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世的我》作者:岳红简介

2018年12月28日 23:54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岳红,江苏籍作家、诗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媒体工作,曾参与江苏省作家协会《扬子江》诗刊的创刊及编辑。现居北京,致力于影视剧创作。

  主要著作:

  《双帆集》(诗集 与人合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年;

  《岳红诗文选》(诗歌散文集)海南出版社 1999年;

  《高老头》(名著改写)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年;

  《巴马修道院》(名著改写)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0年;

  《零落一地的风》(诗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

  《让爱为你导航》(散文集)香港黑马出版公司 2004年;

  《北京伽蓝记》(与人合著 文史 繁体) 台湾二鱼出版  2009年;

  《北京伽蓝记》(与人合著 文史 简体) 商务印书馆   2012年;

  2018年出版书目:

  《不能说出来》(长篇小说)(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那世的我》(诗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旁观》(语录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今生重逢》(散文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土豆的哲学》(散文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我吃的是草》(短篇小说集)(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代表作品:

  《那世的我》(诗集);《不能说出来》(长篇小说);《今生重逢》(散文集);

  《旁观》(短语集)

  简要经历:

  从小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于静逸的乡下,遵祖父家训“作为岳飞后裔,不能让老祖宗丢脸”,遂养成正直品格;

  高中一年级在北京《中外文化报》上发表第一首诗《“说谎”的妈妈》,从此再未停止过文学创作;

  曾六次寻访朝鲜战场上的特级战斗英雄(用高射炮打下三架美国飞机、重创一架)孙明芝,文章在当时《解放军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刊转载,获上海《文汇报》“人物专题”奖;

  第二次入读大学期间结束失败的婚姻,却因此遭遇了十几年的追踪和困扰,无奈长期隐姓埋名:教子、读书、创作;

  十几年的沉寂后,在出版人的劝说下,创作整理了这十几年里的构思和作品,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体材,集书六本。

  文摘——

  竹子:只有走一段总结一次

  才能确保正直

  筷子:尝遍了人间美味

  还是瘦骨嶙峋

  牙签:生命的全部价值

  就在于挑剔

  ——摘自短语集《旁观》

  只要想到你,我心中便充满感恩!感恩一切……

  ——摘自散文集《土豆的哲学》

  山和旷野之间有一条窄窄的公路,她就孤独地站在公路边等着搭一辆开往大海方向的车。她的身形太小,小得像这幅旷野图中的一个标点符号。

  ——摘自短篇小说集《我吃的是草》

  现在回忆起来,常住少林后,是我修行的开始。但对当时的我来说,我觉得是师父“修理”我的开始。

  ——摘自散文集《今生重逢》

  我发现当听到“亡命天涯”这个词时,一丝惊诧掠过程风的眼睛,我没有停下来解释,我知道他听完我的故事之后自然就会明白。

  ——摘自长篇小说《不能说出来》

  《不说禅》

  不敢轻易说禅

  我离灵山

  还有跋山涉水的远

  遇见你

  是我历经艰辛修来的缘

  不敢奢求悟道

  只想将日子过成

  堂下一杯茶的清淡

  佛前一炷香的简单

  但我固执地相信

  有一盏莲灯

  终会为我点燃

  纵使再多的岁月流转

  坚守于水穷云起间的那份虔诚

  也该为我的来世

  指点江山

  ——摘自诗集《那世的我》

  踏访洛阳山水伽蓝的那段日子,其中辛苦难为外人道。我们僧俗二人单薄的身影常常是冒着骄阳、汗湿衣裳;或山间、或田头、或村野、或民居,叩开一扇扇久锁的庵门,踏过尘封的旧路,掸落寂静的蛛网……途中,奔波的疲倦总挡不住惋惜于寺院昔日辉煌的逝去,有时又忧心于翻新寺院的商业繁华。当然,总还有正信正法的寺院和僧人在坚守、在弘传佛法的甘甜和芬芳,想来颇为慰藉。

  ——摘自台湾永芸法师《新洛阳伽蓝记》序

  画展序:

  先生信佛三十余载,奉行善念,好乐美观;寻花草如来之谛,求了生脱死之道;自思生于浊世,当如莲花处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居潜心创作之时,我即是花,自在盛开;取借花献佛之意,佛住我心,我心即佛。先生画面之表达,或春化芭蕉破枯萎而复苏重生;或夏护清莲显映日之别样红艳;或秋光同尘耀金菊之次第绽放;或冬凝梅花聚傲雪之劲炫冷香;先生与花,如庄周梦蝶,如如不二,色空两是,只为表“一花一世界”之法、“一叶一如来”之妙。

  ——摘自李碧霞画展序

  张照会绘画需要你在静寂里聆听,聆听她与所画物体之间的心灵对话,当灵气相通后她才会落笔,一旦落笔便开启了她在画布上的苦修——她对色彩和结构的安排总是置于绝地而后生。    

  张照会是花的知音,她能理解花开的心意,感同身受全部花期的历程;她用眼神与花蕾一起修行,她的心跟随花开花谢轮回,她的笔和颜料伴随花涅槃清净。

  张照会邂逅格桑花是彼此的宿命:张照会是跨越艺术的执着之后觉悟生命的简单,格桑花则坚守向简单供养吉祥的悲愿宏深!  

  世上本无格桑花,只要对这世间怀有一份真诚的慈善,美丽的花便会在心中绽放格桑、弥漫吉祥。

  ——张照会(格桑花系列)画展前言

  禅门向来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旨归,但同时又只能以语言文字为“指月”之指,因此传诵至今的大量祖师公案、禅宗语录皆以文字“绕路说禅”。而艺术家秦剑则凭一己之悟,以水、以墨、以长年浸染艺术之禅心,羽化“绕路说禅”之文字,消解别想,顺应初心,终至归于沉静。任禅意于世出世间的自在弥散后,尘趋于尘,土趋于土。这画上文字之随缘化现,如世事消解之时间体验,由刻意出发,经由入定般的漫延,从而指向无限的过程,恰如参禅打坐的宗门行持。这,就是秦剑的绘画禅修。

  ——秦剑画展前言

  似乎是来历不明的音符怂恿了青春的悟性,杨建锋以禅者问道的情怀直指心灵最深处:东西合璧,内外兼营;经岁月的隔离后逃出喧嚣,删繁就简,最终在一曲色彩和力量的交响中胜利突围,径自朝向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视野在神秘律动里向画面深远处更深入,初心在巷陌烟火外与天地之精神独往来。杨建锋以生命清供般的真诚和良善,护持了这个时代正逐渐散失的艺术质量。

  犹如世界无法被完成,绘画亦终将是局部。用颜料和画笔谱就这一乐章后,杨建锋的思想已另寻归宿。因为,过去心不可得!每一次落笔之前的潜修,永远在别处!

  ——杨建锋画展前言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