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的二〇一七:一个人的超级工程

2017年12月26日 17:40 新浪收藏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刘洋正在印度参加他2017年的最后一个创作营。没办法面对面访问他,只能先翻看他过去一年的朋友圈,了解他这一年来的行踪。不知过了多久,其中不断变换的机场、国家、城市、风物、人,巨大的信息量让我有点疲惫。我决定休息一下再看。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3个小时,再定睛一看他朋友圈上的日期——2017年6月10日!三个小时居然只看了半年!看来,要看完这一整年还需要至少三个小时。一个人一年居然可以做这么多事情——我心里不禁感慨,他真是在默默完成着“一个人的超级工程”。

  第一站:金字塔脚下的创作营

  2017春节伊始,阖家团圆之际,刘洋就已经一个人背着雕塑刀飞到万里之外的埃及阿斯旺,开始了2017年的环球雕塑创作营之旅。

  “ISSA埃及站阿斯旺国际雕塑创作营”是埃及、非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创作营,由埃及文化部主办,已有22年的历史,总计邀请过来自世界各地的雕塑家240位,并拥有一座安置了200多座雕塑的露天博物馆。

刘洋为埃及Madinaty创作的作品《梁上客》 (2)刘洋为埃及Madinaty创作的作品《梁上客》 (2)

  阿斯旺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花岗岩产区之一,金字塔、卢克索神庙、狮身人面像的花岗岩都来自于阿斯旺。阿斯旺国际雕塑创作营所采用的花岗岩拥有世界上最悠久的历史,该地区石雕文化的传承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悠久的。

  阿斯旺花岗岩以质地坚硬闻名于世,古埃及文明的遗迹可以历经5000年风雨仍然屹立,就和阿斯旺花岗岩坚硬的质地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雕塑家来说,这种坚硬的石头真是让他们又爱又恨——爱的是以这种坚硬的石头创作出的作品可以接近他们所追求的“不朽”的境界;恨的是阿斯旺花岗岩因异常坚硬而难以征服,切割砍凿难度极大,耗时耗力,碎石不小心崩到身上会常常莫名其妙地挂彩。

  对刘洋来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到埃及了。他的作品曾经留在了吉萨的金字塔群旁边,与凝结着人类文明智慧的金字塔遥遥相望。

  3月底,和高贵的阿斯旺花岗岩耳鬓厮磨了一个月后,刘洋把5米高的作品《尼罗河》留在了阿斯旺的尼罗河边,又一次在埃及这个文明古国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记。

  第二站:地中海边的梦幻

  2017年刘洋的第二站是突尼斯,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个位于北非的地中海国度。突尼斯是法属殖民地,创作营组织者和受邀艺术家几乎全部说法语。

突尼斯国际雕塑创作营中,刘洋向来宾介绍自己的作品《门外汉》突尼斯国际雕塑创作营中,刘洋向来宾介绍自己的作品《门外汉》

  在突尼斯,刘洋享受到了世界顶级富豪的待遇:主办方安排艺术家们住在地中海边的豪华度假酒店,拉开窗帘就是湛蓝的地中海。每日沐浴着地中海的晨光醒来,伴着地中海的涛声入眠。主办方还为雕塑家每人发了一个橘红色的手环,这是各种颜色的手环中等级最高的。雕塑家们可以在度假酒店内免费享用所有餐饮服务,享受VIP待遇,所有的花费都是免费的。

  当然,雕塑家们并不真的是来度假的,他们必须在一个月中完成各自的创作。在突尼斯的一个月里,刘洋完成了一件2.5米多高的雕塑,被他命名为《门外汉》。

  第三站:在北欧的湿地和稻田边

  “ISSA突尼斯站国际雕塑创作营”结束后,经过简短的回国休整,刘洋又踏上了北欧的土地,来到了丹麦和德国交界的小城Hojer,参加“Hojer国际木雕创作营”。

刘洋在丹麦Hojer创作营创作的作品《方头方脑》刘洋在丹麦Hojer创作营创作的作品《方头方脑》

  Hojer是观鸟胜地,有大片的原始湿地。与亚洲国家对创作营的重视相比,欧洲的创作营相对更松散随意。相对于创作石雕,创作木雕要轻松的多。所以,这段在Hojer的日子是对刘洋来说是这一年中难得的可以稍事休息的日子。闲暇时,他还有机会骑脚踏车穿过大片的稻田,去邻国德国采风。

  第四站:太平洋的风和热情的粉丝

  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一年中最热的7月。7月初,刘洋来到台湾花莲,在太平洋灿烂的阳光下和14位雕塑家一起开始了挥汗如雨的创作。

  下了从台北到花莲的火车,一出花莲火车站,就看到大街小巷都挂满了主办方设计的以刘洋的作品《七星潭》为背景设计的道旗、海报,顿感亲切。

刘洋在2017台湾花莲国际石雕创作营的作品《七星潭》刘洋在2017台湾花莲国际石雕创作营的作品《七星潭》

  对刘洋来说,这是他第四次去台湾参加创作营,而在花莲参加创作营是第一次。他的作品《窗花》被安置在位于嘉义的故宫南院,和国宝朝夕相对。

  在花莲的日子中,他充分感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情。刚到花莲的时候,他每天穿着一双夹脚拖鞋出现在创作营现场。后来这双鞋因为泡水坏掉了,两层鞋底之间的胶水失效,他就找了两根超市常用的塑料绑带把鞋底绑了一下,凑合着继续穿。

  花莲每天都有大量的摄影爱好者来创作营现场拍照,大家发现了这个来自中国大陆的雕塑家每天趿拉着一双绑着塑料绳、随时可能坏掉的拖鞋在两块大石头中间上上下下。热情的花莲人匿名送来了两双拖鞋到营地旁边的艺术家休息室,作为礼物送给刘洋。

  还有一个热情的粉丝,专门带了一本刘洋写的《刀锋上的行走》,从桃园赶来花莲创作营现场,希望让偶像签个名和合影留念。然而,当天刘洋因为有事并没有像和往日一样的时间出现在创作营现场。这位粉丝为了赶火车回桃园工作,只能抱憾离去。为了这件事,刘洋自责了好久,并请台湾的雕塑家在Facebook(脸书)上发布消息,希望能找到这位粉丝,遗憾的是至今没有这位粉丝的消息。

  不久前,他在花莲创作的《七星潭》从之前的营地被移到了七星潭海边。七星潭是台湾东海岸最美的海滩,每年都吸引着超过百万计的游客。刘洋的雕塑《七星潭》也将和美丽的七星潭一起迎接每一位到访者。

  第五站:以三重身份来到魁北克

  带着花莲人的浓浓情意,8月,刘洋从湿热的花莲来到了清凉的加拿大魁北克。这次创作营以魁北克当地的雕塑家为主,刘洋是唯一受邀的国际艺术家。

  刘洋和魁北克结缘于一年前。在2016年青岛即墨的国际雕塑创作营中,在刘洋和其创办的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International Sculpture Symposium Alliance, ISSA)的牵线搭桥下,青岛即墨市和加拿大的巴布里昂市结成了友好城市。这种以民间途径协助建成友好城市的方式,为很多中国的中小城市打开了对外交流的窗口。

在魁北克国际雕塑创作营闭幕式上,刘洋为主办发颁发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的荣誉证书在魁北克国际雕塑创作营闭幕式上,刘洋为主办发颁发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的荣誉证书

  而此次,刘洋在魁北克参加创作营更是带着多重身份——受邀艺术家、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秘书长、中国青岛即墨市代表。所以整个创作营的闭幕式上,接受主办方颁发的荣誉证书以及巴布里昂市市长的感谢信以及赠送给青岛即墨的旗帜。他也代表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为创作营主办方颁发证书并将青岛即墨市的礼物转赠巴布里昂市长。整个闭幕式,刘洋上台就上了4次,几乎反客为主成了闭幕式的主角。

  而他也为魁北克人留下了一件非常生动的作品——《墙头草》。那种摇摆不定、瞻前顾后的形象让人一见难忘。

  第六站:回到故乡的黑土地

  9月是刘洋今年最难忘的月份。挥别北美的魁北克,刘洋回到了他的家乡——哈尔滨附近的通河县,以组织者、策展人和艺术总监的身份全程参与了“ISSA 2017中国通河国际雕塑创作营”。

  习惯了“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刘洋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邀请15位中外雕塑家来到他的家乡,体验中国东北小城的风土人情。在这一个月中,他完成了5件大型雕塑作品,监制了20件大型雕塑作品,并在通河、哈尔滨和北京主办了3场架上雕塑展。他还会见了新西兰驻华大使、埃及驻华文化参赞,并邀请西班牙驻华文化参赞赴通河出席架上雕塑展的开幕式。

刘洋在2017通河国际雕塑创作营中创作的作品《撑门面》刘洋在2017通河国际雕塑创作营中创作的作品《撑门面》

  看似不可能完成任务的背后是超负荷的工作。在这一个月之中,他每天的睡眠不超过5个小时——天不亮就到营地现场指挥工人开始一天的工作,每天太阳落山才离开营地,与外国艺术家和工人协调整体进度、与主办方及当地政府沟通、向参访者和来宾介绍国际雕塑创作营的理念。晚上,他还要和联盟的委员开会讨论联盟发展的方向。

  刘洋和整个策展团队的努力让通河创作营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庆功宴上,受邀的西班牙、比利时、埃及雕塑家激动地落泪。这些在世界各地参加过无数雕塑创作营的雕塑家纷纷举杯和刘洋及其他工作人员碰杯,赞叹通河创作营是他们参加过的创作营中“最棒的一次”!

  第七站:挂在巴库古城城楼的巨幅海报

  通河创作营刚刚落幕,刘洋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

刘洋在阿塞拜疆创作营创作的作品《里海》刘洋在阿塞拜疆创作营创作的作品《里海》

  一到巴库,刘洋和艺术家们都大吃一惊。创作营的巨幅海报挂在了古城的城墙上,如果在中国就相当于挂在了天安门城头。

  巴库古城始建于12世纪,后来历经数个世纪的扩充和修缮,现在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此次巴库国际雕塑创作营由阿塞拜疆阿利耶夫基金会赞助,是一项国家级的文化盛事。

  第八站:不朽的城雕

  一个古城创作营刚结束,另一个古城创作营又开始了。

刘洋为青岛即墨国际雕塑艺术节创作的作品《海洞》刘洋为青岛即墨国际雕塑艺术节创作的作品《海洞》

  11月9日,“不朽的城雕”2017第六届中国青岛(即墨)国际雕塑艺术节开幕式在青岛市即墨区即墨古城主会场举办。这次艺术节以“不朽的城雕”为主题,艺术委员会从国内外应征的1000余件作品中选出了20件进行制作展出,其中国外入选了3个国家的4件作品,国内入选了16件作品。刘洋的作品《海洞》也是入选作品之一。

  《海洞》是刘洋的“水”系列作品中的一件,花莲七星潭畔的《七星潭》和通河的《松花江》均出自这个系列,表达了刘洋对“水和石”的关系的独特理解。

  第九站:回到埃及,回到Madinaty

  11月,刘洋一年中第二次踏上埃及的土地,参加Madinaty国际艺术节。此次艺术节,除了雕塑家,主办方还邀请了画家和摄影艺术家共同参与。

  Madinaty位于埃及开罗省Shorouk南部和新开罗东北部,是一个由政府规划开发的新兴城市。Madinaty的“总体规划”是由三家美国顶级设计公司HHCP、SWA和Sasaki合作的成果,其设计侧重于提供所有现在及未来的居民和游客的需求。

刘洋为埃及Madinaty创作的作品《梁上客》刘洋为埃及Madinaty创作的作品《梁上客》

  Madinaty的规划中不仅包括别墅和公寓楼,还有广阔的绿地、高尔夫球场、医院、商业中心、酒店、教育机构、体育和社会俱乐部,以满足居民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面需要。

  而在初期,规划者就已经把公共艺术设施的建设纳入规划之中。此次艺术家们在“Madinaty国际艺术节”中创作和展示的雕塑、绘画和摄影作品,将成为当地重要的公共艺术资源,供公众欣赏。

  第十站:走进印度大学校园

  2017年的最后一个月,刘洋来到印度巴罗达参加他今年的最后一个雕塑创作营。印度巴罗达创作营是在一所叫做“Itm Universe”的职业大学的校园中举办的,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

  此次,主办方邀请了来自印度、日本、中国三国的雕塑家。Itm Universe 的负责人Kanupriya Singh女士几乎每天都会来创作营现场和艺术家聊一会。

  巴罗达女王参观ITM国际雕塑创作营作品展,着绿色沙丽的为女王,着红色沙丽的为ITM学院校长Kanupriya Singh女士  巴罗达女王参观ITM国际雕塑创作营作品展,着绿色沙丽的为女王,着红色沙丽的为ITM学院校长Kanupriya Singh女士

  谈起举办雕塑创作营的初衷,Kanupriya Singh女士说,艺术在整个人类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无处不在,不应该仅仅存在于不仅是画廊或豪华客厅,它应该和每个人产生联系。“我们相信,艺术不仅使你敏感,而且使人精致。” Kanupriya Singh女士告诉笔者,ITM Universe未来将继续支持国际雕塑创作营的举办,为学校和所在地留下丰富的艺术遗产。

  勇于拥抱生活的所有面向

  一年的创作营之旅即将落下帷幕。一年10个月离开故乡的生活,绝不可能只有风光无限,辛苦、危险、身体和精神上的极度疲惫感也如影随形。作为一名行者,刘洋在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自己要全盘接受路途中所有的不如意。

  印度巴罗达创作营的举办地巴罗达是圣雄甘地的故乡。因为圣雄甘地追寻一种极简的低欲望、低享受生活,所以巴罗达人全城茹素、禁酒,也没有什么热闹的娱乐活动。为了照顾外来的雕塑家们,主办方已经很贴心地在伙食中安排了肉食。但对于习惯了在创作营期间有大量采风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外国雕塑家来说,这种平淡如水的状态要持续一个月就有些难熬。

  而对刘洋来说,他很清楚每一次创作营他都将面临未知的“功课”——不尽如人意是创作营生活的常态。既然选择了这种生活,他就要去平和地适应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如意。

  此外,与欧洲的雕塑家相比,选择这种极端生活状态对于亚洲雕塑家的考验更为艰巨。

阿斯旺国际雕塑创作营闭幕式中,刘洋代表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阿斯旺国际雕塑创作营闭幕式中,刘洋代表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

  欧洲是“国际雕塑创作营”的发源地,来自各国的艺术家们可以很容易地跨越国界,到欧洲其他国家去参加创作营。而对于来自亚洲的刘洋来说,在路途上花费的时间就要成倍于其他欧洲的同行。而且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的语言环境,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中花费的时间成本和精力都要数倍于其他讲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雕塑家。

  继续“一个人的超级工程”

  虽说,艺术很难分高下,但是这种户外雕塑坐落在多少个国家,影响了多少的市民,仍然是可以统计的。

  2017年,刘洋走过4大洲的8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15件大型户外雕塑,创造了华人雕塑家户外创作的年度记录。这些作品有金属焊接的,有各种不同质地的石材的,它们将会在未来的千百年中留在当地,也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对艺术和世界的理解留在当地。

  作为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的秘书长,他在过去一年数次会见了创作营所在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官方组织的领导,完成“雕塑家”身份以外的工作。

  此外,今年上半年,他还在创作营的间歇3次赴东南亚的7个国家,以主持人的身份参与拍摄了一部关于东盟的纪录片。对于其他人来说,参与大型纪录片的拍摄这一项工作就已经应接不暇了;而对曾经的媒体人、现在的雕塑家刘洋来说,和创作营的高强度体力劳动相比,密集的纪录片拍摄最多只能算是他的“餐后甜点”。

  在没有任何官方资助的情况下,刘洋以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和当代中国艺术家对美的理解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一个人想做成一点事情,总要坚持,总要有所付出。”

  2018年,刘洋将继续他的环球国际雕塑创作营之旅,为这个世界留下更多的雕塑作品。他也希望读到他故事的普通人能看到更多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他将以自己的方式,继续“一个人的超级工程”。

  (作者:潘婷,国际雕塑创作营联盟执行委员)

扫描下载库拍APP

扫描关注带你看展览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

标签: 刘洋雕塑家

推荐阅读
关闭评论
高清大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