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先生是一位在当代水墨领域里的先锋艺术家,他将传统的水墨意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出来。3月5日,为了表达对时代精神及对南溪艺术本身的礼赞,“寻找雷锋-南溪艺术研究展”在上海T-art淘艺术空间开幕。




本次展览由SIVA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上海市徐汇区企业联合会、西泠印社、上海珑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协办;上海工艺美术厂承办;T-art淘艺术出品。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朱刚先生、上海工艺美术厂厂长、西泠印社董事长孙佩先生、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贾方舟先生、陈孝信先生、鲁虹先生、孙振华先生、冀少峰先生、夏可君先生亲临指导,T-art淘艺术空间创始人、本次艺术研究展的策展人陶华先生与T-art专业团队以全方位互动的体验方式,为展览提供了崭新的诠释空间,给观者策划了一场“雷锋图像”的感官盛宴。

朱刚院长说:“宋人可以读唐诗,但很少写唐诗;元人可以学宋词,但很少作宋词。因为当下的人需要继承传统,也要在传统的基础上留下自己那个时代的特色。于是南溪用了‘南溪晕点’,他成功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的水墨三法:‘南氏晕点’、‘南氏笔路’、‘南氏三维水墨’。近期在艺术语言上他又有所推进,研究出了‘三维变数水墨’。南溪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着我们从未想到过的有趣视角,观展者们几乎都情不自禁地思考、凝视。你会发现,作品的每一个点都是立体的,既呈现了3D晶莹剔透的立体空间效果,也超越了水墨性,唤醒了新的晕色灵韵与墨色美学,这就是艺术的叠加碰撞。”

在“南溪水墨批评+”艺术对话会环节,主持人陶华先生与贾方舟先生、陈孝信先生、鲁虹先生、孙振华先生、冀少峰先生、夏可君先生就当代水墨的发展与南溪南氏三法的艺术价值,从平面到立体,从简单的视觉欣赏到三维的新视觉感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解读。

贾方舟老师在谈到南溪的晕点时,表示:
“在南溪的一个点里边我们看到了一切,看到了水墨所有的我们想要的东西:水墨的趣味、水墨变化的丰富,就像一叶知秋、一滴水看大海。这一个点它是有生命的,有感觉的,有温度的,温暖的,是很感性的。当它组成一个画面的时候,你觉得非常整齐,非常理性,你感觉不出趣味性;你走进看一个点,它的那种感性色彩才呈现出来,所以它是在理性中蕴含着感性,或者说感性中包括着理性,也就是我所说的‘一个点极尽水墨变化之能事’。”

陈孝信老师在谈到南溪的艺术性时,强调的是方式方法的创新,评价南溪老师说:
“南溪在精英和大众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结合点,我认为这个结合点非常智慧。再一个他找到了新与旧的结合点。他是传统的,但他同时是一个新视觉、新媒体、新语言,他把传统的很多东西都删除掉,归到一个点上去,而这个点非常重要,是一个基因点。这个点既连着人文历史,也连着生命创造。它既是文化的也是温暖的、生命的、有机的、活生生的。他把这个点又发挥成了点阵,发挥成了3D等。不管怎么样发挥,一点成万千,万千归一点。 ”

鲁虹老师不仅对南溪的南式水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更对本次展览主题给予了时代解读:
“这次展览的题目很好,在这个时候提出’寻找雷锋‘,从文化上是很有意义的,选取这个图像不是简单的画雷锋,实际上是在我们商业社会里面呼唤一种助人为乐,还有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诚信。南溪把60年代兴起的一个精神符号的图像,用当代水墨的方式来画,借助于这个符号,我觉得它在当下是很有文化针对性的。南溪不是在延续黄宾虹的画法、齐白石的画法。他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方法,解决一个水墨非常前沿的问题,这就是把水墨和影像结合以适合当代人的感知方式,我觉得这是他的独创和贡献。”

在孙振华老师的眼中,他认为南溪的作品具有着无限的延展性,并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走到公共空间里来。他说:
“南溪的3D视觉艺术是一个具有扩展可能,具有很多延伸可能性的艺术。南溪的艺术性在哪里?艺术性不在他画上,也不在南溪那里,是在我和南溪作品的观看之中,在我们主客体交流之中。当你和作品对话时,南溪的一切是不确定的,有待于你主体的观看,你一定要适应这种观看方式,你才能够看到它进一步的意义,否则3D的意义不生效。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讲,是一个特别革命性的跨越。 ”

冀少峰老师谈到南溪时,说:
“南溪开创性地赋予了静态的画面有种动态感,使二维水墨走向了三维表达,从而不仅颠覆了人们惯常的视觉经验,更让纸介水墨往前跨出了一大步。这是我们过去在用水墨表达我们的当代情怀的时候,遇到的困难、遇到的变化,这个变化在南溪的作品当中发挥出来了”。

夏可君老师则指出,南溪成功地解决了当代水墨走向国际的问题,他说:
“水墨要走向国际、走向当代的话,必须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要把过去时态跟传统有关系,如果跟传统没关系,你就会陷入一个西方的复制;其次要跟西方一定要有联系,如果你希望没有联系,你就不具有现代性,有联系但一定要有差异。第三就是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观念、技术有关系;我觉得南溪的作品是一个典型的能够把这三个方面,也就是新现代主义三重时间、三种感知,三个点,形成了他笔下的艺术,构成一个3D的虚浮空间 。南溪作品的现代性美学的价值还在于:他重新恢复了本雅明在技术复制时代的灵晕,本来在机械复制时代,灵晕就处于消散之中,只是在安迪·沃霍尔的名人图像上有所展现,就如同南溪也做过发现雷锋与相关美人明星的政治波普系列,但南溪进入了数码复制时代,以绘画再次恢复了艺术作品的灵晕,而且不仅仅是西方式的光晕,还有着中国气晕的保留,在光彩的色点,红色与蓝色中,有着水墨晕散的气晕。此气晕与光晕的结合,也是新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特征。 ”


本次展览是对南溪艺术的一次专题回顾和延续,呈现了当代艺术观念的不断变革、浸透了艺术家对艺术的探索追求和责任,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其既是对水墨当代化探索的一种表达,也是对时代精神的致敬!
艺术家简介
南溪 NanQi
1960年生于中国浙江永康。现居住北京宋庄南溪工作室,自由职业艺术家。
南溪是一位在当代水墨领域里的先锋艺术家。在水墨艺术语言上成功的创造了水墨三法:“南氏晕点”、“南氏笔路”、“南氏三维水墨”,成为南溪鲜明的艺术特征。
2013年由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著名当代艺术批评家鲁虹等十位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新维度批评家提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南溪被评选“前十位最具影响力的新水墨艺术家”参加提名展,受到了学术界的充分肯定。
2018年在上海中心的“颠峰与荣耀·国际奥林匹克博览会”上,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授予南溪“文化艺术杰出贡献奖”的荣誉。
南溪已经在上海美术馆,北京中国美术馆,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美术馆,新加坡余欣美术馆,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艺倡画廊,香港艺倡画廊,香港艺术中心,北京贵点艺术空间,杭州人可艺术空间等举办了个人画展。参加过许多重要的学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