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当代推荐】叶焕伟:在历史的感悟中创作

2018年12月18日 22:5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魏克健|文

  当今的艺术家在各类题材面前已经无所顾忌地追求着艺术创作特有的那种认识事物的力量。但是,能够确立一个特有的视角,并用历史的态度进行创作的人并不多,叶焕伟可以说是其中之一。

  1。事物的历史尊严性

  在新事物不断降临的时代,我们应该以全部的精力向旧事物提出挑战,可是在新与旧之间叶焕伟的思考显然有其独特之处。比如《鱼》这幅作品,它突出了两点:一个是显得特别大的干鱼,一个是显得十分精致的刀叉。这里的思辨很有趣:干鱼和精致的刀叉放在一起很不协调,它们似乎是非正常地存在着。这种非正常状态带来观看时的两个疑问:要么是吃鱼的太贪,要么是没有合适的刀叉。答案很清楚:确实是太贪了!那么“贪”引证出的是什么呢?答案也很清楚:时代特征和人的尊严性。比如《足球》这幅画,我的理解是这样:能把藤椅坐穿的人不是一般的球迷,可是当面对屡战屡败的球队,思辨的结果就很明显了,引证的答案又指向了历史特征和人的尊严。我们都知道,对一切美好所感到的深切失望会在人的心灵上引起两种冲动:其一是使人对所谓的真实进行反思,其二是对永恒性的追求,这是我们满怀希望来生活的信念和成果,越是失望越能感受到它的价值。通过创作,叶焕伟向我们表明,在那些被认为是无痕迹的、已被时代丢弃的事物中有许多可发现的东西,其中最让他眷顾的正是隐含在事物背后的那种历史尊严感,那种在时代浪潮中始终保持沉默的一面。

  2。时间的痕迹

  艺术是在各种要素的时间演变中获得其概念的。以此分析就不难看出,叶焕伟的作品具有内在的时间性,这种时间性不是形而上的架子,而是在选择素材时就开始考虑了。比如《手套》这幅作品,它引证出的答案使我们相信:电焊用的手套以前不会、今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被如此过份地使用。通过一只手套叶焕伟把握住了时代的痕迹。

  我从不质疑叶焕伟这种思维的创作取向,因为我认为,在今天艺术应该脱去形而上的外衣,艺术家应该以现实的态度和极具个人思维特性的方式进行创作。形而上作为认识事物的基础无可争辩,但那种自满自足的说教方式很容易使作品走入封闭性的、魔法般的黑洞之中。就此而言,叶焕伟对创作的责任感来自对素材的根本性认识,恰恰在这个意义上他更多地获得了远离形而上的内在价值——他的作品如此明确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基本状况。

  3。与时代平行

  就个人责任而言,有两种:一部分是对正在存在着的世界的责任;一部分是对并不改变自身和世界的主动的“被动者”的责任。叶焕伟属于后者,在他的作品和生活中没有喊声不绝的表现主义成分,他主动地站在一个“被动者”的位置细心观察、用心创作,稳重地迈着与时代平行的步子。在艺术村他开了一间经典的小食店,而且亲自下厨。从他的作品和对生活的规划上都体现出和那种煞有其事地装出一副上帝的精神之子模样的艺术家不同。在此,我可以肯定地说,在与时代的平行中他记述时间的痕迹、捍卫事物的尊严,因此,叶焕伟的创作具有很强的延续性。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叶焕伟油画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