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当代】参与社区空间与艺术家身份的转换

2019年01月27日 19:1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参与社区空间与艺术家身份的转换:四位艺术家的论坛演讲

  演讲者:倪卫华、黄赛峰、柴文涛、王小双

  论坛介绍

  结合艺术进社区和让艺术家说话,2018年12月1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办的“图像与形式:绘画在继续”展在周浦美术馆开幕,并同时举办了艺术家论坛,论坛主题是“参与社区空间与艺术家身份的转换”,演讲内容分别是倪卫华的《作为策展人的艺术家与作为展览空间的商业社区》,黄赛峰的《艺术置于社区的意义:一点认识》,柴文涛的《从“边跑边艺术”到艺术媒介在社区中的角色》,王小双的《社区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如何转化为艺术?》。

  2018年,随着“社区枢纽站“工作的展开,艺术家开始转入社区用自己的创作和作品参与活动,在其中也有了不少的碰撞和收获,本次论坛中,四位艺术家分别从他们的艺术经验与美术馆与社区的关系展开论述,其中既有他们参与过的社区为案例,也有对社区美术馆的理解,他们作为活跃在社区一线的艺术家,同样也是社区公共文化的共享者和创新文化的推进者,这使得本次论坛从理论家和评论家的论坛发展而为艺术家论坛,艺术家在这样的新型文化现场中不仅仅是创作者,同时也是置身在公共文化中的演讲者和传播者。

64

  “图像与形式:绘画在继续”

  论坛主题

  参与社区空间与艺术家身份的转换

  论坛主持

  王南溟

  演讲嘉宾

  倪卫华、黄赛峰、柴文涛、王小双

  论坛时间

  2018年12月19号(周三)14:00

  论坛地点

  浦东新区周邓公路6851号周浦美术馆

  (周浦公园内)

W

  艺术家   倪卫华

  演讲题目

  作为策展人的艺术家与作为展览空间的商业社区

We

  艺术家   黄赛峰

  演讲题目

  艺术置于社区的意义:一点认识

WechatIMG66

  艺术家   王小双

  演讲题目

  社区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如何转化为艺术?

WechatIMG67

  艺术家   柴文涛

  演讲题目

  从“边跑边艺术”到艺术媒介在社区中的角色

  四位艺术家论坛演讲

  第一篇,

  作为策展人的艺术家与作为展览空间的商业社区

  倪卫华

  正当当代艺术越来越走向仪式化、商业化、时尚化的今天,王南溟、马琳等另辟蹊径,提出并实践了“艺术社区化”理念,实施了“边跑边艺术”、“满天星社区艺术”等一系列活动,使上海的艺术生态发生了一种转折。在此背景下,作为实践者之一,如何思考商业社区与当代艺术对接也成为我的课题之一。随着消费升级,商业业态越来越多地演变成线下体验、线上营销的O2O模式,他们需要更多的创新艺术元素以及与众不同的沉浸式体验空间,这已经成为商业运营的新的诉求和挑战。而对艺术创作者来说,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已经很大程度影响到艺术的表达,同时,艺术的呈现也需要走出美术馆和画廊,进入社会生活空间的各种微空间:各类荧屏、小型艺术空间、商业空间及社区,这使得当代艺术与商业社区的对接成为可能。

论坛现场:艺术家倪卫华作主题演讲论坛现场:艺术家倪卫华作主题演讲

  去年年底在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的“云之空间实践”和今年的升级版“云之空间书写”便是我和马琳女士策展的、以商业社区对接当代艺术的一次尝试。当然,真正将艺术植入商业社区并融合其中会遇到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在整个策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挑战是,当完全没有了可供展览的空间后,如何“营造”出展览空间。喜盈门成立之初,在一位领导的倡议下开辟了一块3000多平方米独立空间用于展览,后来因为平衡商业利益又收回这块空间还给招租用,这样,我们便在一个完全的商业空间寻找并创造展览空间,我们通过对商场间隔空间的改造优化(如在电梯附近的间隔空间安装射灯)、移动式共享商展空间(一楼进门走道,二、三楼的廊桥等也可用于临时搭建商展)、对顾客进厕所以及员工进办公区域的必经之路进行改造变成高大上的“厕所画廊”(由文化学者朱大可戏称)、展览进商家(这次“云之空间书写”首次尝试,效果非常好)等方式,使消费者在SHOPPING过程中,能够在停顿转折处、甚至在商家偶遇艺术,产生增值的偶遇快感。

商业社区布展现
商业社区布展现场2
商业社区布展现场商业社区布展现场

  第二个挑战,策展理念与水准如何在不同的观念冲撞中不仅不受影响,反而激活、加强展览学术性,我们以商场品牌价值提升为目标,注重对话而不去一味迎合商场关联方,在整个策划、布展、展出的过程中与商场管理者充分沟通,了解、理解各方需求,及时应变调整,同时,保持应有的学术水准,保持当代艺术必须的思辨性、实验性和批判性,从而让“沟通和互动”也成为展览学术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个挑战是,如何让艺术作品在商场空间的场域博弈中重构意义并使商场品牌价值获得增值,这是作品挑选、布展与调整的话题,我们在挑选作品及布展中强调作品与特定空间的场域关系,譬如,将艺术家运用铁、布、铸铝、陶瓷、玻璃、石头、木头等材质的思考进行创作的作品与商场内具有现代设计感的建材商品进行对比和对话,形成当代艺术表达的“场域意义”,通过与商场关联方的沟通、协调,使艺术作品的创作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从而使作品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沟通的意义”,如袁侃的《熊猫一家》原先的方案是放在三米高的三角形木制展台上,由于消防限高的问题,我们和商场管理方协商后,改成在自动人梯上放置,形成了互动性强和具有更多现场感的“快闪式”展览。

商
商业
商业社区布展现场商业社区布展现场

  在整个策展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作为艺术家的我,成为这样一个特别展览的策展人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原先只需要具有与创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而策展需要更为深厚的知识背景、资源整合与社交能力;原先只需要遵循创作理念就可以创作,而作为策展人,需要在一个限制的条件下形成策展理念、并构成与艺术家和各个关联方之间的特殊关系;原先往往只关注个人经验,而策展需要关注群体、空间场域及与各方的协调、沟通,需要考虑作品之间的空间关系、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等等。

  通过艺术家身份的转换,通过对商业社区对接当代艺术的实践,我预感到,社区与艺术的交互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代艺术在商业社区中将通过更多的艺术实践为当代艺术诠释新的意义。而作为艺术家,也将必然成为未来策展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并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身份转换”。

论坛现场论坛现场
  展览现场:(从左至右)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朱平红、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和本次展览策展人王南溟在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从左至右)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朱平红、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和本次展览策展人王南溟在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2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
《图像与形式:绘画在继续》展览现场合影《图像与形式:绘画在继续》展览现场合影

  第二篇,

  艺术置于社区的意义:一点认识

  黄赛峰

  首先我们来回溯一下上次分享会期间一位同学提出的一个很好的问题:“今天如何去定义“社区”这样一个概念?”我了解下来普遍意义上对社区大致的定义涵盖了如下五个方面:人口、地域、设施、文化、组织。近几年急骤的城市化进程拆散和重组了许多社区,同时技术革新所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个人休闲的时间变得更为私人化,我想这可能也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

论坛现场:艺术家黄赛峰作主题演讲论坛现场:艺术家黄赛峰作主题演讲

  举一个例子,我在我们小区住到明年就快要10年了,很多人同住一个楼层却几乎从不说话,生活区商业区的构建越来约便捷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户几乎就能完成大部分生存需求,个人休闲时间也转化作更为私人化的方式、以往社区左邻右舍式的熟人社会,已然式微,也因此缔造了一种新型的社区巴别塔。

  我们不禁又要提出一个新的问题:“社区为谁而建?”

  我想社区中的人以及人的生活才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社区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而每个人却是活生生有温度有感知的,考虑到居住者及其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不是说有了极具设计感的建筑、充足的绿化,就能满足居民对社区的所有诉求。想让一个社区持续保有活力,多样性是必要的,文化艺术一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64

  我本身出身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南方农村,邻里之间彼此熟识,但也仅限于此,并不会产生更多的交际和可能,每到晚上7点以后路上已不可能看到行人。那么有什么外部刺激能够打破这种近乎模式化的乡村生活模式呢,在我记忆里每年会有2次例外,一次是露天电影放映另一次则是县文工团下乡演出,这在当地会成为一次大的聚会对于儿童而言则是一次狂欢。

  但也并非所有的艺术文化项目都适合于社区,还需要有符合这个社区去人群实际情况的文化消费项目,如在农村建造一个歌剧院、那显然是不太匹配的。我记得之前马桥项目的时候有一个黄河大合唱,不仅参与者热情高涨,围观群众也个个兴奋异常,现场许多50岁左右的女性在那晚异常神采奕奕,在她们身上我看到我看到了理想的余温,那是一个潜藏于她们内心被世俗的生活被掩盖的文艺梦,但它终会在一个恰当的契机下熠熠生辉。

马桥“满天星艺术”项目《“黄河”在马桥》演出现场马桥“满天星艺术”项目《“黄河”在马桥》演出现场

  我以戏曲举例,最早戏曲演出多在庙会,到唐宋以后出现了瓦舍勾栏,再之后又演化为茶楼酒肆,再到之后逐步细化为堂会、内廷供奉。

  很多小剧种正是以农村庙会为载体才得以流行传承的,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庙会这一形式的势微,同时也缺乏更多与基层社区群众价值取向相匹配的艺术作品,很多剧种都已消亡。

  借此我们可以来反观我们的视觉艺术,极强的学术性形成了某种壁垒,它既把一部分人婉拒在门外,同时也切断了艺术中情感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联系。我想我们的社区居民对艺术的渴求度丝毫不亚于城市居民,只是因为诸多客观原因他们接触艺术的机会并不太多。

“茶楼
“茶楼与庙会为载体的社区艺术”“茶楼与庙会为载体的社区艺术”

  因此我抱着山不过来我过去的信念开始了我的互动性艺术项目《空盒游戏》。我想是否有一种大众都可以参与的艺术项目,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常态的交流方式,或者与自我对话的方式。空盒游戏受启发于多拉·卡尔夫所开创的沙盘游戏,它是借由沙盘模具来呈现一个潜意识的自我,我更愿意把它视作是一种沟通的途径。

多拉·卡尔夫所开创的沙盘游戏多拉·卡尔夫所开创的沙盘游戏

  空盒游戏从2015年起至今应该有邀请了50余位参与者共同参与,身份、年龄各异,是收集了许多人的美好回忆和内心诉求进行的再次创作,它既是一个美好回忆或向往的诠释,同时也是创作者与参与者灵魂的一次贴合与对话。很多参与者也会在项目中体察到一种陌生感,迫使你去重新思考审视自己。

  项目最初都是以邀请参与者到工作室的形式展开,去年开始借由王南溟老师和马琳老师的社区枢纽站项目开始向基础社区辐射,不仅得到了许多参与者的支持,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空盒游戏的参与者
“
“空盒游戏的参与者”“空盒游戏的参与者”
黄赛峰
黄赛峰“空盒游戏”系列作品黄赛峰“空盒游戏”系列作品

  最后我想借有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诗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来结束这个分享。

  孤立的生命是苍凉没有意义的,个体只有纳入到他人的生命链条中,才能获得价值和意义,艺术亦然,它如能介入社区拥抱大众才能最大限度的使其绽放光芒。

《空盒游戏之越过心中的遗忘》布面油画 2015年《空盒游戏之越过心中的遗忘》布面油画 2015年
艺术家黄赛峰参展作品 周浦美术馆艺术家黄赛峰参展作品 周浦美术馆
周浦美术馆展览现场周浦美术馆展览现场

  “图像与形式:绘画在继续”展是“社区枢纽站”的又一次当代艺术的社会实践,也是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在周浦引入社会专业资源,用艺术展览和公共教育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

  第三篇,

  从“边跑边艺术”到艺术媒介在社区中的角色

  柴文涛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周浦美术馆的“图像与形式:绘画在继续”展览开幕时特别设了艺术家论坛,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参与的社区项目后的一点体会。比如“边跑边艺术”是一个社区艺术项目,在参与这个项目当中我的艺术家身份就发生了变化。

论坛现场:艺术家柴文涛作主题演讲论坛现场:艺术家柴文涛作主题演讲

  “边跑边艺术”是一个结合社区文、体于一体的项目,我们在项目初期去实地考察,感受罗泾的自然风土人情,艺术家就这样作为“进入角色”观察者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进入文化生态圈。上海宝山区罗泾花红村原有墙壁画的图像样式很民俗化,色彩调性也比较统一,表达农作及生活的美好。从城区到乡村在图形样式和内容传达及审美等方面差异非常大。就是在这样的花红村环境中,千亩稻田,虾蟹鱼塘,沿江江堤,是我们艺术家实践场所。村子里的两面墙是我们墙绘的主要载体,这个时候艺术家的“文化实践创作者角色”将通过这样的载体来完成具有传达,对话,交流,融合,传播和艺术普及教育意义的建设行为。以往艺术家多是以个体的方式在自己的工作室中作画,或是独自采风积累创作素材,但进入社区的创作,随着行为空间的转换,作画时对话关系也在转换,这种转化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采风写生。此时艺术家已经转变成“社区文化环境共建者”和“文化的创新传播者”。

艺术家考察罗泾花红村时看到的墙绘艺术家考察罗泾花红村时看到的墙绘

  “艺术媒介”狭义指绘画中的媒介,广义指艺术家作品及艺术家本身都是艺术文化的媒介,也是公众教育传播的媒介。在“边跑边艺术”中,艺术家和艺术成果是社区文化创新、融合、延续的一部分。这种“艺术媒介”在社区中的角色变化所产生的意义是:一、它是社区角色的共建者。艺术家带来了他们的先验经验形成了与当地文化的对话及思考,在创作及实践阶段输出艺术作品成为社区文化艺术的建设者。例如艺术家老杨用稻草创作的大型的螃蟹装置给村庄带来了乐趣和艺术享受。二,它作为一种文化融合的意义,表现出城市文化和乡村民俗文化融合。在完成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墙绘的作品带有很多场所的文化属性同时又带了艺术家新的理解和新的创作。我的《硕果之城》就是通过之前的考察和思考 ,融合了民俗文化样式的牛的图形,鸭子的图形,但以平面展开的样式创新融入艺术家的涂鸦方式,将村庄和人物加以抽象化来表达新农村的美好生活。三、载体延续的作用。艺术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继续发挥着文化传播及艺术普及的作用。当“边跑边艺术”主题活动开幕,参与的公众以艺术家成果的共享者身份而形成了文化融合和共建的关系。例如艺术家梁海生的《江南桥》艺术互动装置在互动中的文化传播与公共教育自然生产。

罗泾“边跑边艺术”项目柴文涛《硕果之城》墙绘作品创作过程
罗泾“边跑边艺术”项目柴文涛《硕果之城》墙绘作品创作过程罗泾“边跑边艺术”项目柴文涛《硕果之城》墙绘作品创作过程
罗泾“边跑边艺术”项目罗泾美丽乡村徒步赛选手经过柴文涛的墙绘作品《硕果城 》罗泾“边跑边艺术”项目罗泾美丽乡村徒步赛选手经过柴文涛的墙绘作品《硕果城 》
罗泾“边跑边艺术”项目梁海声《江南桥》装置作品罗泾“边跑边艺术”项目梁海声《江南桥》装置作品
罗泾“边跑边艺术”项目老羊《长江蟹》装置作品罗泾“边跑边艺术”项目老羊《长江蟹》装置作品

  “边跑边艺术”项目实践是艺术家的社会文化属性的传达也是艺术家的传播媒介的应用。参与这样的艺术实践必然会对艺术家产生一些创作和思想,图像与形式上的变化。它也将给我们带来新的话题,即:社区文化共建是如何影响了艺术家并在这个过程中作品传达又是如何发生了变化的?

艺术家柴文涛参展作品周浦美术馆艺术家柴文涛参展作品周浦美术馆
展览现场周浦美术馆展览现场周浦美术馆

  第四篇,

  社区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如何转化为艺术?

  王小双

  废弃材料是人们废弃使用的、废弃的材料。就绝大部分人而言,它已经失去了价值,甚至它的存在还会妨碍人们的正常生活及社会的有序发展。废弃材料的回收利用,既解决了生活垃圾堆放的问题,也有利于社会。因此,废弃材料成本与其他原材料相比,是非常低廉的。

论坛现场:艺术家王小双作主题演讲论坛现场:艺术家王小双作主题演讲

  废弃物品使用后弃置于环境中主要产生两类危害:一类是对景观环境的污染;另一类是对生态系统的危害。废弃材料对生态的危害主要是对动物、水体、空气、土壤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危害。

  废弃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上的不断增长,使得自然不能对其及时分解,从而逐渐堆积,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垃圾物品。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纷纷投入废弃物品处理的队伍中来,加速了废弃物品的回收进程,增加了放弃物品的回收手段。

  废弃物品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它的双重性既有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危险性,又有对可以作为再生资源的可回收性。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作品介绍和几个利用废弃材料创作艺术作品的国内外艺术家的案例,一起来看一下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如何利用废弃材料创作艺术作品。

废弃物品废弃物品
废弃材料对生态和动植物的危害与污染废弃材料对生态和动植物的危害与污染

  废弃材料创作的当代艺术

  首先为大家介绍我的装置作品《造城》由400余个用树脂制作成的类似一幢幢“建筑”组成的城市,树脂建筑的形状是我们生活中废弃的各种塑料瓶翻模而成,而树脂里浇注了来自生活中的各色垃圾,诉说着我们生活在被垃圾侵占的城市。随着当下城市疯狂扩张,这件作品树脂建筑的数量会逐年不断的增加。我选取了当代人习以为常的日常景观,通过组合引发人们对生活以及环境的思考。

王小双,造城,树脂、生活垃圾,尺寸可变,2018年
王小双,造城,树脂、生活垃圾,尺寸可变,2018年王小双,造城,树脂、生活垃圾,尺寸可变,2018年
“满天星艺术项目”艺术家布展现场王小双,造城,树脂、生活垃圾,尺寸可变,2018年
“满天星艺术项目”艺术家布展现场王小双,造城,树脂、生活垃圾,尺寸可变,2018年“满天星艺术项目”艺术家布展现场王小双,造城,树脂、生活垃圾,尺寸可变,2018年

  接下来我来介绍几个利用废弃材料创作艺术作品的国内外艺术家的案例,一起来看一下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如何利用废弃材料创作艺术作品。

  艾尔·安纳祖(El Anatsui)是一位非洲艺术家。他被认为是变废为宝的艺术大师,非洲艺术家的典范和骄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的作品不仅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获第五十六届威尼斯国际艺双年展终身成就金狮奖。还在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常年展馆里有一席之地。

  艾尔·安纳祖作品都是巨大幅的创作,其中使用了大量切割加工后的金属废弃物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有因垂挂而呈现的褶曲,更加表现艺术家细腻的一面。他的作品经常挂在墙上展示,闪闪发光,幻惑着观者的视听感官。

  这些巨幅作品都是利用废弃的空铝罐和饮料瓶盖创作而成,让我想到环保议题,看似废弃的垃圾,艺术家却将其付与生命力,创造出令人为之赞叹的作品。

利用废弃的空铝罐和饮料瓶盖创作的艺术作品艾尔·安纳祖(El Anatsui)利用废弃的空铝罐和饮料瓶盖创作的艺术作品艾尔·安纳祖(El Anatsui)
大量切割加工后的金属废弃物品创作的艺术作品艾尔·安纳祖(El Anatsui)大量切割加工后的金属废弃物品创作的艺术作品艾尔·安纳祖(El Anatsui)

  曼迪·巴克(Mandy Barker)是一个专注于在海边捡垃圾的摄影师。从孩提时代的浮木、贝壳,到如今的塑料袋、足球、打火机、家用电器,她都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精挑细选出最佳模特后,对它们进行天马行空的摆拍。初看她的摄影作品,你会以为进入了一个超现实的宇宙,在漩涡中,那些日常用品,像是不同的星星,自动旋转或绕行,直到见到图片注释才恍然大悟:原来如宇宙一般浩瀚的,竟是我们制造的垃圾!这令我们不得不思考:它们是怎么漂到海里去的呢?

“海洋垃圾摄影作品”曼迪·巴克(Mandy Barker)
“海洋垃圾摄影作品”曼迪·巴克(Mandy Barker)“海洋垃圾摄影作品”曼迪·巴克(Mandy Barker)

  法国艺术家(Bernard Pras)废弃物品装置艺术闻名世界,他将废垃圾堆变形成奇特的艺术品,一眼看去只是普通的垃圾成堆,人们只能通过特定设备或只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到整个作品的样貌。为了创造出变形效果,这些装置看似随意摆放,却是通过精心准备,以颜色和大小区分开。从特定的角度看过去,却是著名的肖像,美丽的画作。而材料几乎可以是任何东西:废弃塑料、旧药盒、手推车、烫衣板、吉他、床罩——他的选择只关乎这些东西的颜色和纹理。而制作出来的结果却是令人瞠目结舌呢!

“废弃物品与著名的肖像作品结合”创作艺术作品法国艺术家(Bernard Pras)
“废弃物品与著名的肖像作品结合”创作艺术作品法国艺术家(Bernard Pras)“废弃物品与著名的肖像作品结合”创作艺术作品法国艺术家(Bernard Pras)

  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作品也与废弃材料结合创作出艺术作品,并有沉浸式的体验来提醒人们反思当下的生活。作品参加了在国内外举办的多次活动和展览会,并在“第40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Venice Biennale)”(1982年)和“德国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8)”(1987年)上也展出了作品。现任巴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教授。

废弃材料结合创作出沉浸式艺术作品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
废弃材料结合创作出沉浸式艺术作品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废弃材料结合创作出沉浸式艺术作品川俣正(Tadashi Kawamata)

  黄谦智:与团队为台北花博会建了一座远东环生方舟EcoARK,当时他们有一个很大胆的想法整个建筑外墙要用回收塑料瓶来做150万个塑料瓶经过特殊加工。参考古人孔明锁的智慧制成能够相互卡扣的“塑料砖”它们不需要胶水等粘合剂又有很强的结构性能而且透光又隔热。

“废弃材料回收打造建筑物”黄谦智
“废弃材料回收打造建筑物”黄谦智2
“废弃材料回收打造建筑物”黄谦智“废弃材料回收打造建筑物”黄谦智

  马克·布拉德福德( Mark Bradford)在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艺术家Mark Bradford将代表美国参展。作为这个时代抽象艺术家的佼佼者,布拉德福特以大型、抽象、混合媒材的绘画著称,其画作中常融入都市生活中转瞬即逝的、被废弃的元素。他以城市街头随手可得的材质进行创作:传单、广告、大众印刷品、发廊中的烫发纸……用材料层层拼贴、再刮擦创造出的、如地图般交织的景象,庞大、丰富、而极具生命力。

废弃的元素以城市街头随手可得的材质进行创作马克·布拉德福( MarkBradford)
废弃的元素以城市街头随手可得的材质进行创作马克·布拉德福( MarkBradford)废弃的元素以城市街头随手可得的材质进行创作马克·布拉德福( MarkBradford)

  废弃材料创再设计

  接下来为大家带来几组废弃材料的再设计的图片,来启发大家动手利用废弃材料来创作艺术作品的的兴趣。

  一直坚持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性设计原则的设计师 Helen 和 Jonathan,利用废旧的糖纸、食品包装、地铁地图、废旧报纸来创作,制作出了多款漂亮的手袋和手提包。

设计师 Helen 和 Jonathan,废旧物再创作设计师 Helen 和 Jonathan,废旧物再创作

  废旧CD对于我们而言有什么可用之处呢?图中是德国设计师 YeaYea 完全利用废旧CD制成的吊灯,或许CD表面的涂层还可以折射出漂亮的五颜六色。

德国设计师 YeaYea 完全利用废旧CD制成的吊灯德国设计师 YeaYea 完全利用废旧CD制成的吊灯

  Lori Weitzner 将回收的报纸,进行切碎然后进行缝制,形成了这种形式的个性墙纸。这种形式的话,看起来就比较酷点儿了。对于一些旧居,有些人会直接用报纸贴在墙上吧,倒可以参考才考这种方式。 

Lori Weitzner 个性墙纸Lori Weitzner 个性墙纸

  废弃塑料对你而言有什么用处呢?热爱生活的艺术家 Robert Bradford 利用大量废弃的塑料,制作出来一个个可爱的玩偶,废弃的塑料依然有其可用之处?

艺术家 Robert Bradford 可爱的玩偶艺术家 Robert Bradford 可爱的玩偶

  今天的分享就是以上的内容,非常感谢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利用身边的废弃材料制作成你喜欢的艺术作品。谢谢大家。

周浦美术馆展览现场:王小双作品周浦美术馆展览现场:王小双作品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艺术家社区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