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新面貌—“从多伦多到北京—涌现丨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北京汉威国际艺术中心热展
2018年10月10日下午,由北京汉威国际艺术中心主办、多伦多EYA艺术组织协办、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支持的“从多伦多到北京——涌现丨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北京汉威国际艺术中心揭幕。展览开幕式由北京汉威国际艺术中心馆长张思永主持,批评家、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艺术策展人、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贾廷峰,艺术家、波恩当代艺术馆总监任戎,美术史博士、知名策展人和评论家黄笃,评论家、艺术策展人许向群等嘉宾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展出八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共四十余件作品,他们的作品围绕“涌现”这一主题,探索不同层面上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人类与自然(李旺),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李洪波、张春华),科学与哲学(周松),个人与宇宙(王斐、贾欣雨),对形式的视觉感知以及对内容的阐释(杨舒文、贾善国),作品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涉及油画、雕塑、装置和当代水墨。
展览开幕式上,北京汉威国际艺术中心馆长张思永表示:“今年8月份, “涌现·中国当代艺术展”在加拿大多伦多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此次展览收获了多方赞誉:展览开幕前便收到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Justin Trudeau) 发来贺信、多伦多总领事馆的贺信,还在多伦多大学HartHouse举行了“涌现-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研讨会,展览也让北美地区的国际艺术爱好者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艺术,北京汉威国际艺术中心为此特别策划“从多伦多到北京——涌现丨中国当代艺术展”,以飨国内艺术爱好者。
展览主题‘涌现’是一种多样异质的视觉取向,是现实境遇到精神维度的变奏,是普世意义往个体意志的主观转换。涌现的理念与理论本质上是机制的改观,存在于社会性与大众性,其共性表现在层级的自适应系统向自变量系统的主动突围。艺术家李洪波的纸雕作品让国外媒体、艺术爱好者开了眼界,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李旺的作品打破了他们对于中国水墨的固有印象,而艺术家贾善国的材料装置亦以纸为媒介,其作品主题概念出自中国道家经典文本;周松的作品带有科学与哲学之思,而王斐的作品借用了传统神话内容,作品风格带有美国西海岸的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家张春华作品围绕着已经消逝的生活和情感,亦展出表现性绘画风格80后艺术家贾欣雨、90后杨舒文的作品。”
知名策展人和评论家黄笃表示:“在金融危机以后,尤其是近几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可能更要多关注的是那些正崛起的新一代艺术家的动向,张思永策划的“涌现”这一展览也反应了这种多样性,比如张春华的作品风格带有表现性的语言,灰色调处理的很诗意,当然也有写实语言,像周松的作品《一颗红心NO.9》中的草莓很鲜活,王斐的作品带有装饰性。李洪波的互动型雕塑,不是传统雕塑,它与人的交往有关,这些纸雕塑造的形象都是很经典的,被用来画素描的雕像,原本经典是被人看的,在他的作品中,经典可被人‘把玩’换言之,经典就是偶像或者典范,可是李洪波把经典的东西,拉下神坛,让我们可以介入,通过触摸可以拉开,改变它,让它有一种把玩的感觉,在我看来,李洪波的作品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来消减概念。
贾善国的作品也挺好的,刚刚特地问了他的作品制作方法,他找到了一本宋版的道德经,通过电脑把放大,刻字,再拓印(碑帖拓印),这个过程很有意思,这样一来偏离了原物,同时他把制作了两本,一黑一白,一个可读一个不可读。我觉得整个展览本身既照顾了媒介多样性,同时也照顾了性别。仔细审视这些作品,这群艺术家的美学不同于以往,他们的作品更强调日常经验,没有宏伟的或说教性的内容。在我看来,张思永策划这个展览的初衷是想要捕捉在中国正在发生的一种变化,他不愿意选已成名的或刚毕业的,他想找有一定思想性、价值观的艺术家。
展览在加拿大收获多方赞誉的原因之一是,加拿大虽是国际大都市,但对中国当代艺术了解不深,可能停留在几位比较有名的艺术家,比如方力钧、曾梵志,张思永展览恰好让国外观众看到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张面孔。另外,现在的作品不再那么说教或中国经验太多,这个展览呈现的更多地是个人经验,所以很丰富。”
在艺术策展人、太和艺术空间创始人贾廷峰看来“:整个展览很丰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不雷同,也做了一些策展的探索,这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是两位雕塑家,都是原创,另外几位年轻的油画艺术家,很先峰,有创意。比如贾善国的雕塑作品《一阴一阳谓之道》、《五行之形》,感觉他是用最古老的东西来诠释当代人的一种情感——当代人对古老文化的理解以及当下的一种社会的思考,有一定的批评性、时代性;因为它的形式是当代语言,虽然是道德经,但艺术家把它转换成当代的。另外,艺术家张春华的油画《纸飞机》既有德国表现主义,又有东方性。”
据悉,展览将展至11月14日。
(来源:人人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