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由刘海粟美术馆策划主办的“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第一回1843-1927)——春江明月共潮生”,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本次开幕仪式出席的嘉宾还有,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晓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徐明松,上海鲁迅纪念馆副馆长顾音海,常州刘海粟美术馆馆长李庆,上海市美协顾问王劼音,上海市美协顾问周长江,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徐建融,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黄阿忠,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唐永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胡光华,澎湃新闻艺术版主编顾村言,文汇报高级记者张立行,书画鉴赏家徐伟达,原刘海粟美术馆学术部主任沈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外联处处长张卫列,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竣,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靳文艺,刘海粟美术馆副书记王昕等。
开幕仪式,由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靳文艺致辞,随后,展览协办单位北京瓯江草堂董事长、原国家博物馆收藏部主任易苏昊和吴昌硕纪念馆执行馆长、吴昌硕曾孙吴越分别致辞。
海派系列展的举办,是对于强化上海文化品牌,对李强书记所说的三个文化的努力实践。展览以吴昌硕的艺术生涯作为时间轴线,向大众打开上海初期的故事,这个故事包含经济、文化、公共关系、社学会等方面事宜,以学术的方式由浅入深,慢慢述说。海派,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经济,更离不开人。展览的叙事规划从1843年上海开埠以来,直至1926年上海从江苏省剥离成市。我们从收藏与留存,从策展与规划,从社会学到绘画史,来漫谈绘画,研究关于作品,关于海派的零零总总。
稀世珍品+直观的解读模式
上海是块宝地,她孕育了一批又一批大师,也正因为他们,共同铸造了上海的艺术生态链。沪上三熊”——朱熊、张熊、任熊,“海派四杰”——虚谷、蒲华、任伯年、吴昌硕,“萍花九友”——吴石仙、吴大澂、顾若波、胡公寿、钱慧安、倪墨耕、吴谷祥、金心兰、陆恢。“出蓝小才女”——吴淑娟,“豫园书画善会”首任社长、“钱派”领袖——钱慧安,“海上双壁”——吴昌硕、王一亭,“海上四妖”——曾熙、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包括首来沪上卖画一举成名的张大千,以及拜吴昌硕为师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作品,将悉数亮相。最为稀罕的是这些作品大多为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堪称稀世珍品。吴昌硕的曾孙吴越特别提供了家传几代人的珍藏品予展。
展览的学术研究,展陈,宣传和包括每一个细小内容的打造,都关注到现代人的阅读模式。展览针对信息量庞大、文字阅读的不便,特别以信息可视化图表按照年代编排来呈现,让生涩的史料信息变得方便阅读,成为普及海派知识的科普图表,创新的表达方式,一切只为观众。展览还特别辟出一个展厅复制豫园场景效果,呈现海派早期主要社团及代表画家作品,以场景+作品+文献+电子互动的方式,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网红传播成热点,吸粉年轻观众
今年是吴昌硕热,自故宫举办了吴昌硕大展之后,浙江省省博物馆和西泠印社都将举办。尽管有相同的吴昌硕,但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切入点。“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第一回1843-1927)——春江明月共潮生”是对传统经典与当下媒介作跨界融合的努力实践。通过上海城厢文化向开埠文化转型的缩影,反应当时社会文化人的社交方式和生活背景。立体(视觉、听觉、触觉)展现吴昌硕所涉及的社团、作品收藏、文人社交、社会格局等等。希望通过今天的思维和科技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感受、了解、领略似近若远的海派文化,打造刘海粟美术馆的创新展览品牌。为此,针对电子信息时代年轻人获取信息的路径和特点,还特别制作推出了创意视频,结合H5技术把展览作品中的人物(包括动物)活化为生动的故事。通过网络传播,预测展览视频一旦推出,很可能会成为开年展览的网红传播热点。
展厅首秀+策展人导览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为本次展览开幕夜场嘉宾做导览,他将在展览现场带领大家细细品读每一件展品,讲解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讲述他们背后的有趣故事,将美术课堂搬进美术馆。自清末以来,上海画坛名家辈出,流派林立,在以中西并陈,求新求变为特征的中国美术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独领风骚。近现代美术以“海上画派”为开端,历经现代美术教育的文化启蒙、西洋画运动的形式拓新,新兴版画的求亡图存,商业美术的贴近生活到新中国时期主题创作的宏大叙事,笔墨再造的时代新篇,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颗明珠,因之,对上海近现代美术史的考察、梳理和研究,便是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存量文化资源的观照。抚今追昔,百年海上绘画,虽然沧海桑田,却犹昨星辰,让人沉醉与感念。
雅集夜场+专家讲座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唐永余,为到场嘉宾带来讲座“浅谈书画社团对海派绘画的影响”。在海派绘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书画雅集以及书画社团的发展对其影响尤为深远。开埠后,上海先后出现了萍花书画会、飞丹阁雅集、徐园书画善会,豫园书画善会、上海书画研究会、小花园书画研究会、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宛米山房书画会、清漪馆书画会、艺观学会、中国画会等近百个书画社团。
他们不再局限于古代书画家吟诗作画文人式雅集,而是侧重于书画家之间互帮互助,成为职业画家推销作品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书画会使各自为战的画家个人变成了具有凝聚力的职业画家群体,通过举办各种聚会、展览为来沪的画家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正是会员之间彼此交流切磋,逐渐形成了海派雅俗共赏的风格,也保留了每个画家鲜明的个性。近代书画社团不仅提供了学术交流和日常生活交际,满足了书画家精神需求,而且为书画家作品推销起到了很大作用,保证了书画家的物质生活基础,成为真正的画家之家。社团运行的更加公开、公平、民主,其功能从最初的雅集遣兴到挂润鬻艺、救济助赈,日益被纳入近代社会组织的大网中,被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