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的思索 Giuseppe La Bruna作品展开幕

2019年03月10日 17:22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关于时间的思索关于时间的思索

  由上海艺画廊主办、艺径(Art Plus)协办的“关于时间的思索 Giuseppe La Bruna作品展”于2019年3月9日下午15:30在上海艺画廊隆重开幕!童雁汝南为本次展览艺术总监,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林晖担任学术支持。

  “关于时间的思索”展览主题林晖介绍:艺术家朱塞佩·拉·贝鲁纳(Giuseppe La Bruna)是一位令人惊异的时间观察者、时间筛选者、时间捕捉者和时间提问者,或者说,是一位独特的时间雕塑大师。这位时间雕塑家对于时间的观察、捕捉以及提问,被凝聚在一系列作品上:作为自然物的洞穴,作为自然物复制品的盆景,作为人造物的墙、文字,体现自然情感和激情的凝视、爱,以及探索、冥思……这些时间的凝聚点,或许可以被看作是体现在物质材料中的时间图像。我们既可以从这些时间的静止形态、时间的振荡形态、时间的流动形态以及时间的残余形态中看到时间的力量或暴力,看到物质与精神之间艰难的平衡;但也可以从这些时间形态中看到时间本身应有的丰饶和生命的希望。

  出席开幕的嘉宾有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一山,亚洲艺术品金融商学院院长范勇,复旦大学教授王天德,上海美协秘书长丁设,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晓明,浙江师范大学院长郑军德,开翼资本合伙人及艺径平台创始人孙伟中,成泉资本股东石胜强,众开房地产董事长邵永安,上海逸翮文化董事长杨尚红,金砖传媒董事长郁瑶君,胡润艺术荟负责人杨建勇,著名收藏家陈滌健,青年藏家徐德厚;以及美协、美院 、美术馆、艺术基金会、拍卖公司;策展人、艺术家;收藏家、企业家等等来自各地的行业翘楚,济济一堂。













  本次展出拉布鲁纳的雕塑作品20件左右。有盆景式自然景观、人物等系列。艺术家的作品反映着他对物质材料、对时间、空间、对自然宇宙的理解。他基于材料的性质,运用光线、色彩,尝试诠释他理解的物质世界与空间和时间的关系。他对材料的选择多样化,但最常用的以木材、红土、大理石、铜为主,并且常常把多种材料结合在作品之中。早期的作品以瘦长的人物较多,铜雕的人物多以动态出现。虽然同样是细长的人物形象,与著名雕塑家贾科梅蒂不同的是:拉布鲁纳的人物是欢快的,轻盈的,常常以舞蹈或体操动作形态出现,体现的是一种有温度的生命能量。在对材料和对世界的不断重新认识中,拉布鲁纳的雕塑慢慢由较为写实的形体向半抽象过度,直至他那些重要的作品被创作出来,如《宇宙之风》、《探索宇宙》、《爱的冲动》、《对话》、《凝视的情侣》等等,艺术家让坚硬的金属铜达到“最合适的厚度”,把金属塑造得极度轻薄甚至“破裂”的柔弱感,使人物形象有着女性的柔美和衣袂飘飘的空气流动感,作品形象与材料特质形成一种冲突张力。在光影的作用下,这些作品呈现出另一种有别于实物的形态,不同光影给予作品多维生命。另一组作品,以青铜和玄武岩制作,青铜材料和石材在作品中统一起来,不同材料非常契合地形成同一种气质,形式极具现代感,形象极具耐读的深意。如《时间》系列和《洞穴》系列。铜以底座的形式与石块融为一体,并且在危险的态势中达到力的平衡。这组作品反应了艺术家对时间 、对自然宇宙,以及对艺术本身的思考。  

  艺术家辩识度极高的、明确的个人创作风格,来自他出生地的人文浸润,地中海西西里岛的古典文化和希腊文化对艺术家影响至深。各种古老文化曾在这里汇集,艺术家从这块土地中汲取能量,那些被遗忘的记忆在艺术家的创作中被重新浮现出来,地中海式的风与光在作品中流溢。

  拉布鲁纳对东方文化具有强烈的兴趣,并且致力于了解东方文化,创作也自然而然受到东方因素一定的影响。近年,拉布鲁纳游历中国,在各大院校及美术馆讲授艺术公开课,与中国艺术家们探讨中西文化,促进交流,其在中国的展览因此也具有特别的意义。

朱塞佩·拉·贝鲁纳朱塞佩·拉·贝鲁纳

  朱塞佩·拉·贝鲁纳(Giuseppe La Bruna),威尼斯美术学院院长;意大利著名雕塑家;擅长铜雕、木雕、和大理石雕刻。拉布鲁纳1953年出生于蒙雷阿莱。父亲是当地著名的木匠,艺术家从小在父亲工作室,感受到匠人精神及对材料重塑的魅力,使他着迷于手工对于材料的打造。他曾继承父业做过木工,这为他后来选择雕塑艺术打下了基础——木工与雕塑,在匠与艺之间,某种角度来说是一致的:给予材料新的生命。而在匠与艺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条通道,就是我们东方美学常说的,由匠而艺,由技而道。由于从小对物质材料的接触所建立的情感,在后来的学业中,艺术家选择与材料物质属性关联度特别紧密的雕塑,几乎是顺理成章的。拉维纳美术学院毕业后,他做了那里的一位雕塑老师,并且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多年来,拉布鲁纳在国内外举办多场个人展览,参加过诸多群体展览和国际艺术展览,是欧州重要的雕塑家之一。

  1953年 3月21日出生于蒙雷阿莱

  1972年 于巴勒莫美术学院求学

  1974年 转学至拉维纳美术学院

  1976年 毕业于巴勒莫美术学院

  1978-1981年  于巴勒莫美术学院教授雕塑课程

  1981-1986年  同时作为自由职业者和教师,在1986年被派至巴勒莫国立文科中学教授雕塑形象与装饰品塑造艺术     

  1989-2001年  于卡拉拉美术学院教授雕塑课程

  2000-至今    于巴勒莫美术学院教授雕塑课程

  2007-至今    于威尼斯美术学院教授雕塑课程           

  主要展览:

  1982年   Prati美术馆,巴勒莫(意大利)

  1984年   Mood画廊,米兰(意大利)

  1986年   Sathya美术馆,苏黎世(瑞士)

  1988年   Carini美术馆,米兰(意大利)

  1990年   6号画廊, Aarau,(瑞士)

  1992年   Orts博物馆,Kloten,(瑞士)

  1993年   Ai Fiori Chiari美术馆,巴勒莫(意大利)

  1995年   视觉艺术中心美术馆,波尔图(意大利)

  1996年   锡耶纳Patrizi宫殿,锡耶纳(意大利)

  1997年   透视空间美术馆,米兰(意大利)

  1998年   坎帕尼亚大区博物馆,那不勒斯(意大利)

  1998年   Porto Vecchio市政府,波尔图(意大利)

  2002年   “时间的反思”CEPU大厅,巴勒莫(意大利)

  2003年   La Subbia美术馆,卢卡(意大利)

  2007年   佛罗伦萨-圣艺术教区博物馆,佛罗伦萨(意大利)

  2008年   现代美术馆Bonzagni,费拉拉(意大利)

  2008年   费拉拉第四届当代艺术双年展(意大利)

  2009年   Lagrt艺术项目-豪华博览会,维琴察(意大利)

  2013年   对照下的技艺-三人联展,卡塔尼亚(意大利)

Antro delle Ninfe 仙女的洞穴 铜、玄武岩 40x35x30cmAntro delle Ninfe 仙女的洞穴 铜、玄武岩 40x35x30cm
Dialogo 对话 石蜡剥离铸铜 50x20x15cmx2Dialogo 对话 石蜡剥离铸铜 50x20x15cmx2
E-Venti Cosmici 宇宙之风 石蜡剥离铸铜 50x25x160cmE-Venti Cosmici 宇宙之风 石蜡剥离铸铜 50x25x160cm
Memorie del Tempo 时间的记忆 石蜡剥离铸铜 70x70x35cmMemorie del Tempo 时间的记忆 石蜡剥离铸铜 70x70x35cm
Monolito 单块石雕 时间——文字1 铜、玄武岩 35x20x55cmMonolito 单块石雕 时间——文字1 铜、玄武岩 35x20x55cm
Muro di Berlino 柏林墙 石蜡剥离铸铜 25x50x30cmMuro di Berlino 柏林墙 石蜡剥离铸铜 25x50x30cm
Palpito d‘amore 爱的冲动 石蜡剥离铸铜 45x45x20cmPalpito d‘amore 爱的冲动 石蜡剥离铸铜 45x45x20cm
Scrutando l‘Universo 探索宇宙 石蜡剥离铸铜 25x30x30cmScrutando l‘Universo 探索宇宙 石蜡剥离铸铜 25x30x30cm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推荐阅读
最新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