对生命本质的感悟与赞美。他对人性内在的探究和关注,让他的作品重现了本雅明所说的“在机械复制时代凋萎的灵晕”。

徐累 思乡曲 纸本水墨 126×90cm 2011徐累 思乡曲 纸本水墨 126×90cm 2011

  ( ↓ 以下作品请横屏浏览)

徐累 天净沙 88×588cm 绢本水墨 2015徐累 天净沙 88×588cm 绢本水墨 2015

  徐累,1963年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8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徐累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特殊类型,他以杰出的个人才情,将中国传统工笔画融会各种视觉文化的经典元素,变为一种国际范围认同的当代艺术语境,这种以新观念解释传统美学的作法,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徐累的绘画有个人谨密的观念和典雅的风格,其纸本作品兼有精致和厚重的双重表现力,这是因为他创造性地融和了西方文艺复兴的画法,而又不失中国传统法度,宋画的端然、超现实主义的奇思、波斯风格的绮丽、庞贝壁画的冷寂可以巧妙地融合为个人化修辞符号,成为另一种现代主义的视觉文本。徐累绘画更具有一种文化意义,他创造的充满神秘幻想的世界,在文人画的图像中增加了虚无、疏离、迷宫和荒诞感的现代经验的表现,并且将这些现代性的空间经验吸收为一种文人画的风格化形式。他的绘画实践侧重于一种图像和形式的趣味层次的形式改革,保持了在表现方式上与十九世纪以前近代传统的脉络上的内在继承性,在艺术方法上重新复活了灵知主义传统,使其在图像本体上真正开辟了现代转变的途径和可能性。

王顷 开封画册 共49件 纸本综合材料 2017王顷 开封画册 共49件 纸本综合材料 2017
王顷 开封画册之四&九 24×17cm×2 纸本综合材料 2017王顷 开封画册之四&九 24×17cm×2 纸本综合材料 2017
王顷 开封画册之三十五&三十六 24×17cm×2 纸本综合材料 2017王顷 开封画册之三十五&三十六 24×17cm×2 纸本综合材料 2017

  王顷,1968年出生于河南商丘。从某种意义上说,王顷为城市寻找记忆的创作,都带有一种“怀旧”的想象行为,彷佛是在传统和记忆即将消逝的时刻对记忆的追认,同时也是一种重建传统记忆和自我记忆的方式,多少是患有一种现代人的“怀乡病”。个人怀旧与”家园”想象这种丧失了文化记忆的城市形象,事实上不仅作为一种现代主义文化象征的呈现,它同时也是中国中原城市形象的一种真实面貌。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进入到一个再度重建的热潮中,也正是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的记忆和想象方式,逐渐地、也是越来越清晰地被放置于个人“怀旧”的视域之中,并被纳入到他个体切身的生存经历和记忆当中。但王顷的这些作品所呈现的开封、商丘等河南的城市,已不再是某种文化的样本,而更多的是携带着丰富的个人记忆和历史细节,因其遥远或久远,很像是来自异域发黄的老照片荒凉而孤独的有些伤感的忧郁。正因为这种描绘不再刻意寻求表现对象的“文化”象征意味,而强调个体记忆的丰富和细腻,因此,他记忆中的城市形象也带有很强的情感因素和随意拼贴的成分,像是在本土的世俗中记录着他记忆和心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片断。

  上:周力 蓝之一 200×20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8

  下:周力 白影-线之六 200×20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7

  周力,1969年出生于湖南。‘线’是艺术家周力构形的核心,一如其作品命名。不同于分析性和几何性的构成,周力的线条带着身体感与动作性。近看更会发现,周力所谓的‘线’,既不均质,亦无划一的规则。不但如此,线已非线,更像是造型化的形体。有了轮廓与量感的线形,空间特质悠然可见。周力的线条富于自觉,也从中国传统的艺术和美学当中,汲取可供转化的资源。值得注意的是,线性风格虽然是中国艺术史根本的特色之一,传统书论与画论并不讨论线条,而只谈‘用笔’。周力作品中所见的表现性的自由线形,体现的其实正是中国书画的‘用笔’。她的线条回旋、转折、穿越、交错;并在运腕转笔的过程中,跌宕起伏,赋予了线条丰富的形式变化,隐喻多重空间。

董文胜 后花园系列之3,之4,之8,之5 100×100cm×4 银盐相纸 2005董文胜 后花园系列之3,之4,之8,之5 100×100cm×4 银盐相纸 2005

  董文胜,1970年生于江苏赣榆。作为一个以摄影及录像为媒介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董文胜的创作向来在两者之间自如穿梭,作品既具有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个人美学特征,同时又弥漫着诗意而隐喻的影像语言。他的“后花园”、“石头”、“静室”、“刺青”、“骷髅”等系列作品广为人知,东方式的神秘感、孤独感甚至荒诞感始终缭绕其中,从而引领观众进入传统与现实交集、存在与虚无并置的影像空间,浸淫在艺术家营造的独特的美学氛围之中。

杨福东 夜将 19‘21’‘ 单屏电影 2011杨福东 夜将 19‘21’‘ 单屏电影 2011

  杨福东,1971 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被誉为目前中国最成功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2004年入选纽约古根海姆当代艺术奖,成为继蔡国强、黄永砯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人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杨福东凭借其极具个人风格的电影及录像装置作品在全球多家美术馆以及重要艺术机构举行多场展览。杨福东的电影和录像向来引人入胜。他喜欢电影胶片的质感,对镜头非常有感觉,能够自如地驾驭影像语言。他善于用飘忽、游离的影像刻意营造抽象的情境,风格散淡,节奏徐缓、悠然,有如首部电影《陌生天堂》开篇时长达五分钟的国画表演。从电影《竹林七贤》可见,杨福东内心古典,而且深谙传统美学意蕴。镜头下的黄山云雾那种空灵、出神入化的美,着实有一点古人寄情山水、物我两忘的境界。他在影片《后房,嘿!天亮了》中用梦幻手法反复铺叙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其实也属于一种深植于心理层面的传统精神资源。他的作品中都市青年身上新、旧生活方式不可避免的内在冲突,显示了每个人深陷在妥协中的一种自欺欺人的挣扎。

邱黯雄 新山海经三 30‘00’‘ 水墨动画 2017邱黯雄 新山海经三 30‘00’‘ 水墨动画 2017

  邱黯雄,1972年出生于四川,199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03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作品涉及动画,绘画,装置,录像等不同媒介。其作品以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结合新媒体形式表达其对当代社会批判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代表作品有动画片《新山海经》,《民国风景》,《山河梦影》,影像装置《为了忘却的记忆》。于2007年创立“未知博物馆”,是近年当代艺术生态建设中的活跃力量。邱黯雄最新的作品包括大幅的绘画,动画, 以及录像装置。如邱黯雄2006年的作品《新山海经》是由千余张水墨画联接而成的动画作品。这件作品的名字本身就取自中国的传统神化《山海经》。除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间的相互影响,整个作品同时具有梦幻的色彩:细致明确的图像加上让人难以置信的叙述,忠实地描绘了我们所生活的荒谬的周遭世界。

黄宇兴 未明真相者的狂欢 200×300cm 布面丙烯 2018黄宇兴 未明真相者的狂欢 200×300cm 布面丙烯 2018

  黄宇兴,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黄宇兴作为70后艺术家中被广泛提及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来给人一种叛逆不羁的形象。在近年的观众视野里得到确认的黄宇兴是一个用色鲜明、以几何构造画面的抽象书写者,这一形象看似疏离、其实根植于他此前的具象阶段:一种基于现成图像的感性表现,色调相对暗沉、阴郁,随着主观性的不断强化,具象成分才逐渐被剔除。有别于同代人向观念主义的集体倾斜,黄宇兴的个人脉络最大程度地保留与揭示手感、生理感知和情感表现,引发他每一次创作转向的几乎都是生活本身而非观念,而贯穿于他整个演变过程的核心主题,是身体政治学(Corporal Politics)的传达,这既源自于他的同性恋身份,也源自他在现实之中与强权政治的直接遭遇。就技术性而言,他一贯强调绘画过程的保留,痕迹和色彩经过不断地叠加,一如经历过反复磨洗的积层,这在设色赋形方面暗合着中国的“工笔重彩”传统,同时,也使得时间在画布上被客观化了。

  ( ↓ 以下作品请横屏浏览)

屠宏涛 竹书 220×76cm 纸本综合材料 2016屠宏涛 竹书 220×76cm 纸本综合材料 2016

  屠宏涛,1976年出生于成都,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成都、北京。尽管接受的是严格的西画训练,屠宏涛却非常乐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对古籍经典的研读中他愈发倾心于古典时代的“文气”,因此作品也显露出野生的自发与兴和文明的规衡法度间的博弈平衡。植物的形象虽然狂放不羁,但却并不是毫无控制的涂抹。书法式的线条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草木的狂乱,赋予了画面结构与体量,使其“于颓放中复有规抚”。在空间上,屠宏涛选择了传统中国绘画,特别是手卷,所独有的平铺方式。由于消除了透视和焦点,画面中的物体失去了正常的空间比例,形成了一种并置却又分散的空间关系。这样的做法使得画面不具有明确的图解性,因而进一步抽离了叙事的可能,放大了情绪与感知的比例。在近期的作品中,这种超现实式的物体关系更加明确。植物被除去了根基,浮游在画面上方,以无根的状态带来不经意的荒诞和离奇(uncanny),指向一种游移和不安。

金石 樱花小院 尺寸可变 装置、综合材料 2014金石 樱花小院 尺寸可变 装置、综合材料 2014

  金石,1976年生于中国河南,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并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70后”观念艺术家之一,金石的创作一直以关注社会生活中荒诞的一面见长,他擅于驾驭残旧的材料来组织作品,并力图表现艺术创作与生活本身荒诞性的叠合。对于最为寻常甚至廉价的日常之物,他通过创作中注入真挚情感,赋予温度,但又不仅仅停留在物本身的层面,而是以艺术手法,呈现物质生活和精神诉求相互映合又相互背离的矛盾,从而在哲学层面上引人反省和思考。

夏禹 苹果园 300×600cm 布面坦培拉 2017夏禹 苹果园 300×600cm 布面坦培拉 2017

  夏禹,1981年生于安徽省肥东市,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坦培拉作为其主要的创作手法,从描绘对象的选择,到坦培拉绘制方式,赋予了画面一种特有的物质感和实在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画法,使其造型依然保留着画中人-物形体雕塑般的凝滞、稳固和厚重,从而与其光影——仿佛水彩一样——的虚薄、轻淡和通透形成了一种视觉上的反差,可同时它们又融为一体。作为艺术家常用的技术手法,“皴擦”取消了颜料的纯粹性,调合形成的浓淡、虚实和“灰度”既保证了画面整体的统一,也隐约泛起一种特独的质感、(半)透明性和光影系统。

  上:冷广敏 果实碎片 2017 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160×240cm

  下:冷广敏 捆绑黑色 160×240cm 布面丙烯 综合材料 2017

  冷广敏,出生于1986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序列中最年轻一代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他的创作中,传统绘画法则中的黄金律和艺术流派的界限时常被背叛,不合常理的视觉悖谬,一个图像两条逻辑线的相互矛盾和抵消,往往辅以对比强烈的色彩,奇妙地并置在他的画面中。他的创作似乎依赖了现有艺术所有的方法系统,同时又巧妙地回避了业已结痂的固有经验与观念,既抹灭了抽象的疆域,也模糊了具象的边界,作品建立在极简主义的脉络系统中,却又散发出某种混杂的不确定的美学特征。而潜藏在作品当中的硬度和力道,仿佛宣告他的创作目的并非追求画面的完美,倒像是为了证明自身拥有惊人的挑衅力和背叛力,在一次次建构完美图像的同时,又一次次完美地实施着对图像完美性的破坏,无休止地让自己陷入西西弗自虐式的艺术历险之中。

  (来源:中国艺术现场,素材致谢:蜂巢艺术)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