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七个关键词带你了解新星星七大评委

2019年01月11日 23:1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

  年度策展人:蓝庆伟

  评委:胡斌\李国华\廖廖\宋振熙\王春辰\郑闻

  第八届新星星艺术奖的奖金有了大幅提高,这是新星星思考如何更好地让艺术家发展的具体体现,这样的思考在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的奖项设置方面表现出了发展的趋势——从奖金模式转变成为艺术家办展览。在拜金主义横行的社会,艺术家很多时候需要的不再是金钱,而是一次全面呈现自我能力与认知的平台,如何与艺术家一起成长俨然成为近几年新星星的思考重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人和思想的重要性刻不容缓,尤其是思考绘画、影像等传统媒介在今天存在的理由及意义——尤其是在虚拟视觉时代。这也是本届新星星艺术奖最主要的学术任务。

  8月的尾巴,小编采访了本届新星星艺术奖的七位评审,他们分别聊了聊自身对本届新星星评审的想法和对当下青年艺术家的期待。简短的访谈中,他们不仅分享了他们最近的研究方向,还向小编透露了他们的评审标准哦。小编总结了7个关键词,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责任

▲蓝庆伟:艺评人、策展人,博士,广汇美术馆副馆长▲蓝庆伟:艺评人、策展人,博士,广汇美术馆副馆长

  在研究方面,还是在延续之前美术馆方面研究的主线,这件事还得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告一段落。同时也在进行一些艺术史和艺术家个案的研究写作工作。在策展方面,正在积极准备明年的几个值得期待的展览。

  新星星最开始并没有采取比较特别的路线,但它已经办到第九届,每一年都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讨论,也就是说不仅艺术家在成长,这个平台本身也是在成长和变化的。比如在这一届的新星星中,主办方对获奖者放弃了直接发放奖金的方式,而是采纳奖励展览的方式,这是一种不合时宜的方式,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种尝试的突破性在于一种主体性的转换,即从原来的将主办方作为主体转换为以艺术家为主体,力图用奖励展览及相配套的诸多方式,探讨新星星与艺术家如何相伴成长。

  这个主题也可以换为另外的一种说法,实际是艺术家在面对当下的思考和态度是什么?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地域又有着不同地域的特征,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所处时代有着各自的思考,时常这样思考的表达成为了时代表达的一部分。在所有年龄层次中,青年永远是最为被寄托的一代,这一代不是专指哪一代,而是特指对当下反思的态度和判断,这也是一种果敢与责任。

  2、觉察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教授▲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艺术管理学系教授

  近些年来我的研究和策展的方向其实已经比较明确,一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个案或现象的研究;一是当代艺术尤其是青年当代艺术的研究与策展。不过有意思的是,最近在进行的项目对比特别鲜明,有一个早期留洋的油画家个案展在筹备,而同时又在准备公共艺术和新媒体的项目,感觉时空来得比较开。

  新星星的评委总体比较年轻,而且对于艺术的判断根植于本土的具体情境,同时又力图推介较为前沿的艺术探索。所以,综合其所产生的思想导向以及平台的整合力,在业界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推动力,既比较“接地气”又具有一定的张力。

  我觉得这个主题首先针对的数字技术媒介的迅猛发展,以其联结、交互、沉浸、虚拟等特点对于我们的视觉和心理体验的塑造。其二是探讨新技术环境对于我们某些既往的文化和生活形态符号认知的改变。

  艺术创作永远离不开自我与外部世界以及那渊源有自的知识和视觉系统的综合作用,艺术既不可能凭空而来,又不必亦步亦趋,所以,多观察、多学习、多感受,增强自己的觉察力,同时又大胆地去探索吧!

  3、抗争

▲李国华:评论家、独立策展人▲李国华:评论家、独立策展人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反观和回顾当代艺术四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新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契机的研究。动向就是在策划跟数字有关的一场展览,参与写作一本四十年的艺术史,和策划一场回顾新世纪以来当代艺术发展的展览。

  新星星最大特点在于坚持了那么多年,并且每一年都在力求创新,在机制上力求变革,力求更为公平,让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可以有机会参与其中。

  在碎片化和多元化的时代,除了少数觉醒者,大多数人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科技与互联网加剧了这样的现象,青年艺术家面临的状况也是如此。他们的创作呈现了更多的片段化、偶发性以及强烈的个人情感性的特征,并结合了更多的技术力量和互联网文化。这既是时代带来的进步,也是时代造就的问题。因为相比于集体主义的没有思考与病态统一,个性代表了进步和自由;而过于与自我周遭的环境密切或者过分的个人主义,过分看重技术和新颖形式的变化,也导致了对时代根本问题的忽视。当然,这样的现实事实上长期处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所以“井:虚拟时代的视觉”既是对现实的一种呈现,也是带有一种批判和审视眼光的展览。

  作为青年艺术家要坚定自己的方向,不管是面对艺术还是生活,不要轻易因为外部的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大方向。面对现实,既要妥协也要抗争,虽然生存很重要,但有质量的人生更有意义。

  4、改变

▲廖廖:批评家、策展人、文化专栏作家▲廖廖:批评家、策展人、文化专栏作家

  研究方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时候能够成为别人的研究方向。或者说在成为别人的研究方向之前,你的研究方向不值一提。

  资本与学术各自独立是新星星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本届的主题中虚拟时代的技术不仅改变视觉符号,也在改变着内容、价值。技术不仅改变着艺术,甚至也在改变着人本身。

  对青年艺术家的忠告需要建立在过往的经验与对未来的洞悉之上,忠告才有意义。而在互联网时代与高科技时代,过往经验的适用性在不断地变化,因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认知都在不断的变化。

  5、活力

▲宋振熙: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学者▲宋振熙: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学者

  最近一些时间我个人主要有两条研究线索。一是沿着“山水”问题继续研究和呈现展览项目,从“山水”作为一种世界观出发,讨论它在社会时代性下的未来可能性。以此,我在苏州寒山美术馆做一个展览,名为:“折山图2:扫描山水”。另一方面,关于社会消费和娱乐性问题,讨论诸如“女神”、“神话”一类的消费符号来深挖文化脉络及对其反思。我在下半年呈现一系列相关展览,并带有更有活力的跨界合作。比如在杭州,我将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进行博物馆和当代艺术的跨界,形成讨论“女神”文化的历史脉络。在个人研究方面,我也会通过娱乐社会时代问题,对人个体的经验侵蚀,以及主观能动性的破坏。

  现在全国大量的青年艺术平台之间很难有一定方向上的区别,也很难有持续性和深度。我们新星星和其他的青年艺术平台不同的第一点就是持续性,今年是我们做的第九年,也是我参与评审的第三年,在现在看来全国都很难有这样的艺术计划做到如此长时间。第二点是新星星的定位清晰,做青年艺术家的摆渡人,把青年艺术家的完整生态全面和多元的呈现出来。第三点是评审视野的前瞻性、未来性、活性。这里的评委以更加年轻的标准、开放的态度给青年艺术家及其作品一个方向,这不是所有青年艺术家评选项目都能做到的。

  本届新星星艺术节以绘画、影像作品为主,其实需要构建的是这个虚拟时代的新感官经验,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现在的艺术类展览没有深度讨论这个问题,大多都是做到表面工作。大众的视觉娱乐只是一种常态,但作为新的年轻艺术家们,他们生在在这个虚拟时代里,并行的两个时间世界和两套不同的逻辑系统下,如何产生新的视觉语言。在面对历史性的视觉语言,和日常化不断疯迭的视觉图腾,他们的生产方式又在哪里。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井”的寓意很有意思,它让我想到一个井底之蛙的寓言,我们在这个娱乐消费时代中,看似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掌握无限大的世界天地,可事实上,我们丧失了观看的主动权,被关入井底,成为只能够被人给予观看的一片天。此外,“井”从字型上的隐喻,仿佛网格化人的个体,人和人的关系,切碎一切可能联系的主体,生活、时间、社交,我们在这里被分割,在这里成为碎片。视觉也是一样。所以,如何打破虚拟时代的视觉,其实先要打破娱乐消费时代的经验封锁,达到自己解放。

  几届评审下来,我每次都会强调艺术家创作生命的持续性,脉络性。这是第一位的。艺术市场如同龙卷风,可以把艺术家和作品卷入高空,一时红火,但是没有脉络作为根基,如同链条把自我栓住,那么等龙卷风走的时候,艺术家将重重的摔下来。另外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风格,鲜明的呈现自己,在这个时代,一方面要真实的强调自己,一方面注重自己的判断力和作品表达的准确性,不要想着用一种酷炫的技术来达到博得眼球的过程。作品需要的尽可能长时间的生命力,而不是第二天就被遗忘的产物。所以不要操之过急的想要一步登天,踏踏实实的走。不要迷恋自己一件所谓“成功”的作品,而不去尝试创作新的作品,一件作品去参加很多评奖性展览其实对艺术家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作品是需要不停被超越的,而艺术家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流动性,活性,而不是找到模版、量产、固化的方式。这一点需要每一个年轻艺术家们都要思考的。

  6、极致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学博士,现任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史学博士,现任美术馆副馆长

  最近比较集中关注艺术自身的内在变革以及意义所在。我认为作为艺术家,无论青年还是成熟的艺术家,对自己艺术的时代意义和当下的个人意义要有明确的思考。只有艺术家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才构成了艺术家存在的第一层意义。第二个意义,无论是从事哪一类的创作,形式、媒介、语言、方法都有独特的地方,有区别于他人的特征。以上两个构成的意义形成了当下中国生活的艺术家的具有普遍意义——不要过度以口号式的地方主义来割裂自己艺术的广度、深度和包容度。也就是说,最需要的艺术方法与艺术表现以至构成自身成为一位独立的艺术家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当下课题。

  新星星集中了一批青年策展人和批评家进行评选、展示、策划,形成了一套有效机制。近两三年的主题明确化,也变得越来越有意味。它的开展的持续性,进行了9年,也展示了非常积极意义。同时,它的公益性也区别于其他很多艺术评选。

  今年的主题“虚拟时代的视觉”带来巨大的挑战——今天的青年艺术家如何把握新的视觉体验。这是一个纠结、焦虑、不确定性、轰炸、没有方向、没有坐标、同时信息也是庞杂巨大的时代。所以带来的视觉完全不同以往。而视觉并不是天然形成,需要创造。不同于以往的艺术表现以所有自然的视觉来表达,当下的视觉需要更深入更内在的探索。有时候它可遇不可求,有时候它需要深入刻苦艰苦的探讨,甚至是吸收、挪用、并置等等需要更多的视觉方式,才能组成一个非凡的世界。

  希望青年艺术家坚定的相信自己,要坚持,思维要开阔,要能够看到一种积极变化中的艺术表现。并非所有的学习都有效,并非所有现在可学到的东西都有意义,关键是如何与自身结合起来,做下去,做到极致,做到一种高度。同时,满足自身外在的需要却能够获得自己内在的需要,这可能是一种好的方式。

  7、缘分

▲郑闻:策展人、南艺美术馆副馆长▲郑闻:策展人、南艺美术馆副馆长

  最近恰好在阅读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律的相关理论。

  新星星以行动展示了——如果不能随着局势变化,开发出新的资源整合模式,设计出新的游戏规则与循环系统,和大部分了无生气的青年艺术平台不会有本质上的不同。

  本次的主题具有鲜明的媒介特征,主策展人会给出切中要害的阐释。而青年艺术家们,当代艺术的掷骰子游戏,不知道我们是否有缘分一起玩上一局?

  责任、觉察、抗争、改变、活力、极致、缘分。一个真诚的人,难免在成人社会碰壁。一个真诚的艺术家,难免在艺术道路搁浅。今年我们等你。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新星星评委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