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精英化还是追求大众化?谈谈艺术家们的博弈

2021年07月19日 14:40 界面新闻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来源:布林客BLINK

  文/苏也

  波普艺术是反精英的,企图让艺术变得平民化,但是,大众都想做精英。这是不是一个悖论?

  这是一个很好问题,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说波普艺术的精神核心是“反精英”的。首先,波普艺术是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活动,这批人出头在二战结束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世界。艺术家不仅是创作者,还是一个个市场活动的消费者,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文本和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而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则在市场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力。

Roy Lichtenstein (罗伊·利希滕斯坦)在MoMA里的展品

  在我们深入讨论波普艺术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美国4、50年代最顶流的艺术形式是什么。那就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American Abstract Expressionism),这是以纽约为中心的一场艺术运动,开始让美国艺术受世界瞩目。

  二战之后它盛行了二十年。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以形状和颜色为主要语言,用主观方式来表达而非直接描绘自然的抽象艺术形式。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 ) 和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 ) 。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在MoMA中的展品

  这座艺术高峰一方面夯实了美国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国际地位,也在另一方面反映出了资本市场的魔力。为了把抽象表现主义打造成美国文化的高雅名片,迫不及待的艺术评论家们大唱赞歌,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美国艺术,一种脱离了欧洲艺术框架的自由艺术。就连洛克菲勒这样的财团巨头也加入为美国艺术保驾护航的队伍之中,骄傲地宣布——“我们的国家和政治是这样的民主,以至于这样的画作,我们也认为是最好的艺术作品。”

马克·罗斯科的《白色中心》在苏富比拍卖会

  1960 年,大卫·洛克菲勒用不到一万美元的价格收藏了罗斯科的《白色中心》(White Center,1950)。在 2007 年纽约的苏富比拍卖中,这幅画被一位石油大亨以七千两百万美元的高价购买。在 2010 年,这幅画是世界第十贵的绘画作品,比上一张卖出的罗斯科的同系列的画价高出了三倍。

  洛克菲勒的言下之意是,这样抽象的、完全让人看不懂的艺术也是最好的作品,侧面肯定了抽象艺术高人一等,也凸显了自己的超前眼光。

罗斯科的绘画作品

  所谓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高级感”,也来自于一种精英层追求的“自由的精神”,这一点成为理解美国战后艺术的关键点。美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因为一种“纯粹的艺术精神”和“崇高的艺术追求”,把抽象艺术的光辉照到世界各地,取代了欧洲传统的造型艺术。

罗斯科的绘画作品

  其实,在 20 世纪初就有一批艺术家已从对现实的再现和人物的写实中脱离出来,开始不再关注艺术的再现功能,而更加注重艺术的表现意义。如塞尚、毕加索和后来的德国新表现主义,就在画面的空间意识和情感描述上脱离了绘画的写实传统。从那时起,以绘画为代表的艺术逐渐走向抽象。可在当时,现代主义大师的探索并不被大部分的人所理解,而抽象艺术的最终胜利还是属于美国。

  具体来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可以被分为行动派绘画和色域派绘画两大派别:

  第一,行动派绘画(Action painting)是抽象画的一种形式,在这种风格中颜料会被随机和随性地由艺术家实施到画布上,不具体表现出事物,而是追求艺术家在绘画行动中的过程,强调绘画的物理性,而不是绘画的最终结果。

  第二,色域派绘画(Color field painting)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纽约出现的一种抽象绘画风格。它受到欧洲现代主义的启发,与抽象表现主义密切相关,许多著名的早期支持者都是开创抽象表现主义的成员之一。其风格特征主要为平面感,以纯色的大视野在画布上展开或染色,创造出平面感和颜色相融的区域。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年)

  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 年)以滴画而著名,他成为了行动派绘画的代表人物,甚至曾被《生活》杂志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美国画家。1947 年,他开始取消画架,把画布平铺在地上,用钻有小孔的盒子、木棒或画笔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作画时常在画布四周走动,或跨越过去,使构图没有中心、结构无法辨认。以反复的无意识的动作画成复杂难辨、线条错乱的网。画面上线条纵横曲扭,色彩变幻无常。他是美国传奇画家,在世时就享有相当的盛名和恶名。他长期酗酒,最后在 44 岁时酒驾车祸身亡。

波洛克在MoMA中的展品

  他擅长的滴画是抽象艺术里的一种典型绘画形式。这种风格和技法在 20 世纪上半叶由超现实主义画家弗朗西斯·毕卡比亚(Francis Picabia)和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等进行过实验。滴画在 20 世纪中期由珍妮特·索贝尔(Janet Sobel)和杰克逊·波洛克的实验得到推广,并由波洛克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承认。波洛克的绘画充满了媒介的音乐性和身体的舞蹈感,最终的绘画成品也十分具有装饰性和自由度,所以一直以来,成为了许多观众最喜爱的抽象艺术形式。

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 年)

  再来看看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 年)。他生于俄国,十岁时移居美国,曾在纽约艺术学生联合学院学习,师从于马克斯·韦伯。他最初的艺术是现实主义的,后尝试过表现主义,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形成了自己抽象的色域绘画风格,晚期专注于暗色油画,表达忧郁的情绪。他一生患病、忧郁、酗酒,服用过量镇定剂和抗忧郁药物导致他最终于 1970 年在自己的工作室内割腕自尽。

观众与马克·罗斯科的抽象画

  罗斯科,他用颜色写诗,把痛苦深沉的情感都平铺在画布上,融化在了不同的颜色之间。位于美国休斯敦的罗斯科教堂是他留给这个世界的伟大遗作。14 块巨大的深色油画,用深蓝、深紫、深灰的组合营造出一个信仰的空间,而不加任何文字描述和宗教定义,把抽象的美感和永恒塑成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雕像,成了无数艺术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罗斯科教堂的内部

  仔细想想,抽象艺术的创作过程恰好与后现代主义的审美需求相吻合——理性的斗争成了后现代思潮中的核心。为了对抗理性的束缚,后现代审美倾向于沉溺在某种“前理性的自发性”当中,而如波洛克和德·库宁那样的行动派画家,就用绘画行为的“自动意识”对抗着传统绘画的理性,反对艺术的写实和再现性。因此,主张自发性的抽象艺术在文化和思想界也得到了后现代学者的肯定。

  然而,对抽象艺术的无限崇拜并不全是好事。今天的公众对当代艺术如此地不理解,很大程度上就要归咎于美国人对于抽象表现主义的大肆宣扬。

观众与波洛克的抽象画

  首先,艺术史为抽象艺术的纯粹性赋予了道德的光辉,年轻的艺术家把纽约画派奉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对于抽象艺术的创作和推广直到今天都还在继续。现在,艺术不需要附着于任何人物和自然,叙事性早就被抛在脑后,绘画可以是看不懂的几何图案、一大片浓烈的色彩、叫人头晕目眩的波点和线条。

  艺术可以什么都不再现,只表现艺术的意识和行为,可这种作品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艺术正在丧失大众的理解。

抽象画家马瑟韦尔的作品展览

  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已经称霸主流艺术圈近十年,罗斯科、德·库宁和马瑟韦尔等一批精英艺术家把大色块、凌乱的线条和巨大的书法式绘画变成了高雅艺术的代名词。他们的艺术不再描绘任何事物,只是记录绘画意识和绘画行为的本身。

贾斯珀·琼斯(Jasper Johns)的波普艺术

  说回到波普艺术(Pop Art),在美国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流行和备受关注的艺术类型,实际上,它就是在直接反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尤其是抵抗这种抽象艺术的绝对霸主地位。其实,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抽象表现主义者所展现和推崇的艺术作品实在是太脱离生活,太远离观众了。格林伯格宣扬的艺术理念与普通公众过于疏远,似乎只有高级知识分子和艺术界人士才能理解。

安迪·沃霍尔把广告画成艺术品

  波普艺术从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开始发芽,60 年代流行,一直到今天都广受欢迎,其中的原因就是对这种“精英艺术孤傲之态”的一种反对。诸如劳森伯格和贾斯珀·琼斯这样的波普艺术家就认为,被学术界捧上天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已经脱离了生活本身,让艺术变成了小部分精英人士的玩物。所以,他们要创造另一种形式的艺术:一种年轻、流行,并关注现实的艺术。如同 19 世纪 70 年代的印象派画家们一样,这批年轻艺术家决定看看自己生活的周围,然后把眼睛看到的真实记录下来,这样就产生了 20 世纪 60 年代大流行的波普艺术。

安迪·沃霍尔把商业广告(热水器广告)画成艺术品

  安迪·沃霍尔把人人都看得懂的商品直接画到自己的作品里,甚至用丝网印刷这样的工业生产方式去完成绘画,核心思想就是反对抽象表现主义体现的“精英阶级”的艺术形式。而后现代主义所追求的原始的、抗击理性的内在冲动,在波普艺术家心里变成了一种直白的生活观感。他们不断把商品符号和日用品融入艺术,并用重复的图像去模糊生活与艺术的边界。

贾斯珀·琼斯(Jasper Johns)的《三面国旗》

  再如贾斯珀·琼斯(Jasper Johns),他1930 年生于美国,是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著名的作品是《旗帜》系列综合绘画,创作材料包括流行文化的图像和物件。在纽约期间,琼斯遇见了劳森伯格,并与他成了工作伙伴及恋人。琼斯的雕塑就把啤酒罐、美国国旗、灯泡等日常事物做成美术馆里的严肃作品,带着讽刺的坏笑,歌颂一种虚无,对现代生活的理性视觉经验发起冲击。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的 绘画作品

  还有,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1925 年出生于美国,是战后波普艺术的代表,在2008 年去世。他在美国与欧洲学习艺术后,于 1949 年成为纽约画派的一分子,常利用日常用品与新闻图片组成抽象的立体拼贴画。

  波普艺术(Pop Art )是以流行文化的形象和消费主义的观念为基础,目的是向更广泛的观众提供平易近人的艺术。从发生的根源上看,波普艺术整体上是一群青年艺术家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精英姿态的讽刺。最典型的就是劳森伯格 1953 年创作的“挑衅作品”《擦掉一张德·库宁》(Erased de Kooning Drawing)。

劳森伯格与《擦掉一张德·库宁》

  1953 年,劳森伯格尝试了一种新绘画方式——不通过添加,而是通过消减去完成一种绘画行为。劳森伯格首先尝试擦掉一幅自己的绘画,但最终放弃。他决定为了让这种绘画实验取得成功,他必须从已经被艺术界认可的艺术品中开始下手。于是,他拜访了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德·库宁,要求他赠送一张画给他,并告知将把这幅画擦掉。德·库宁开始有点儿不情愿,但在劳森伯格阐明了自己的意图后,德·库宁最终同意了。

  抽象表现主义强调绘画的行动性,强调绘画意识和事件的独一无二,强调艺术家一直作为行动的绝对主体性,而劳森伯格则决定把德·库宁的“三种强调”擦得干干净净,就像是呈现一曲约翰·凯奇的空白演奏,又如同马列维奇的《白中之白》(White on white ,1918 年)。波普艺术是在讽刺这些“自以为是”的抽象艺术语言,告诉人们——艺术是一种视觉和思想的结果,而非天才在黑暗中独自创作的过程。如劳森伯格的火箭发射拼贴画和琼斯的《国旗》系列,他们试图用大家都看得懂、听得到的声音来阐述生命,运用日常事物和图像提醒人们观看。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很熟悉商业市场,也很快把他对于消费者的掌握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里,不久之后,他就成了波普艺术的代言人。沃霍尔将广告的概念应用于他的艺术之中,不只是可口可乐,沃霍尔的作品里充满了各种象征美国商业成功的形象,如金宝汤罐头和布里洛(Brillo)肥皂盒。他反复利用商品、名人、新闻和复制图像,来突出大规模生产的概念。这些元素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有的是手绘,有的则是丝网印刷。这些都与从前的传统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追求的艺术理念完全相反,艺术作品再也不是仅此一件、独一无二的了,艺术品也可以变成大规模生产的产品。

安迪·沃霍尔

  无论是创作方式还是作品内容,沃霍尔都故意模糊了高雅艺术与普通商品之间的差别。可能他真的太热爱这个资本主义的商业世界了,在他心里,最成功的商品就和达·芬奇的油画《最后的晚餐》一样,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0 世纪 50 年代的抽象表现主义得到了精英阶级的热捧,而 60 年代的波普艺术家则反对这种叫人看不懂的艺术。几十年过去了,这两种代表了不同理念的艺术风格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无论是波洛克的滴画还是沃霍尔的罐头,现在都被印在衣衫上,制成海报,出现在广告和电视中,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这样鼓励大众化趣味的艺术创作,也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审美心理。那就是,就像大部分人都无法完全理解杜尚的《泉》一样,虽然人人都看得懂画面里画的是什么,但仍然不理解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

沃霍尔的《金宝汤罐头》

  似乎无论是那个白色的陶瓷小便器,还是那串红色的罐头,它们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离得太近了一点,致使我们不知该如何分辨超市货架上的这些东西和美术馆内展品之间的区别。久而久之,为了“反精英”而出现的波普艺术,也进一步成为了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作品,拍卖出来了一个个天价,成为新一代富豪与精英人士的收藏品,也于是乎摇身一变,成为了另一种面貌的精英艺术。

安迪·沃霍尔

  人们看不出波普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差别;但是抽象艺术,以及后来接受抽象概念发展而出的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它们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离得太远了一点儿。

  如现在的美术馆里常出现不知所云的几何雕塑、巨幅的写意泼墨,甚至是地板上放着一个发光的立方体,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出处。公众面对这些作品时只感到一头雾水,像是面对一本用火星文撰写的小说——根本看不懂,成为了艺术精英们讨论的对象。

安迪·沃霍尔艺术作品的商业衍生品

  这两股截然不同的力量分别从两个极端夹击了公众的审美。一面是和日常用品毫无区别的形象,一面是在日常生活中从未见过的表达。虽然艺术评论不断对这两种创作形式做出解释,美术馆也一直致力于创造出多样艺术风格的对话环境,但对于大部分的普通观众而言,波普艺术和抽象艺术依旧是理解艺术时面对的两个黑洞:一个是不太瞧得起,一个是完全欣赏不来。

安迪·沃霍尔的代表罐头画

  但艺术家的内部却一直在日常和抽象之间探寻着一种平衡关系。就像那句名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艺术作品和生活之间应该保留何种恰当的距离,艺术家从未放弃过实验。尤其是到了当代艺术阶段,艺术家拥有更加丰富的文本,更加多样的材料,更加有效的展示手段,但如何控制日常和抽象在作品中的比重,其实一直都是艺术家在思考的问题。

  而大众一方面对这样看不懂的艺术作品,又有好奇,又希望看懂(从而从心理上进入可看懂艺术的精英圈子),这样其实未必不是一个好事情。艺术家在以十年左右的速度,以一个主义推翻之前的一个主义,而大众则慢慢通过欣赏和学习,跟随艺术家的脚步,去重新调整自己对美学和艺术的态度,甚至会影响到自己对日常生活的审美习惯,这肯定是有多多益处的,管他什么精英不精英的呢。

  作者:苏也,现居美国,《布林客BLINK》主编,艺术评论人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艺术家绘画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新闻排行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