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峰:散谈展览在艺术生态中的作用

2016年03月30日16:28   新浪收藏   微博收藏本文     

侯云峰侯云峰(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院长)

  文/侯云峰: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学院院长

  展览,是艺术生态与艺术推广中的重要环节。在良好的艺术生态中,展览机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展览机制是艺术家的创作作品与公众发生联系的有效方式,是最为直观地向社会推广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基本媒介。艺术生态与自然生态无异,在生态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和各物种相互依赖而存在,铸就生态圈的活力,让系统中各子系统和参与者能够发生积极的互动,并使之形成良性运行,增强可持续性,促进艺术行业化发展,以达到视觉艺术渗透社会生活,提高民众艺术素养。

师造化.写竹一清风  何阿平师造化。写竹一清风 何阿平

  艺术展览,作为艺术生态中的关键节点,引导不同观者群体在特定空间产生互动关系。不同的艺术机构,艺术空间的格调和展览作品都不一样。而看展览的人通常由学生、参观团队、艺术爱好者、专业和行业内观众构成。在一个展览中,若能出现艺术专业内人士和观展大众充分互动,在审美与评鉴的过程中多一些提问和谈论,其话题无论是学术还是市场,即体现展览和艺术推广本身的意义。

《春荫垂野草青青》,纸本设色,2009,180×180《春荫垂野草青青》,纸本设色,2009,180×180

  其次,展览机制,在艺术生态中对展览空间和策展团队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对接。一次成功的艺术展览,策展人及其团队对选题、展览定位应该具有严谨的专业水准,具备一定的市场号召力。还有最为重要的环节是选择参展艺术家,参展艺术家之间风格特点的比较、传承流派的了解、潜力发展的评估,如同自然生态中的物种对接选择,皆要做足功课。于是产生了这样的学术说法:一次成功的艺术展览,与其规模没有直接关联,甚至与艺术空间是否足够专业,也无必然联系,参展作品是否具有艺术水准,是否能够引起社会和专业人士的关注度显得更为重要。

  在展览机制的策动下,艺术家进入到选择机制中来,创作和作品不仅仅由绘画者的审美取向决定,还得考虑“他者”的认同和需求。艺术家在工作室的创作中个人化的审美和“凝视”,也有可能或多或少成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众“凝视”,没人会忽视潮流和公众“凝视”而为所欲为。所以,绘画的过程可能是个体性的,但绘画的思考和方式与画面的视觉效果构成,实际上已在有意和无意中经过了艺术生态的选择。也就是说没有艺术家能够独善其身,除非他只想自己跟自己玩,丝毫不在意时代与他人的目光。

  另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决定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持能力,艺术生态的生命力也会得益于艺术展览的多样性和活跃性。当然,成功的艺术展览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导性,只追求名家大作未免显得功利,就像生态圈中不能只有寥寥几棵参天大树,矮一些的树木、灌木、枝蔓和野草也是系统生命力的体现,何况大树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长成的。再就是一次好的艺术展览,必然是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责任的。云南青年画家40x60展,能看到策展人徐玉玲是带着对云南国画生态结构的思考,带着她对艺术策展的个性化真诚,选择参展艺术家没有仰望参天大树,而是关注“中生代”和“新生代”创作群,关注他们在艺术生态结构中的个体体现,群体中的创作共性与多元。

  在艺术生态中,如果说展览发布、书籍出版、报刊发表、艺术鉴赏、学术理论、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艺术推广人等是媒介主体,那么画廊、艺术机构、拍卖公司、文化公司、艺术经济人等则是行业构成的支撑。换言之,艺术品无论通过以上哪种方式走出艺术家工作室,流入社会便产生审美以外的价值。而一个地区的艺术市场是否成熟,艺术机构、画廊、展览推广、艺术经纪人等中间环节的发育就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云南的目前情况看,展览机构、艺术推广、艺术品行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艺术创作的步伐,如果把这些中间环节发育不良,就可以说云南的艺术生态并不完整,还有待于大力推进、构建和发展。

竹露清响之五  满江红竹露清响之五 满江红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徐玉玲满怀诚意,邀请我们学院参与到展览与推广的事业中来,圆了我个人的一个梦。作为艺术院校艺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老师,一直想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艺术生态中,为云南的文化艺术发展做点什么,但一直没有遇上理想中的艺术机构,没有找到好的结合点。去年下半年,徐玉玲告诉我要争取来给学生上课了,同时说到新做的艺天维文化空间的展览设想、定位与发展,我被她做艺术的非凡和纯粹的态度感动。云南文化、美术界大都知道,她是一个十年如一日,一直为自己的文化理想一点一点付诸实现的人,非常适合与学院教学对接。且由她投资并负责营运的艺术空间定位是公益性质,是艺术管理专业类师生上实践课的好地方。

  而之前我们曾因教学研究需要,做过几届“艺术管理人与艺术家”的展览,那时只抱着让艺术管理专业学生和年轻艺术家互动起来的单纯想法。现在回想起来,那几个小展览都很有意思,其中一个启示就是当你真正去行动的时候,事情往往不会那么糟糕,只要用心去做,甚至能超乎你的预期效果。以当时的展览规模而言,没有想到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和市场业绩,但那是在高校内部艺术馆进行的展览活动,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力。由此我们更加希望教学活动要与社会相关业界开展链接互动,恰逢遇上极富文化情怀的策展人徐玉玲,无疑是学院合作对象的首选。看她投身到艺术策展事业中来所做的事——展览策划、展览出品、艺术书籍出版、对文化学术活动的支持,她的观念与加入,努力与付出,皆为激活云南艺术生态圈带来了动力。

云南青年国画家40×60展画家和展览主创人员“云南青年国画家40×60展”画家和展览主创人员

  说到本次青年国画展,我看到参展艺术家名单时不由眼前一亮,作为国画家,满江红、戴杰、赵芳、何阿平、桂镜子五位艺术家虽年轻但却实力雄厚,具有旺盛的创作能力和良好的影响力,这不正是生态圈中最富生命力的“中生代”和“新生代”吗?他们是云南国画生力军中的杰出代表,应该在艺术生态中野蛮生长,应该接受一波波如潮水般的公众“凝视”,应该通过一次次高水准的艺术展览彰显他们的美学价值和市场价值。

  此次画展的五位本土国画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成绩斐然,有的年纪轻轻时就入选全国大展;有的师出名门,衣钵相传,加上自己的勤学钻研,成绩突出,已具备一定影响力。艺术家们送展的作品未必是能够代表其最高艺术成就的标志性作品,但五组作品却各成系列,在内容上具有完整性,在审美上具备统一性。从参展作品来看,都倾注了自己某一时期对某一主题或审美意象的思考,艺术风格也得以一以贯之地保留。更加令人欣慰的是,这些作品没有给人似曾相识的乏味感,艺术家在承袭自己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不仅努力使作品呈现出一致的美学特征,还在意象传达、艺术形式与技法等方面做出一些积极探索。这正是艺术家们这种坚持不懈、不断创新的创作态势,一点点建构着云南艺术生态圈的多样与丰富。

首页:《云中歌•何必行远方》220X70cm、2015年《云中歌•何必行远方》220X70cm、2015年

  随着社会生活快节奏发展,新媒体多元化现世,制造了读图时代。摄影家、画家、各类艺术家、大学院校师生百余万的现状,无法预计的出图量造成图片泛滥。为难了大众读者的选择,也给艺术展览添加不少困扰。而展览,一直是艺术作品发布的具体形态。20世纪以来,展览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全面,集合了陈列与鉴赏、展示与推广、拍卖预售等时代性特征。因此,经济发达城市早已形成艺术生态成熟产业链,提前进入了市场化阶段。而云南昆明,目前还存在展览场馆少,现有场馆在城市的位置分布欠合理,导致民众看展不便,没有选择的被动看展等现状。凸显出云南需要建构展览场馆,书画艺术行业有待于推进发展,民众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高品质的艺术展览等活动,以提高社会审美意识,促进文化消费,才能形成完整的艺术生态链……。

游隼图  桂镜子游隼图 桂镜子

  新春伊始,艺天维文化空间推出的“云南青年国画家40x60展”,可以说是云南艺术生态中众多节点的一个小节点,但它和以往的艺术展览都不一样。它是徐玉玲从自己真实的审美视觉策展组稿、和她的工作团队一起实施展览、编印画册,以整体呈现方式做艺术推广的案例范本,让我们对展览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她“让艺术回归现实生活,艺术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主张:让高雅艺术走出专业圈子,走进人民大众,让艺术生活化,让生活艺术化。

  在昆明,“云南青年国画家40x60展”这样的展览不多见,希望在文化建设年激起美丽涟漪,在艺术行业中生发出积极的引导意义,成为建设云南艺术生态系统的开始。我作为教授艺术管理的从业者,期待身边不同主题的、个性化的展览异彩纷呈,为艺术在春天里飞扬,让春天的展览成为展览的春天,为构建云南良好艺术生态产生应有的关键性作用。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艺术生态云南青年国画家展侯云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