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举:创作巨幅油画《晒佛节》的思考

2019年02月26日 23:48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创作巨幅油画《晒佛节》是国家任务,是2016年“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中标项目。在投稿之初,《晒佛节》这个创作主题就已经列为我近两年的创作重点,在得知中国国家画院面向全社会、全世界征稿时,我试着报了一下,没想到能意外中标。

  签完协议后,兴奋之余也倍感压力,这毕竟这不是一件普通作品,经过研究权衡,最终把这幅创作的尺寸确定为1200*250cm(分三联拼版,每幅400*250cm),但偌大的幅度是我未曾经历过的,想想也倍感亚历山大。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反复推敲,作品应该如何定位?如何创作?具体到选画布、油画颜料、定制作画升降架,以及对作画工具都进行了几番考量。说实话,尽管压力空前,我只能全力以赴,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毕竟有去年创作巨幅油画《天上西藏》(1000*180cm)的经历,对这幅作品的创作算是积累了一些提前量。根据国家对艺术创作倡导现实主义的原则,我决定选择写实手法,强调画面的真情实感,力求现实题材与表现手法的完整统一。

  2016年初藏历新年之际,赴甘南拉卜楞寺全程感受了一次晒佛节的空前盛况,那次经历至今难以忘怀!神圣的拉卜楞寺,大街小巷,广场山前,人山人海,烟雾缭绕。身着艳丽盛装的骑手跨马开路,打着旌幡依仗的僧侣紧跟其后,僧人乐队奏响悠扬低沉的法乐,长号迂回,喇叭呜咽,鼓乐齐鸣,声动九霄。扛着巨幅彩绣巨大佛像的喇嘛长队呼啸着,掀起一路的烟尘。道边的信徒低首恭迎,顶礼膜拜。马队行进之处人群像裂帛劈浪一样,迅速闪开一条宽阔的道路。广场上,人头攒动,盛装簇拥,等待着晒佛的神圣深刻!

  回到北京的工作室就开始构思这幅创作,留在我印象中晒佛节的盛况,不是把巨大的佛像展开的那一瞬间,而是从大经堂出发,由马队、乐队、僧侣和信徒簇拥着的近百名年轻僧徒扛着巨大的佛像,浩浩荡荡地向晒佛广场行进的宏大场景!空气中久久回荡着不息的轰鸣和梵天净土的洪荒力量!那种惊天动地的气势和天荒地老的虔诚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如果你经历或目击过那种氛围,相信你一定终生无法忘记那荡气回肠的场面!

  晒佛节的高潮无疑是晒佛的场面,然而那个场面是平静的,而晒佛队伍行进中所凝成的气势则具有震慑心魂的力量,这正是我创作这幅画的强烈愿望和初衷!因此,我创作《晒佛节》表现的不是晒佛而是晒佛的过程!

  进入2017,我就开始筹备这次创作的具体事宜。每当面对巨大的画面,几次拿起画笔而犹豫不决,始终振奋不起创作的激情!为了寻找表现的自信,同时提升作品的艺术份量,我还在春夏之交专门赴山东章丘山区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人物写生,作为冲刺的热身。

  任何宏大的计划总是始于澎湃的愿望,苦于实施的枯燥,而终于释然的收获!浩大的工程、马拉松式的坚持不仅是对画家艺术能量的考验,也是对你耐力和心智的煎熬!从采风到构思,从筹划到实施,犹豫过、深思过,也尝试过、改变过。为了不负国家重托,我必须努力为之!回首即将远去的一年,在希望中进取,在彷徨中反思!漫长的坚持逐渐看到了曙光。也许只有付出了你才知道什么叫收获!只有不断地承受压力才懂得什么是执着!

  从事职业艺术创作多年,我从不认为艺术的体验有什么纯粹的快乐,更多的是苦涩的经历!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对画画由衷的热爱,那是完完全全的因艺术而幸福,没有人强加给你什么,一切皆由心生!童年是无忌的,是自由的,所以满满的都是幸福快乐!人生在经历诸多磨砺之后,你想彻底解脱都会成为难以释怀的万般奢望,尽管有时也会因痛苦而陶醉。于是我又想起叔本华的那段话:“欲望是痛苦之渊薮”。

  2017年12月31日于北京宋庄兴惠园

  未知是彷徨的,但也充满着挑战的渴望!400*250cm(这只是三分之一)的巨大尺幅,站在面前都满是莫名的压迫感。有时候,你想的越多,越容易丧失原发的动力、狂野的激情和从容的状态。当然,按部就班也许会规避冒险带来的不可预知。那么大的画,光靠激情又远远不够,成熟的规划和周全的步骤可能是最好的开始。

  很多时候,你可以把宏图愿景想象得十分完美,但表现的过程又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而索然无味,逐渐失去动力。一个工程级的创作过程犹如枯燥的马拉松,你想时时冲刺,亢奋的像一头不知疲倦的疯牛,那几乎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如何分配精力和调节心情把控状态又不仅仅是画几笔画那么简单!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