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世界”新媒体艺术展亮相明珠美术馆

2018年12月25日 22:21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新媒体数字艺术大展“(重)塑世界”亮相明珠美术馆

  2018年12月22日,明珠美术馆于开馆一周年之际,推出新媒体数字艺术大展:“(重)塑世界: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数字艺术创作二十年”。

展览海报展览海报

  此次展览明珠美术馆与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合作,邀请二十组来自世界各地从这一独特艺术机构走出的艺术家,通过二十组囊括了多重创作手段的数字艺术作品,为观众带来一个技术塑型下面向未来的展览。

明珠美术馆执行馆长、策展人李丹丹明珠美术馆执行馆长、策展人李丹丹

  本次展览参展作品尤其关注图像、声音与通信技术,并试图通过利用、调转、再挪用这些技术,得以观察、思考并(重)塑这个世界——将世界数字化、以新的方式展现它,也印证了展览的核心:(重新)为世界建模 / (re) model the world。其中一些作品混合了传统技术(16毫米胶片与传统摄影)与数字技术,一些作品加入了混合影像、电影后期制作特效、合成图像以及摄影测量术和3D扫描,还有作品使用了前沿技术,诸如动作捕捉与互动,或使用能够每秒钟识别2000张图像的摄影机器,甚至使用纳米摄影、纳米雕刻、红外成像、数码可视化、算法、生成性和机器学习。另一些作品源于和科学的接触,以及和科学家的奇妙邂逅(抽象的数学对象实现特征可视化,资料与科学成像系统的再利用,运动的程序化建模等等)。某些作品甚至曾被构想为两个领域的共同成果。如普鲁斯特所言,“只有借助艺术,我们才能走出自我,了解别人在他的世界、那个与我们不同的世界里看到些什么,否则,那个世界上的景象会像月亮上有些什么一样不为我们所知晓。”在这场全新的展览之中,一切呈现给我们的,都是被创造它们的艺术家重塑的世界。

参展艺术家代表刘真辰、陈俊恺、雨果·德维切尔参展艺术家代表刘真辰、陈俊恺、雨果·德维切尔

  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是欧洲最重要的当代视听艺术创作中心和高等艺术研究院,1997年于法国北部城市图尔宽(Tourcoing)落成。法国前任文化部部长,前任蓬皮杜博物馆馆长多米尼克·博索(Dominique Bozo)为机构角色定义为:“视听高科技的梅迪奇”、“电子的包豪斯”和“造型的IRCAM”。作为欧洲殿堂级高等艺术机构,中心至今已培养了许多活跃在世界当代艺术舞台上的杰出艺术家,成为了促进青年艺术家创作的前沿共同体。

展厅墙展厅墙
展厅墙展厅墙

  基于艺术观点的契合以及对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在数字艺术创作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的赞赏,明珠美术馆发起并策划了此次展览,以“(重)塑世界”为主题,美术馆希望通过展出这些全球著名及新锐艺术家们综合多种技术与媒介的数字艺术作品,在开馆一周年之际带来一场打开感官与体验的国际大展。

奥利奥利
奔跑吧,宝贝奔跑吧,宝贝
飞行指令飞行指令
似曾听闻|自动歌剧机似曾听闻|自动歌剧机
我刻在他的头发里我刻在他的头发里

  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整个展期内,明珠美术馆还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邀请策展人、Le Fresnoy代表、挑战科技与艺术的跨界艺术家、文化艺术学者、科学家、哲学家们,围绕“多媒体-艺术”、“技术-艺术”等相关主题,在美术馆开展讲座、沙龙、工作坊等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另外,明珠美术馆将携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代表及部分参展艺术家前往全国各大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让美术馆成为流动的公众艺术教育与交流平台。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3月。

 said afifi_portrait said afifi_portrait

  赛义德·阿菲

  1983年在摩洛哥出生,曾就读于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研究,并以一种混沌的和乌托邦式的秩序维度来增强作品张力。在他的艺术实践中,各种新技术被充分运用,包括3D渲染工具。“我并不抗拒变化与世界必要的演变,而是保持一个观察者的立场,我试图以此,通过一种隐喻的方式去质疑导致极端现代图景的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环境。”

Yemaya_said afifi_imerssive installationYemaya_said afifi_imerssive installation

  《叶马亚》, 2018

  《叶马亚》是一件虚拟现实沉浸式装置作品,是一次通过使用科学工具和方法来重新构建视觉与诗意语言的尝试。它以某种特定的洞穴模型为基础,以此构建一个梦的分演。这种洞穴模型出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CNRS)数字档案,其数据来源采用海底摄影测量技术以及水下传感器进行的声学测量技术,以此获得具有高分辨率的三维可视化结果。这些技术为人类展开海底科学观察研究带来便利。

  该作品呈现了一场冥想且诗意的漫游,其中每个细节都被模仿为一种音乐振动。它也以此促使我们去思考关于图像、再现形式及其美学和技术的表现形式的问题。

1david de beyter_portrait1david de beyter_portrait

  戴维·德·拜特

  戴维·德·拜特 (David De Beyter) 1985年出生于法国鲁贝,他是一名法国摄影师,他的摄影手法兼具概念性和纪实性。他一直在探索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其作品融合了对现在、过去和未来的记录。他的艺术作品主要基于景观实践概念,以展览中的装置去质疑图像的不同状态。德·拜特的工作涉及人类学层面,其作品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人类学特点,并随着《大爆炸》(Big Bangers)项目的开展愈加明显。这一次,他的艺术作品向移动影像和雕塑方面发展,围绕“废弃”这一概念细化他的反思和可塑性命题。

  戴维·德·拜特于2008年毕业于布鲁塞尔坎布雷国立高等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系,后进入位于图尔宽的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进行深造,并于2010年毕业。目前,他在位于马德里的法兰西学院委拉斯开兹之家驻留。

concrete_mirrors_concrete_mirrors_2010-c-print-120x150cmconcrete_mirrors_concrete_mirrors_2010-c-print-120x150cm
concrete_mirrors_observatory_2010-c-print-120x150cmconcrete_mirrors_observatory_2010-c-print-120x150cm

  《混凝土镜子》, 2010

  《混凝土镜子》讨论的是1960年代征服太空的图像,回溯到冷战时期的猜疑与妄想的氛围之中。作品以伪摄影纪录的形式呈现,将三组不同性质和状态的图像并置,再结合现实的不同类型:这些就是文献,是虚拟,那些则是不同的场所。

  作品的第一章以历史学的形式展现了一些六十年代的乌托邦式建筑、科学设施和以因其类火星或月球的景象而闻名的地景。之所以挑选这些建筑,并非是因为它们表面的形式感,而是在于它们体现了一种观念的废弃:一种将乌托邦作为思想和创造的领地的观念。从一份充满图纸和关于70年代建筑预想的对象的文献中,这项研究的第二章的目的是,随着3D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那些未实现的、有神话象征性的建筑项目提供了一种存在方式,即用场景化的摄影方式来对其进行阐释。作品第三章探索的是那个时期的科技与摄影资料,例如摄影测量学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领导下的一些经验,NASA的特定工具曾帮助重新定义了征服太空的想象,并拓展出了更多在此之上的幻想。因此,考古学以呈现素材集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开展,其中每一个图像都是相互关联的。

  这项浪漫的探索在所有试验区域的记载中构建了一个想象的领地,在那个试验区域,曾经的时代错误加深了未来愿景与崩塌神话之间的鸿沟。

 Ismaël Joffroy Chandoutis_portrait Ismaël Joffroy Chandoutis_portrait

  伊斯梅尔·乔弗洛伊·尚杜提斯  

  1988年在法国出生。先后毕业于比利时国家视觉艺术与传播技术高等学院、布鲁塞尔圣卢卡斯大学艺术学院和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伊斯梅尔·乔弗洛伊·尚杜提斯探究一种超越流派界限的电影。他的电影对记忆、虚拟、技术以及世界之间、文字之间的中间地带提出质疑。作为电影制片人,他最为代表性的作品是《黑波》,该片曾在诸多国际电影节上展映,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克莱蒙特短片节、雷根斯堡短片节等。影片也斩获许多奖项,包括雷根斯堡电影节大奖以及青年评审团奖。伊斯梅尔同时也是一名电影剪辑师,目前在巴黎生活和工作。

Ondes noiresOndes noires
Ondes noiresOndes noires

  《黑波》, 2017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放射波入侵了各种各样的空间。三位电磁辐射不耐受者讲述他们如何在这个对他们而言渐渐触不可及的世界中艰难生存。

  本片讲述了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三个电子过敏人士的故事。影片的主线是三个主人公的叙述,他们讲述了之前和现在的生活、他们的斗争、感受、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他们的叙述引起了自身的内省。

  《黑波》是三个电子过敏人士的证词。其中一个是计算机科学家,他无法工作或入睡,不得不逃离生活,在马路上徘徊了几个星期;另一个是住在铝箔保护室里的青少年,用音乐打发时光;最后一个人物是一位不得不躲在史前山洞里躲避电波的年轻女性。三位主人公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旅行、孤独和对未来的期望。影片试图用叙述的方式展现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从而使看不见的电磁波在我们眼前变得具体化。一些自然或城市景象先是慢慢出现在我们眼前,然后突然开始变化:这些景象开始结成群,撕裂,变形,仿佛图像和声音都渐渐被电波污染了。

Junkai Chen_portraitJunkai Chen_portrait

  陈俊恺  

  1987年出生于上海,留法青年艺术家,毕业于法国尼斯国立艺术学校(阿尔松别墅)硕士阶段。2017年在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获得第三阶段“大师班后文凭”。

  他一直在视听艺术和互动装置中寻找突破,他的作品指引着观众去尝试不同的互动体验,将其转化为一场行为表演,而每个观众不同的表演细节,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风格。

  他在科技艺术领域有着独特的研究和创作,他的作品有强烈的现场感,艺术家也是作品的一部分,行为的表现形式让作品更加耳目一新。

  他开发了不同的表演工具与不同的艺术语言进行结合,并一直试图找到一种新的乐器和一种新的视听装置,把他自己的经历融入到不同的文化中,去讲述他的故事。

correspondancecorrespondance

  《和鸣》, 2018

  《和鸣》是一件互动的装置表演作品,陈俊恺自由地从两首诗歌中汲取创作灵感,一首来自于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Correspondance(应和)”,诗歌把不同的五官感受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另一首来自于王维作品《鸟鸣涧》,向读者展示了幽静而美丽的景色。所以,装置使用了传统的乐器,古老的曲法和唯美的图像。而互动设备的运用可以使观众身临其境,让他们的动作可以实时地勾勒出一场充满诗意的交响乐。装置将身体视为一种工具,与绘画和音乐结合,比如画家的画笔,可以勾勒出不同的景观,比如音乐家的指挥棒,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乐。

Hugo Deverchere_portrait_© Diane Arques  ADAGP, Paris, 2018Hugo Deverchere_portrait_© Diane Arques  ADAGP, Paris, 2018

  雨果·德维切尔

  雨果·德维切尔1988年出生于法国里昂,毕业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他的作品近期在法国和欧洲的众多展览中展出和放映,例如巴黎东京宫、敦刻尔克的法国大区当代艺术基金会(Grand Large)、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和蒙特利尔新电影节。

  在一种近乎科学研究的方法的驱动下,雨果的作品试图创造出一系列体验,这些体验也正是去质疑和评估我们与世界的关系的不同方式。无论是基于故事、采集的数据还是有意捕捉或偶然发现的图像,他的研究往往包含建模、转换和移置等过程。

  最终的形式充当着现实与其表征之间的棱镜,折射出我们的世界观与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之间的差异。通过质疑空想和集体记忆在我们趋近现实时所扮演的角色,艺术家希望突出那些本质上无形的现象与事件,它们因无形而仍然是存疑的、不确定的对象。

2017_Cosmorama-Recordings_HD-022017_Cosmorama-Recordings_HD-02
2017_Cosmorama_HD-012017_Cosmorama_HD-01

  《万象》, 2017

  “万象”观察世界,抛开世界的表象。它有如一场旅行,从我们周遭所及出发到遥远未知的宇宙边际,揭示出光谱中不可感知的领域。影片对我们通常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提出了质疑,试图把一些概念,比如“未知”、“不确定”和“怪异”,重新引入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中。

  影片拍摄于一座天文台附近——在一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期测试过火星探测器的熔岩沙漠中,以及一处让我们看到五千万年前世界概况的原始森林中。它使用天文学家常用于观察宇宙深处的近红外图像处理技术,通过将射电望远镜数据转换为声音,让遥远恒星与星系发射出的光波振动可被听见。通过打破我们惯用的时空标记,“万象”使一种敏感的、集体的纯粹感知经验升腾起来。

Sebastien Hildebrand_PortraitSebastien Hildebrand_Portrait

  塞巴斯蒂安·希尔德布兰德

  塞巴斯蒂安·希尔德布兰德,1980年出生,在法国图尔宽美术学院开始其艺术学习,随后专攻数字场景设计。塞巴斯蒂安于2011年在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获得学位。他最近的作品均为对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保持质疑的图像制作。他的创作目前涉及绘画、摄影、数字与数码装置等多种媒介。

RunBabyRun_Hypermarket©HildebrandRunBabyRun_Hypermarket©Hildebrand
RunBabyRun_Groupies©HildebrandRunBabyRun_Groupies©Hildebrand

  《奔跑吧宝贝》, 2010

  在塞巴斯蒂安·希尔德布兰德的实践中,他特别重视人与机器的关系。这一点首先反映于他的绘画中,其次体现在互动装置和摄影创作中。作品总是一种伙伴关系,人类试图将机器施加的约束理解为真实的物理性和时间性的含意。因此,图像制作问题在他的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与媒体相关的图像。媒体与人机关系结合的形象曾逐步导致高水平的运动员的产生,为竞赛一点点微调而成,最终出现在我们媒体的头条新闻之中。《奔跑吧宝贝》这个项目的重点是朝着终点线这个目标赛跑。有一种技术设备被用于需要极高计时精度的学科,即一种以每秒2000张图像的速度拍摄1像素宽图像(将终点线具体化)的相机。正是这些精细的线条组合提供了摄影在时间之中的可读性。《奔跑吧宝贝》便是用这款相机拍摄而成的一系列照片,它呈现了商人、士兵、消费者、消防员、旅行者等与时间赛跑者的日常情景。

zhenchen liu_portraitzhenchen liu_portrait

  刘真辰

  刘真辰,1976年出生在上海。2000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赴法,在尼斯国立当代艺术学院(阿尔松别墅)相继获得艺术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考入位于图尔宽的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进行为期两年的艺术深造,受知名艺术家让·吕克·戈达尔、香坦·阿克曼、斯特劳布夫妇、安德列·拉巴德等指导,并以最高荣誉获得第三阶段艺术“后文凭”。他的作品曾在巴黎大皇宫、小皇宫、东京宫、蓬皮杜、马德里索菲亚艺术博物馆、波恩美术馆、马赛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自然博物馆、巴黎白夜、阿尔勒摄影节、柏林新媒体艺术节、林茨电子艺术节等地展出,短片曾经入围瑞士珞珈诺电影节、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巴西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德国奥伯豪森短片节等数百个国际电影节,并数十次在世界各艺术平台和电影节上获奖。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欧洲摄影之家等国家机构永久收藏。目前工作和生活在巴黎和上海。

万花筒万花筒

  《万花筒– C72293916》 , 2018

  “万花筒”的英文名字Kaleidoscope来源于希腊词根,kalos(美)、eidos(形式)和scope(观看),本意是观看美丽的形式。这件作品由273块广告灯箱组成,每一个单独的图像都是断裂的、离散的,指向被隐藏的语义,其色彩来自于阳光在某些物体上的折光。

Kingsley Ng_portraitKingsley Ng_portrait

  伍韶劲  

  1980年出生于香港,伍韶劲是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助理教授,伍氏的跨媒体概念艺术着重建构作品与场域之间的关系,把抽象意念和被遗忘了的事物呈现于互动装置、声音和空间设计等不同创作形式上。最近项目包括《二十五分钟后》把电车改造为“流动光影暗室”,和《大禹之后》将大型地下蓄洪池转化为艺术场域。

  他曾参与多个大型展览,包括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国际音乐音响研究所、意大利罗马现代艺术美术馆和加拿大Inter Access电子媒体艺术中心、广州三年展、外蒙古地景艺术双年展、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及上海世博会等。曾获奖项包括2003年多伦多Inter Access视觉艺术奖、2006年度加拿大文艺理事会奖助金、2007年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互动媒体组金奖、2008年香港青年设计才俊大奖、2009年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奖,以及2013年香港艺术发展奖最佳艺术家奖(媒体艺术),并获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支持负笈海外留驻考察。

  2003年他毕业于加拿大怀雅逊大学新媒体艺术系,2005年以其最高荣誉取得于法国国立当代艺术中心(Le Fresnoy)研究生文凭,并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取得可持续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现为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助理教授。

Métier à tisser musical -1Métier à tisser musical -1

  《音乐编织》, 2005

  纺织机在法国北部的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的运动、声音、飞舞的丝线代表的不仅仅是过去的工业社会,也是一代人的记忆。在每个人不同的际遇里,纺织机可能代表诗意,也可能代表忧伤。这件作品试图将纺织机变成能发出声音和图像的工具,从而令居民“编织”具有地区特色的优美景观。

  另一方面,纺织机在多媒体艺术史上作为“第一个制作出图像的机器”(列夫·曼诺维奇),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此,这件纺织机,一件250年前的“现成品”,用它自己的方式向每位观众发声,而观众也能够自由地将地区历史和全球历史联系起来,更可以亲身实践,用纺织机编一段属于自己的音乐。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