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当代1+1实验项目第十二期丨杨意

2018年12月11日 23:2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浪当代艺术频道于2018年9月1日正式推出线上展览“1+1实验项目”,即:一个艺术家+一件作品。此项目有三个方面的诉求:第一,为艺术家提供一个非常规的展览形式,摆脱线下展览场地的局限性;第二,为更多有想法的策展人或艺术家提供表达艺术观点、艺术观念的通道;第三,通过对一件作品的详细解读,让更多人了解艺术家,了解当代艺术。

艺术家杨意艺术家杨意

  新浪当代艺术1+1实验项目第十二期

  原始陈述是通向画面最初本质的一种路径

  策划人:张长收

  参展艺术家:杨意

  参展作品:《Stir No.1》 综合材料  120cm×80cm

  展览时间:2018年12月12日——

  展览平台:新浪当代艺术频道+Sina当代艺术微信公众号

  前言

  杨意的逻辑思维方式并未一味追求结果,而是在结果呈现的形式下探讨思考过程的价值以及创作动力的潜意识原初,每一件作品的创作面貌都是基于艺术家当时的思考而形成,因此杨意一次次的思考通过作品形态而物化出来,从而形成了艺术家创作的线索。杨意善于用图像、材料进行拼贴,然而她的拼贴方式并不是利用现成物,而是创作后的二次创作拼贴。首先观者不会对于拼贴构成图像产生歧义,更不会联想到现成物所固有的背景意义,只是形式上的拼贴,艺术家试图让观者更多地关注作品本身,关注艺术创作的原始陈述,关注艺术家通过画面所带给观者的思考。

  ——张长收(青年策展人,新浪当代艺术频道执行主编)

《Stir No.1》 综合材料 120cm×80cm《Stir No.1》 综合材料 120cm×80cm

  创作自述

  画的样态不是任何实体状态,而是一种流变的样态。我喜欢用图像,材料或者符号去假设、去祈祷、去提问、去辩证、去寻找,这一切都是一次思维的过程的节点。我们本无法定论这个世界任何的结果或者认定一种永恒不变的观点,不同的画都有这我当下一次的思维运行的结果,这个结果也许是当下这一秒的认知,或者是经过某个事件这一次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再由固定的观念来构建,而是某一场思维结果的某一个点的样态,是思维的客体,只有通过特定思维方式的过程才能理解,但是这个结果永远只是下一个结果的过程。只是一次次的过程和一次次的覆盖,宣布一种画面的最原始的陈述,我返回到这种陈述,即用一幅画来陈述一个论点或者问题,放弃对某一种观念的执着。流变的思想运行过程的节点,遗留的痕迹成一种原始的陈述,这种原始陈述是通向画面最初本质的一种路径。

  相关评论

  意志、精神,任何形式都不再是精神象征。现代碎片过渡开发的时代,盲目快速建设过度与自然文化的遗失我们有的最纯粹的文化还剩多少,嘈杂的人群冰冷的水泥文化的断层和冲突和格格不如,只有让他继续腐蚀下去和再也无法相融合。用对比材料和形式来给作品制造困惑和衝突 ,自然而然呈现冲突与焦灼状态,它们的灵魂和意志是穩定而截然不同的。传统文化的探究和現代实验材料的探索,綜合材料和油画相结合。不同图像和材料之间的拼贴和篡改,她试图用一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符号和图形进行对话,也有一种视觉上的暗喻。在不同的图像之间真的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和关联吗?观念性的绘画在图像和语言上始终在寻求悖论,绘画成为了隐秘的日记,对于今天媒介泛滥时,绘画过程的痕迹是最初的原点。

  相关作品

《Stir No.2》 综合材料 90cm×70cm《Stir No.2》 综合材料 90cm×70cm
《Stir No.3》 综合材料 80cm×80cm《Stir No.3》 综合材料 80cm×80cm
《Stir No.6》 综合材料 80cm×70cm《Stir No.6》 综合材料 80cm×70cm

  艺术家简历

艺术家杨意艺术家杨意

  杨意

  1985年出生于重庆

  200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

  艺术活动经历

  2018  新时代学院风 北京

  2017 话桑麻 重庆黄桷坪

  2017 符说有道 重庆

  2017 国际新媒体钓鱼城艺术节

  2017江苏泰州当代名家油画邀请展

  2017 洛杉矶 Pasadena(PCC)驻留

  2016 纽约曼哈顿 33projectr NYC驻留

  2016 器空间“放虎归山” 

  2010 五四青年艺术展

  2009 五四青年艺术展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