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象》——蒋佑胜2017新作展
策 展 人:徐 亮
学术主持:郝青松
主办单位:北京22院街艺术区
展览时间:2017.11.18--2017.12.10
开幕时间:2017.11.18下午3:00
展览地点:北京22院街艺术区公共空间(北京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
2017年11月18日青年雕塑家蒋佑胜将在北京22院街公共艺术空间隆重举办《异象》雕塑展览,展出了蒋佑胜2017年创作的《抽离》系列作品。届时,观众将会看到一个非人物像的“利维坦”空降在展场,势必会引发观众的集体骚动。


蒋佑胜,1979年出生于福建三明市,在福建工艺美校毕业后不久就来到了北京,先后创作了《小龙人》系列、《后金刚》系列、《灵境》系列、《净土》系列、《纵横》系列、《礼制》系列和《抽离》系列等。反映了他在北京生活的多样轨迹,表达了时下中国人整体的精神困境和普遍存在的集体无意识、盲动、浑噩社会情状……



本次展览的《抽离》其形象是传说中的“利维坦”,又名“隆卡”,它是《希伯来圣经》里的一种怪物,原型来自鲸或鳄鱼,取名利维坦。在《以塞亚书》中描述为“曲形的蛇,其性格冷酷无情,肆孽海上、沙漠,是魔怪的代名词。在蒋佑胜这里他将其演绎为一切罪恶的源头和化身,他明确地将中国社会的现实语境作为研究和实验的范本,试图创作出一种当代语言与历史语言的维系类比关系。他以当代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些问题。


《抽离》系列作品是他目下最为极致的惊悚表达,体现了大工业化时代科学与技术飞跃发展与人文理想和文明退化背景下人性的异化、扭曲怪相,以及在中国社会特有的意识形态控制下人文、道德、文明冲突的底色。这是典型的古希腊悲剧色彩精神涅槃式的创作艺术手法,赋予了雕塑作品崇高与邪恶对比产生的艺术感染力量。具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式的悲壮般气质。作品流露出他对东方神秘主义的表达和文明现实的追寻渴求,以及对文明社会远去的终极疑问和时下礼崩乐坏的忧虑和愤慨。他以唐吉柯德式的行为方式实践着传统文人思想深处缅怀的劝诫和叩问,更是其当代文化精神的强烈批判意识的率真表现。

据主办方介绍,展览自11月18日至12月10日,期间还伴有各种讲座、讨论等。

蒋佑胜的抽离系列作品给我们展示了70后艺术家的迷茫和悸动,是他居京十余年来艺术与现实反差的感知意绪。怪诞的类似细胞裂变的形象荒诞不经、扭曲变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散发着惊悚、腐烂、骇人的气息……


这件作品在雕塑语言上明显区别于时下有些艺术家清新简单的手法,突出表现在注重繁、细、密、厚的使用上,有古希腊、古罗马宗教、圣像雕塑细致、繁缛的味道,注重细节、肢体语言的表述,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和新奇。这种久违的表现手法现现在许多人并不多用,而在他的手里却游刃有余。这件似人非物的形象是来自于想象和恐惧大片的异类图像,预示着未来的莫测、诡异气氛。又有恐怖、拷问和质疑的力量。这是当下中国社会时代的基本表征。而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在他则是个困惑的母题,体现着他悲天悯人的文人情怀。重要的是他给这个社会的文明界面敲响了深刻的警钟。


蒋佑胜,1979年出生于福建三明,2001 毕业于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