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当代】“互联网形态主义”论坛亮相川美

2018年12月17日 20:17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用“互联网形态主义”论坛推进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教学:17位专家的17种观点

1

  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承办的 “互联网形态主义”论坛于12月16日上午9:00在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举行。本次论坛由四川美术学院、罗马艺术大学、意大利卡伦扎罗艺术学院意大利籍教授宋钢担任艺术总监,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李川和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担任学术主持,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甘学军、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陆晔、上海独立策展人王南溟、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林俊廷、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广汇美术馆副馆长蓝庆伟、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策划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尹丹、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王立新、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冯大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孙鹏、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讲师沈森、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专家程青松、重庆美术馆青年策展人蔡峰等嘉宾就人与网络的关系、网络艺术社会学、网络艺术批评等话题展开讨论。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主持论坛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主持论坛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李川致欢迎词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李川致欢迎词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在论坛现场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在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主持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首先欢迎各位与会嘉宾的到来,并对本次论坛的议程及研讨主题作了介绍,他强调当下社会现场与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在这一背景下,艺术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因此探讨互联网形态主义下的艺术显得十分必要。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宋钢首先作以《互联网形态主义》为题的演讲,他提到,在网络社会中,必须重新审视当代艺术和社会现实的关系,艺术家也需要对网络中是否存在艺术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他认为目前艺术教育形式和网络社会现场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设立网络艺术社会学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在他的发言《从艺术的发展看互联网形态主义艺术的产生》中梳理了艺术发展的历史,就“什么是艺术、怎么做艺术、为什么是艺术”三个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他认为当代艺术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多种感官结合的“多觉艺术”。

论坛现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宋钢发言论坛现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宋钢发言
论坛现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发言论坛现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发言

  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甘学军围绕《互联网形态主义下的艺术品市场》这一话题发言,他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标准化的发展,而这种标准化对艺术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指出,中国的艺术拍卖品市场在全世界是最受关注的市场之一,在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像中国这样关注拍卖,没有像中国每年都要产生新的价格制度,没有像这样频繁的发生,无论是当代还是现代的,这是很特殊的现象。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陆晔的发言题目为《从手机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解人与技术的互嵌》,她认为网络社会带来的是一种现实文化,她反对现实生活和网络生活的二元对立,她认为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样态。

论坛现场: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甘学军发言论坛现场: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甘学军发言
论坛现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陆晔发言论坛现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陆晔发言

  上海独立策展人王南溟在其演讲《互联网中的艺术:“他/我间性”之间的作品生产与消费》中主要探讨互联网艺术中作品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他认为网络本身就是讨论对象,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新的观看方式产生,图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互联网时代中变得更为密切。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对论坛进行总结,“网络是真实的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艺术形态的发生,艺术家应当介入当代艺术网络化的语境中,并且保留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艺术家个人的发挥和创造力。”

论坛现场:上海独立策展人王南溟发言论坛现场:上海独立策展人王南溟发言
论坛现场论坛现场

  上午的议程结束后,到场嘉宾移步新媒体艺术系一楼展厅,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为“网络艺术社会学艺术邀请展”主持了开幕仪式,由四川美术学院系媒体系副主任李川、四川美术学院宋钢为到场嘉宾作导览。这次展览是“网络艺术社会学工作坊、互联网形态主义论坛、网络艺术社会学展览”系列活动,通过这次展览,促使观众去思考面对科技带来的人的异化,如何保持属于人的理性以及思考,同时也促进艺术家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活动结束后,嘉宾们前往四川美术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参观“网络艺术社会学”中意学生作品展,该展览是“网络艺术社会学”工作坊的教学成果展示,将艺术现场与教学现场有机结合,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主持“网络艺术社会学艺术邀请展”展览开幕仪式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主持“网络艺术社会学艺术邀请展”展览开幕仪式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宋钢进行现场导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宋钢进行现场导览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讲师沈森、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甘学军、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在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讲师沈森、北京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甘学军、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在展览现场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宋钢、上海独立批评家王南溟在展览现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宋钢、上海独立批评家王南溟在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1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在下午的议程中,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林俊廷《幻化虚实之间,穿梭经典像素》为主题,以他创作的“造象”这一件作品,生动地向在场的人展示了网络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通过网络技术,每个观众都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成为艺术品的创造者之一。他的作品向所有人展示了网络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无限可能。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发表了《“沉浸式展览”与“网红展”所折射的美术馆与观众的关系》的主题演讲,针对目前的沉浸式展览及“网红展”分析了美术馆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她认为这些展览固然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美术馆并制造话题,但是美术馆始终担负着公共教育的功能,美术馆应该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不能一味地应和观众的需求,应注重提升观众的审美水平。

论坛现场: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林俊廷发言论坛现场:四川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林俊廷发言
论坛现场: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发言论坛现场: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发言

  广汇美术馆副馆长蓝庆伟以《虚拟时代的视觉转向及其成因》题提出我们处在“屏幕时代”,网络即时的发展对艺术品市场、展览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艺术品市场日益扁平化,消费型展览的兴起是目前艺术发展的明显特征,因此他强调艺术原创以及艺术创作中心主义的重要性。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策划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尹丹的发言题目为《微观艺术场:美术圈的“自媒体”策略》,他认为自媒体成为了当今艺术创博的重要媒介形式,传播工具以及场域的转变对艺术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论坛现场:广汇美术馆副馆长蓝庆伟发言论坛现场:广汇美术馆副馆长蓝庆伟发言
论坛现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策划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尹丹发言论坛现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策划研究室主任副教授尹丹发言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王立新的研究生宴祥代表其发言《互联网形态与身份转化:当代艺术重新界定摄影》中提到互联网的发展使摄影艺术生产的方式产生了变化,同时艺术家也向多重身份转变,数字技术的运用使照片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边界逐渐模糊,这也从侧面证明当代艺术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冯大庆发言题目为《信息溢出下的艺术批评》,他对网络技术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我们既要对互联网有所期待,但是也需要警惕和思考网络带来的信息超载及其带来的语言危机,在认识网络的过程中要以理性主导并有自己的价值认同和坚持。

论坛现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王立新的研究生宴祥代表其发言论坛现场: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教授王立新的研究生宴祥代表其发言
论坛现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冯大庆发言论坛现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冯大庆发言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孙鹏的发言题目为《欲望、快感、崇高——在互联网界面和形体互动之间》,探讨了网络和人的关系以及人的自我意识的问题,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是恐惧及低欲望,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制造了许多偶然性,而这些偶然性又推动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讲师沈森在《后前卫与“网络民主”》中着重介绍了区块链的概念,从技术层面谈公平与民主,同时他也介绍了区块链与游戏、艺术以及艺术交易的关系,展现了区块链与艺术结合的可能。

  论坛现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孙鹏发言 论坛现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师孙鹏发言
 论坛现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讲师沈森发言 论坛现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讲师沈森发言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专家程青松发言题目为《现场艺术的未来,虚拟无法替代》,他通过提出北京现代舞蹈团的例子提出了艺术在场的重要性,他认为虚拟无法代替在场感受,他的观点对艺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维度。最后,重庆美术馆青年策展人蔡峰围绕《新一代艺术家在网络生态中的作品创作》作主题演讲,提出游戏是参与互联网的一种方式,艺术产生的背景是一种游戏文化,他提出了游戏化和艺术结合的可能性,为我们看待艺术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坛现场: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专家程青松发言 论坛现场: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专家程青松发言
论坛现场:重庆美术馆青年策展人蔡峰发言论坛现场:重庆美术馆青年策展人蔡峰发言
论坛现场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为学者们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他们从自身专业角度对互联网艺术创作、传播、互联网社会下社会的发展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互联网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的今天,正确看待互联网与艺术、艺术批评的关系成为题中之义,学者们不同的见解无疑加深了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同时也推动学术理论不断向前发展,本次论坛为互联网形态主义下艺术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文 | 滕红琳

  摄影| 魏佳琦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